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并行也给我国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探讨课程思政如何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是广大基层教师当下的最重要的任务。且以《英语阅读》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探讨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基础课程的实现路径,旨在为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思政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文科;基础类课程;课程思政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希莱姆大学率先提出了“新文科”概念,其重要特点为把传统文科重组整合,文理交叉,融入语言、文学等课程当中以培养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中国天津召开,正式开启了国家“四新”建设。由此,“新文科”概念从提出逐步走入实施阶段。徐显明教授(7)提出在中国背景下,中国新文科应以全球新科技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秉持新理念,适应新时代,确立新使命,赋予新内容,运用新方法。吴岩司长(5)提出应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这正是新文科担负的四大任务、四大使命。
课程思政自2014年提出至今,从地方性探索到如今的全国推广的教学改革,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提出,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并需要紧抓三个重点:“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
二、基础必修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湖南大学副校长认为,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资源并不是用肤浅的方式直接显示在课程中,而是蕴含在各个知识点之后,隐含在科学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主动去发掘。这也与新文科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廖华英教授(4)在提到新文科建设目标为: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直至中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
《英语阅读》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大学生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习得语法知识,巩固句型知识,而是要培养有批判性思维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赏析中美文化的能力,增强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英语阅读》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基石的作用,后继课程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口译》《英语听力》等;从第一学期开始开设;教材内容主要教授英美国文学,几乎没有中国文学作品的赏析。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为刘乃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阅读材料题材较广泛,涉及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但是教材内容鲜有表现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我国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欣赏国外名篇名著,也应能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吸取中国智慧。有了强烈的文化自信,才能推进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慕课大学和各大平台都推出了《英语阅读》《批判性阅读》的相关课程。截止2020年1月,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已上线12门与英语阅读相关课程。为了让《英语阅读》课程跟进时代的步伐,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设《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应注意以下问题。
三、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3.1重技能学习,轻文化学习
对于基础必修课来说,长期处于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德育、思辨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的情况。由于考级,考试的压力和授课时间有限性,教师通常会选择讲授课本重点内容而轻视文化内容特别是中国文化内容的讲授。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思辨能力,以及造成所谓的“中国文化失语”,削弱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身份认同。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指导方针,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3.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英语阅读课程教材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我校的基础必修课大都采用统编教材,其具有教材规范、严谨、稳定性强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统编教材编撰和再版的周期比较长。另外,教师鉴于备课不容易,且备且珍惜的原则,一本教材用上5-10年都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结构也会相应出现老化现象。
3.3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项贤明教授(6)在《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中说过:“不是教育家改造了受教育者,而是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改变了自身。”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的不应是“主导者”的角色,而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助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角色也不应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自动学习的主体。
四、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基础课程的实现路径
4.1注入现代社会意识,紧跟时代元素
结合热门案例,强化学生站在不同的文化维度来看待文化冲突,提升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为课堂注入新元素,紧跟时代脉搏。比如在讲到第一单元love这篇文章时,文章不仅解释了“爱”不仅仅存在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爱,还有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爱,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词汇:humanity人性;仁慈;如何从小“爱”升华到大“爱”。我们可以联想到最近上了热搜的某女星,从其“代孕,弃养”到最终被广电封杀,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能看到涉事女星基本上摒棄了最基本的人性,更不用说现代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认识事物,对事物有高瞻远瞩的理性洞察力与应变能力。
4.2注入中国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在学习第一册第三单元William Shakespeare这篇文章时,在学习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之后,让学生了解2016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与中国明朝时期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去世400周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故乡,都举办了多种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两位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并且利用凤凰卫视的《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两位戏剧家,让学生了解不仅在汤显祖的故乡临川,汤公的后人会纪念莎翁;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莎翁的粉丝也会惊叹于《牡丹亭》的绝美唱腔;在布鲁塞尔、在悉尼,《牡丹亭》连续演出多场......世界正凝神注视这场文化的盛宴。通过中美文化的对比、讨论与欣赏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何鼎鼎在随笔中写道的,“走过文化自弃、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今天“并肩而立”地去纪念中外两位伟大的作家,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原力觉醒”。“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当我们更自信地为中华文明登高而呼,世界会有回声。”
4.3注入创新元素,培养思辨意识
在学习第六单元--Fool's Paradise这个寓意故事时,教师应根据体裁,题材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内容与任务。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名聪明的医生是如何治愈一个患有“懒癌”的病人。课前,鼓励学生用辩证性地思维去读这个故事,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各种形式把这个故事演绎出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小组用戏剧的形式,有的小组用对话的形式,也有小组用故事讲述的形式来完成;最后教师提出思辨性问题:1.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么样治疗这个病人?2.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懒人”?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3.这个故事有没有漏洞呢?你会怎么样去完善这个故事?让它变得更加令人信服?课前对故事充分的阅读+课中教师的解读,学生对故事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能进行深入地讨论。
创新元素不仅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上。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善用翻转课堂以及各种app,找到新的注入思政元素的平台,如教师一直使用“灯塔阅读”app让学生进行课后的阅读练习,平台上有大量的中英文化的阅读文章,来源于CGTN,The Economist等百余种国内外英文刊物,与常见考试同题源。学生不仅能大量接触外文文章也能为TEM-4,TEM-8等英语考试做准备。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能习得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表达,如在Laba Festival: A day of blessing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文章中学生能学到腊八节习俗相关的文化表达,还有中国的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After Laba, it is the Chinese New Year.”
在学习评价上,教师要注重将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评价纳入最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4.4注入地方文化,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黄启兵教授(3)曾提出,中国“新”文化之新,除了国家意志这一典型特征之外,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著坚守和传承。闫晓峰(8)就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如何推进“京味”思政课程建设,把北京红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辉煌实践成就等具有北京特色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之中;邓伟峰(1)讨论了对于浙江而言,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入“浙学”和浙江精神,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而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桂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并且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大批自然文化遗产将桂林推向世界这个大舞台。
作为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第四单元Migratory Birds and Coffee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美國的咖啡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进行对比,再具体到桂林地区。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桂林人有没有饮茶的习惯?桂林人喜欢喝什么茶?以及饮茶的方式是什么?通过这些调查,学生深入了解了桂林的传统文化及当地文化,增强了文化软实力。能更好地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学生还把课堂延展到了校外,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得到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
高校中,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程约占总数的4/5,学生也会花4/5的时间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是塑造自己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综上所述,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要专业素质过硬,更应加强自身的品德素质修养,立德树人,丰富文化底蕴,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课”,将课程思政的“盐”融入英语专业基础课的“汤”,让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给予学生心灵的启迪,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伟峰.“浙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J].思政教育,2020,08
[2]何鼎鼎.人民日报评论员随笔: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J/OL](2016.10.13)[2021.1.24]
[3]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2020.09.11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1013/c1003-28773870.html
[4]廖华英.“新文科”下的中国文化英文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u讲堂社区平台2020.11.19
[5]吴岩.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J].中国高等教育,2021,(1)
[6]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7
[7]徐显明.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21,(1)
[8]闫晓峰.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09
作者简介:蔡晓明(1984-),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关键词:新文科;基础类课程;课程思政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希莱姆大学率先提出了“新文科”概念,其重要特点为把传统文科重组整合,文理交叉,融入语言、文学等课程当中以培养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中国天津召开,正式开启了国家“四新”建设。由此,“新文科”概念从提出逐步走入实施阶段。徐显明教授(7)提出在中国背景下,中国新文科应以全球新科技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秉持新理念,适应新时代,确立新使命,赋予新内容,运用新方法。吴岩司长(5)提出应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优秀的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这正是新文科担负的四大任务、四大使命。
课程思政自2014年提出至今,从地方性探索到如今的全国推广的教学改革,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提出,明确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并需要紧抓三个重点:“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
二、基础必修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湖南大学副校长认为,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资源并不是用肤浅的方式直接显示在课程中,而是蕴含在各个知识点之后,隐含在科学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主动去发掘。这也与新文科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廖华英教授(4)在提到新文科建设目标为: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直至中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
《英语阅读》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大学生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习得语法知识,巩固句型知识,而是要培养有批判性思维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赏析中美文化的能力,增强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英语阅读》课程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基石的作用,后继课程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口译》《英语听力》等;从第一学期开始开设;教材内容主要教授英美国文学,几乎没有中国文学作品的赏析。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教材为刘乃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阅读材料题材较广泛,涉及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但是教材内容鲜有表现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我国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欣赏国外名篇名著,也应能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吸取中国智慧。有了强烈的文化自信,才能推进对外传播能力建设,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慕课大学和各大平台都推出了《英语阅读》《批判性阅读》的相关课程。截止2020年1月,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已上线12门与英语阅读相关课程。为了让《英语阅读》课程跟进时代的步伐,在新文科背景下建设《英语阅读》课程思政,应注意以下问题。
三、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3.1重技能学习,轻文化学习
对于基础必修课来说,长期处于重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对学生的德育、思辨能力培养不够重视的情况。由于考级,考试的压力和授课时间有限性,教师通常会选择讲授课本重点内容而轻视文化内容特别是中国文化内容的讲授。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思辨能力,以及造成所谓的“中国文化失语”,削弱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身份认同。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指导方针,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3.2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时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英语阅读课程教材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我校的基础必修课大都采用统编教材,其具有教材规范、严谨、稳定性强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统编教材编撰和再版的周期比较长。另外,教师鉴于备课不容易,且备且珍惜的原则,一本教材用上5-10年都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结构也会相应出现老化现象。
3.3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项贤明教授(6)在《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中说过:“不是教育家改造了受教育者,而是受教育者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改变了自身。”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的不应是“主导者”的角色,而是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协助者,学习进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学生角色也不应是被动的听众,而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自动学习的主体。
四、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基础课程的实现路径
4.1注入现代社会意识,紧跟时代元素
结合热门案例,强化学生站在不同的文化维度来看待文化冲突,提升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也能为课堂注入新元素,紧跟时代脉搏。比如在讲到第一单元love这篇文章时,文章不仅解释了“爱”不仅仅存在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爱,还有人与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爱,文中一个很重要的词汇:humanity人性;仁慈;如何从小“爱”升华到大“爱”。我们可以联想到最近上了热搜的某女星,从其“代孕,弃养”到最终被广电封杀,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能看到涉事女星基本上摒棄了最基本的人性,更不用说现代的人道主义精神。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认识事物,对事物有高瞻远瞩的理性洞察力与应变能力。
4.2注入中国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在学习第一册第三单元William Shakespeare这篇文章时,在学习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之后,让学生了解2016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与中国明朝时期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去世400周年。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故乡,都举办了多种纪念活动来纪念这两位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并且利用凤凰卫视的《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纪录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两位戏剧家,让学生了解不仅在汤显祖的故乡临川,汤公的后人会纪念莎翁;在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莎翁的粉丝也会惊叹于《牡丹亭》的绝美唱腔;在布鲁塞尔、在悉尼,《牡丹亭》连续演出多场......世界正凝神注视这场文化的盛宴。通过中美文化的对比、讨论与欣赏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中国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何鼎鼎在随笔中写道的,“走过文化自弃、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今天“并肩而立”地去纪念中外两位伟大的作家,本身就是民族文化意识的“原力觉醒”。“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当我们更自信地为中华文明登高而呼,世界会有回声。”
4.3注入创新元素,培养思辨意识
在学习第六单元--Fool's Paradise这个寓意故事时,教师应根据体裁,题材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内容与任务。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名聪明的医生是如何治愈一个患有“懒癌”的病人。课前,鼓励学生用辩证性地思维去读这个故事,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理解用各种形式把这个故事演绎出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小组用戏剧的形式,有的小组用对话的形式,也有小组用故事讲述的形式来完成;最后教师提出思辨性问题:1.如果你是医生,你会怎么样治疗这个病人?2.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懒人”?他们有什么样的特征?3.这个故事有没有漏洞呢?你会怎么样去完善这个故事?让它变得更加令人信服?课前对故事充分的阅读+课中教师的解读,学生对故事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能进行深入地讨论。
创新元素不仅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上。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善用翻转课堂以及各种app,找到新的注入思政元素的平台,如教师一直使用“灯塔阅读”app让学生进行课后的阅读练习,平台上有大量的中英文化的阅读文章,来源于CGTN,The Economist等百余种国内外英文刊物,与常见考试同题源。学生不仅能大量接触外文文章也能为TEM-4,TEM-8等英语考试做准备。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能习得跟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表达,如在Laba Festival: A day of blessing for the Chinese New Year文章中学生能学到腊八节习俗相关的文化表达,还有中国的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After Laba, it is the Chinese New Year.”
在学习评价上,教师要注重将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评价纳入最终评价体系。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朝着“全面”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全过程育人的目的。
4.4注入地方文化,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黄启兵教授(3)曾提出,中国“新”文化之新,除了国家意志这一典型特征之外,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执著坚守和传承。闫晓峰(8)就在他的论文中提出了如何推进“京味”思政课程建设,把北京红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辉煌实践成就等具有北京特色的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之中;邓伟峰(1)讨论了对于浙江而言,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入“浙学”和浙江精神,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而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桂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并且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大批自然文化遗产将桂林推向世界这个大舞台。
作为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学习第四单元Migratory Birds and Coffee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美國的咖啡文化与中国的茶文化进行对比,再具体到桂林地区。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桂林人有没有饮茶的习惯?桂林人喜欢喝什么茶?以及饮茶的方式是什么?通过这些调查,学生深入了解了桂林的传统文化及当地文化,增强了文化软实力。能更好地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学生还把课堂延展到了校外,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得到紧密结合,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
五、结语
高校中,专业教师与专业课程约占总数的4/5,学生也会花4/5的时间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是塑造自己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综上所述,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要专业素质过硬,更应加强自身的品德素质修养,立德树人,丰富文化底蕴,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金课”,将课程思政的“盐”融入英语专业基础课的“汤”,让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给予学生心灵的启迪,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伟峰.“浙学”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J].思政教育,2020,08
[2]何鼎鼎.人民日报评论员随笔:当莎士比亚遇上汤显祖.[J/OL](2016.10.13)[2021.1.24]
[3]黄启兵.田晓明.“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J].2020.09.11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1013/c1003-28773870.html
[4]廖华英.“新文科”下的中国文化英文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u讲堂社区平台2020.11.19
[5]吴岩.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J].中国高等教育,2021,(1)
[6]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27
[7]徐显明.新文科建设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21,(1)
[8]闫晓峰.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09
作者简介:蔡晓明(1984-),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论。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