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有效探究教学策略浅析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探究教学,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的变革,以为学生创建更有效的学习环境.本文中笔者将多年教学经验与新课标理念相结合,并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几点提高物理课堂探究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情况,严重缺乏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积极开展探究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敢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大胆挑战教师和书本的权威,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探究教学虽然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也存在着一个客观问题—物理课堂探究教学落实不到位.探究教学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探究目标不明确、探究教学过程形式化,探究成为花架子、课堂探究活动管理不到位,成本与成效不成正比等.这些困惑都严重阻碍着探究教学的进一步实践和深入.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探究教学成为众多高中物理教师努力的一个目标.
  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实效的策略
  1.准确定位探究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识和技能是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基本目标,具体包括: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熟悉物理实验基本技能和仪器使用方法,能独立完成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对经济、社会等的影响;能够运用相关物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探究教学在过程和方法上达到以下目标:知道探究过程的重要意义,尝试用探究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技能以及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能按照个性化的方法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物理问题;敢于质疑和猜测,通过信息收集和处理,独立或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物理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些以学生为中心.具体目标如下:感受自然界物理现象的奇妙和和谐,发展对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意识,勇于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能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善于与他人分享信息等.
  2.精心设计探究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巧妙导入
  问题情境是物理探究教学的关键,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探究教学的目标.问题情境是经过一定斟酌,留有再思考、讨论余地,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探究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新知的兴趣.教师在设计时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教学内容,从而确定问题内容的范围、深度,保证达到教学效度最优化.例如,在“自感现象”一节教学中,教师先通过实验引入课题,再创设问题情境:当通电线圈中自身电流变化时引起的磁通量变化能否引起电磁感应?于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直接感受自感电压,多人串联也能感受到点击感,学生惊讶10 V电压的威力,这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探究电压的兴趣和热情.
  (2)探究活动激发潜能
  课堂探究活动,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重点,再通过设置子重点,最终达到解决重点问题的目的.例如在探究伽利略斜面实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论分析并进行实验现象的猜想,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小车在铺有毛巾的斜面上滑下观察有什么现象;将毛巾换成棉布,继续观察现象;让小车在木板上滑下,观察现象有何变化;最后让小车在玻璃上滑下,记录下滑行的现象.以此验证实验猜想,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深入了解了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亲自揭露了物理学中的奥秘,有效增强了物理学习的信心.
  (3)反思评价提升效能
  不同小组的探究活动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异,因此我们倡导多主体、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在反思评价中从整体上分析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且完善探究主体的思维与知识结构.反思评价可贯穿探究活动的始终,将探究活动的设计、准备、实施、参与和结果都纳入评价中,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角度来评价探究活动总过程,从而实现师生效能双方面的综合提升.
  三、探究教学中的技巧指导
  1.情境分析.目前许多物理情境的探究题是通过文字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必须经过阅读才能再现物理情景.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受“重结论轻分析”思想的影响,急功近利,于是出现无从下手或者生搬硬套的现象,导致解题失误.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情景分析,善于思维重点灵活转移,进而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图象助解.物理教学中的习题很多是没有配图的,这对于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极具困扰的,这些学生经常因为弄错情境、遗漏条件而大大降低解题正确率,因此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指导学生构建物理模型图来帮助理解.将文字转换成图形,化繁为简,思路也就更为清晰.如运动学的讲解中,存在各种隐性的力,如重力、摩擦力、推动力等,将这些都标注在图上,问题就简化了.
  总之,我们要积极响应高中物理新课标的提倡,大力开展课堂探究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的全球化人才.
其他文献
数学生态课堂是指在数学课堂中用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动态生成的思想,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教与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与适应,教学环境的创建等,数学生态课堂是以课堂教学为落着点,用生态的理念,力求营造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来教授知识、学习知识和交流知识的数学课堂.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原则,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它的教学与传统的课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就无人值班水电站的管理模式,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无人值班的关系,基础自动化常规控制,直流电源所需要解决的课题等,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Accordi
我们知道,高中物理是学生难学习的科目之一,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初、高中教师相互不了解课程设计的原因,也有高中物理自身学习特点的原因.学习高中物理需要从形象思维飞跃到抽象思维,从简单的代数运算跨越到矢量的运算……这一切都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了困难,如果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不加以重视,势必对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做好高中物理新课程起始教学的体会.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