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的问题是学校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而高中史地班的地理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中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困难;问题;对策
对于众多文科生来说,要把地理学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在平时的检测中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原因在于学生的学法上存在问题,当然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尤其在今天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新课改之后地理考查的方向以及如何去引导学生学好地理,这将是现阶段摆在地理老师面前的难题。通过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地理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一、原因分析
1.对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地理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其实在初中就已经建立了。但在初中阶段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就是背多分,上课听不听没关系,只要考试前突击背一背即可得高分。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可能在初中阶段适用,但在高中,尤其是高考中肯定是行不通的。这点已在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中得以证实,这部分同学在难度有所提高的高中地理学习中,就感受到初中的那套学习方法并不适应于高中。还有就是到了高中,很多学生还认为地理就是副科,包括学生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只重视孩子语数外的成绩,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把地理真正学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2.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因为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在新课改下使用新教材,地理学科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3.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分析、鉴别能力差;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4.对地理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老师讲到某区域的人文环境时,一些学生就特别感兴趣,但是当讲到自然环境方面的学生就会觉得很无聊,就像在分析世界的气候及成因时。
5.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教师的观念转变力度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导入不够逼真以及问题设计不够合理;轻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问题实行包办代替;教师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脱节严重。
二、对策探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不要只顾眼前,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着想。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是学生所说的简单背背、搞突击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运用,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让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也就轻松。
2.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3.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地理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跟以前的新教材相比,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高中学生无论在智力、能力都比初中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能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其次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问题研究”。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总之,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就决定了它的特殊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在新课改之后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方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地理;困难;问题;对策
对于众多文科生来说,要把地理学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在平时的检测中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原因在于学生的学法上存在问题,当然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尤其在今天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新课改之后地理考查的方向以及如何去引导学生学好地理,这将是现阶段摆在地理老师面前的难题。通过教学实践和反馈,我们发现,尽管新教材在知识难度上比以往教材有所降低,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仍相当突出。这无疑是制约地理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造成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地理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一、原因分析
1.对地理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地理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其实在初中就已经建立了。但在初中阶段不少学生认为地理就是背多分,上课听不听没关系,只要考试前突击背一背即可得高分。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可能在初中阶段适用,但在高中,尤其是高考中肯定是行不通的。这点已在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中得以证实,这部分同学在难度有所提高的高中地理学习中,就感受到初中的那套学习方法并不适应于高中。还有就是到了高中,很多学生还认为地理就是副科,包括学生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只重视孩子语数外的成绩,这些原因直接导致学生无法把地理真正学好。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2.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缺乏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并非许多学生所认为的地理就是地名加物产,学地理只要划一划,背一背就能了事。正是因为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强化死记硬背学习方法。在新课改下使用新教材,地理学科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当然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3.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分析、鉴别能力差;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4.对地理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当老师讲到某区域的人文环境时,一些学生就特别感兴趣,但是当讲到自然环境方面的学生就会觉得很无聊,就像在分析世界的气候及成因时。
5.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教师的观念转变力度不够,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情景导入不够逼真以及问题设计不够合理;轻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问题实行包办代替;教师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脱节严重。
二、对策探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端正学习态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不要只顾眼前,应当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着想。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所以要想学好它,并不是学生所说的简单背背、搞突击就行,主要在于理解和运用,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让学生端正了思想认识,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学习也就轻松。
2.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绝大多数的地理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理教学的质量。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达到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的选取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3.把握新教材,注入新思路,地理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跟以前的新教材相比,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高中学生无论在智力、能力都比初中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能够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地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其次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活动”或“问题研究”。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或自身需求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去,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总之,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就决定了它的特殊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在新课改之后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方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