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记

来源 :江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人的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
  中国人有咏物言志的传统,又持有家国之念,对食物的关注往往成为重要的窥口。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国策方略,也是火候的拿捏得宜。庙堂毕竟复杂,失意于此,往往退而求其次,以“吃”入文,算是一种心理补偿。历朝历代,自有书单可做辅证。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张潮的《幽梦影》、张岱的《陶庵梦忆》、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而袁枚的《随园食单》,则见旷达之相,自觉荡开仕宦“正途”。造园谱曲外,亦将饮食作为人生态度的一端。
  《北鸢》里写了一些饮食的场景。它们的存在,对笔者而言,是一些意外。每每出现在人物命运的节点,又似乎是百川归海。
  其实中国人对吃讲究,是素来的。说与乱治无关,又不全对。《北鸢》里第一次出现谈“吃”的场景,是民国十一年豫鲁大旱,百年不遇的“贱年”。两地灾民南下,安置于齐燕两处会馆。富庶商贾设棚赈灾。主人公文笙父亲卢家睦经营的“德生长”,以“炉面”发放,就此与城中的清隐画师吴清舫先生结缘,成就襄城丹青私学。“炉面”为鲁地乡食,做法却甚为讲究,“五花肉裁切成丁,红烧至八分烂,以豇豆、芸豆与生豆芽烧熟拌匀。将水面蒸熟,与炉料拌在一起,放铁锅里在炉上转烤,直到肉汁渗入至面条尽数吸收。”以此赈灾,果腹为其一,解流离乡民背井之苦为其二。内里却是有关中国人仁义的辩证。人自有困厄之时,商绅周济以乡里美食,是德行,亦是不忘其本。所谓礼俗社会,讲求血缘与地缘的合一,从而令“差序格局”出现。作为出身山东的外来者,卢家睦在襄城这个封闭的小城,缺乏所谓“推己及人”的血缘依持。所以,选择投身商贾,也是必由之路。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得十分清楚,商业活动奉行“理性”原则,而血缘社会中奉行的是“人情”原则,两者相抵触,因此,血缘社会抑制商业活动的开展。而这也正是卢家睦得以“客边”身份成为成功商人的前提。但是,费先生同时也指出,籍贯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其与“差序格局”中的“伦”相关,所以,便不难理解卢家睦对于鲁地乡民的善举,实质是出于对“血缘”念兹在兹的块垒。而家乡的食物“炉面”则成为最直接的“仁义”表达,这一点,恰为同属文化“边缘人”的吴清舫所重视并引为知己。
  所谓微言大义,饮食又可为一端。文笙随卢氏一族跑反归来,在圣保罗医院里越冬避难。医院里的外籍医生叶师娘,邀请他们在自己房间里向火。因为火里的几颗烤栗子。众人有了食物的联想。相谈入港,几成盛宴,之丰之真如VR之感。可及至后来,发现不过画饼充饥。但美国老太太叶师娘,就有了结论说“中国人对吃的研究,太精也太刁”。文笙的母亲便回她,老子讲“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人的那点子道理,都在这吃里头了。接着,才是重点,她说的是中国人在饮食上善待“意外”的态度。她从安徽的毛豆腐说起,然后是臭鳜鱼,杭州的臭苋菜、豆腐乳,益阳的松花蛋,镇江的肴肉,全都是非正常的造化。说白了都是变质食品,可中国人吃了还大快朵颐。所以,说国人中庸无为,其实不然。中国人是很好奇勇敢的动物,不然鲁迅也想不出“乌鸦炸酱面”这样惊艳的食谱。再往细里数,有“三吱儿”等物,怕是连什么都敢往肚子里吞的贝尔,都要甘拜下风。
  文笙母亲昭如说的,其实是中国人的包容,“常”可吃,“变”也可食。有容乃大,食欲则刚,也是对人生和时代的和解。中国人重视传统,但亦不慢待变革。沈从文先生在《长河·题记》谈及现代性,并不一味视为“进步”,而称其必然要在中国语境进行检验。此言不差。民國时代动荡不居,社会格局变更,造就了个人境遇伸发的可能性。帝制推翻,1905年科举废除,“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被仓促中断。知识分子阶层出现了一系列分化。这分化亦宛如食物的变化与造化,出其不意,不拘一格。《北鸢》中的画师吴清舫,有清隐之誉,但在二次革命后,设帐教学,广纳寒士。这某种意义上担当了公共知识分子之责。另一类是毛克俞,其因青年时代的人生遭遇,尤其体会叔父在一系列政治选择后落幕的惨淡晚景,就此与政治之间产生疏离。其最重要的作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完成,避居鹤山坪,埋头著述,在学院中终生保持艺术家的纯粹。此外在第二章,写到孟养辉这个人物,原型是天津的实业家孟养轩,经营著名的绸庄“谦祥益”。孟养辉的姑母昭德,不屑其作为亚圣孟子的后代投身商贾,他便回应说,依顾宁人所言,所谓“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如有诗礼的主心骨,做什么都有所依持。因家国之变,选择实业,所谓远可兼济,近可独善。中国文化格局三分天下,“庙堂”代表国家一统,“广场”指示知识阶层,而后是“民间”。民间一如小说之源,犹似田稗,不涉大雅,却生命力旺盛。以食物喻时代,也是由平民立场看历史兴颓,林林总总,万法归宗于民间。
  到文笙成人了,在杭州遇到了故旧毛克俞。克俞在西泠印社附近开了家菜馆,叫“苏舍”。毛先生的原型是我祖父,艺术史学者,本人不涉庖厨。为让他的性情不至如此清绝,这一场景为笔者虚构。不过,我写到“苏舍”里菜单开首写着苏子瞻的诗句:“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倒很像是他的自喻。但这馆子的菜,既非徽菜,也非杭帮菜,而是两者的合璧。“云雾藕”脱胎于徽菜“云雾肉”,“干隆鱼头”原是杭菜中的“皇饭儿”,用料却是安徽的毛豆腐。其他的青梅虾仁、雪冬炖鸭煲等,便都是两大菜系联袂的改良版。老实说,这些菜式皆出于笔者的创造,并非一一实践过,但想必都是好吃的。写的是佳肴,想要说的仍是中国人“调和鼎鼐”的功夫。在大时代里,没有一点坦然应对常变之心,是会活得艰难的。故而,书中开胃的“西湖莼菜汤”,原是一道素汤,也便加入了开洋与火腿,命为“中和莼菜汤”,做了这时世的象征。
  《北鸢》写饮食,归根结底还是在写人心的虚渺,权力的制衡,亦以民间辐射庙堂。女主人公仁桢的大姐仁涓,嫁到了簪缨世族叶家,心中无底,听了老姨奶奶的主意,月子里开了十八吊老母鸡汤的方子食补,折磨下人,只为了做足娘家的“排场”;石玉璞和旧部柳珍年在寿宴上见了面,柳是来者不善,话不多说,却拿席上的辽参做起了文章,说石玉璞跑大连上等海参吃得太多,未免胀气,暗讽他与日本势力的瓜葛。仁桢要劝说名伶言秋凰行刺和田中佐,约在老字号的点心铺“永禄记”,又是一场心潮暗涌。这糕点铺开了一百多年,应了物是人非,其变迁也正是襄城历史的藏匿。   《礼记》中说,食色都是人之大欲。千百年来,后者被压抑得厉害,前者则成了中国人得以放纵的一个缺口。然而久远了,也竟自成谱系,多了许多的因由。姑母昭德将英国人舶来所赠,给文笙吃,说,这外国糖块儿,叫朱古力,先苦后甜,是教咱哥儿做人的道理。
  二、浇上一勺鱼香酱汁,就变成四川的了
  一个打鱼的带着一船的鸬鹚,在浑浊的江水中试手气。他的鸟儿们扑闪着大大的黑色翅膀,脖子上都套着环,逮到的鱼要是太大,吞不进喉囊,就吐给打鱼的。打鱼的扔进鱼篓,换一条小鱼喂给鸬鹚,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一幕,被深深吸引了。我在成都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这些迷人的小剧场。
  这段文字似曾相识,或许是因为提到了鱼鹰。十六世纪的桂林,一个葡萄牙人也曾坐在漓江边上,凝望鱼鹰飞翔劳作。船员盖略特·伯来拉经历了命运的多舛,这是他眼中“陌生而熟悉的中国”。四百年后,叫作扶霞的英国女孩,看着类似的风景,进入了这个国家的日常。
  她所体验的中国生活,没有她的欧洲前辈如此沉重迷惘。相反,每一日都氤氲着食物的浓烈香味。又过了若干年,她将这些记忆写成了一本书,《鱼翅与花椒》(Shark’s Finand Sichuan Pepper)。扶霞是個美食作家,这样的介绍似乎太官方。那么,可借用这本书中文译者雨珈的说法,亲切地称她为“吃货”。这是恰到好处的名片,助她勇敢地游刃于中西错落。
  一九九二年,扶霞申请到了英国文化委员会的奖学金,来中国成都完成她的少数民族研究计划。然而她真正的理想,却是成为一个川菜厨师。“我就是一个厨子。只有在厨房里切菜、揉面或给汤调味时,我才能感受到完整的自我。”她乐此不疲地投入学习,也的确成功了。刚来的时候,她不通语言,带着一点对异乡食物的恐惧与好奇,进入这个国家饮食文化的隐密处。这本书的英文版,副标题是“一个英国女孩在中国的美食历险”,因此不奇怪在她的文字中,屡屡出现马可·波罗的名字。从一开始面对一只皮蛋的作难,到尝试一切在自己经验之外“可疑的”食物,肥肠脑花兔脑壳,以及北京街头吃咕咕作响气味奇异的卤煮。甚而挑战自己对于“杀生”的观念,感受着让西方人叹为观止的“日常的残酷”。当完成这本书时,扶霞已在中国生活了十四年,可以做地道的毛血旺和麻婆豆腐,也早已突破有关禁忌的饮食成见。其中自然并非一帆风顺。或许,有关饮食的态度以言简意赅的方式,穿透了一切修饰与客套,才造就了文化的狭路相逢。
  由此,我想起了与自己相关的往事。那时我还在读本科,我所在的大学和美国一所知名高校有学生交换计划。为了帮助这些留学生熟悉当地文化,融入社会环境。我们大学甄选了一批中国学生与他们一起居住生活,造就宾至如归的佳话。我是其中之一。我的两个室友分别来自美国和哥伦比亚。杰克是个不会说中文的华裔,而马修则是可以说流利汉语的白人学霸。期末时,两个男孩应邀到我家里吃饭。我的父母为此做了精心准备。他们都是实在而良善的知识分子,将这一餐以外交晚宴的规格在规划,原则是典型的“食不厌精”。能想到的关于南京的任何美食,都在备选菜单上。我的两个朋友如约而至。由于语言的问题,杰克更多是孩子气的傻笑,而马修则得体地向我的父母问候。他似乎和我的父亲很投契,落座以前,已经在讨论李商隐的诗歌。入席后,盐水鸭、狮子头、炖生敲、腌笃鲜次第而上,令他们目不暇接。杰克只管大快朵颐,而马修则谦虚地询问这些菜的典故。当“美人肝”上来,母亲有些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是第一次做这道菜。这是汪精卫很喜欢的名菜,但很难做。因为原料稀有,是鸭子的胰脏。一鸭一胰,做一盘要几十只鸭子。说完忙着给他们夹菜。杰克跷着大拇指,直呼好吃。马修却在犹豫间放下了筷子,面露难色。他说,阿姨,对不起,我不吃内脏。
  这是稍显尴尬的一幕,虽然只是一个插曲,最终宾主尽欢。但他们走后,母亲说,“杰克这孩子真是刷瓜(南京话:爽快),我很喜欢。马修不怎么样,比较夹生。”武断而朴素的评价,来自一个大学教授。即使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仍会将对自己厨艺的看重,当作是尊重的来源。但其实我有些替马修委屈。他对食物的审慎来自家教。虽然用餐礼仪并未拘束他,但影响了他对美味的接受与表达。事实上,在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向我请教筷子的正确用法。而杰克的好食欲,使得他赢得普遍的好感。母亲甚至应允了饱餐后再为他炸一盘薯条的要求。可见,对食物直接而鲁蛮的爱,足以简单粗暴地俘获对方。这个故事,被我写进了小说《威廉》。我和这两个朋友都保持着很好的友谊。但他们以后的道路如此不同,对食物的性情有如谶语,各自命定。
  扶霞对中国的态度类似杰克。甚至在情感上,已不只入乡随俗,而是深入肌理。她在伦敦的厨房是中式的。几年前重新装修,她向设计师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炉子上必须能放灶王爷。而她所惯用的,并非父母送的一整套法国厨具,而是在成都两三英镑买的一把菜刀,用了很多年。“一定的,我觉得是最好的刀。”但这也多少影响到了她的文化认同。“我完全沉浸在中国的生活当中,很少和家乡联系,连家人都没怎么理。我原本流利的英语退化了,因为长久以来对话的那些人英语都只是第二语言,而我已经习惯了”。扶霞熟练地操着一口川普,偶尔还夹杂着一点意大利语和法语。脚蹬军绿解放靴,晃晃悠悠地走在成都的冬阳之下,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出现某种潜移默化的改变,甚至思维方式,更加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因此看扶霞的书,你不会觉得她谈论中国的饮食,带着我们所熟悉的东方主义语调,反而更多是一种“自己人的眼光”。相对马可·波罗,我更认可她德国同学的评价“你是我们外国留学生的司马迁”。她以独有的方式,为中国饮食文化做出编年。谈起中国的美食历史,如数家珍,最喜欢的中国厨师除了伊尹和易牙,便是袁枚的私厨王小余。在书中信手引用《随园食单》《庖丁解牛》《吕氏春秋》。到清溪镇找花椒,她想到的是《诗经》和汉代的椒房。这种掉书袋的方式,有着中国式的蕴藉美好,即使有时欠缺自然,但不会令人不适。然而她对于食色隐喻的表达,仍有着西方的大胆直接。她称川菜的“画味之道”是“一点点挑逗你,曲径通幽,去往极乐之旅”。“用适量的红油唤醒你的味蕾,再用麻酥酥的花椒调动你的唇舌,辣辣的甜味是对味觉的爱抚亲吻,干炒的辣椒也在对你放电,酸辣味又使你得到安抚……真是过山车般的惊险刺激的体验。”   “我觉得这实际上是必然的过程。你去一个国家,第一个感觉是爱情,很理想化。这个地方很漂亮,什么都很完美,时间长了,你更深入了这个社会的文化,了解不单有好的,也有坏的,就没有以前那么浪漫了。”你会欣赏她文字中温和的批判态度,这或许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中国现实。其生也晚,她无从得见傅崇矩在《成都导游手册》里,写下二十世纪初成都街巷生机勃勃的喧嚷盛景。那时的钟水饺、赖汤圆和夫妻肺片,都是随处可见沿街叫卖的小吃。但她却亲眼见证了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常与变”。她写到了一个和她相熟的面馆老板,以独家配方的“担担面”著称。“二零零一年,我最后一次去他的面店,情况才有了点变化。当时政府大刀阔斧地拆掉成都老城,让交织的宽阔大道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一声令下,成都的大片土地被拆得干干净净,不仅是那些老旧的危房,还有川剧戏院和宽阔的院落住宅、著名的餐馆茶馆和那些洒满梧桐绿茵的道路。”这段落让我感同身受。在我所生活的城市,曾有熟悉的街区。那里被宣布为市区重建的范畴。随着大面积的拆迁,这一区的生态被彻底改变。印象深刻的街区地标,次第凋零。老式戏院、坐落在里巷深处的香港最后一间赛鸽店,都将从岁月的版图上消失。街坊社会的格局被瓦解,首当其冲的是那些老字号食肆。停留在舌尖的集体回忆,是当地人在意的。有一间“合兴粉面”,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从当年的档头生意发展到街知巷闻,终敌不过重建大潮的清洗。关闭前最后一日,前来帮衬的街坊与食客,竟在门口排起长龙。年轻人拍了视频,自发放在Facebook和Twitter上,为拯救其而鼓呼。被迫搬迁至逼仄巷弄的老字号,居然因此重焕发生机。新与旧间,出现奇妙的辩证,令人长叹唏嘘。
  “食物是在前面的,食物背后永远有人。”《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如是说。这或可概括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举箸思吾蜀”说的是乡情的胶着,但更多是有关食物的莽莽可观的人事。言未尽而意已达,是我们普遍接受的中国式含蓄。但是对于川菜与四川人的开放与直率,似乎不太够劲儿。我更喜欢扶霞的表达,“他们不用担心和外部世界的联系会剥夺自我的身份认同”,因为“面对外面的世界,浇上一勺鱼香酱汁,就变成四川的了”。
  三、一味独沽,教授的私房菜
  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里写:“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练愈好。”这是要和“有用”分庭抗礼,是他所谓“生活之艺术”的总旨趣,要“微妙而美地活着”。舒芜评价说“知堂好谈吃,但不是山珍海味、名庖异馔,而是极普通的瓜果蔬菜、地方小吃,津津有味之中,自有质朴淡雅之致。”原本他的故乡绍兴并非出产传统美食之地,荠菜、罗汉豆、霉苋菜梗、臭豆腐、盐渍鱼,皆非名贵之物。虽是谈吃,意在雕琢习俗仪典,民间野谚等大“无用”之物。食材越是平朴,越是无用之用的好底里。钟叔河在《知堂谈吃》序言中说:“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的并不在吃,而在于谈吃亦即对待现实之生活的那种气质和风度。”可见谈吃,可以之为大事,亦可为小情。
  《饮膳札记》算是典型的大家小作。“小”言其轻盈,亦言其入微。台湾作家善写饮食,各具擅长。舒国治绘美食地图,焦桐写馔饭掌故。我爱读林文月,除了其躬亲于食谱程序,巨细靡遗,还在其背后的人情与人事。
  林文月是台湾文坛独沽一味的女性学者作家。学问自不必说,在论述、散文、翻译方面均有建树。《源氏物语》公认的最好译本,出自她手,至今未出其右者。盛名又在轶事,现今已入耄耋。当年台大校花的美名,仍传扬如佳话。或许美人在骨,令人念念不忘。“那一年,整个学校的男生,都跑去看林文月。”回忆其少时风姿的,除了李欧梵教授等学弟学长外,竟还有李敖。李大师言林氏之美,虽为彰显前妻胡因梦的魅力。不同于一贯狂狷,话语中对林文月的看重,平添了一分爱敬。
  有这样的家世,林文月的文字,并无飘忽自负之意。相反,平朴谦和得令人感叹。即便优雅,也是日常的优雅。十分推崇她的陈平原教授,记一次宴请,听几位台大同仁说起“女教授”的艰难,林先生便说,“我实在不佩服现在那些只知道写论文,从不敢进厨房的女教授。”这话在女性主义大行其道的学界,是有些危险的。但林先生身体力行,甚而在其年轻时写下《讲台上和厨房里》,称说,一个女性教员和家庭主妇有甘有苦,实在也是应该。
  平原教授说他最怕遇到“学者型作家”,因其思路清晰,话也说得透彻,轮到评论家上场,几乎“题无剩义”。林先生文章的好,或许正是在治学的高屋建瓴之外,多了些女性于家居生活的体恤与现实,体会中馈之事里“人生更具体实在的一面”。也是主妇特有的琐细,使得她的文字有温柔着陆的韵趣。暖意氤氲,带来令人回味的空间。这一则因其记述过往,并不维护强韧与完美的轮廓。“楔子”里,说到蜜月归来,自己煮第一餐饭的失败甚而狼狈,生火被烟雾熏出了眼泪。“男主人准时回家时所见到不是温暖的晚餐,却是一个流泪的妻子。”二则文中时而写一己特有的任性,无伤大雅,反有一种让人亲近的颟顸。写“台湾肉粽”说到少女时期长辈的碎碎念,“女孩子要会蒸糕、包粽子,才能嫁人”。因为厌烦长辈的絮叨,以及对婚嫁事理的懵懂,以致对这些食物产生抗拒,不免“掩耳每不喜”。因此,这书中的林先生,并不是长于庖厨的大师。因其不禁每每向生活示弱,倒更像錯落于柴米油盐的煮妇。这便多了许多烟火气,看她烧菜,娓娓道来自己的厨房经验。竟好像也在看一个邻家姑姐,与我们同声共跫地成长,可见三分敬,七分亲。
  因此,你在这些文字中,读不到微言大义。一切出于朴素、随性及自然。“我于烹饪,从未正式学习过,往往是道听途说,或与人交换心得,甚而自我摸索;从非正式的琢磨中获得经验与乐趣。有时,一道用心调制的菜肴能够赢得家人或友辈赞赏,便也对欣然安慰。”由读者的角度,这份素人心态,格外动人。因其有旁逸之趣,也有一分不袭窠臼的自我。笔者看来,林先生做菜的方式,颇像中国小说的渊源。昔日的“稗说”,未如诗居庙堂之高。因其无所规矩,却获得在民间肆意生长的命途与美感。在她笔下,读到的与其说是“厨艺”,毋宁说更多是“厨意”。佳肴固然可观,但以此为媒,也是为了食者佳聚。“宴客之目的,其实往往在于饮膳间的许多细琐记忆当中,岁月流逝,人事已非,有一些往事却弥久而温馨,令我难以忘怀。”   《饮膳札记》是四两拨千斤的精致食谱,也是集作者交游大成。有幸成为林氏家宴座上客的,多半是师友。和林先生一同共乘白驹,尘埃落定后,皆是声名赫赫的人物。在其文字中出现最多的,大约是其恩师台静农教授,言行投足,几乎是半个家长。林先生有小机趣,“为了避免重复以同样的菜式款待同样的客人,不记得是何时起始,我有卡片记录每回宴请的日期、菜单以及客人的名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避免让客人每次吃到相同的菜肴;另一方面可以从旧菜单中得到新灵感。”难怪被她宴请过的学生叹道“老师做菜和做学问一样”。
  这话算是说对了一半,治学严谨,但不可拘囿。林先生写过一道极其家常的吃食“炒米粉”。普通则普通,但做得好并不很容易。朋友吃过她的炒米粉,常惊为天人,依次来讨教秘方。林先生便耐心写了从选料至烹制的全过程。备料的部分,胡萝卜高丽菜,香菇与虾米。先生写酌量,大约所用虾米是“一大把”。说完了,自己也感叹,“记述材料多寡,乃至切割操作诸端,只是供作参考而已,中国人对于饮膳之处理,其实相当融通随性”,“往往随心所欲不逾矩”。她便也写在京都游学,遇到大阪的朋友向她学炒米粉。这个日本友人看她切葱便虚心请教“切几厘米长”,加酱油须“多少汤匙”。林先生信口说了,见友人在黑板上写下“葱(3cm),酱油(1.5汤匙)”,既“有些心虚,也有些好笑”。关于这一点,笔者居然有些感同身受。家母同为教授,因为专业是工程数学,对烹饪,便有些精确至于犯难的心态。比如她在菜谱上,最怕见到的便是“少许”二字。遇到简直不知所措,将集聚的自信心全折损了。后来,我在小说《不见》中便以她老人家为原型,写了一个退休的教授。好在有主人公循循善诱说,“中国就算入诗的数字,大多也是个虚指。比如‘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发三千丈’,您老不用太过认真。”
  大约在林先生笔下,可看到其中举重若轻。她既写“潮州鱼翅”“红烧蹄参”“佛跳墙”等功夫菜,更多则是如“香酥鸭”“清炒虾仁”“椒盐里脊”等家中日常膳食。因此,常可看到她对待菜肴的细致讲究,却又时有些信马由缰。比如“口蘑汤”一文,洋洋洒洒记述了孔德成先生教她的孔府高汤。但到自己下厨,删繁就简,用市面所卖“Campbell’s”牌的清鸡汤便可代之。而对口蘑中甚难去除的砂石,则似颇认同许师母,即许世瑛教授的太太所授,“那口蘑里头你的砂子儿啊,洗不清的,也只好吃下去,反正是家乡的沙土嘛。”听来不禁令人莞尔,简直有些佛系了。
  林先生写的菜肴,即便膏腴,也非异馔。看她写食物,实际都是和三餐相关的回忆。记鱼翅写的是与老父最后一餐年夜饭;香酥鸭则是在家中帮佣二十余年的阿婆邱锦妹;扣三丝汤写的是令夫君豫伦难忘的城隍庙小吃,她凭了后者的描述做了出来,方发觉竟无知觉间抵达了稚龄即离开的上海。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近乡方情怯。这份远遥相思,只停留在味觉,缠绕于舌尖,或许才是最好的归宿了罢。
  四、臭美臭美,皆大美
  一次来京,与众好友去吃南京家乡菜。饭店的主厨是地道江苏人,做菜别具风味。有原汁原味的大狮子头,也有入乡随俗带着腊味的盐水鸭。吃到酣畅处,桌上的人都开始说自己的老家里饮食的美好。从文昌鸡说到黄腊丁。这时忽然上来了一道菜,臭味氤氲。在我们南京人闻起来,却是齿颊流涎。是“蒸双臭”上来了。
  “蒸双臭”在江南,有诸多版本。杭州是臭豆腐与臭苋菜梗混蒸,谓之经典。南京的更生猛些,是臭豆腐与肥肠同锅。要将臭味变本加厉,臭豆腐一向是主力。在中国,这是禁而未禁的口味大宗。热爱的趋之若鹜,不爱的闻之丧胆。每地的做法各有千秋。南京的臭豆腐是灰白色的圆形,用草木灰腌制。臭得比较中正,蒸煮煎炸皆宜。除了臭豆腐。中国以变质为尚的美食,还有臭鳜鱼、臭腐乳、臭鸭蛋等等。算是手到擒来,百无禁忌,“面筋、百叶皆可臭。蔬菜里莴苣、冬瓜、豇豆即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国外则有意大利人视为珍馐的卡苏马苏(formaggiomarcio)和瑞典人的鲱鱼罐头。前者因为太臭已经被欧盟禁止了,也是阿弥陀佛。不过的确,对这类美食,见仁见智。我的口味不算轻,但对老北京的两道传统美食,总未坦然消受,便是豆汁儿和卤煮。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因一本书有感而发,汪曾祺先生的《故乡的美食》。汪老是中国文学圈里有名的吃家,吃得好也写得好。他专为豆汁儿写过一篇文章辩护,也是可爱之极。“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这么说,横竖我算是到过了。要说饮食观,汪老是有些小任性。任自己的性,也任别人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以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
  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一方水土一方人。贵州视折耳根为人间至味,浙江人吃炝虾醉蟹,江阴人拼死吃河豚,搭上了豪气跟性命,都是吃的一个任性。汪老力挺“切脍”传统,认为东西多可生吃,精华是“存其本味”。广东人在这方面做得极好极妙。生食之美,无一定之规。这一桌子朋友,都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的。说起来都很豪爽,吃過烤蝎子、炸豆虫、水蟑螂。问起南京人的胆量,我们轻描淡写地说,你吃过“活珠子”吗?详述一番,对方已面色煞白,甘拜下风。说白了,就是未孵化的小鸡。孵了半个多月,已五脏俱全。金陵人嗜之无分男女老少。冬天,在南京街头。经常看见时髦女郎,站在炖锅摊档边。捧着一只活珠子,磕开了,蘸上椒盐,樱唇轻启,猛然一吸。滚热的汤汁入肚,满足七情上面,真真是一道风景。
  不过呢,说起来,大小食物的禁忌,因地因人。凡事有度。不是个个都如贝叔饕餮生猛,安食朵颐。中国有几道禁菜,我亦闻之恐怖,其一是“三吱儿”,刚出生的小老鼠,用蜂蜜喂了几日后,用酱料蘸食。其二是活猴脑,木槌敲开猴子脑壳,以滚油浇入趁热舀食。这实在是逾越了美馔取食之道了。
  南来北往,还是臭豆腐最好。爱的人和不爱的平分秋色,不分妇孺。汪老在书中写,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某大人物年轻时就非常喜欢吃。
  【责任编辑 李慧萍】
其他文献
心有不甘。  “不甘”什么?既是一种混沌的感觉,又是一种走神、恍惚的里子被镇定、果敢的面子遮蔽的事实;是看得见又说不出,或者说看不见,又猜不准,着急、上火,六神无主,却又漫不经心,就是窒息,也要面带微笑装镇定的事实。  ——看不出来的虚弱,就是一个作家的日常。心有不甘。  大地上人来人往,早场、中场、夜场,场场皆有悲欢。但是,遍插茱萸,就是少一人。这个人也许就是我。  心有不甘,确实不该是“我”,
基于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遵循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写作的示范性,把儿童文学作品引入习作教学的资源当中来,引导学生以精彩片段为范例,初步懂得品味欣赏,理清思路,习得方法,自觉
个性素质是讯问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讯问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关系到讯问人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讯问工作高负荷、高应激的特征决定了讯问人员是个性障
The verb to get is extremely useful. It can be used in a number of expressions. It can also mean several different things: to become, to arrive, to receive, to b
4月8日,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宣布,新设立5亿美元的新基金——“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Ⅱ”,该基金将在未来5~7年内全部用于在华投资活动。
小张和老钱是—对年龄相差二十岁的朋友,但小张从来没有使用过“忘年交”这种词来向他人描述二人的友谊。  “忘年交是什么?忘掉年龄的交配?交配本来就不该有年龄限制。”有一天老钱在喝酒的时候,瞥了眼邻座的一个小姑娘,振振有词且声音越来越大地说道,“小张,我的前女友跟你差不多大。实话告诉你吧,如果我现在找女朋友,你这年纪的,我都嫌大。”  没错,邻座这个小姑娘明显要比小张小。  因为是背对着邻座,小张不便
近日,艾默生网络能源推出首个单信息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集成平台——Trellis平台,以使数据中心IT设备和基础设施之间不再存在重要的缺口。Trellis动态基础设施优化平台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he grammar of metaphor. Six types of animal words we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fi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知母百合与厄贝沙坦联合运用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肾血管狭窄性高血压大鼠(RVHR)模型,将高血压大鼠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