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暗处的VX神经毒剂实验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1997年时VX已被列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当中,但是在今年2月13日,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却死于这一毒剂之下。这一事件令人回想起这种毒剂臭名昭著的过去。
  值得怀疑的科研
  VX从研发之初就一直麻烦不断。
  1952年,英国皇家化工公司(ICI)和德国山德士公司的研究员,发现了一批有机磷化合物可作为强力的杀虫剂。两年后,ICI让其中之一流入市场,但在1958年,这种杀虫剂被认为应用在农业中的毒性过大而被要求下架。
  然而,这些有毒化合物的毒性引起了英国、瑞典、德国和前苏联等国军事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把这些物质命名为V试剂并开始进行相关实验。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英国正逐步淘汰其化学武器项目,但是V试剂又重新点燃了那些军事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在V试剂的基础上研发出独有的变种试剂,并称之为VX。
  英国肯特大学历史学家乌尔夫·施密特在他2015年所著的一书《绝密科研》中,披露了VX实验的暗黑历史。据施密特所说,英国相信对于化学武器的开发和利用会使政府在与美国谈判“急需核武器技术”的时候占据上风。因此,为了维持英国优势的谈判地位,英国政府的一些大臣提议由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研发VX神经毒剂。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隶属于英国国防部,是英国保密程度最高的军事科研单位,是英军最重要的生化和核辐射防护研究单位之一。它既是英国国防科技实验室的所在地,也是英国国防部应急战备与响应中心的所在地。
  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强有力的阻碍。这是因为,1953年5月6日,20岁的空军士兵罗纳德·麦迪森参与了波顿唐的沙林神经毒气实验,200毫克的沙林滴到他的手臂上,30分钟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并于当天死亡。他的尸检是秘密进行的,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他的死被归因为“灾难”。
  隐匿暗处的秘密
  麦迪森死后,英国政府对毒性实验安全性的担忧达到了顶峰,进而针对人体毒性实验规定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审批过程。但是由于担心前苏联可能已经拥有了他们自己的V试剂,波顿唐的科学家直接忽略了这一缓慢而又充满繁文缛节的过程,在未经许可之下就进行了相关实验。
  1958年1月,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的两名军官自愿成为VX实验的志愿者,实验人员在他们的手臂上滴上了50微克的VX,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型的、能通过渗透皮肤快速致死的神经毒剂。VX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无色无味,能引发不可控的肌肉抽搐,最终能在短短几分钟里置人于死地。施密特认为,这项实验是西方国家第一次进行的有关VX的人体实验,也是一个未经授权的躲在暗处的实验。
  那两名勇于成为VX实验志愿者的军官,在实验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并存活了下来——因为试剂用量是致死量的一半。后来,当上级官员们查出此事时,这两名军官辩解称“我们有自由使用我们的皮肤的权利”,这次实验没有被深究。
  但上级部门仍然担心波顿唐的科学家会太过急于求成而不择手段,波顿唐的科学家被迫终止人体实验。15个月后,这项实验转移到猪身上进行。
  有关VX的研究细节,最终传到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马里兰州埃奇伍德兵工厂的生化专家范·辛利用化学品开始了自己的实验,并参与了一项以大多是军人为研究对象的实验项目。
  埃奇伍德兵工厂的生化实验项目不仅仅是VX神经毒剂,军方投入测试的包括神经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催泪瓦斯……诸如摇头丸等毒品也没落下。从1955年到1975年间,共有约7000名美军士兵接受了秘密试验。
  美军之所以大力研发各类化学药剂,是因为“铁幕”落下后,他们认定苏联将抢先实施“疯狂的化学战”,遂开启了旨在抵挡生化武器攻击的防御性研究,将其视为最高机密。随着时间推移,研发活动逐渐走样,转变为对进攻性化学武器的研发。内部资料片显示,在美军的发明中,包括一种能让敌人陷于“真正的化学包围”的武器,这种失能性毒剂可以用炮弹发射,扩散后能飘进没有防护的、敞开的建筑物内。然而,仅靠动物实验不能精确掌握其效果,于是,“人类豚鼠”——美国大兵便成了试验品。
  士兵成了实验小白鼠
  怀利·弗里斯特就是埃奇伍德试验的受害者之一。1973年,还是列兵的他作为志愿受试者来到这座基地。受试期间,他被注射了高剂量的利他林(这种药可使人上瘾,高剂量使用会让人产生头昏眼花、神经过敏、心律失常、中风、高血压等症状与疾病,甚至猝死)。此后40年间,弗里斯特深受这种神经中枢兴奋剂之害——自从受试后,他“干事情时总是急于一下子做完,就像一只高尔夫球被丢到铺着瓷砖的浴室里,弹个不停”。
  利他林只是弗里斯特接触到的至少5种化学药品之一。作为代价,他先是记忆力减退,接着被查出患有创伤后精神紧张性障碍症(PTSD);1997年和2000年,他两次中风;后来又被发现患有皮肤癌。2010年8月31日,病痛缠身的弗里斯特在科罗拉多州一家医院中去世,彼时,距他62岁生日还有不到两个月。
  埃奇伍德的实验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之一就是,1962年,美国开始在印第安的纽波特化工厂大规模生产VX,每天生产将近10吨产品。
  态度转变的今天
  VX最令人厌烦的特征之一是有着机油一样的粘稠度,意味着当它散布出来的时候可以粘附在物体表面,无法及时清洗。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曾试图利用VX杀死三个人——其中一人成功被杀。
  随着西方各国对生化武器的危害认识越来越多,国际间要求禁止包括VX毒剂在内的生化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1997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颁布之后,美国开始焚烧处理他们囤积的VX毒剂。
  2002年,英国高级法院重审1953年空军士兵麦迪森中毒死亡的案件,撤销了麦迪森死于“意外事件”的判决。最终,法院裁定麦迪森是被波顿唐国防科研基地“利用神经毒剂”非法杀害的。这项判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那些在冷战期间被强行接受化学毒性实验的其他军人开启了索赔之路。
  在美国,2009年,8名埃奇伍德退伍军人提出了集体诉讼,希望从美国国防机构中获取医疗福利。该诉讼还要求国防部和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官员去追踪那些参与过毒性实验的退伍军人,并且提供那些他们曾接触过的化学药品的细节,以及对他们目前存在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2015年,美国法院裁定军队必须保持对于埃奇伍德退伍军人健康问题的关心,并提供相应保障。
  VX毒剂在大多数国家的项目里退出了,但一些恐怖组织仍然可能利用这种毒剂发动暗杀或恐怖袭击,我们仍然需要對其保持警惕。
其他文献
如果你在优酷里搜索关键词“幻幻球”,会看到一些《幻幻球》游戏闯关拿高分的视频。《幻幻球》是一款消除和弹球相结合的休闲小游戏,界面绚丽、操作简单,网上可以下载。但我们现在不是在推荐游戏,而是好奇为什么这些玩家运气这么好。这款游戏的开发者之一杰森?卡帕卡说,其实看起来随机给予的好成绩其实都是游戏设计者设置好了的,《幻幻球》的跳跃设计还是基本遵循现实中的力学定律的,然而,在前6关中,会给出一些额外奖励,
期刊
核武器的威力  众所周知,核武器是目前地球上破坏力、杀伤力最强的武器,它能一下子灭绝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生命。二战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见证过它的威力后,至今许多人仍生活在核弹阴影下,担心再次遭到核武器袭击,一切被夷为平地。  近年来,不论是恐怖分子,还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在利用公众对核武器的恐惧情绪,并且这种局面持续升温。主要的原因或许就在于,国际政治局势日趋紧张,比如美国和俄罗斯的国家关系很不妙
期刊
如何寫出好的文学作品?美国作家海明威建议,“醉时写作,醒时改”。  得益于海明威显赫的文学地位,这条建议成为备受推崇的至理名言。不过,其中的科学道理究竟有多少呢?
期刊
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已然令人望而生畏,而学区房的价格更是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在网络上的一篇讨论帖中,部分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也感叹买不起学区房。当名校的毕业生都攒不出一套学区房,人们苦苦追寻的学历价值都在不断“贬值”,我们对学区房的执念究竟还有没有意义?价格节节攀升的学区房到底值不值那样高昂的价格?  优越的自然属性  买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位置,位置,位置。学区房自然的优势就是坐拥最优
期刊
在今天的社会,成功学非常受欢迎。它教导人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一定能成功。事实真的如此吗?科学研究发现这不一定。  乐观是一种天性  不论乐观能不能实现目标,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往乐观方面去想。英国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没有美好愿景时,常会感到沮丧;当人们心里产生消极想法时,常被指责,并因此怀有负罪感。换句话说,产生消极想法,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根植于人的心灵深处,人们很
期刊
工业社会的遗产:锈带  在美国,有两个城市常常被人们拿来作比较,一个是“汽车之城”底特律,另一个是“钢铁之城”芝加哥。两者都位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的五大湖区,都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老牌工业城市。然而,随着五大湖区一点点“生锈”,两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也渐行渐远——“汽车之城”衰落严重,一度沦为人烟稀少的“鬼城”;“钢铁之城”则延续了昔日的荣光,从一个繁荣的地区性城市进一步成长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在经济学
期刊
你家里有家谱吗?如果有的话,上面肯定写着许多你从未听过的人名。这些人都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长辈、亲戚,有些人或许你永远都不可能见到,但他们跟你却有实实在在的联系。比如你现在住的地方,或许就是你的曾曾曾曾祖父很多年前迁徙至此而购置的地产(房产);也或许更久远之前,你的某位祖上还拥有皇室血脉。  家谱可以给人们带来许多重要的信息,并且家谱包含的人数越多,就越有价值。孔子的家谱流传数千年,价值不可估量。它
期刊
领土是每个国家都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每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但在历史上的某些时候,有些国家偏偏太轻易地把土地交易当成了买卖,也有一些国家,自信十足,像预见到未来这里经济的腾飞一般,有远见卓识,用最便宜的价格,四处购买土地,甚至攒了个国家出来。  趁法国之危买了一大片殖民地  在买土地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曾经像美国一样疯狂。美国最初只有13个小小的殖民地,然而,在100多年中,美国只花费了
期刊
大约10年前,如果你在街上迷路,或者想知道附近的演唱会还有没有余票,你会向街上的陌生人请教。今天,即使友善的路人随处可见,你也很少再与陌生人打交道了。你的第一信息来源变成了口袋中的智能手机,因为只要动动指尖,你就能知道博物馆的位置以及附近餐馆的招牌菜。  显而易见,智能手机提供了海量的资讯,为你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但是,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方便也是有代价的——它似乎在无形中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期刊
“销声匿迹”的侯世达  这是一个曾经一鸣惊人的名字。  1980年,35岁的美国学者侯世达凭借《哥德尔、埃舍尔、巴德——集异壁之大成》一书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此书涵盖的主题十分广泛,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埃舍尔的版画和巴特的音乐的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包括数理逻辑学、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哲学和音乐等在内的理论,探讨了类比、递归和悖论等话题。内容之丰富令人惊叹,而这些恰恰也是要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