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为了在求职的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一些毕业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有意夸大某些与事实不相符的个人信息,不重信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诚信缺失问题。本文从加强高校的诚信教育,建立校内评价制度,探索规范大学生的诚信就业。
【关键词】 高校毕业;诚信教育;校内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17-01
2008年1月开始,“?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对武汉市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求职诚信调研,着重从在校大学生对于诚信的重要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研究,力图揭示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问题所蕴含的复杂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不同思路。
1 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取封闭式、不记名的问卷方式,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使用“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在武汉地区等几所院校的大学生中进行,兼顾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发出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02份,其中有效问卷645份。经过对问卷情况的统计,得出最终的统计结果,本文的数据即是该调查的结果显示。
2 调查结果的分析
2.1 对于就业诚信的认同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诚信普遍持认同的态度。他们认识到诚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如在回答“您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诚信教育吗?”这一问题时,21.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45.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2.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9.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但是当问及到“你们学校有没有进行过大学生就业诚信方面的教育?”35.5%的学生回答有时有,23.1%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20.3%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只有20.9%的学生回答经常有。可见,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诚信方面的教育还投入不够。并且,被调查大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反映,大部分学校通常是在考试前进行一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专门的就业诚信教育比较少见。
2.2 对于就业诚信的理解 对于就业诚信不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理解,53.8%学生认为包括在简历中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包括所获荣誉、所得证书等,51.6%的学生觉得面试时应该向用人单位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48.7%的学生理解为还包括信守契约,不与就业签约单位违约,职业重新选择时要及时通知已签约单位有46.7%,上岗后不轻易跳槽的占14.7%,合同期内不擅自离职深造学习的占12.4%。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诚信认识得不够全面,大部分人对于上岗后的诚信态度考虑得不够。在问及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有没有做到诚信,17.5%的人反映几乎没有,22.8%的学生映大部分人没有,54%的学生说大部分人有,所有人都做到诚信的比例仅为6.2%,这说明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在大学毕业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
2.3 对于简历造假的态度 对于毕业生求职简历中的“修饰”现象,14%的学生认为“简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51.5%学生认为适当修饰可以理解,只有27.6%的学生认为这是不诚信的体现,8.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找到工作与做假简历关系不大,可见,在涉及到制作简历求职时,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适当修饰”简历,这说明大学生对就业诚信还只是停留在的认识的层面,在实际行动时可能会“明知故犯”。15.6%的学生认为在求职简历中作假有利于个人的求职,40.6%的学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25.3%的学生认为不利于,18.3%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看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是认为简历作假有助于个人求职,但是当问及“你会对自己的简历作假吗?”,38%的学生表示不会,应该提供真实的情况给用人单位,31%的学生觉得自己表现还可以,不需要作假,19.8%的学生在遇到自己十分满意的单位时会作假,11.2%的学生表示身边的同学都作假我就作假,可见,部分学生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还是会动摇诚信信念。
2.4 对于签约违约的态度 在回答“如果您已经跟某一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但是您又遇到一个更好的单位,这时您会怎么做?”18.8%的学生是不管多少赔偿金也要毁约,14.1%的学生会视具体情况而定。另外一种情况是“考研违约式”违约,一些毕业生为了给自己考研失利后留有退路,只要招聘单位同意接受,不管工作是否合乎自己的理想,抱着以防万一的思想,迫不及待的签订协议。在考研成功后,又和用人单位毁约。在问及“您会不会准备考研的同时找工作并且签约,在考研成功后和已签约的单位毁约”问题时,20.6%的学生表示会,31.9%的学生会到时候视具体情况而定,“视具体情况而定”反映了大学生在自身利益和就业诚信之间反复摇摆的矛盾心理,不排除在具体情况面前会违反诚信原则的可能。
3 调查中反映的突出问题
3.1 大学生对就业诚信的认识比较狭隘 对于就业诚信应该包括哪些方面,部分大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比如在简历中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不与签约单位违约等,而对于上岗后的不随意跳槽、不擅自离职深造等一系列诚信缺失行为缺乏认识。
3.2 大学生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来选择是否遵循诚信原则 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对诚信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但是当诚信涉及自身利益时,如果诚信原则能够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坚持这一原则,反之,则会出现动摇甚至放弃。毕业生在面临对自身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时,他们对诚信的坚持度会相应下降。可见,多数学生的“诚信”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定,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选择诚信时较多地考虑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 邓艳葵.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7)
【关键词】 高校毕业;诚信教育;校内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17-01
2008年1月开始,“?武汉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组对武汉市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求职诚信调研,着重从在校大学生对于诚信的重要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比较研究,力图揭示大学生求职诚信缺失问题所蕴含的复杂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不同思路。
1 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采取封闭式、不记名的问卷方式,由被调查者自主填写。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使用“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在武汉地区等几所院校的大学生中进行,兼顾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发出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02份,其中有效问卷645份。经过对问卷情况的统计,得出最终的统计结果,本文的数据即是该调查的结果显示。
2 调查结果的分析
2.1 对于就业诚信的认同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诚信普遍持认同的态度。他们认识到诚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适用。如在回答“您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就业诚信教育吗?”这一问题时,21.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45.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22.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9.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但是当问及到“你们学校有没有进行过大学生就业诚信方面的教育?”35.5%的学生回答有时有,23.1%的学生回答从来没有,20.3%的学生回答不清楚,只有20.9%的学生回答经常有。可见,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诚信方面的教育还投入不够。并且,被调查大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反映,大部分学校通常是在考试前进行一下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专门的就业诚信教育比较少见。
2.2 对于就业诚信的理解 对于就业诚信不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理解,53.8%学生认为包括在简历中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包括所获荣誉、所得证书等,51.6%的学生觉得面试时应该向用人单位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48.7%的学生理解为还包括信守契约,不与就业签约单位违约,职业重新选择时要及时通知已签约单位有46.7%,上岗后不轻易跳槽的占14.7%,合同期内不擅自离职深造学习的占12.4%。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就业诚信认识得不够全面,大部分人对于上岗后的诚信态度考虑得不够。在问及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有没有做到诚信,17.5%的人反映几乎没有,22.8%的学生映大部分人没有,54%的学生说大部分人有,所有人都做到诚信的比例仅为6.2%,这说明就业诚信缺失现象在大学毕业生中还是较为普遍的。
2.3 对于简历造假的态度 对于毕业生求职简历中的“修饰”现象,14%的学生认为“简历不做假,典型一大傻”,51.5%学生认为适当修饰可以理解,只有27.6%的学生认为这是不诚信的体现,8.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找到工作与做假简历关系不大,可见,在涉及到制作简历求职时,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适当修饰”简历,这说明大学生对就业诚信还只是停留在的认识的层面,在实际行动时可能会“明知故犯”。15.6%的学生认为在求职简历中作假有利于个人的求职,40.6%的学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25.3%的学生认为不利于,18.3%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看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是认为简历作假有助于个人求职,但是当问及“你会对自己的简历作假吗?”,38%的学生表示不会,应该提供真实的情况给用人单位,31%的学生觉得自己表现还可以,不需要作假,19.8%的学生在遇到自己十分满意的单位时会作假,11.2%的学生表示身边的同学都作假我就作假,可见,部分学生在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还是会动摇诚信信念。
2.4 对于签约违约的态度 在回答“如果您已经跟某一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但是您又遇到一个更好的单位,这时您会怎么做?”18.8%的学生是不管多少赔偿金也要毁约,14.1%的学生会视具体情况而定。另外一种情况是“考研违约式”违约,一些毕业生为了给自己考研失利后留有退路,只要招聘单位同意接受,不管工作是否合乎自己的理想,抱着以防万一的思想,迫不及待的签订协议。在考研成功后,又和用人单位毁约。在问及“您会不会准备考研的同时找工作并且签约,在考研成功后和已签约的单位毁约”问题时,20.6%的学生表示会,31.9%的学生会到时候视具体情况而定,“视具体情况而定”反映了大学生在自身利益和就业诚信之间反复摇摆的矛盾心理,不排除在具体情况面前会违反诚信原则的可能。
3 调查中反映的突出问题
3.1 大学生对就业诚信的认识比较狭隘 对于就业诚信应该包括哪些方面,部分大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比如在简历中提供自己的真实信息,不与签约单位违约等,而对于上岗后的不随意跳槽、不擅自离职深造等一系列诚信缺失行为缺乏认识。
3.2 大学生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来选择是否遵循诚信原则 调查显示,尽管大学生对诚信的认同度普遍较高,但是当诚信涉及自身利益时,如果诚信原则能够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坚持这一原则,反之,则会出现动摇甚至放弃。毕业生在面临对自身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时,他们对诚信的坚持度会相应下降。可见,多数学生的“诚信”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定,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在选择诚信时较多地考虑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 邓艳葵.大学生就业诚信教育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