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钻研文本最重要的一环”,“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意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 朗读好了,钻研文本就成功了一大半。理解到位了,读的情感自然就能把握好。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生命的内涵。不足千字的文章焕发出的是巨大的感人肺腑的力量。每每品读这篇文章,我都会被感动得流泪。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感动、感怀”。使学生在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中,体悟内蕴情感,领略文字诗意,从中获得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一、抓四件事,事事真情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悄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我,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抓住作者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着重引导学生重读“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无私。
3、母亲央求“我”看花
学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絮絮叨叨、敏感”来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从而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中幻化出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现实与无奈中的画面。
4、母亲的临终嘱托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母亲生命垂危时对两个孩子的无尽的牵挂。
二、读四句话,句句揪心
1、常说的话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总是”一词,表现母亲时时把带“我”出去当作一件重要的事,而根据我身体的实际,除了看花,母亲没有办法想出第二种更让我觉得可以干的事情来。
2、双关的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
3、多说的话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絮絮叨叨”一词,表现了母亲因为儿子的答应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以下的很多话,都是不知所措的表现,以至于说漏了嘴。
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母亲回忆孩子儿时那些欢乐场景时的喜悦之情,以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时的后悔、尴尬的心情。
4、最后的话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母亲生命垂危时对两个孩子的无尽的牵挂。
朗读时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勾画出一个形容憔悴,为儿子付出全部,自己却病得大口大口吐血,临终前却依然挂牵着自已孩子的普通却伟大的母亲形象。
三、品两处“好好儿活”,母爱情长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首段用了两个“好好儿活”,这是母亲的恳求,更是母亲的期望,直至临终的期望。
尾段的“好好儿活”,已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消极变为积极。这不只是对象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的体认,深化了作品的主旨。
四、思四处省略号,意味深长
文中出现四处省略号,其中的意蕴极其丰富。
前三次出现在母亲的话语中,有恳求更有企盼,有自悔更有不忍,有无奈更有难舍……多么复杂与沉重,都让母亲一人承受着。
最后一次是“我”与妹妹。对母亲的理解与怀念,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对未来的憧憬与挑战,尽在不言中。这也许就是留白的艺术吧,拓展了我们与文本“对话”的无限空间。
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我的感受、理解。 (有感激,有愧疚,有慰籍,有思念。)
五、观三处“花景”,情景交融
文中一共三次写到“花”。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这“听说”表明还不那么确定,语气比较委婉。母亲意识到此时很难说服自己的儿子。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用的是祈使语气,口气是那么执着,期待是如此殷切。儿子的应允竟让母亲“喜出望外”。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这是“我”和“妹妹”对母亲嘱托的铭记,这是“爱”的传承与延续。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他们在用自己的心灵欣赏着北海的菊花,生命之花是多么美麗!对花的欣赏正蕴含着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珍爱。
让学生自我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思考。
“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学生“从带着感情来读”到“在读里体会感情”, 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实现了语文阅读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真正做到了走近文本,走近作者。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作者单位:辽阳市辽阳县柳壕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辽阳)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生命的内涵。不足千字的文章焕发出的是巨大的感人肺腑的力量。每每品读这篇文章,我都会被感动得流泪。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感动、感怀”。使学生在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中,体悟内蕴情感,领略文字诗意,从中获得语言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一、抓四件事,事事真情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悄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我,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抓住作者对母亲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母亲抚慰我的细致和体贴。
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
着重引导学生重读“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等词,体会母亲的坚强与无私。
3、母亲央求“我”看花
学习时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词:“央求、喜出望外、高兴、絮絮叨叨、敏感”来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从而体会母亲深沉而无私的爱。朗读时随母亲心情的变化语速时而缓慢,读出央求的语气,时而欢快读出如释重负,充满希望的语气,结尾时欢快的语调要戛然而止,在朗读中幻化出母亲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现实与无奈中的画面。
4、母亲的临终嘱托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母亲生命垂危时对两个孩子的无尽的牵挂。
二、读四句话,句句揪心
1、常说的话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总是”一词,表现母亲时时把带“我”出去当作一件重要的事,而根据我身体的实际,除了看花,母亲没有办法想出第二种更让我觉得可以干的事情来。
2、双关的话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
3、多说的话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絮絮叨叨”一词,表现了母亲因为儿子的答应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以下的很多话,都是不知所措的表现,以至于说漏了嘴。
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母亲回忆孩子儿时那些欢乐场景时的喜悦之情,以及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时的后悔、尴尬的心情。
4、最后的话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想象母亲生命垂危时对两个孩子的无尽的牵挂。
朗读时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勾画出一个形容憔悴,为儿子付出全部,自己却病得大口大口吐血,临终前却依然挂牵着自已孩子的普通却伟大的母亲形象。
三、品两处“好好儿活”,母爱情长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首段用了两个“好好儿活”,这是母亲的恳求,更是母亲的期望,直至临终的期望。
尾段的“好好儿活”,已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消极变为积极。这不只是对象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的体认,深化了作品的主旨。
四、思四处省略号,意味深长
文中出现四处省略号,其中的意蕴极其丰富。
前三次出现在母亲的话语中,有恳求更有企盼,有自悔更有不忍,有无奈更有难舍……多么复杂与沉重,都让母亲一人承受着。
最后一次是“我”与妹妹。对母亲的理解与怀念,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对未来的憧憬与挑战,尽在不言中。这也许就是留白的艺术吧,拓展了我们与文本“对话”的无限空间。
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我的感受、理解。 (有感激,有愧疚,有慰籍,有思念。)
五、观三处“花景”,情景交融
文中一共三次写到“花”。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这“听说”表明还不那么确定,语气比较委婉。母亲意识到此时很难说服自己的儿子。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用的是祈使语气,口气是那么执着,期待是如此殷切。儿子的应允竟让母亲“喜出望外”。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这是“我”和“妹妹”对母亲嘱托的铭记,这是“爱”的传承与延续。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他们在用自己的心灵欣赏着北海的菊花,生命之花是多么美麗!对花的欣赏正蕴含着他们对生命的理解与珍爱。
让学生自我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思考。
“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学生“从带着感情来读”到“在读里体会感情”, 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实现了语文阅读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流,真正做到了走近文本,走近作者。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作者单位:辽阳市辽阳县柳壕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辽宁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