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建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和高度配合,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型开发建设项目不断涌现,大型项目的巨量的土石方、大量的扰动地表、大跨度的纵向穿越、复杂的生态敏感点、日益严格的环保形势等给传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带来挑战。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信息化监测技术的作用,借用智能化手段,克服传统监测技术弊端,加强监测管理力度亟须推广。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
引言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水土保持信息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1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格外注重加强环保工作,维护生态平衡,提倡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在水土保持领域,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人工智能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这样方能确保监测信息的传递和存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准确二快捷的参考信息。第二,落实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指出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职责,保持健康的水土動态,避免水土流失,在高校智能化的社会,须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才能及时了解水土流失动态,依法履行水土保持规划。第三,转变水土保持模式,推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变革与发展。
2 如何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
2.1注重优化调整,做好站点建设
2005年以前,某市先后在13个区县建成了27个径流观测小区、1个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初步建立了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为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打下了基础。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某市根据监测内容的调整和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需要,不断优化监测站点,部分监测内容重复、运行状况不佳的站点逐渐结束了监测任务,同时新增了一些监测站点。截至2018年,全市在13个区县共设立15个监测点,先后建成了77个径流观测小区、15个自然坡面观测场和3个小流域卡口站。目前,某市水土流失泥沙监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建成长江重要支流水土保持综合监测站2个,在建的1个;已有15个水文站点与水土保持监测实现了数据共享,其他水文观测站点正在推动设备升级改造,增加泥沙测验项目,以更好地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结合。
2.2推进监测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积极构建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大数据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和成果公开,增强水土保持监测的服务能力。2018年底,某省启动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基于水土保持业务主线,建设涵盖全部水保业务的综合数据库以及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监督管理、综合治理、成果管理、移动监管等5个子系统。通过系统建设,可有效地支撑“天地一体化”监管、治理项目精细化监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水土保持业务,满足业务数据动态管理的工作要求,基本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全用户”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2.3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水平
1.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点自动化水平,实现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减少监测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2.建设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采用“一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模式进行部署,统一部署在某市水利厅,保证某市及其他有关部门均可使用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传、交换、整编等工作,为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监测点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通过应用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强化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和大数据关联分析,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规划考核等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开展全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可将外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等数据上传至系统,并通过该系统统计全区水土流失情况及空间分布,开展水土流失消长分析、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和强度判定、成果数据管理等工作,为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4发挥大数据监测技术的作用
实现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应紧跟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大数据已成为一种方法论和价值观,引起了人类思维的变化和各行业的变革。通过分析和挖掘海量数据能够优化巨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强对目标的深度认知,应用先进的传感设备与超强的计算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精确解析,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制定最佳决策。对于当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来讲,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分析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对于大尺度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这四项监测工作所获得的数据规模的数量是巨大的,在进行大数据的应用之后,能够使得管理、分析更为科学、合理,确保后期的预判更为准确,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数据分析、决策制定等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可以使得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得以更好的实现。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已经有了专业的数据库,对国内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管理、生态建设等数据进行存储。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效果,须全面加强站网的自动化与系统化,不断提升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和数据信息收集的时效性,从而有效增强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提取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质量,需充分把握监测工作要点,全面优化监测工作实施策略。总之,科学构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总系统,是做好当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蒲朝勇.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要求[J].中国水土保持,2017(5):1-4.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
引言
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水土保持信息化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1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格外注重加强环保工作,维护生态平衡,提倡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在水土保持领域,运用GPS全球定位系统、人工智能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全方位开展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这样方能确保监测信息的传递和存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准确二快捷的参考信息。第二,落实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明确指出落实水土流失防治职责,保持健康的水土動态,避免水土流失,在高校智能化的社会,须有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才能及时了解水土流失动态,依法履行水土保持规划。第三,转变水土保持模式,推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变革与发展。
2 如何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
2.1注重优化调整,做好站点建设
2005年以前,某市先后在13个区县建成了27个径流观测小区、1个小流域综合观测站,初步建立了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为大规模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打下了基础。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某市根据监测内容的调整和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需要,不断优化监测站点,部分监测内容重复、运行状况不佳的站点逐渐结束了监测任务,同时新增了一些监测站点。截至2018年,全市在13个区县共设立15个监测点,先后建成了77个径流观测小区、15个自然坡面观测场和3个小流域卡口站。目前,某市水土流失泥沙监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已建成长江重要支流水土保持综合监测站2个,在建的1个;已有15个水文站点与水土保持监测实现了数据共享,其他水文观测站点正在推动设备升级改造,增加泥沙测验项目,以更好地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结合。
2.2推进监测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积极构建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大数据平台,实现监测数据的共享和成果公开,增强水土保持监测的服务能力。2018年底,某省启动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基于水土保持业务主线,建设涵盖全部水保业务的综合数据库以及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监督管理、综合治理、成果管理、移动监管等5个子系统。通过系统建设,可有效地支撑“天地一体化”监管、治理项目精细化监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水土保持业务,满足业务数据动态管理的工作要求,基本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全用户”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2.3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水平
1.大力推广使用自动化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点自动化水平,实现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处理、自动传输,减少监测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2.建设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和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采用“一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模式进行部署,统一部署在某市水利厅,保证某市及其他有关部门均可使用该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上传、交换、整编等工作,为各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和监测点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通过应用系统,能够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强化监测数据成果的应用,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和大数据关联分析,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规划考核等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开展全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可将外业调查、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等数据上传至系统,并通过该系统统计全区水土流失情况及空间分布,开展水土流失消长分析、土壤侵蚀模型计算和强度判定、成果数据管理等工作,为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2.4发挥大数据监测技术的作用
实现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应紧跟时代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目前,大数据已成为一种方法论和价值观,引起了人类思维的变化和各行业的变革。通过分析和挖掘海量数据能够优化巨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强对目标的深度认知,应用先进的传感设备与超强的计算能力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精确解析,做出正确的行为判断,制定最佳决策。对于当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来讲,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全面分析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监测、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监测。对于大尺度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这四项监测工作所获得的数据规模的数量是巨大的,在进行大数据的应用之后,能够使得管理、分析更为科学、合理,确保后期的预判更为准确,对于水土保持监测的数据分析、决策制定等有着明显的帮助作用,可以使得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得以更好的实现。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已经有了专业的数据库,对国内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管理、生态建设等数据进行存储。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效果,须全面加强站网的自动化与系统化,不断提升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和数据信息收集的时效性,从而有效增强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提取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质量,需充分把握监测工作要点,全面优化监测工作实施策略。总之,科学构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管理总系统,是做好当代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蒲朝勇.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要求[J].中国水土保持,201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