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围绕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办法,以如何更好地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展开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14-02
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因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单一、課时安排不协调; 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造成学生体育素质呈下降,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大胆探索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在每周安排的体育课程同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有要求地安排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使体育锻炼与娱乐活动联系起来,使集体竞技与个体互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掌握技术、技能,帮助学生锻炼出良好的体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有助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和身体活动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育体的主动性,以便更好地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同时,教师以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营造多元化校园建设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生参与度高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原有的体育项目知识库,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三、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宣传动员,更新体育教师思想
1.加强思想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树立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理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身到这次课程改革的大潮,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
2.发扬奉献精神。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占用大量课余时间,这要求体育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主动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
(二)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条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学校要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开辟羽毛球、足球、排球、篮球场、乒乓球、武术场、健美操等场地,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的需求。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点、企业、社会需要,从实际出发,改革体育学科课程,挖掘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如开设发展身体素质练习、游戏类、民族传统、娱乐体育、医疗保健体操等课程,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同时,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体育活动或者体育竞赛,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体育锻炼知识,并逐渐认真地上体育课,使全校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三)精心设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1.科学设计课程安排。课体育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开展,可以推行“2+3”一体化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课内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参与欲望,如合作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每个教学内容在教师讲解示范后,将全班学生俩俩分成一组,小组内的两个同学互相作为动作的练习者与观察者,互相督促、互相学习,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与指导下正确地完成动作,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外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和主体。根据学生体育爱好和需求,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开设不同课外活动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的选择参加活动项目,成为体育社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摸索实践,独立思考获得收获,组织裁判,制定比赛规程,组织竞赛活动,形成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
(四)完善制度,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1.加强管理,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成立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小组,负责和组织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选派优秀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定期组织小团队集中锻炼,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关注体育课堂学习内容和健康,以便课外积极科学地强化与训练。
2.建立配套制度,规范体育教学管理。通过建立过程监控制度,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每周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并进行过程监督,把监测的效果作为考核依据之一,以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同时,进一步教学管理制度,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一并纳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内容,把指导课外活动纳入备课、教学、辅导、考查等教学常规统一管理,促进教师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辅导。
(五)科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1.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性、综合性的动态评价机制, 从多元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状态与所取得的成绩,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 不但评价学生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还要评价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学习效果、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采用多方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认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约束自我,从而起到一个很好的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督促的作用。又如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对自我进行一个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自我、反思自我,进而达到提升自我的评价目的,这样让学生感受到主体受到尊重的自豪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夏贵霞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
[2]胡公正.对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3]《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www.xzbu.com/6/view-7767029.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课内外一体化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14-02
目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因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单一、課时安排不协调; 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造成学生体育素质呈下降,难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大胆探索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在每周安排的体育课程同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制度、有要求地安排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使体育锻炼与娱乐活动联系起来,使集体竞技与个体互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掌握技术、技能,帮助学生锻炼出良好的体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发展,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有助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和身体活动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他们学习育体的主动性,以便更好地掌握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同时,教师以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有利于营造多元化校园建设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多元化的学生参与度高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原有的体育项目知识库,提高教学水平,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三、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宣传动员,更新体育教师思想
1.加强思想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学习,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树立符合新时期要求的“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理念,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投身到这次课程改革的大潮,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
2.发扬奉献精神。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占用大量课余时间,这要求体育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奉献的精神,主动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
(二)加大投入,改善体育设施条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学校要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开辟羽毛球、足球、排球、篮球场、乒乓球、武术场、健美操等场地,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的需求。
2.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点、企业、社会需要,从实际出发,改革体育学科课程,挖掘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课程,如开设发展身体素质练习、游戏类、民族传统、娱乐体育、医疗保健体操等课程,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同时,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体育活动或者体育竞赛,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有体育锻炼知识,并逐渐认真地上体育课,使全校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三)精心设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1.科学设计课程安排。课体育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要求开展,可以推行“2+3”一体化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课内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参与欲望,如合作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每个教学内容在教师讲解示范后,将全班学生俩俩分成一组,小组内的两个同学互相作为动作的练习者与观察者,互相督促、互相学习,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与指导下正确地完成动作,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课外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导和主体。根据学生体育爱好和需求,结合体育教师自身的特长优势,开设不同课外活动项目,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的选择参加活动项目,成为体育社团,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摸索实践,独立思考获得收获,组织裁判,制定比赛规程,组织竞赛活动,形成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校有体育特色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
(四)完善制度,加强体育教学管理
1.加强管理,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成立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小组,负责和组织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选派优秀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定期组织小团队集中锻炼,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关注体育课堂学习内容和健康,以便课外积极科学地强化与训练。
2.建立配套制度,规范体育教学管理。通过建立过程监控制度,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每周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并进行过程监督,把监测的效果作为考核依据之一,以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同时,进一步教学管理制度,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一并纳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考核内容,把指导课外活动纳入备课、教学、辅导、考查等教学常规统一管理,促进教师参与学生课外活动的辅导。
(五)科学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1.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性、综合性的动态评价机制, 从多元化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状态与所取得的成绩,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 不但评价学生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还要评价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学习效果、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2.采用多方评价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认知,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约束自我,从而起到一个很好的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督促的作用。又如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对自我进行一个分析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自我、反思自我,进而达到提升自我的评价目的,这样让学生感受到主体受到尊重的自豪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夏贵霞等.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体育学刊,2010-2.
[2]胡公正.对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3]《高职高专体育课程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www.xzbu.com/6/view-776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