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听书”这种有声阅读作为纸本阅读“看书”的重要补充深受读者用户的喜爱。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传播和阅读推广的机构,应不断改进音频资源的组织模式,完善“听书”服务,以适应数字时代的角色转变。本文从图书管理员、读者用户两个角度对从“看书”到“听书”所面临的难题探讨了具体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听书;阅读推广
引言
本文特选取公共图书馆从“看书”到“听书”的有声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研究,从图书管理员、读者用户、媒体报道几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全面扩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空间维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
1从“看书”到“听书”面临的问题
1.1版权保护难度大
有声读物的兴起和普及,必定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认定等相关制度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而只有在法律层面对有声读物的性质进行界定,才能明确有声读物的权利边界。因此,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对有声读物的规定,成立专门的有声读物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并加大打击侵权者的力度,才能使有声读物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1]。
1.2社会认知度低
目前,我国新信息时代的“听书”还处于启蒙阶段,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参与利用的读者用户群基础也很薄弱,很多人误以为有声读物仅仅是为视障人士和低幼儿童而设计的专利,还没将有声读物划入阅读推广和阅读计划中来。
1.3资源质量良莠不齐
在“听书”市场上的有声读物既有传统有声书,也有大量自由出版与原创的作品,海量的数字音频资源数量庞大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这些都给“听书”的读者用户造成了选择性障碍。
2从图书管理员的角度来看待从“看书”到“听书”的新阅读推广
2.1为正常读者用户开展的服务
2.1.1宣传发布可采用“1+N模式”
公共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APP、QQ群、网站、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微博、微信、邮箱等N种渠道对文案进行宣传。为了适应不同媒介,小品演绎、文案风格、排版等可做适当调整。具体而言,“1”为宣传广告语,“+”为具体参与活动的网页链接,“N”为相关网页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在线调查问卷、推荐的数字阅读内容、微书评、游戏题、知识问答等方式来进行。以下这种模式较为常见,即对于一段有声读物,可以围绕其作者、主题、声音演绎等内容,采用书友会讲座、朗读分享活动、模仿声音秀等N种方式来宣传。
2.1.2新颖的“听书”体验
扫码“听书”,读者用户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聆听有声读物。云图公共数字有声图书馆在2012年的深圳读书月期间,曾在地铁站放置20台设备,市民扫码下载有声书在地铁上听,该活动当月下载超过6万次。而“扫码看书百城共读”活动是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一项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该活动以二维码和电子图书为阅读方式和推广内容,利用名人形象推广、海报宣传等方式将包含在线阅览地址二维码的电子图书信息推送到读者用户身边,读者用户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即可在线阅览电子图书全文,或通过移动端APP下载图书全文进行阅读。
2.1.3实现跨界合作
“听书”活动的推广不能仅仅依赖公共图书馆一家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合作联盟。为此,公共图书馆应与各类社会机构进行跨界合作。首先,要让对方了解公共图书馆具有读物内容重组、读物内容挖掘的知识价值,有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有社会公益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更有庞大又忠实的读者用户群体等优势,从而使对方愿意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从公益营销角度切入与社会机构的沟通。公益营销,也被称作“善因营销”或“事业关联营销”,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品牌受众越来越细分,精准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倾向于在公益领域树立自身品牌形象,而与这样的社会机构合作无疑会促进“听书”推广活动的开展。
2.2为特殊读者用户提供特殊服务
“听书”最初本来就是为盲人和视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而设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听书服务时必须要兼顾到这些特殊人群。公共图书馆可在现有盲文阅览室的基础上新增加和升级软硬件设备,为特殊读者用户提供特殊听书服务。例如,广州图书馆一楼的视障人士服务区入藏文献3700多册盲文图书及盲文期刊,陆续还增购了大字本图书、无障碍电影、有声资源以及适合视障群体的视听资料,内容涵盖中外文学、法律、经济、教育、历史、医学、艺术、科技等各方面内容,并且在已有电子资源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多种多媒体数据库,如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龙源期刊数据库———人工语音期刊阅览室和智能语音期刊阅览室、书香中国数字图书馆(包括听书子栏目),同时还为视障人士提供电子资源下载服务[2]。
3从读者角度进行阅读推广
3.1关于Win10的“讲述人”
“讲述人”是一个将文字转换为语音的实用程序,是一个内置于Windows10的屏幕阅读应用,可以帮助不同的读者用户实现便捷阅读。聆听Win10自带的“讲述人”朗读电脑屏幕上的文本并描述事件(例如通知或日历约会),从而实现了“听书”功能。因此,读者用户可以在没有显示器的情况下使用电脑,并可随时启动或停止“讲述人”。
3.2关于有声电子书阅读器
广州图书馆主要采用的是汉王电子书阅读器,它内置TTS(TextToSpeech)引擎,所以在阅读txt、pdf书籍时,可以直接选择听书,包括英语、国语、粤语三种语言,读者可以任意选择。在享受阅读的快乐时,还可以支持音乐播放、MP3等。这种有声电子书阅读器突破了传统阅读方式基础上的听书功能,使阅读效果更加个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3.3关于有声读物交流平台
在新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声读物的主要传播渠道是“听书”类APP的应用,这些媒介新平台有效地扩大了有声读物及“听书”的影响力。目前比较出名的读书类微信公众号有“读书会”、“路上读书”、“十点课堂”、“微信读书”等,读者用户可在此定制自己喜欢的节目,发表评论,还可以留言互动,已经引发了网络群体效应。在这方面,广州图书馆采用了“懒人听书”软件,它可以收听各种节目,如新闻、娱乐等,目前用户已超过一亿,是国内最受读者用户欢迎的听书网站。
3.4关于朗读浏览器
现在的读者用户可以将网上的有声读物下载到手机或电脑等移动设备里面,这样便能轻松地打发无聊时光。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找到,有声信息并不是一应俱全,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于一些有声阅读软件,将文字转换为音频格式的文件来解決问题。例如,天使朗读浏览器就是一款具有朗读功能的语音朗读浏览器,能够为用户朗读出浏览器页面上的内容,并提供高亮标记网页、网页朗读、文本朗读等功能,还支持文本文件转换成语音朗读文件,读者只需要“复制”和“粘贴”就即可满足“听书”需求。
结束语
总之,科技的创新带来了阅读习惯的变革,在“互联网+”和“万物互联”的碎片化生活的推动下,利用电脑或手机实现“听书”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移动阅读新时尚。公共图书馆应定期对馆员和读者用户开展与听书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应用到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从而达到强化“听书”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艳.开辟阅读蓝海:“听”经济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11):85-91.
[2]佚名.数字时代"听书"视阈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No.224(4):63-66.
(作者单位:甘肃省图书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听书;阅读推广
引言
本文特选取公共图书馆从“看书”到“听书”的有声阅读推广活动进行研究,从图书管理员、读者用户、媒体报道几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全面扩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空间维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
1从“看书”到“听书”面临的问题
1.1版权保护难度大
有声读物的兴起和普及,必定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行为认定等相关制度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而只有在法律层面对有声读物的性质进行界定,才能明确有声读物的权利边界。因此,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对有声读物的规定,成立专门的有声读物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并加大打击侵权者的力度,才能使有声读物的知识产权得到保护[1]。
1.2社会认知度低
目前,我国新信息时代的“听书”还处于启蒙阶段,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参与利用的读者用户群基础也很薄弱,很多人误以为有声读物仅仅是为视障人士和低幼儿童而设计的专利,还没将有声读物划入阅读推广和阅读计划中来。
1.3资源质量良莠不齐
在“听书”市场上的有声读物既有传统有声书,也有大量自由出版与原创的作品,海量的数字音频资源数量庞大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其中多数是文学作品,这些都给“听书”的读者用户造成了选择性障碍。
2从图书管理员的角度来看待从“看书”到“听书”的新阅读推广
2.1为正常读者用户开展的服务
2.1.1宣传发布可采用“1+N模式”
公共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APP、QQ群、网站、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微博、微信、邮箱等N种渠道对文案进行宣传。为了适应不同媒介,小品演绎、文案风格、排版等可做适当调整。具体而言,“1”为宣传广告语,“+”为具体参与活动的网页链接,“N”为相关网页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在线调查问卷、推荐的数字阅读内容、微书评、游戏题、知识问答等方式来进行。以下这种模式较为常见,即对于一段有声读物,可以围绕其作者、主题、声音演绎等内容,采用书友会讲座、朗读分享活动、模仿声音秀等N种方式来宣传。
2.1.2新颖的“听书”体验
扫码“听书”,读者用户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聆听有声读物。云图公共数字有声图书馆在2012年的深圳读书月期间,曾在地铁站放置20台设备,市民扫码下载有声书在地铁上听,该活动当月下载超过6万次。而“扫码看书百城共读”活动是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开展的一项数字阅读推广活动。该活动以二维码和电子图书为阅读方式和推广内容,利用名人形象推广、海报宣传等方式将包含在线阅览地址二维码的电子图书信息推送到读者用户身边,读者用户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即可在线阅览电子图书全文,或通过移动端APP下载图书全文进行阅读。
2.1.3实现跨界合作
“听书”活动的推广不能仅仅依赖公共图书馆一家的力量,而是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合作联盟。为此,公共图书馆应与各类社会机构进行跨界合作。首先,要让对方了解公共图书馆具有读物内容重组、读物内容挖掘的知识价值,有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有社会公益品牌形象和影响力,更有庞大又忠实的读者用户群体等优势,从而使对方愿意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其次,公共图书馆可以从公益营销角度切入与社会机构的沟通。公益营销,也被称作“善因营销”或“事业关联营销”,在国内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随着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品牌受众越来越细分,精准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倾向于在公益领域树立自身品牌形象,而与这样的社会机构合作无疑会促进“听书”推广活动的开展。
2.2为特殊读者用户提供特殊服务
“听书”最初本来就是为盲人和视障人士这一特殊群体而设的,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听书服务时必须要兼顾到这些特殊人群。公共图书馆可在现有盲文阅览室的基础上新增加和升级软硬件设备,为特殊读者用户提供特殊听书服务。例如,广州图书馆一楼的视障人士服务区入藏文献3700多册盲文图书及盲文期刊,陆续还增购了大字本图书、无障碍电影、有声资源以及适合视障群体的视听资料,内容涵盖中外文学、法律、经济、教育、历史、医学、艺术、科技等各方面内容,并且在已有电子资源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多种多媒体数据库,如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龙源期刊数据库———人工语音期刊阅览室和智能语音期刊阅览室、书香中国数字图书馆(包括听书子栏目),同时还为视障人士提供电子资源下载服务[2]。
3从读者角度进行阅读推广
3.1关于Win10的“讲述人”
“讲述人”是一个将文字转换为语音的实用程序,是一个内置于Windows10的屏幕阅读应用,可以帮助不同的读者用户实现便捷阅读。聆听Win10自带的“讲述人”朗读电脑屏幕上的文本并描述事件(例如通知或日历约会),从而实现了“听书”功能。因此,读者用户可以在没有显示器的情况下使用电脑,并可随时启动或停止“讲述人”。
3.2关于有声电子书阅读器
广州图书馆主要采用的是汉王电子书阅读器,它内置TTS(TextToSpeech)引擎,所以在阅读txt、pdf书籍时,可以直接选择听书,包括英语、国语、粤语三种语言,读者可以任意选择。在享受阅读的快乐时,还可以支持音乐播放、MP3等。这种有声电子书阅读器突破了传统阅读方式基础上的听书功能,使阅读效果更加个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3.3关于有声读物交流平台
在新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声读物的主要传播渠道是“听书”类APP的应用,这些媒介新平台有效地扩大了有声读物及“听书”的影响力。目前比较出名的读书类微信公众号有“读书会”、“路上读书”、“十点课堂”、“微信读书”等,读者用户可在此定制自己喜欢的节目,发表评论,还可以留言互动,已经引发了网络群体效应。在这方面,广州图书馆采用了“懒人听书”软件,它可以收听各种节目,如新闻、娱乐等,目前用户已超过一亿,是国内最受读者用户欢迎的听书网站。
3.4关于朗读浏览器
现在的读者用户可以将网上的有声读物下载到手机或电脑等移动设备里面,这样便能轻松地打发无聊时光。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找到,有声信息并不是一应俱全,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于一些有声阅读软件,将文字转换为音频格式的文件来解決问题。例如,天使朗读浏览器就是一款具有朗读功能的语音朗读浏览器,能够为用户朗读出浏览器页面上的内容,并提供高亮标记网页、网页朗读、文本朗读等功能,还支持文本文件转换成语音朗读文件,读者只需要“复制”和“粘贴”就即可满足“听书”需求。
结束语
总之,科技的创新带来了阅读习惯的变革,在“互联网+”和“万物互联”的碎片化生活的推动下,利用电脑或手机实现“听书”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移动阅读新时尚。公共图书馆应定期对馆员和读者用户开展与听书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应用到数字化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中,从而达到强化“听书”的效果和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艳.开辟阅读蓝海:“听”经济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11):85-91.
[2]佚名.数字时代"听书"视阈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8,No.224(4):63-66.
(作者单位:甘肃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