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的力量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ia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应广大读者要求,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本刊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这是本刊为加强地方外宣报道而开设的一个新栏目。本刊记者将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的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殷切期望读者关注此专栏,请各省(区、市)外宣办主任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拨冗接受采访。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栏目会朝着大家预期的目标发展。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发生着令人惊奇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广东是一个范例。从冷战时期的“反帝前哨”到改革开放的门户、试验田,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中国经济的领跑者,广东在中国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2%,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收入分别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和七分之一。
  今天,随着“长三角”地区的崛起,广东经济不再像改革初期那样一枝独秀,但其GDP仍然保持着年均13.4% 的增长率,考虑到广东GDP本身基数已经很大(2005年突破2万亿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都需要上百亿元的经济增长额,就会明白广东对中国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广东人深受岭南文化的熏陶,素有勤勉苦干,敢为天下先的气概,中央领导强调广东不仅是广东的广东,还是全国的广东,要做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随着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构想,广东人也提出了要做构建和谐社会排头兵的奋斗口号。现在,一向多干少说、只干不说的广东人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我们来到广东的时候已是十月晚秋,此时的北京已感寒意,而南国广东仍如春天,暖意融融。羊城的街道上紫荆花灿烂地开放,高大的棕榈树、椰子树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美丽的春天的故事。
  
  三易其地,凸现广东经济发展
  
  《对外大传播》本为采访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而来,培训班的地点原定在广州,但此时正值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广州的大小宾馆都已被参会的各路客商挤满。于是培训班改地珠海,但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将在珠海开幕,好多参加航展的企业、公司也已入住珠海,珠海的宾馆也无法再容纳培训班200多学员的住宿,最后培训班改在了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三改其地,大大地增加了广东省委外宣办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原来已经确定好的老师,由于地点变更要重新确认,原来安排好的接待工作要重新拟订,还要重新通知参加培训的学员,外宣办的十位工作人员每天都是加班加点,积极筹备。记者虽为不能领略南方大都会广州的风采而感遗憾,但由此也使我们看到了广东经济发展之繁盛,重大经济活动之频繁。
  广东省委外宣办主任李守进,一位从事对外宣传三十多年的“老外宣”,在同事、下属眼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同事、领导。外宣办的肖国军副处长告诉记者,李主任待人和气,没有官架子。一直在省委宣传部工作的陈志杰副巡视员和李守进主任同事二十多年了,在他的眼里李守进是一位思想开阔、凡事善于抓重要环节,勤奋、责任感强、有大局意识的成熟的外宣工作者。和他的接触也使记者感到他办事认真、平易近人、体恤年轻人的长者风范。采访从广东的经济发展说到了广东的文化建设。
  
  形成合力,多方打造外宣品牌
  
  《对外大传播》: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强省、经济大省,2002年广东又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方针,文化外宣是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请问广东省委外宣办是如何做好广东省的文化外宣的?
  李守进:文化外宣是直接影响海外主流社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渠道,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和持续宣传效果。为有效开展文化外宣活动,省委外宣办每年初即召集有省文化厅、省外办、侨办、外经贸厅、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每年的重大文化外宣活动。近年来,我省相继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巴西、南非、瑞典、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举办“今日广东”图片展;在英国、美国,举办“今日广东”电视展播;在法国、西班牙、突尼斯等国举办盛大的“广东文化周”。这些活动,集政府交流、艺术表演、图片展览、媒体随访、经贸洽谈、市民相互沟通的立体式经贸文化交流为一体,在当地主流社会引起较大反响。
  在文化外宣上,我们有一个经验就是举办好“文化周”、“图片展”等活动,要和友好省、州结合好。邀请对方的省长、州长等主要官员参加,这样当地的主流媒体就会不请自来,不然永远在华人社会中打转,无法打入主流社会。还有就是要敢于和外国媒体接触,经验告诉我们,越怕接触越出事,越接触越成事。我们多年和外国媒体打交道,有一个感受:外国那些“不友好”的媒体主要是对中国不了解,一旦他和我们接触,反映都很好。 2004年举办的“法国文化周”,集演出队、图片展于一体,紧紧和友好省、州相结合,邀请当地政要参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外大传播》:广东拥有众多的外宣资源,无论是驻穗的外国领事机构,还是每年来粤参观、访问、工作、学习的外国人都居全国前列。请问省委外宣办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构建和谐广东,展示广东美好形象服务的?
  李守进:目前,常驻我省的外国人有3万多人,临住来粤的外国人每年有86万人次;每年的入境旅游人数达8700多万人次,其中外国人457万人次;在我省的境外专家约15万人。
  帮助来粤境外人士了解广东、认识广东,并通过他们宣传推介广东,有助于提高广东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要求广州、深圳四星级以上的酒店、宾馆要播放中央电视台一、四、九频道节目。选定广州、深圳十家五星级宾馆和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专门摆放中央外宣办提供的《今日中国》、《人民画报》、《北京周报》等外宣刊物的指定摆放点,并逐步将摆放点由五星级宾馆扩展延伸到三星级宾馆,摆放点的外宣品供境外人士取阅。英文《深圳日报》、《广州英文早报》及广东电视台英语新闻《广东报道》、《南粤大地》、省电台《广东英语新闻》、南方英文网等媒体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容,为来粤境外人士提供新闻资讯服务。
  在我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除主动邀请港澳新闻媒体、国外驻粤媒体采访报道外,还邀请外国驻穗领事馆人员出席新闻发布会,向他们通报相关情况。
  有些外国领事官员提问非常积极,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比有些中国记者都积极,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国际社会对广东、对中国的关注。
  我办组织省经贸、外事、侨务、对台、旅游等省直涉外部门,根据各自不同的群体对象和行业特点,分别制作了一批设计新颖别致的外宣品。每逢在广东举办重大活动和领导出访,各有关部门都积极提供有特色、高质量的外宣品赠送海外人士,扩大活动的影响,提高广东的知名度。我省各市还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境外人士,如开平碉楼、珠海成方故居、肇庆宋街、广州中山纪念堂、客家围屋、潮汕美食、五邑纪念馆等,引导海外人士,使他们加强对广东的认识和了解。
  专门负责外宣品制作的陈志杰副巡视员以《今日广东》画册为例,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制作外宣品的几个标准:首先是真实性,选取广东历史、现实中的真实图景展示广东人的生活状况;其次,就是典型性,每一张图片都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从一个侧面就能直窥广东风貌;其三,就是艺术性,所选的照片60%以上要有视觉冲击力。
  《对外大传播》记者看到的两幅图片也印证了陈志杰副巡视员的话,一幅展示的是广东历史上有名的西关小姐,背景是广东有名的西关老屋,画面上是一位打扮时尚、摩登的年轻女孩,给人一种阳光、现代、开放的感觉。陈志杰说此图片2001年广东在日本的一次大型经贸活动展出时,很多日本人在此照片前驻足,流连忘返,不少人还在它前面照相留念。另一幅展示的是广东有名的节庆活动——赛龙舟。赛龙舟、划龙舟基本上是男人的事情,而图片选取的却是一群农家妇女,她们身穿农家节庆时穿的花衣,手握木桨,步调一致,江水溅湿了她们的衣服,汗水和江水混在一块更凸现她们身体的健美。图片把划龙舟这一广东文化符号与农家女子活力之美相结合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精心策划,铸造广东良好形象
  
  《对外大传播》: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宣传成为新时期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广东是全国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网民1500万,位居全国第一,网站20多万个,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请问广东是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做好对外宣传的,有什么成功经验,面临什么问题?
  李守进: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互联网应用大省的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新闻网站在对外宣传中的重要窗口和主渠道作用。我省目前拥有南方新闻网、金羊网、大洋网和深圳新闻网四家新闻网站。南方新闻网作为我省的重点新闻网站,五年来访问量增长65倍,日均新闻更新量3000条,日均点击量5000万次以上,其中来自境外点击量就占三分之一以上。二是开设英文网站,使外宣工作直接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目前,我省已开设了南方英文网和大洋英文网两个英文网站。南方英文网已成为华南最权威的英文宣传品牌,每日页面浏览量超过5.4万,且在海外有很高的点击量。 三是发挥商业网站的补充作用,主动开展对外宣传。我们将21cn、广州视窗、奥一网和腾讯网四家有较大影响力的商业网站纳入管理范畴,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指导,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积极引导商业网站主动开展对外宣传。四是注重网上正面宣传,主动对外推介广东。
  近年来,我省互联网新闻宣传按照统一部署,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宣传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对外树立我省良好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年全国和全省“两会”期间,我省主要网站按照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十五”期间广东经济社会成就网上宣传报道工作,发表了11099篇新闻稿件和500多幅新闻图片,充分展示了我省良好国际形象。五是建立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及时驳斥和澄清西方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和谣言。我省逐步建立健全了互联网重要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网上恶意攻击和造谣破坏,用事实进行有力反驳。
  我省在利用互联网开展外宣工作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需要加强或改进的地方。我们要进一步推动网站积极运用新技术、开拓新业务;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对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大英文网站和英文频道的建设。
  对外宣传要有载体,重大对外经贸和文化活动为此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和丰富的题材,近年来广东省大型对外经贸和文化活动频繁,仅2005年就有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2005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2005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亚洲艺术节、粤港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等活动。2006年年内还将举行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粤港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
  《对外大传播》:省外宣办是如何介入这些大型活动的,又是如何通过这些活动对外宣传推介广东的?
  李守进:近年来,省政府主办了一系列重大的经贸、文化活动,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要以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的形式参与这些活动组织筹备工作,并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对外宣传推介广东:一是作为组委会新闻宣传组的牵头单位,负责活动的总体宣传策划;二是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名义举办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介绍活动相关情况;三是邀请中外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四是向记者和来宾赠阅我省对外宣传品,帮助他们加深对广东的了解;五是积极走出去,结合我省在境外举办的大型经贸活动,组织“今日广东”大型图片展览;六是利用境外主流媒体,以专刊、专题或电视直播节目等形式,加大对我省的宣传推介。
  
  向世界推介广东,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对外大传播》:我们注意到广东省非常重视利用各种涉外媒体向外宣传推介广东的经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状况。这里,我们想了解广东是怎样利用各种媒体增强广东的国际影响力的?
  李守进:对外传播媒体受众多、传播快、作用直接,是对外宣传的主渠道。开展对外宣传,就要紧紧依托对外媒体,通过对外媒体进入国际主流社会。我省十分注重外宣阵地的建设,增强对外媒体的实力。我省在海外10多家华文媒体和西方主流媒体开辟了《今日广东》新闻专版和电视专栏,在美国、印尼《国际日报》,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开辟了《中国新闻》专版。广东电视台从1994年以来利用日本NHK播出广东新闻,与美国CNN、法国电视台国际频道等国外电视媒体建立了节目交换关系,近年又相继开设了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海外版、南方电视台粤语卫星频道、《广东英语新闻》《南粤大地》等专栏。广东电台加入了日本NHK世界网亚洲英语新闻网和英国世界广播网,通过这两个网,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听众每天可收听到15分钟的“今日广东”英语新闻。《广州日报》开设了《广州日报·澳洲专版》、《广州日报.北美专版》,《羊城晚报》开设了《澳洲新快报》等。这些对外媒体各展所长,发挥优势,宣传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秀美风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对外大传播》:对外宣传从中国人民寻求解放的年代就已开始,但目前的对外宣传已进入一个新时期或谓之新的转型期,您认为转型期的外宣干部应具有哪些素质?
  李守进:中央外宣办主任蔡武说过,外宣工作人员“既要有一般党政干部的品质,即政治坚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等;又要有外事干部的特殊能力,即会宣传、懂英语、能交流、广博知识、国际视野、能出思想、会办实事等”。具体而言,我想,第一,要有国际视野。根据广东外宣这些年走过的路,我们更有深刻的体验。前些年,我们主要是把港澳台、华侨、华人作为外宣对象的重点,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转型,世界大财团、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进入广东,使我们认识到要进一步瞄准西方主流社会,瞄准国际上的大财团、企业,加强对他们的外宣攻势。第二,要懂外语。这样可以直接和对象交流,了解外国人的思想脉络,关注对象国、对象国人民所关注的问题,这样做外宣才更有针对性。第三,要了解省情、国情,对国家的基本政策、省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这样在面对境外媒体记者时就会有一个统一的口径,向别人介绍时才会不空洞。还有,就是要懂网络,现在网络传播太快了,对网络舆情的掌握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舆情才会了解宣传的重点。
  《对外大传播》:省外宣办主任是行走在省际、国际交流之间的人,在他们一路行走之中一定有很多收集、珍藏的经验和故事,在您的对外交流和宣传工作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或感动的小故事与我们读者分享?
  李守进:从事外宣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有很多事令我难忘,突然问及此问题真不知道说哪一件好,就说两件近两年对我感触比较大的事吧。2005年我们在日本举办活动,日本NHK有好多电视人对广东的基本情况都不够了解,我们自认为广东经济这么发达,在国外的影响力应该也很大,他们中却有人提出“广东在哪” 这样的问题,令我们从事外宣的人吃惊的同时也感到了打入国外主流社会的不易。还有就是今年七月,我去英国BBC访问,BBC的高层工作人员听了我们介绍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对广东的发展速度很是赞叹,对广东这片热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时突然有一位工作人员问:“上海在广东吗?” 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行哭笑不得,它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离真正让世界了解广东还很远。党把我放在对外宣传这个岗位上,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虽然我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深地感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拓,以进一步使广东外宣担负起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鸣锣开道的责任。
  责编:雷向晴
其他文献
秋塬:安徽师范大学新闻系副主任、副教授,传播学硕士生导师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不断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及其方法研究日益显得重要和迫切。然而,在我国新闻研究历史上,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并呈现出理论上的缺失和对实践指导上的滞后状态。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制定了重要法规,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
期刊
立法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    2007年4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张穹介绍了温家宝总理此前签署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条例》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确立的主要制度有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等项。  谈到制定信息公开条例的好处时,张穹说:“政
期刊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以往提起山西,人们马上会想到山西的煤炭、醇香四溢的汾酒和甜绵香酸的老陈醋。今天说到山西,经由媒介时代的影像作用,人们熟悉了当年晋商留下的乔家大院、有“山西紫禁城”之誉的王家大院、中国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还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这反映了一种时代变迁下的山西印象。  《对外大传播》:请问,你认为山西省最耀眼的名片有哪些?  王建武:山西有两大资源,一个是以
期刊
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政治工作有政治工作的规律,经济工作有经济工作的规律,文化交流工作有文化交流工作的规律。这里所说的“规律”,用老子的话说就是“道”,用林语堂先生的话说就是“艺术”。  那么,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有哪些规律,有哪些“艺术”呢?这是我们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的同志经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其撰写的《文化境界一一与中外友人对谈录》和最近出版的《追求与梦想
期刊
2006年末,中国新闻社参访团走访了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的一些华文报纸,了解了这些报纸的近况,并对中新社近年来加强在海外推广、扩大稿件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成果,在全球化、泛媒体时代如何发挥中新社传统优势、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提高稿件的覆盖率和采用率进行了调查研究。    新西兰报纸分收费、免费两种    在新西兰,我们相继走访了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三座主要城市的6家华文报纸,拜访了中国驻新西
期刊
金秋十月,闻名于世的千年瓷都景德镇彩旗飘扬,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2006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于10月18日~22日在这里举行。此次瓷博会是由国家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集陶瓷商品展示、陶瓷经贸洽谈为一体的陶瓷博览会。  会议期间,《对外大传播》记者就此次瓷博会及景德镇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知名度等问题,采访了江西省景德镇市副市长冯林华先生。      CHINA一词
期刊
六岁时,阅读中国哲学著作    在2007年初的一个下午,笔者如约来到位于建国门内大街的北京国际俱乐部一个精致的办公室。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与丹娜·舒伯特博士一起,从她热爱的云南、四川到老子、孔子、孙子,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的中国实地调查,再到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开始了一次涉及生命意义、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的访谈。谈话内容穿越着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但却无时无刻不
期刊
2006年10月30日晚上,随着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郭振玺和深圳、杭州、武汉、成都四家地方台负责人一起按亮一幅中国地图上的5盏灯,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宣布正式启动。  自2000年以来,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今年是第7届。  只要打开google网站,输入“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几个字,只需要0.1秒,你就会看到349000个网页链接。C
期刊
文/卢·格里斯特(美)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六十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动的文字,
期刊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论坛举行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前驻马里、科特迪瓦大使刘立德。刘大使就中非友谊、中非合作关系、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中非未来的发展等讲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有见地的看法。采访的话题自然地从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开始。    丰富多彩的外交生涯    刘立德的外交生涯全部献给了发展中非友谊事业。他在非洲度过了整整22年,先后在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