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5日,由于美国评级机构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 降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从而引发了主要国家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全球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的风险。而在中国,作为经济风向标的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中小企业,早在今年4-6月份期间均发生了不少倒闭的现象,这似乎也正是一种对世界经济前景的 “用脚投票”。
与此同时,不管是工信部还是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纷纷就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赴各地调查摸底,结果反映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不容乐观,更是显示了中国中小企业在迟迟不散的金融危机阴影下的脆弱现状,也引发了各界对于中小企业生存的广泛关注。
政府发出数道“金牌”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政府已经就扶持中小企业陆续下了数道金牌:
年初国务院把支持中小企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此后,不管是政府还是央行、银监会,均表达了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7月1日至2日主持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时强调,金融系统要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尤其最后一句,“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明白无误地表现出王岐山对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的忧虑。
而7月4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新闻稿也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在银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未来要着力强化小企业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商业可持续的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继续深化差别监管,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同时推动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力争今年小企业贷款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中小银行掘金新领域
虽然高层频频吹风,而银行是否就能真的唯马首是瞻?回顾前几年,虽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直不低,但过去由于传统信贷模式难以转变,各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上一直是“被动”配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也一直没有飞跃式的发展。不过从今年伊始,多家中小银行纷纷表示,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将成为它们真正的发力点。
率先于2008年6月18日成立了独立的小企业信贷中心招商银行,已经在中小企业业务上获利。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是我国第一家拥有独立金融牌照,成立独立机构,专门从事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机构,甚至连财务权、审批权都是独立的。截至2011年3月,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的贷款余额约为250亿元。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总裁杨少伟表示,招商银行已经把二次转型的重点定为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计划再设立小企业信贷的专营机构20家。他还透露,总行已经表态:无论如何将保证小企业信贷中心的贷款供应,且已经为小企业信贷中心的贷款发放预留了150亿元的贷款额度。招行预计,今年该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将达200亿元。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也表示,预计到2011年年末民生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20%,计划全年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据他透露,民生银行的“商贷通”业务截至2009年年底余额已经接近500亿元,占民生银行零售贷款比重的30%,已经拥有客户3.2万家。此外,华夏、广发、深发展等多家中小银行也已经将中小企业信贷提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
在上海,上海农商行早就于2006年在公司金融部下专设了“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在2009年7月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作为科技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浦发银行2009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截至去年末,其全国31家分行设立了独立的分中心,全行专职从事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专营人员达到609人。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于2010年11月正式开业,作为总行开展小企业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一级部制机构,负责全行的小企业业务营销推进、营销管理,以及授权内小企业风险管理和业务经营。同时,上海银行还在有条件的分支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小企业金融业务部以及小企业业务特色支行。
中小企业有“钱”途
很长时间以来,银行都热衷于放贷给大企业,获得低风险低收益,有调查表明,即使在新增信贷规模较大的2009年上半年,7.37 万亿元新增贷款中,大型企业获得47%,中型企业获得44%,小企业才获得8.5%。而中小企业“ 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使得已经习惯了“大企业”思维的银行很难适应。
在上海,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各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机构及其融资产品大量出现,这些举措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抵押物不足、信用较低、担保体系不完善等风险存在,银行在开发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仍然顾虑重重,仅仅对资质较好的中型企业增加了贷款扶持力度。在上海的33万户中小企业中,真正能被纳入银行贷款系统的、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年销售规模在500万以上的,不超过2万户。
然而当前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高位、贷款额度紧张、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着提升业绩的压力时,也不得不进行转型,才把有限的贷款额度转到利率更高的中小企业。
上述众多中小银行发力中小企业,除政策支持逐年加强之外,更是因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具有资本消耗低、议价能力高、衍生业务多、客户群庞大、客户忠诚度高的特点,符合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民生银行表示,传统面向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下浮10%并不稀奇,然而在与中小企业的对话中,银行明显占据了议价能力的主动地位,利率反而可以适当提升。至于中小企业最令人诟病的风险问题,在良好的后台风险控制系统支持下,也完全不是问题。以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的渣打银行为例,2009年不仅将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的最高额度提高到100万元,贷款时限也由2年提高到3-4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相关人士也表示,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差”、“经营不规范”都是伪命题,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经营中小企业信贷没有一笔贷款损失。
融道网助中小企业挺直腰杆
尽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银行提升利润的主要源泉,然而它们目前仍然处于旧的思维模式中,认为如果银行同意给自己贷款,便是“支持”自己。因此产生了许多令自己低银行一等的想法:如有银行愿意给我贷款我就谢天谢地了,只要能承受,利息多高都可以;我能抵押的全抵押上,只要能贷到钱;银行态度恶劣就恶劣吧,只要能贷到钱,什么都听他们的;支行行长说贷款条件分行就这样批的,没办法改,虽然苛刻,还是接受吧,也许下一次会给我好一点的条件……而对自己能够为银行创造高收益的事实视而不见。
而融道网的出现,改变了中小企业在银行面前的弱势地位,首先,中小企业在融道网这个平台上,面对的不是传统概念上“银行门朝南开,没钱莫进来”的冷冰冰的机构,而是一个个有着业绩考核压力的信贷员,双方是个人对个人的平等关系。
第二,中小企业在融道网上,不仅可以找到信贷员,而且可以找到多个银行的多个信贷员,可以就不同信贷员提出各种方案、各种条件进行比较,择优录用。从而让之前的“金融机构挑客户”,变为“客户挑金融机构”,完全扭转了双方不对等的地位。
第三,融道网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模式和用户体验:除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关键字筛选找到信贷员,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员也可以通过关键字找到资金需求方,只要中小企业发布资金需求,业务员们就会主动与你联系,让你体验到安坐家中也能够贷款的便利。
第四,融道网对金融机构的会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保证了信贷员和业务员们的服务水平。而如果信贷员服务态度不好,企业会员可以进行投诉。而之前在线下,许多中小企业都抱着“万一他不帮我做贷款了怎么办,算了,忍忍吧,态度差就差了”的想法,即使信贷员态度恶劣也只能忍气吞声。
因而,融道网让许多中小企业用户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我是银行的客户”,我是银行的“上帝”,我不是求着银行忍气吞声来借钱的,需要贷款的企业和能贷款给企业的银行是平等的,甚至作为“上帝”,企业的地位应更高一点,企业有权利去“选择”银行,选择给自己服务最好的银行。
而对于银行而言,融道网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精准、批量获得目标客户的渠道,大大提升了它们从事中小企业业务的兴趣,改变了银行的信贷结构,使银行更加注重机制的创新和业务工具服务的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实现了融资双方的直接对接,如同阿里巴巴的出现,使中国的“小”企业,也能够充分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融道网的出现,也改变了“小”企业与“大”银行之间的不对等格局,客观上推动了银行和金融业内部的竞争和市场化进程,促进了金融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坐而贷币”不再是幻想。
与此同时,不管是工信部还是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纷纷就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赴各地调查摸底,结果反映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不容乐观,更是显示了中国中小企业在迟迟不散的金融危机阴影下的脆弱现状,也引发了各界对于中小企业生存的广泛关注。
政府发出数道“金牌”
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国政府已经就扶持中小企业陆续下了数道金牌:
年初国务院把支持中小企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此后,不管是政府还是央行、银监会,均表达了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7月1日至2日主持召开小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时强调,金融系统要把握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有保有压,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尤其最后一句,“毫不动摇地加强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明白无误地表现出王岐山对小企业资金紧张状况的忧虑。
而7月4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新闻稿也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在银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表示,未来要着力强化小企业金融服务。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有利于扩大就业、有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商业可持续的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继续深化差别监管,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创新,同时推动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力争今年小企业贷款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中小银行掘金新领域
虽然高层频频吹风,而银行是否就能真的唯马首是瞻?回顾前几年,虽然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一直不低,但过去由于传统信贷模式难以转变,各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上一直是“被动”配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也一直没有飞跃式的发展。不过从今年伊始,多家中小银行纷纷表示,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将成为它们真正的发力点。
率先于2008年6月18日成立了独立的小企业信贷中心招商银行,已经在中小企业业务上获利。招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是我国第一家拥有独立金融牌照,成立独立机构,专门从事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机构,甚至连财务权、审批权都是独立的。截至2011年3月,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的贷款余额约为250亿元。招商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总裁杨少伟表示,招商银行已经把二次转型的重点定为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计划再设立小企业信贷的专营机构20家。他还透露,总行已经表态:无论如何将保证小企业信贷中心的贷款供应,且已经为小企业信贷中心的贷款发放预留了150亿元的贷款额度。招行预计,今年该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将达200亿元。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也表示,预计到2011年年末民生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达到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20%,计划全年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余额达到1000亿元。据他透露,民生银行的“商贷通”业务截至2009年年底余额已经接近500亿元,占民生银行零售贷款比重的30%,已经拥有客户3.2万家。此外,华夏、广发、深发展等多家中小银行也已经将中小企业信贷提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
在上海,上海农商行早就于2006年在公司金融部下专设了“小企业服务中心”,并在2009年7月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作为科技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浦发银行2009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中小企业业务经营中心”。截至去年末,其全国31家分行设立了独立的分中心,全行专职从事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专营人员达到609人。上海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于2010年11月正式开业,作为总行开展小企业专业化经营管理的一级部制机构,负责全行的小企业业务营销推进、营销管理,以及授权内小企业风险管理和业务经营。同时,上海银行还在有条件的分支机构组建了专门的小企业金融业务部以及小企业业务特色支行。
中小企业有“钱”途
很长时间以来,银行都热衷于放贷给大企业,获得低风险低收益,有调查表明,即使在新增信贷规模较大的2009年上半年,7.37 万亿元新增贷款中,大型企业获得47%,中型企业获得44%,小企业才获得8.5%。而中小企业“ 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使得已经习惯了“大企业”思维的银行很难适应。
在上海,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下,各种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机构及其融资产品大量出现,这些举措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抵押物不足、信用较低、担保体系不完善等风险存在,银行在开发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时仍然顾虑重重,仅仅对资质较好的中型企业增加了贷款扶持力度。在上海的33万户中小企业中,真正能被纳入银行贷款系统的、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年销售规模在500万以上的,不超过2万户。
然而当前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高位、贷款额度紧张、存贷利差进一步收窄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着提升业绩的压力时,也不得不进行转型,才把有限的贷款额度转到利率更高的中小企业。
上述众多中小银行发力中小企业,除政策支持逐年加强之外,更是因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具有资本消耗低、议价能力高、衍生业务多、客户群庞大、客户忠诚度高的特点,符合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民生银行表示,传统面向大企业的贷款,利率下浮10%并不稀奇,然而在与中小企业的对话中,银行明显占据了议价能力的主动地位,利率反而可以适当提升。至于中小企业最令人诟病的风险问题,在良好的后台风险控制系统支持下,也完全不是问题。以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的渣打银行为例,2009年不仅将中小企业无抵押贷款的最高额度提高到100万元,贷款时限也由2年提高到3-4年。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的相关人士也表示,传统观念中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差”、“经营不规范”都是伪命题,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经营中小企业信贷没有一笔贷款损失。
融道网助中小企业挺直腰杆
尽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银行提升利润的主要源泉,然而它们目前仍然处于旧的思维模式中,认为如果银行同意给自己贷款,便是“支持”自己。因此产生了许多令自己低银行一等的想法:如有银行愿意给我贷款我就谢天谢地了,只要能承受,利息多高都可以;我能抵押的全抵押上,只要能贷到钱;银行态度恶劣就恶劣吧,只要能贷到钱,什么都听他们的;支行行长说贷款条件分行就这样批的,没办法改,虽然苛刻,还是接受吧,也许下一次会给我好一点的条件……而对自己能够为银行创造高收益的事实视而不见。
而融道网的出现,改变了中小企业在银行面前的弱势地位,首先,中小企业在融道网这个平台上,面对的不是传统概念上“银行门朝南开,没钱莫进来”的冷冰冰的机构,而是一个个有着业绩考核压力的信贷员,双方是个人对个人的平等关系。
第二,中小企业在融道网上,不仅可以找到信贷员,而且可以找到多个银行的多个信贷员,可以就不同信贷员提出各种方案、各种条件进行比较,择优录用。从而让之前的“金融机构挑客户”,变为“客户挑金融机构”,完全扭转了双方不对等的地位。
第三,融道网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模式和用户体验:除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关键字筛选找到信贷员,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员也可以通过关键字找到资金需求方,只要中小企业发布资金需求,业务员们就会主动与你联系,让你体验到安坐家中也能够贷款的便利。
第四,融道网对金融机构的会员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保证了信贷员和业务员们的服务水平。而如果信贷员服务态度不好,企业会员可以进行投诉。而之前在线下,许多中小企业都抱着“万一他不帮我做贷款了怎么办,算了,忍忍吧,态度差就差了”的想法,即使信贷员态度恶劣也只能忍气吞声。
因而,融道网让许多中小企业用户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我是银行的客户”,我是银行的“上帝”,我不是求着银行忍气吞声来借钱的,需要贷款的企业和能贷款给企业的银行是平等的,甚至作为“上帝”,企业的地位应更高一点,企业有权利去“选择”银行,选择给自己服务最好的银行。
而对于银行而言,融道网为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精准、批量获得目标客户的渠道,大大提升了它们从事中小企业业务的兴趣,改变了银行的信贷结构,使银行更加注重机制的创新和业务工具服务的创新。
与此同时,由于实现了融资双方的直接对接,如同阿里巴巴的出现,使中国的“小”企业,也能够充分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融道网的出现,也改变了“小”企业与“大”银行之间的不对等格局,客观上推动了银行和金融业内部的竞争和市场化进程,促进了金融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坐而贷币”不再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