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影响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但《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小学数学中,应运用各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如对应思想、量变思想、可逆思想、转化思想等。其中转化思想是小学教学思想的核心。转化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实现未知向已知转化,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等。培养学生转化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近几年,在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中,把质疑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给儿童发展思维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要通过恰当的思维训练,让全体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法则的归纳和演绎过程,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过程,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自主、充分、和谐的发展。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苗桥镇李黑楼小学
  476600)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音乐教师关于“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不应该停留在笼统的认识上,需要教师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目光,行动起来,把它真正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  一、围绕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音乐教育要符合学生的音乐接受心理,我认为要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就应先从学生音乐心理特征出发。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紧紧抓住和围绕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把真实而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体现了新课改的的要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关键词:中学 新课改 反思 感悟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
期刊
【内容摘要】把语文课上得有实效,就要讲语文课的语文味儿,语文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儿,应在于对文本的有效解读,在于阅读课堂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有损语文味儿的现象,笔者试做分析:或片面追求风格,误伤语文课的语文味儿;或教学用语失当,触伤了学生的自尊;或理解有失偏颇,刻意地追求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关键词】语文味儿 有效性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怎样刻出人的脸。雕刻家回答,
期刊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是贯穿全部小学数学的内容,要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会促进各领域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问题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的条件下,引导学
期刊
摘要: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训练活动,一种阅读活动,一种文学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这种情感活动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丝毫不能松懈。本文将从目前语文朗读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朗读教学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来看朗读教学对语文课堂的意义。  关键词:朗读教学 必要性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
期刊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课,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起探究欲望,为一堂课的成功开展铺下基石。  一、游戏导入法,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认识世界,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教学《认识键盘》时,我使用了各种打字小游戏:“打飞机”、 “拯救苹果”等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期刊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在小学阶段中学生比较难以提高的方面,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教学,理顺学生的心理发展,分阶段分层级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喜欢作文。  一、由写话向习作过渡  从写话入手,逐步向习作过渡,这样有利于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有效地培养写作自信心。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主要是书写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小学低年级的写作主要是写话,教师要在学生
期刊
习惯就是长期重复去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行为。好习惯受益终身,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足迹遍布祖国大地,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卓越贡献,因为他从小就养成了为中华而崛起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前进。在语文课堂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意味着在学习中拥有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可以在广阔的知识领域尽情的展现自我。作为语文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