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分析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15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具有五千年文化财富,传统音乐基于漫长发展历史,并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特点。我们要重视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并将民间音乐有效地继承和传播。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的历史地位,并对其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内容作几点重要分析。
  关键词:民间音乐 地位 作用 传承
  一、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
  (一)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价值都很高,为了适应各个时期的历史变化,民间音乐除了保留自身的韵味,也会适应时代的变迁变化出一些新颖的形式。但这并不能削弱民间音乐对音乐界的影响力和意识价值。民间音乐已经成为当代人“社会生活旋律的和弦”。民间音乐涉及范围广、流行程度高,其中使用的民族器乐、戏曲形式、说唱曲目、歌舞表演等都能彰显民间音乐独特的艺术特点。
  (二)传统音乐
  按照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我们可以把传统音乐划分成文人、宗教、宫廷与民间音乐四种,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形式和流行元素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阶层中,传统音乐带有中华文化的形态特征,是历史的产物,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由人民所创作出的音乐,是极具灵魂和艺术特征的,是时代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国各类传统音乐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有密切关联的关系。
  二、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
  (一)民间音乐在宫廷传统音乐中的地位
  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宫廷。所谓宫廷音乐很多是从古代宫廷开始的。我国的古代帝王在祭祀祖先、神灵、天地与宫廷宴会等方面都安排相应的戏者演奏音乐,很多歌舞都是在宫廷中得以流传至今。从这个历史特征来说,民间音乐的绝大部分是从宫廷歌曲中汲取灵感的。按照《殷虚书契前编》里面氏多泺记载,古代帝王特别喜欢歌舞作乐,许多官民朝丞都会在朝廷中向帝王上贡,从民间征纳歌舞音乐作品,以供皇室品享。
  隋唐时期宫廷娱乐、宴饮使用燕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等,都有宫廷宴会的影子,很多就是从汉族或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中就地取材,并加以修饰,极具民间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二)民间音乐在文人传统音乐中的地位
  民间音乐起始于地方民族,由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辛苦创作,极具各个地方的特色。古往今来,历史上创作出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并流传至今。这些历史作品都是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比如周代的“弦歌”,唐朝的《霓裳羽衣曲》等都建立在传统民族风情的基础之上。直至今天仍然演奏的《关山月》与《阳关三叠》等也不难看出带有民歌的痕迹。民间音乐中的诗词都富于押韵,极具古典艺术情怀。诗人开始时给民歌小调填词,通过广大人民的流唱,再由艺人演唱出来。比如像王之焕的《凉州词》、王维的《陇头吟》和杜甫的《清明》等,这些都是极具艺术特征的代表作品,《扬州慢》和《杏花天影》更是显现出了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和历史地位。
  各朝各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形式。宗教音乐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掺杂着许多地方特色和民间的艺术形式。很多优秀的歌舞作品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取得灵感,并有效地落实和发展到我国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比如众所周知的“战国巫乐楚辞”,曾经作为楚国流行歌曲题材,激励了无数战斗人士英勇奋战,保卫自己的领土。可见地方特色是民间音乐的灵魂,是民间音乐的根基,它在民间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可以说是很鲜明的。作为楚国的传统民间祭歌,《九歌》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之作,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也是从南楚民歌中取得灵感,并以民间音乐的形式演绎,经过后期的加工、反复练习才得以流唱。
  文化就是一种影响力,一种时代进步的标志。民间音乐作为一种古典形式、一种民间艺术,带领着其他音乐种类源源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共同彰显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民间音乐的特殊性和价值。为了将民间音乐发扬光大,让其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相关的音乐研究机构必须重视和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并重视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只有重视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保证民间音乐以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科教力量的不断完善,诸多音乐形式逐渐出现在大眾的视野中。我国音乐历史比文字历史还要早,发展历程也如长江之水源源不断。为了有效地传承民间音乐这个无价文化,我们要重视民间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地位,掌握好民间音乐和人文音乐之间的关系,对音乐体系和内容做出研究和判定,保证民间音乐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文华.中华传统音乐的历史和价值[J].艺术周刊,2017(05).
  [2]李建林.弘扬中国音乐的艺术特色[J].湖南音乐学报,2018(04).
  (作者简介:何松,男,本科,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国家产业文化研究)(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万历十五年》的畅销使作者黄仁宇及其倡导的大历史观陷入了争议。大历史观作为一种新史观,其史学研究方法与传统史学有诸多不同之处,引起了史学争议。但剖析其中的历史长期合理性及数目字管理,对于学术研究、指导社会发展、增添史学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历史观 历史研究 结构性变动  大历史观是着眼于历史长时间段发展脉络及趋势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历史的整体意志和结构性变动。剖析大历史观的内
摘要:演员必须把握舞台表演与生活体验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把对生活的体验作为舞台上创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托,这样才能更好地塑造出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真实可信、生动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来。  关键词:戏剧表演 “心象说” 生活体验 舞台人物形象  戏剧是一种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综合性艺术,表演艺术处于戏剧的核心地位,表演艺术要在舞台上塑造真实、鲜明的人物形象。此外,戏剧因表演的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才会比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变化,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相应出现了改变。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为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做出改进与努力。本文简述二维计算机动画制作新技术应用的有效策略。
摘要:摄影术自诞生以来,其风格更迭不断。它在任何时代、任何文明中都有着不同的命运。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后半叶,摄影在中西方文明中所历经的观念表现与流变,力求通过解析,探讨摄影在全球化的当代,其自身和整个人类命运的关系。  关键词:中西方摄影 当代摄影观念 表现 流变  一、20世纪中后期  (一)中国摄影观念  当我们讨论“当代”,我们在讨论何时是“当代”,“当代”承载的是什么。摄影作为以图像为媒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电影《月亮之上》是一部带有公路片特征的蒙古族题材故事片,导演邓亚平借由母女二人萨拉和查斯娜的故事向观众展示了蒙古族女性对于爱情、亲情的品质表达与坚守。反映蒙古女性对爱的理解和对生死的淡然。  作为第一部蒙古族题材公路片电影,《月亮之上》具备了典型的民族电影叙事结构和意义生产方式。因此,我們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