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历史有多漫长,世间的战争就有多残酷,同时,反战的声音就有多强烈。战争在客观上促进科技,引起变革,推动历史,但也带来了哀鸿遍野,妻离子散,家破国亡。
中国古诗从来就有叙写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传统,其中也不乏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主题的优秀作品。
“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一语道出了连年战争的终极原因——满足少数统治者的无尽欲望,于是穷兵黩武,在所不惜。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欲壑难填,岂有终止?于是一己私欲,断送的是千万大好头颅,无数断肠唏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士兵们的“醉”是明知有去无回又无可奈何的借酒浇愁,而非征战凯旋,论功相庆的不醉不归。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塞下曲》中也心酸地写到“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乐府诗《战城南》)更是将这种血腥恐怖的画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大好男儿,最终成为荒野亡魂,鸟鸠腹食。
有战争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有补充,要补充就需征丁,抓壮丁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现象,政府名曰“兵役”。对此,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有详尽的描述。“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垂老别》)儿子儿孙血洒疆场,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老人又被征兵入伍,白发苍苍的妻子知道他这一去就是永别,“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最终只落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叙述了一个战士的一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回到家后才发现,“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家已破,人早亡,“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其惨,叫人不忍卒睹。
新丁来到军营,面对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极端天气,面对“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的恶劣的环境,即使八月飞雪,朔风凛冽,即使天寒地冻,寸草不生,但行军依旧不会停歇。“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边马》),从塞内到塞外,从雪岭到荒漠,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有的人挺了过来,有的人倒了下去,有的人继续苦难生命,有的人终究深埋黄土,其中的艰、难、苦、恨,无人能知,谁人能懂?如果陡遇敌人,立即投入拼杀,“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杀,或者被杀,这就是战场的规律,也是士兵的宿命。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鲍照《拟行路难之十四》), 每当夜深人静,胡笳声起,引起一缕乡思,但关河重重,故乡音讯断绝。胡笳这一少数民族的乐器,承载起了多少征人的思念。军中另一种民族乐器也常引人乡思,这便是笛子。“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边笛》),战士们望月怀乡,闻笛陨泪。打扫完战场,清点好人数,这一仗,有的失去了朋友,有的失去了儿子,有的失去了手足。战士们疲惫地回到军营,横七竖八地躺在营地,计算着明天。突然,不知哪个士兵轻轻吹响了随身携带的竹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月色昏黄,笛声凄切,想到家中父母妻儿,不仅悲从中来。当初新婚第二天就被迫充军,离开娇妻,离开家人,“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别》)。而作为新婚第二天就失去丈夫的妻子而言,她的哀思有多无少,“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家里的男人充军打仗去了,农业生产的重任就扛在了她们嫩弱的肩膀上,“纵有健妇把锄犁”,但是她们毕竟不是主要劳动力,达不到种植的最佳效果,最终收成不好,“禾生陇亩无东西”,一家老小,无以糊口。但即使是这样,公家催租却变本加厉,“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纤纤细手早已磨起水泡,长出硬茧,辛苦劳累了一整天,女人终于可以安歇了,每天她唯一的安慰就是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因为,梦里又可以跟自己的夫婿团聚,向他细细诉说这些天的相思以及她一个人维持家庭的无数苦楚,但她们哪里知道,就在上一个月,她的丈夫已经在一次交战中丧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这个梦,还能维持多久?“春闺梦”,“河边骨”,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我们难以想象女人接到战亡通知书时的状况,她该如何面对,如何承担?苟活的人只能“少妇城南欲断肠”,但已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的征人相回应。她往后当如何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士兵在外浴血奋战,但我们看看这些将领及统治者在干什么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硝烟战场,哭喊震天,残体断肢,血流成河,生死一线;将领帐中,酒肉成林,美人如云,舞姿曼妙,歌声清越。千万战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只是少数将领的歌舞升平,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和讽刺。
滚滚车轮,阵阵狼烟,历史的天空,战火纷飞;处处哀号,声声哭喊,苦难的民族,祈望和平。
中国古诗从来就有叙写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传统,其中也不乏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主题的优秀作品。
“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一语道出了连年战争的终极原因——满足少数统治者的无尽欲望,于是穷兵黩武,在所不惜。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欲壑难填,岂有终止?于是一己私欲,断送的是千万大好头颅,无数断肠唏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士兵们的“醉”是明知有去无回又无可奈何的借酒浇愁,而非征战凯旋,论功相庆的不醉不归。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塞下曲》中也心酸地写到“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乐府诗《战城南》)更是将这种血腥恐怖的画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大好男儿,最终成为荒野亡魂,鸟鸠腹食。
有战争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有补充,要补充就需征丁,抓壮丁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现象,政府名曰“兵役”。对此,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有详尽的描述。“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垂老别》)儿子儿孙血洒疆场,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老人又被征兵入伍,白发苍苍的妻子知道他这一去就是永别,“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最终只落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叙述了一个战士的一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回到家后才发现,“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家已破,人早亡,“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其惨,叫人不忍卒睹。
新丁来到军营,面对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极端天气,面对“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的恶劣的环境,即使八月飞雪,朔风凛冽,即使天寒地冻,寸草不生,但行军依旧不会停歇。“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边马》),从塞内到塞外,从雪岭到荒漠,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有的人挺了过来,有的人倒了下去,有的人继续苦难生命,有的人终究深埋黄土,其中的艰、难、苦、恨,无人能知,谁人能懂?如果陡遇敌人,立即投入拼杀,“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杀,或者被杀,这就是战场的规律,也是士兵的宿命。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鲍照《拟行路难之十四》), 每当夜深人静,胡笳声起,引起一缕乡思,但关河重重,故乡音讯断绝。胡笳这一少数民族的乐器,承载起了多少征人的思念。军中另一种民族乐器也常引人乡思,这便是笛子。“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边笛》),战士们望月怀乡,闻笛陨泪。打扫完战场,清点好人数,这一仗,有的失去了朋友,有的失去了儿子,有的失去了手足。战士们疲惫地回到军营,横七竖八地躺在营地,计算着明天。突然,不知哪个士兵轻轻吹响了随身携带的竹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月色昏黄,笛声凄切,想到家中父母妻儿,不仅悲从中来。当初新婚第二天就被迫充军,离开娇妻,离开家人,“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别》)。而作为新婚第二天就失去丈夫的妻子而言,她的哀思有多无少,“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家里的男人充军打仗去了,农业生产的重任就扛在了她们嫩弱的肩膀上,“纵有健妇把锄犁”,但是她们毕竟不是主要劳动力,达不到种植的最佳效果,最终收成不好,“禾生陇亩无东西”,一家老小,无以糊口。但即使是这样,公家催租却变本加厉,“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纤纤细手早已磨起水泡,长出硬茧,辛苦劳累了一整天,女人终于可以安歇了,每天她唯一的安慰就是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因为,梦里又可以跟自己的夫婿团聚,向他细细诉说这些天的相思以及她一个人维持家庭的无数苦楚,但她们哪里知道,就在上一个月,她的丈夫已经在一次交战中丧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这个梦,还能维持多久?“春闺梦”,“河边骨”,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我们难以想象女人接到战亡通知书时的状况,她该如何面对,如何承担?苟活的人只能“少妇城南欲断肠”,但已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的征人相回应。她往后当如何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士兵在外浴血奋战,但我们看看这些将领及统治者在干什么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硝烟战场,哭喊震天,残体断肢,血流成河,生死一线;将领帐中,酒肉成林,美人如云,舞姿曼妙,歌声清越。千万战士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只是少数将领的歌舞升平,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和讽刺。
滚滚车轮,阵阵狼烟,历史的天空,战火纷飞;处处哀号,声声哭喊,苦难的民族,祈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