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和XX关系好吗?”
“不错啊,我们高中时在一起玩得挺好的。”
“那这次她国庆结婚你去吗?”
“噢,其实我们也没那么熟。”
近期,一个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折射出部分年轻人对参加婚礼交份子钱的无奈乃至抵触情绪。国庆长假,刚工作一年的贺珮陷入了随份子钱的烦恼中。收到8份婚礼请柬的她,加起来份子钱就得花掉近7000元,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
有多有少 无人免俗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份子钱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贺珮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有一个厚厚的牛皮笔记本,用来记录人情账本。邻居家乔迁新居,亲戚家里添了新丁,长辈生日,都需要出一份份子钱。
在父母眼里,份子钱有来有往,能起到加深人际关系的作用。“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人情往来特别重要,关系好不好,就看这些关键的时刻你有没有到场,关系越好,份子钱给的就会越多。”贺珮说。
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贺珮只要接到了对方请柬就会掏出份子钱。“像邀请我去参加婚礼的这个同事,我其实和她并不熟,但人家既然邀请了,即便人去不了,份子钱也是要带到的,金额的话,其他同事随多少,我就随多少。”
对于一些七八年没有联系的同学,一打电话就是发结婚邀请的行为,贺珮内心还是觉得有些“膈应”。“最后可能还是会抹不开面子选择去参加婚礼或者让人把份子钱带到,但是心里真的是百般不情愿的。”
至于具体掏多少份子钱,贺珮称按各地风俗定。在贺珮的老家,一个中部省份,亲戚结婚1000元起步,上万也不少见,同学朋友结婚低于500元会被认为“不像话”。“之前有个高中同学给另一个同学的婚礼随了400元份子钱,后来据说两人基本上就不来往了。”
已经工作10余年的李莉则吐槽称,涨工资的幅度远远赶不上份子钱。“刚毕业那会儿,一两百都是OK的,现在动辄就是上千元。”
此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全国份子钱地图显示,份子钱的高低与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广东,尽管经济水平全国领先,但份子钱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一二百元也是常见的,被网友赞为“一股清流”。
世纪佳缘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份子钱的重量级别会随着关系亲密程度而逐渐加码。关系亲密的亲戚结婚时,包的红包最大,平均1248元,其中包1000元红包的人最多,占比37%。以华东地区最为明显,他们包给亲戚的豪华红包,平均达到1494元,远超其他地区; 针对关系亲密的朋友、同学,红包金额平均为740元,其中包500元红包的人最多,占比31%; 而那些“平时不冒泡,有事来问在吗?”的点头之交,则会给出最小红包,平均金额为236元。单身人群单次给出的最多份子钱平均是2265元,三成人最多给1000元,最少的份子钱平均是198元,半数人最少给200元。上海地区人群曾给出平均2509元的豪华红包,广州地区人群也曾给出过平均167元的最小红包。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最烦恼的事情还不是随份子钱,而是给的份子钱可能永远都收不回来。
“同学结婚,随个1000元,孩子满月和周岁,又是500元,对于我这种打定主意要单身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回收份子钱的机会。”明年即将跨入30岁门槛的张颖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既没有婚礼也没有孩子,我有时和朋友开玩笑说明年要办一个单身30年的庆祝仪式,把份子钱收回来。”
像张颖这样的单身人群不在少数。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已经达到2.4亿,年轻的单身群体数量庞大。
王镭认为他的想法更符合当下年轻人,对单身的朋友也更“公平”。“我很早开始就告诉身边的朋友,他们结婚我不会出份子钱,同样我哪天如果结婚也不需要他们出份子钱。大家都是朋友,谈钱就俗了。”
你被掏空 他们赚翻
在一些年轻人被份子钱掏空的同时,有些人却盼望着通过“十一”这样的婚庆旺季实现一年经济收入的小丰收。
毕业于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慕迪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媒体工作,而是另辟蹊径当上了婚庆司仪。工作5年后,慕迪在当地婚庆圈内小有名气,身价水涨船高。
“2013年刚入行时1000元-1500元一场婚礼,现在基本上5000元一场,而且像国庆这种时候还排不过来。”据慕迪粗略计算,仅“十一”国庆7天假,他的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
为新人婚礼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婚庆公司更是早已对“十一”摩拳擦掌。
“婚礼这个事情丰俭由人,我们有接过几万元预算的,也接过几十万元预算的,“十一”期间肯定是优先接高预算的婚礼。”在婚庆行业干了数十年的老张说。近年来,不少新人选择去国外度假胜地举办婚礼,如马尔代夫、大溪地等,婚庆公司也越来越倾向于为新人提供定制化的婚庆服务,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对于从事餐饮行业的江梦洁来说,“十一”期间更是真金白银的一周。她和爱人在西部某省会开了一家酒店,每年“十一”都要接数百桌婚宴。“至少得提前6个月预订,一桌婚宴的价格从800元到几千元都有,净赚二十来万没有问题。”
“十一”期间购买黄金首饰的新人也不在少数。“之前没时间去看,等婚礼结束刚好带上份子钱去逛逛。”准备在“十一”期间举办婚礼的严涵说,据其观察,每年“十一”不少珠宝店都会推出优惠活动。
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十一”婚庆旺季也是业绩的催化剂。在婚庆产业链上早有布局的今世缘“十一”前后股价持续上涨,此外不少白酒企业也因为节日期间酒类消费需求旺盛表现不俗。
年轻人对婚礼份子钱的惶恐,刚刚走进婚姻殿堂的双方為了攀比婚礼而付出的真金白银,这一切都在世俗的景象中绘制成一张张尴尬的笑脸。举办婚礼的人和参加婚礼的人都感到“太难了”,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不错啊,我们高中时在一起玩得挺好的。”
“那这次她国庆结婚你去吗?”
“噢,其实我们也没那么熟。”
近期,一个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折射出部分年轻人对参加婚礼交份子钱的无奈乃至抵触情绪。国庆长假,刚工作一年的贺珮陷入了随份子钱的烦恼中。收到8份婚礼请柬的她,加起来份子钱就得花掉近7000元,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
有多有少 无人免俗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份子钱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贺珮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有一个厚厚的牛皮笔记本,用来记录人情账本。邻居家乔迁新居,亲戚家里添了新丁,长辈生日,都需要出一份份子钱。
在父母眼里,份子钱有来有往,能起到加深人际关系的作用。“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人情往来特别重要,关系好不好,就看这些关键的时刻你有没有到场,关系越好,份子钱给的就会越多。”贺珮说。
在父母言传身教下,贺珮只要接到了对方请柬就会掏出份子钱。“像邀请我去参加婚礼的这个同事,我其实和她并不熟,但人家既然邀请了,即便人去不了,份子钱也是要带到的,金额的话,其他同事随多少,我就随多少。”
对于一些七八年没有联系的同学,一打电话就是发结婚邀请的行为,贺珮内心还是觉得有些“膈应”。“最后可能还是会抹不开面子选择去参加婚礼或者让人把份子钱带到,但是心里真的是百般不情愿的。”
至于具体掏多少份子钱,贺珮称按各地风俗定。在贺珮的老家,一个中部省份,亲戚结婚1000元起步,上万也不少见,同学朋友结婚低于500元会被认为“不像话”。“之前有个高中同学给另一个同学的婚礼随了400元份子钱,后来据说两人基本上就不来往了。”
已经工作10余年的李莉则吐槽称,涨工资的幅度远远赶不上份子钱。“刚毕业那会儿,一两百都是OK的,现在动辄就是上千元。”
此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全国份子钱地图显示,份子钱的高低与所在地的经济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广东,尽管经济水平全国领先,但份子钱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一二百元也是常见的,被网友赞为“一股清流”。
世纪佳缘在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份子钱的重量级别会随着关系亲密程度而逐渐加码。关系亲密的亲戚结婚时,包的红包最大,平均1248元,其中包1000元红包的人最多,占比37%。以华东地区最为明显,他们包给亲戚的豪华红包,平均达到1494元,远超其他地区; 针对关系亲密的朋友、同学,红包金额平均为740元,其中包500元红包的人最多,占比31%; 而那些“平时不冒泡,有事来问在吗?”的点头之交,则会给出最小红包,平均金额为236元。单身人群单次给出的最多份子钱平均是2265元,三成人最多给1000元,最少的份子钱平均是198元,半数人最少给200元。上海地区人群曾给出平均2509元的豪华红包,广州地区人群也曾给出过平均167元的最小红包。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最烦恼的事情还不是随份子钱,而是给的份子钱可能永远都收不回来。
“同学结婚,随个1000元,孩子满月和周岁,又是500元,对于我这种打定主意要单身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回收份子钱的机会。”明年即将跨入30岁门槛的张颖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既没有婚礼也没有孩子,我有时和朋友开玩笑说明年要办一个单身30年的庆祝仪式,把份子钱收回来。”
像张颖这样的单身人群不在少数。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单身人口已经达到2.4亿,年轻的单身群体数量庞大。
王镭认为他的想法更符合当下年轻人,对单身的朋友也更“公平”。“我很早开始就告诉身边的朋友,他们结婚我不会出份子钱,同样我哪天如果结婚也不需要他们出份子钱。大家都是朋友,谈钱就俗了。”
你被掏空 他们赚翻
在一些年轻人被份子钱掏空的同时,有些人却盼望着通过“十一”这样的婚庆旺季实现一年经济收入的小丰收。
毕业于某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慕迪毕业后没有选择去媒体工作,而是另辟蹊径当上了婚庆司仪。工作5年后,慕迪在当地婚庆圈内小有名气,身价水涨船高。
“2013年刚入行时1000元-1500元一场婚礼,现在基本上5000元一场,而且像国庆这种时候还排不过来。”据慕迪粗略计算,仅“十一”国庆7天假,他的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
为新人婚礼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婚庆公司更是早已对“十一”摩拳擦掌。
“婚礼这个事情丰俭由人,我们有接过几万元预算的,也接过几十万元预算的,“十一”期间肯定是优先接高预算的婚礼。”在婚庆行业干了数十年的老张说。近年来,不少新人选择去国外度假胜地举办婚礼,如马尔代夫、大溪地等,婚庆公司也越来越倾向于为新人提供定制化的婚庆服务,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对于从事餐饮行业的江梦洁来说,“十一”期间更是真金白银的一周。她和爱人在西部某省会开了一家酒店,每年“十一”都要接数百桌婚宴。“至少得提前6个月预订,一桌婚宴的价格从800元到几千元都有,净赚二十来万没有问题。”
“十一”期间购买黄金首饰的新人也不在少数。“之前没时间去看,等婚礼结束刚好带上份子钱去逛逛。”准备在“十一”期间举办婚礼的严涵说,据其观察,每年“十一”不少珠宝店都会推出优惠活动。
对一些上市公司来说,“十一”婚庆旺季也是业绩的催化剂。在婚庆产业链上早有布局的今世缘“十一”前后股价持续上涨,此外不少白酒企业也因为节日期间酒类消费需求旺盛表现不俗。
年轻人对婚礼份子钱的惶恐,刚刚走进婚姻殿堂的双方為了攀比婚礼而付出的真金白银,这一切都在世俗的景象中绘制成一张张尴尬的笑脸。举办婚礼的人和参加婚礼的人都感到“太难了”,但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破”。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