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富的“拆迁经”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x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万州,有这样一片园区,它犹如一颗璀璨之星冉冉升起,一派欣欣向荣。
  但大发展的背后,触动着群众利益的征地拆迁问题也异常棘手和敏感。
  这就是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峰园片区,其腹地高峰镇雷家村更是征地拆迁的主战场。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矛盾交织的地方,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创造了所在组全部按时搬迁、无人上访的拆迁奇迹。
  他就是万州区高峰镇雷家村8组组长张大富。
  “遵纪守法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2011年4月18日,高峰镇正式吹响了征地拆迁的号角。
  在张大富面前,一个难题迎面扑来:全组108户村民、223人的搬迁安置问题。
  俗话说,千难万难,征地拆迁第一难。
  张大富不是不知道,征地拆迁中矛盾频出,问题交织,任何一个疏忽,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毕竟,这背后关系的是全组群众的切身利益。
  为此,他十分小心谨慎。
  一个月后,他取得的成绩也十分“谨慎”——第一个月搬迁业绩是“光脚板”。
  这是为什么呢?张大富根据走访得知,原来很多村民对于政策不清楚,大家都生怕吃了亏,纷纷持观望态度。
  这样下去可不行。
  大家为什么会怕吃亏?
  张大富再一分析,原来,主要是怕拆迁补偿不公平。
  “明明是个好事,可不能搞砸了。如果把法规政策传达清楚了,大家都严格按照法规政策来,群众自然会心服口服。”张大富心想。
  为了给村民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张大富自个儿先一字一句、原汁原味地学习征地拆迁安置政策,硬是把政策条文背得滚瓜烂熟,还抄出几个实例随身备用。
  村民大多早出晚归,张大富就专挑早晚出门,抢在村民出门前和村民晚上回家后做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
  有的村民为了避开他的“骚扰”,选择晚点回家,可不曾想,回来得再晚,这位不速之客总是能找得到他们。
  “国家政策就在这里,我就是来给大家讲清楚,只要按照国家法规和政策来,我们的日子肯定不会比从前差。”张大富说。
  就这样,水滴石穿,张大富不断地给村民讲形势、讲政策、讲法规,讲透利害关系,做到了拆迁安置政策户户明白、人人知晓,让村民明白征地拆迁有法可依,给村民送上一颗“定心丸”。
  同意搬迁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有人问起张大富是如何撬开这块坚硬的“石头”时,张大富回答:“首先就是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因为我始终相信,政策法规是不会亏待老百姓的。”
  “办事公道正派,老百姓才会真正服你”
  但征地拆迁工作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在张大富的印象中,一些特别难啃的“硬骨头”一度令他十分头疼。
  就来说说“冥顽不化”的村民老郑吧。
  老郑名叫郑伯树,按照政策规定,老郑的大女儿和外孙属于城镇户口,可以享受安置房政策,而已嫁到合川农村的二女儿郑冬梅不能享受该政策。
  但老郑死活不干,镇、村干部多次入户做工作,他都没有一丝松动。
  安置政策不可更改,征地拆迁时不我待,老郑这个“障碍”横亘在了张大富面前。
  怎么办?
  细心的张大富注意到老郑喜欢打工,因此,只要一有挣钱的机会就叫他一起去,借机慢慢感化他。
  在一次幫老郑挖藕的时候,张大富语重心长地说:“老郑呀,马上就要停电了,政策是拗不过去的,而且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嘛。”
  老郑眼看着本组一家家都签了协议,唯独剩自己一家了。
  “你想想,如果对你的政策跟别人不一样,那岂不是乱套了。再说,那样的话,村民们肯定会对你有些意见。我们做人做事,肯定是要公道些的嘛。”张大富继续做工作。
  面对老张一次次来帮忙、一趟趟来做工作、一回回劝说,老郑逐渐不再坚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郑终于签订了本组最后一份征地补偿协议。
  但另一个问题迎面扑来。
  那一片片土地,一口口山坪塘,还有那一锄一锄刨出的鱼池,该怎么补?该坚持什么标准?这都是大伙揪心的难题。
  经过多次平衡,张大富建议组里按照国家给出的总补偿,以五分之一左右的价格来补偿未到期的承包户和个体户,标准全部统一,并经过全体村民同意。
  由于补偿合理,处置公道,大家都很信服,争议也全部停止。“办事公道正派,老百姓才会真正服你。”张大富说。
  “该坚持的原则,一点儿也不能放松”
  在征地拆迁启动之前,有不少精明的人就已经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2009年,有消息灵通的水泥厂老板前来“慕名投资”。
  “想在你们这里流转50亩土地做厂房,租期10年,每亩租金1000元。”该老板说。
  消息放出后,不少村民心动了。对村民们来说,一亩地这么高的租金,简直就是“天上掉下馅饼”。
  “租出去吧。”一些村民提议。
  但张大富却不为所动,他异常清醒地意识到:水泥厂老板这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拆迁时多拿些国家的补偿。
  水泥厂老板也急了,便怂恿部分村民向上面反映情况:“张大富不为村民着想,延误发展时机。”
  但张大富始终不肯“就范”。
  拖了两年,“商机”已过,水泥厂老板只好作罢。
  这时,村民们才明白过来:要是当初签了合同,就亏大了。
  “幸好你当时有远见,能坚持原则。”村民向张大富竖起了大拇指。
  还有更夸张的。
  某木材厂老总想找张大富合作办厂,拿出一张合同。
  “只要你一签字,就‘荣升’副总经理,管理几十个人的企业,拿8万元年薪。”木材厂老总开出丰厚条件。
  老总甚至还登门拜访,把公司股份的5%“白白”划给张大富。
  “你不要再来了,你的到来,我已经向组织打了报告。”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张大富总是一口回绝。
  “你这不是傻呀?”有人忍不住“调侃”他。
  张大富却理也不理,一边就着小葱吃豆花,一边连喊“真是香啊”。
  其实,张大富何尝不知道其中利害。
  眼看就能到手的“肥肉”,谁不心动?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仅不能惦记这样的“小利”,更应该维护好村民的“大利”。
  “组里的集体资产是大家的,这是全组乡亲共同的宝贝,我要替大家捧好了。该坚持的原则,一点儿也不能放松。”张大富说。
  近一年的辛劳终于换来了丰硕成果——全组2012年3月30日全部签订协议,4月3日房屋全部推平,成为全村第一个完成土地清表的小组。
  有人问张大富,做干部有啥体会?
  这位中年汉子说:“作为一名组长,一名共产党员,自己不带好头,群众就会戳脊梁骨。”
  就这样,这位荣获“万州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基层干部,“把脚印留在了群众的家门口,把口碑立在了群众的心坎上”。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法”:“平之如水,从水。”  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像水那样“平”的“法”,包含着深刻的公平意义。  马克思说:“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  司法腐败是最要命的腐败,因为司法部门是守卫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的腐败,最伤民心。  所以,今年“两高”报告提出,“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  依法治国,必先肃清司法腐败。  牟利“改判”的法官 
人总是有追求,有梦想的。我们外交人员的追求和梦想,就是忠诚爱国,不辱使命,甘于奉献,想方设法去做那些看似难以做到的事,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外交官职业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之所在。  既符合政策,又要创新  外交官要能办大案、要案、急案,办得规范漂亮,既符合政策,又有所创新。外交案子不同于一般,政策性强,办案者必须具有深厚的功底和经验。不仅要搞清来龙去脉,而且要快速反应,做出准确判断,有
公元前139年,驼铃阵阵,马蹄声响,张骞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横贯东西。  公元2003年,家蚕基因测序、框架绘图,夏庆友破釜沉舟,蚕宫绽放异彩。  无论是古人张骞,还是今人夏庆友,都有着同样的情怀:让中国丝绸走向世界。  不想丢脸  2000年新年刚过,日本福冈市。  夏庆友开始整理物品,准备回国。那时,他在日本九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担任特别研究员,参与家蚕重点项目研究,学识备受同行赞赏。 
2016年5月的一天,垫江县坪山镇迎春村。  5组村民杨小林从村里的“五彩田园生活馆”走出来,手捧刚收取的网购包裹。  几天前,杨小林把鸡蛋送到这里。通过电商,这些农村土鸡蛋插上“翅膀”,被销往全国各地。  “不用再跑到两公里外的坪山场镇去取包裹了。”  “不用赶场天背着鸡蛋去卖了。”  提起电子商务,杨小林就连竖大拇指:“撇脱(方便)!”  此时,渝北区龙景花园小区里,居民陈友平正在给孙子煮网购
长久以来,统治者都在秘密监控其臣民。2013年夏季揭露出来的美国监听事件表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国家安全部门能够深入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倾听到你所说的所写的每一句话。在讲话受到审查的时代,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使用某种密语,把要表达的意义隐藏起来。为此我们可以向五花八门的人物学习,比如:儿童,造反者,乞丐和诗人。  很久之前,这些边缘人或者不法之徒彼此分享一种晦涩的术语,让他们能够在圈子内部安全地交
“快点!快点,再快点!”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山崩地裂,汶川告急。第三军医大学党委立即启动“平转战”机制,发出一道道指令……    ■ “党员就是一面旗,我们要冲锋在前,绝不辜负党旗!”    6月28日上午,一面鲜艳的党旗迎风飘舞,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汶川抗震救灾医疗队驻地上,回响着庄严的入党宣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握紧拳头的朱堂友、胡章
“据渝北区气象台预报,我区大部镇街将出现暴雨,局部镇街有大暴雨……”  2016年6月18日,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湖路社区。  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晓琴在社区工作QQ群里发了一条“暴雨黄色预警”信息。  接着,她又开始给大家安排任务。  “大家要及时巡查,通知到位。”  “邹国丽,C栋陈小科家你最好打电话提醒一下哟。”  …………  从社区到网格,从网格到群众,消息很快便传开了。  近年来,双湖路社区党总
2016年2月26日上午10点,江津区贾嗣镇崇兴小学。  从面包车上下来,王珍一迈进校门,便赶紧闭上眼睛重重地吸了口气。  阳光暖暖地照射着整个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一阵一阵地传进她的耳朵。  在这个明媚的上午,它们一起笼罩并温暖着王珍。  再睁开眼时,王珍的眼睛有些微红。  “曾经为给孩子们做午饭,我在那里种过菜。”王珍轻轻地用左手指向一个角落。  王珍说,现在只要有空,她都会回来看看。  最初在这
2015年7月15日,巫溪县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李春燕受组织委派,到大河乡紫花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  其时,李春燕的嫂子患肺癌住院,她要帮嫂子照顾六岁的小侄女,她的丈夫在乡镇工作,也照顾不到家里。  然而,李春燕没有跟组织提家庭的困难,毅然赴任紫花村。曾有过五年农村工作经验的李春燕,深知农民的疾苦和农村工作的艰难——那里更需要她。  用愿景 聚人心  紫花村党支部属于后进村级党组织,李
机器能获得人的意识和想法,然后抢了人们的工作?这样的情景,仅仅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  从本质上说,人工智能是人的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延伸。  它所能从事的工作或活動,目前多为简单的、机械的、危险的、重复的、枯燥的工作,一切突破其预设程序的“创新”活动,都足以让它系统崩溃。  而人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催生和实现梦想的热情,痴迷和钻研技术的工匠精神……这些品质,则是冷冰冰的电脑永远不可能学到的。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