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自由随笔,还是命题作文,学生最大的烦恼便是“没话说”,继而演变为“不想写”。这种尴尬的写作现状,症结在于“从抽象到抽象”的“空对空”教学模式,学生缺少具象的感受和切实的共鸣。感受和共鸣往往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和鲜活的情境,这恰恰是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所欠缺的,而作为影像艺术的电影正好可以成为打通“奇经八脉”的一剂良药。
当然,会看电影并不等同于就会写作,如果仅仅将影视欣赏简化为“看一部电影写一篇影评”未免过于“简陋”。从影像到文本,我们需要寻找适宜的联结点,使得媒介、学生和文字之间共生相融。其中,在“比较”中进行跨媒介阅读与写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作策略。
其实,高中语文教材早有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剧本《辛德勒的名单》(节选)曾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旨在让学生感受剧本这一特殊文本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不少老师选择将该剧本的文字与对应的电影片段进行“比较阅读”。此种“比较”,主要基于“同质”基础上的“差量”,通过影像与文字的比较,感受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但这样的“比较”还不够典型,充其量可以将其视为“互补”或“参照”。真正的“比较”必须具备明显的差异,即电影与文字存在的“异质”。
适用于“比较”的电影往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电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即电影有对应的著作;第二,电影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差异,即有值得探究的“比较点”。
一般而言,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毕竟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不能也无法做到完全忠于原作。当然,并非所有的差异都适于比较。哪些差异可以成为“比较点”呢?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决定人物命运的情节,完成故事叙述的结局……这些“比较点”可以让我们在比较中感受效果差异,甚至评判优劣高下。比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节选)一课中,鲁侍萍当着周朴园的面亲手将支票撕碎,而在电影版《雷雨》中则改成了鲁侍萍亲手用火烧毁了支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比较点”。
向大家推荐几部电影:余华的《活着》与电影《活着》,贾平凹的《高兴》与电影《高兴》,张平的《凶犯》与电影《天狗》,赵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与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这几部电影既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广流传度的著作,又在人物形象、作品基调或者故事结局方面有较明显的改编,比较适合用于跨媒介的比较阅读与写作。
下面我就以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为例,谈谈学生如何基于电影欣赏进行作文。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韩国作家赵南柱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以金智英的记忆为叙述主轴,以时间来划分章节,分别讲述了金智英从出生到上小學时、读中学时、上大学时、毕业进入职场、结婚后辞职在家阶段的遭遇。作品一经问世便“大热”,舆论场中的相关讨论至今仍未平息。2019年,由其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上映,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再度引发热议。
尽管作者赵南柱记叙的是韩国主妇的日常生活,但金智英的人生故事同样引发了广大中国读者的共鸣。原因不难理解,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本来就不缺乏同质性。韩国女性的遭遇,对中国女性来说并不会感到陌生。学生在观影后,对金智英的遭遇及深藏在她背后的女性问题都深有感触并有所思考。然而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在叙事视角等方面对小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其中,尤以结尾的差异耐人寻味,值得让学生对两者进行比较探究。
比如,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结尾,金智英和丈夫走在温暖的春天里,她的人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她也找到了自己擅长并热爱的事业;而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的结尾,金智英的心理医生尽管从金智英的身上看到了女性存在的困境,甚至更加理解了自己妻子曾经的处境,但是当他的助理医生因为要安胎而选择辞职时,他仍暗自感慨:“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我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针对如此迥异的结局,学生可以思考:更认可电影的改变,还是更青睐原作的处理?
通过比较,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小说与电影各自的艺术特色,更可以在差异中去反思、去观照、去思辨,为写作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差异背后的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王静
阅读了小说版《82年生的金智英》结尾后,再与电影版的处理比较,确实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小说结尾总会令我无端想起《白夜行》,平实的文字背后是暗流涌动,琐碎的生活细节里处处压抑着荒谬、狂躁与绝望,字里行间写满了“吃人”二字。题记的那一句“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从治疗金智英的男心理医生口中说出,充满了讽刺意味,渗透出一种强烈的文字张力。如果他也是客观存在的人,那么这究竟是他内心真正的独白,还是如同雪穗,这恰是最无情、最不合逻辑却又最有情的决绝与冷漠?
小说结尾固然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但未免太过绝望。作为一部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已经传达出了它要表达的,何不给那些正处于旋涡中心的“金智英”们多一些鼓舞与慰藉?所以,我更倾向于电影的结尾。这看起来并不是一本被奉为经典的书,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可能仅仅是昙花一现,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给予人们一些精神动力,而不是为了追求文学性将电影这一大众传媒利用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说,两者都有可取之处。
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记得某本书中有一章内容令我至今印象深刻———这章大概讲述了作者去监狱探访女囚后的所感所想。这些女囚十分特殊,她们都是因为杀了自己的丈夫而入狱。这些妇女生于偏僻的山村,一辈子被困在逼仄狭小的家中无法脱身。她们长期忍受着丈夫的暴力,同时她们的姐妹、女儿同样逃脱不了她们丈夫的侵害。对于这种非人的行为,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忍气吞声,继续生活在炼狱中,期盼着某一天,“魔鬼”能善心大发,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悔恨。但事实上并没有,每一次酒醒后他们流下的眼泪,都会在下一次暴力中加倍“偿还”。据这些女犯回忆,当时的自己充满恐惧且手足无措。但是犯罪必须要受到严惩,只是可怜她们还有父母儿女,在漫长的监狱生活中,她们思念亲人之苦也许不亚于曾经遭受的折磨吧。 以上是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了。女性和男性相比,她们的力气更小,在遭受暴力时几乎无法保护自己。同样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她们比男性要多承受怀孕、分娩之苦以及仿佛是天然落在女性身上的抚育孩子的重担。就像金智英,为了亚莹而放弃了职场生活,作为她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活着,而不是作为“金智英”。虽然偶尔可以从中感受到某种幸福,但她正在渐渐失去自我,成为一个符号。作为一名家庭妇女,金智英与社会的交流程度远不及丈夫。或许,她就是在寻找与外界交流的出口遇到了重重高墙后,绝望地封闭了自己,试图用妈妈、奶奶的言行,告诉周围人疼惜一下自己。
从某种角度看,金智英算是相对幸运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不计其数的比她境遇更凄惨的女人。近年来,对这类问题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美国、韩国等国家也发起过一些女权运动,但运动一发展开来,就不免有人浑水摸鱼。打着“女权”的旗号,实则为了一己私欲。女权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想应是女性获得与男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社会待遇方面。因为性别,人们天生不同,但没有谁比谁高贵之分。
希望有一天,当人们想到性别时,不会认为女性是弱势群体。或许到那时候,男女平等就可以真正实现了。
悲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龚雨璐
“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我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这是《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结尾的两句话,字里行间似乎透露出社会对女性的“特殊照顾”。事实上,在很久以前女性的地位就不受关注,如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以及腐朽的裹脚习俗。女性似乎天生就比男性低了一等,似乎就活该沦为生儿育女的工具。就像金智英,她也曾是一名高等学府毕业、就职于优秀公司并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女性,但在与丈夫相识、相爱并产下女儿后,她陷入了继续工作还是专心照顾孩子的两难境地,每天总有社会舆论和婆婆的传统观念在她耳边萦绕。金智英最终放弃了工作,选择成为家庭主妇。
生活毕竟不像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金智英无奈且被迫地选择了妥协,选择了向社会伦理低头,过上了平淡无奇的照顾家人的生活。
金智英选择了妥协,但社会并没有给予她宽容。总有人在背后议论,羡慕其不用工作、有一个好老公,实则是满嘴的嘲讽。金智英在社会中各种人轮番的“鞭打”下,患上了抑郁症,她开始将自己代入别人的角色———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外婆,话语中均是当时社会女性的卑微、痛苦以及无力反抗。
人们似乎习惯于将女性的辞职育儿看作理所当然,却将男性育儿休假看作是女性的大逆不道。但,谁又不是在自己父母的殷殷关怀下长大的呢?谁又不是父母心尖上的宝贝呢?其实也有奋力抵抗、摆脱桎梏的人,金组长便是典型。她真正将工作与生活分得一清二楚,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总有人明里暗里地嘲讽她。事实证明,不管是像金智英这样的全职太太,还是像金组长一样的事业型女强人,都不免遭人非议,那么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究竟是怎样的呢?
电影的结尾是金智英症状好转,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作家。这种大圆满式的结局固然美好,但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小说的结尾并不圆满,金智英仍有代入别人的症状,算是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我看来,金智英的病情或许还会进一步恶化。毕竟,社会对女性的轻视不会轻易消除。
真正的离别,没有桃花潭水,没有长亭古道,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晴朗的早晨,有些人永远留在了昨天。不知道世界上每一天有多少女性深陷抑郁的旋涡。这是女性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当然,会看电影并不等同于就会写作,如果仅仅将影视欣赏简化为“看一部电影写一篇影评”未免过于“简陋”。从影像到文本,我们需要寻找适宜的联结点,使得媒介、学生和文字之间共生相融。其中,在“比较”中进行跨媒介阅读与写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作策略。
其实,高中语文教材早有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剧本《辛德勒的名单》(节选)曾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旨在让学生感受剧本这一特殊文本的艺术特点和独特魅力,不少老师选择将该剧本的文字与对应的电影片段进行“比较阅读”。此种“比较”,主要基于“同质”基础上的“差量”,通过影像与文字的比较,感受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但这样的“比较”还不够典型,充其量可以将其视为“互补”或“参照”。真正的“比较”必须具备明显的差异,即电影与文字存在的“异质”。
适用于“比较”的电影往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电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即电影有对应的著作;第二,电影与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差异,即有值得探究的“比较点”。
一般而言,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毕竟电影是一种影像艺术,不能也无法做到完全忠于原作。当然,并非所有的差异都适于比较。哪些差异可以成为“比较点”呢?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决定人物命运的情节,完成故事叙述的结局……这些“比较点”可以让我们在比较中感受效果差异,甚至评判优劣高下。比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雷雨》(节选)一课中,鲁侍萍当着周朴园的面亲手将支票撕碎,而在电影版《雷雨》中则改成了鲁侍萍亲手用火烧毁了支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比较点”。
向大家推荐几部电影:余华的《活着》与电影《活着》,贾平凹的《高兴》与电影《高兴》,张平的《凶犯》与电影《天狗》,赵南柱的《82年生的金智英》与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
这几部电影既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广流传度的著作,又在人物形象、作品基调或者故事结局方面有较明显的改编,比较适合用于跨媒介的比较阅读与写作。
下面我就以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为例,谈谈学生如何基于电影欣赏进行作文。
《82年生的金智英》是由韩国作家赵南柱创作的短篇小说。该小说以金智英的记忆为叙述主轴,以时间来划分章节,分别讲述了金智英从出生到上小學时、读中学时、上大学时、毕业进入职场、结婚后辞职在家阶段的遭遇。作品一经问世便“大热”,舆论场中的相关讨论至今仍未平息。2019年,由其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上映,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再度引发热议。
尽管作者赵南柱记叙的是韩国主妇的日常生活,但金智英的人生故事同样引发了广大中国读者的共鸣。原因不难理解,东亚地区的传统文化本来就不缺乏同质性。韩国女性的遭遇,对中国女性来说并不会感到陌生。学生在观影后,对金智英的遭遇及深藏在她背后的女性问题都深有感触并有所思考。然而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在叙事视角等方面对小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其中,尤以结尾的差异耐人寻味,值得让学生对两者进行比较探究。
比如,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结尾,金智英和丈夫走在温暖的春天里,她的人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她也找到了自己擅长并热爱的事业;而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的结尾,金智英的心理医生尽管从金智英的身上看到了女性存在的困境,甚至更加理解了自己妻子曾经的处境,但是当他的助理医生因为要安胎而选择辞职时,他仍暗自感慨:“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我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针对如此迥异的结局,学生可以思考:更认可电影的改变,还是更青睐原作的处理?
通过比较,学生不仅可以领略小说与电影各自的艺术特色,更可以在差异中去反思、去观照、去思辨,为写作打开一扇新的窗户。
佳作展示
差异背后的思考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王静
阅读了小说版《82年生的金智英》结尾后,再与电影版的处理比较,确实带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小说结尾总会令我无端想起《白夜行》,平实的文字背后是暗流涌动,琐碎的生活细节里处处压抑着荒谬、狂躁与绝望,字里行间写满了“吃人”二字。题记的那一句“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从治疗金智英的男心理医生口中说出,充满了讽刺意味,渗透出一种强烈的文字张力。如果他也是客观存在的人,那么这究竟是他内心真正的独白,还是如同雪穗,这恰是最无情、最不合逻辑却又最有情的决绝与冷漠?
小说结尾固然给人以深刻的反思,但未免太过绝望。作为一部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已经传达出了它要表达的,何不给那些正处于旋涡中心的“金智英”们多一些鼓舞与慰藉?所以,我更倾向于电影的结尾。这看起来并不是一本被奉为经典的书,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可能仅仅是昙花一现,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给予人们一些精神动力,而不是为了追求文学性将电影这一大众传媒利用得“淋漓尽致”。总的来说,两者都有可取之处。
尤其是在一些落后地区,女性的社会地位远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记得某本书中有一章内容令我至今印象深刻———这章大概讲述了作者去监狱探访女囚后的所感所想。这些女囚十分特殊,她们都是因为杀了自己的丈夫而入狱。这些妇女生于偏僻的山村,一辈子被困在逼仄狭小的家中无法脱身。她们长期忍受着丈夫的暴力,同时她们的姐妹、女儿同样逃脱不了她们丈夫的侵害。对于这种非人的行为,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忍气吞声,继续生活在炼狱中,期盼着某一天,“魔鬼”能善心大发,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悔恨。但事实上并没有,每一次酒醒后他们流下的眼泪,都会在下一次暴力中加倍“偿还”。据这些女犯回忆,当时的自己充满恐惧且手足无措。但是犯罪必须要受到严惩,只是可怜她们还有父母儿女,在漫长的监狱生活中,她们思念亲人之苦也许不亚于曾经遭受的折磨吧。 以上是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了。女性和男性相比,她们的力气更小,在遭受暴力时几乎无法保护自己。同样是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她们比男性要多承受怀孕、分娩之苦以及仿佛是天然落在女性身上的抚育孩子的重担。就像金智英,为了亚莹而放弃了职场生活,作为她丈夫的妻子、女儿的母亲活着,而不是作为“金智英”。虽然偶尔可以从中感受到某种幸福,但她正在渐渐失去自我,成为一个符号。作为一名家庭妇女,金智英与社会的交流程度远不及丈夫。或许,她就是在寻找与外界交流的出口遇到了重重高墙后,绝望地封闭了自己,试图用妈妈、奶奶的言行,告诉周围人疼惜一下自己。
从某种角度看,金智英算是相对幸运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不计其数的比她境遇更凄惨的女人。近年来,对这类问题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美国、韩国等国家也发起过一些女权运动,但运动一发展开来,就不免有人浑水摸鱼。打着“女权”的旗号,实则为了一己私欲。女权运动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想应是女性获得与男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无论是从观念上还是社会待遇方面。因为性别,人们天生不同,但没有谁比谁高贵之分。
希望有一天,当人们想到性别时,不会认为女性是弱势群体。或许到那时候,男女平等就可以真正实现了。
悲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二龚雨璐
“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我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这是《82年生的金智英》小說结尾的两句话,字里行间似乎透露出社会对女性的“特殊照顾”。事实上,在很久以前女性的地位就不受关注,如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以及腐朽的裹脚习俗。女性似乎天生就比男性低了一等,似乎就活该沦为生儿育女的工具。就像金智英,她也曾是一名高等学府毕业、就职于优秀公司并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女性,但在与丈夫相识、相爱并产下女儿后,她陷入了继续工作还是专心照顾孩子的两难境地,每天总有社会舆论和婆婆的传统观念在她耳边萦绕。金智英最终放弃了工作,选择成为家庭主妇。
生活毕竟不像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金智英无奈且被迫地选择了妥协,选择了向社会伦理低头,过上了平淡无奇的照顾家人的生活。
金智英选择了妥协,但社会并没有给予她宽容。总有人在背后议论,羡慕其不用工作、有一个好老公,实则是满嘴的嘲讽。金智英在社会中各种人轮番的“鞭打”下,患上了抑郁症,她开始将自己代入别人的角色———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外婆,话语中均是当时社会女性的卑微、痛苦以及无力反抗。
人们似乎习惯于将女性的辞职育儿看作理所当然,却将男性育儿休假看作是女性的大逆不道。但,谁又不是在自己父母的殷殷关怀下长大的呢?谁又不是父母心尖上的宝贝呢?其实也有奋力抵抗、摆脱桎梏的人,金组长便是典型。她真正将工作与生活分得一清二楚,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总有人明里暗里地嘲讽她。事实证明,不管是像金智英这样的全职太太,还是像金组长一样的事业型女强人,都不免遭人非议,那么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究竟是怎样的呢?
电影的结尾是金智英症状好转,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作家。这种大圆满式的结局固然美好,但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小说的结尾并不圆满,金智英仍有代入别人的症状,算是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我看来,金智英的病情或许还会进一步恶化。毕竟,社会对女性的轻视不会轻易消除。
真正的离别,没有桃花潭水,没有长亭古道,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晴朗的早晨,有些人永远留在了昨天。不知道世界上每一天有多少女性深陷抑郁的旋涡。这是女性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