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实的情感是作文的生命,它放大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酿造了鲜美可口的琼浆,吐露着迷人的芳香。
“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是通过观察得来的”。只有观察生活,联系实际,才能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才能文思泉涌,提笔成文。生活实践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舞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要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人生,用虔诚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脉搏。只要我们能像朱自清先生、茅盾先生那样感受生活,视野就会开阔,心灵就会充实,情感就会升华。南宁市一位考生写的《青春因后妈而精彩》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结尾写道:“以前所叫的妈妈都是我勉勉强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现在我真真正正、清清楚楚、发自肺腑地大叫一声——妈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试想这位考生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没有感受到后妈的阳光雨露,又怎么能从心中流淌出一个“情”字呢?又怎么能掀起情感的波澜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由此可见一斑。
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真情实感,那又该如何抒发呢?抒情的艺术可谓精彩纷呈。
一、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感情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贵州中考满分作文《诠释回报》中有个片段: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的巢穴;假如我是一棵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一条河流,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脚印;假如我……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本片段用“假如……”来作排比,将自己比作小鸟、树苗、河流……句式整齐有力,语言华美,感情细腻,抒发自己强烈的回报之情,让人感叹不已。
二、寓情于景
景物本身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但是一旦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情感的印记。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表面写景,实则抒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浑然天成,水乳交融。写山则情满于山,绘海则意溢于海。如中考作文《美哉,雁荡山》的片段:山的天地,自然是石的世界,舍后路旁,嶙峋而立的岩石;湖畔溪边,一削如壁的岩石;山巅峰顶,突兀争秀的还是岩石,他们面对苍穹毫不遮蔽,裸露着黝黑的胸膛,任凭风雨雷电的锻打,岿然不动,矗立崖巅。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现雁荡山的气势,以景入情,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雁荡山石的神韵,更是回荡在雁荡山上作者的柔情,意境高远,身临其境。
三、寄情于物
寄情于物就是将个人之“志”寄托在具体之“物”上。“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兴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会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突出、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来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的炽热的情感就是写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白杨树是西北地区极普通而不被人重视的一种树木,但它“生命力极强”,“磨折不了,压迫不倒”,“朴质严肃、坚强不屈,也不缺乏温和”。作者把对西北地区抗日军民的情感寄托在白杨树上。文章语言富于变化,活泼多姿,爱憎分明,感情强烈,极富感染力。
四、情由事起
记事作文就是单纯的记事吗?不见得。事实上记事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一个“情“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经历的叙说,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让“情”字贯穿全文,以“情”驭文,方是上策。
如学生习作《校长接待日》中的片段:还没等我们行礼,校长就招待我俩坐下,随手提起暖壶给我俩到了两杯水。校长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在这篇习作中,校长没有摆官架子,平易近人,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迅速帮他们排忧解难。校长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这样的校长当然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情就是在这平常的接待日里,平凡的事情当中流露出来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客观记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感情就在这简单直白的语言中肆意流淌,感人至深。
五、理中含情
在说理议论中寄寓情感,理中含情,既让文章有哲理的光芒,以理服人,又让文章有深度、广度,以情动人。文章融入浓浓的情味,精到的义理,往往产生感动人心,启迪思考的艺术效果。
考生习作《开端》中的结尾: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个苦涩的开端。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心、一种勇于放弃的精神,那苦涩的开始就会蕴藏着一种甜美……考生讲述了自己从小梦想成为一名芭蕾明星,历经艰难,终获成功的故事。文章结尾强调成功需要坚持,充满理趣,耐人深思,同时又蕴含炽热之情。这种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感人肺腑,引人共鸣。
有了真挚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抒情艺术,再加上精心的选材,巧妙的构思,一定会让作文妙笔生花,焕发出捕捉人心的魅力。
“人的知识百分之九十是通过观察得来的”。只有观察生活,联系实际,才能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才能文思泉涌,提笔成文。生活实践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舞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要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人生,用虔诚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的脉搏。只要我们能像朱自清先生、茅盾先生那样感受生活,视野就会开阔,心灵就会充实,情感就会升华。南宁市一位考生写的《青春因后妈而精彩》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章结尾写道:“以前所叫的妈妈都是我勉勉强强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现在我真真正正、清清楚楚、发自肺腑地大叫一声——妈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试想这位考生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没有感受到后妈的阳光雨露,又怎么能从心中流淌出一个“情”字呢?又怎么能掀起情感的波澜呢?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由此可见一斑。
有了生活的体验,有了真情实感,那又该如何抒发呢?抒情的艺术可谓精彩纷呈。
一、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感情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
贵州中考满分作文《诠释回报》中有个片段: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的巢穴;假如我是一棵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一条河流,那雪域高原便成为我记忆中的脚印;假如我……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本片段用“假如……”来作排比,将自己比作小鸟、树苗、河流……句式整齐有力,语言华美,感情细腻,抒发自己强烈的回报之情,让人感叹不已。
二、寓情于景
景物本身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但是一旦被写进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情感的印记。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表面写景,实则抒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浑然天成,水乳交融。写山则情满于山,绘海则意溢于海。如中考作文《美哉,雁荡山》的片段:山的天地,自然是石的世界,舍后路旁,嶙峋而立的岩石;湖畔溪边,一削如壁的岩石;山巅峰顶,突兀争秀的还是岩石,他们面对苍穹毫不遮蔽,裸露着黝黑的胸膛,任凭风雨雷电的锻打,岿然不动,矗立崖巅。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现雁荡山的气势,以景入情,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雁荡山石的神韵,更是回荡在雁荡山上作者的柔情,意境高远,身临其境。
三、寄情于物
寄情于物就是将个人之“志”寄托在具体之“物”上。“物”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兴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会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突出、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来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的炽热的情感就是写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白杨树是西北地区极普通而不被人重视的一种树木,但它“生命力极强”,“磨折不了,压迫不倒”,“朴质严肃、坚强不屈,也不缺乏温和”。作者把对西北地区抗日军民的情感寄托在白杨树上。文章语言富于变化,活泼多姿,爱憎分明,感情强烈,极富感染力。
四、情由事起
记事作文就是单纯的记事吗?不见得。事实上记事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一个“情“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经历的叙说,抒发自己真挚的情感,这样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让“情”字贯穿全文,以“情”驭文,方是上策。
如学生习作《校长接待日》中的片段:还没等我们行礼,校长就招待我俩坐下,随手提起暖壶给我俩到了两杯水。校长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在这篇习作中,校长没有摆官架子,平易近人,把学生的事情放在首位,迅速帮他们排忧解难。校长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这样的校长当然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情就是在这平常的接待日里,平凡的事情当中流露出来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客观记述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感情就在这简单直白的语言中肆意流淌,感人至深。
五、理中含情
在说理议论中寄寓情感,理中含情,既让文章有哲理的光芒,以理服人,又让文章有深度、广度,以情动人。文章融入浓浓的情味,精到的义理,往往产生感动人心,启迪思考的艺术效果。
考生习作《开端》中的结尾:成功的背后,总是有个苦涩的开端。只要拥有一种坚持、一种信心、一种勇于放弃的精神,那苦涩的开始就会蕴藏着一种甜美……考生讲述了自己从小梦想成为一名芭蕾明星,历经艰难,终获成功的故事。文章结尾强调成功需要坚持,充满理趣,耐人深思,同时又蕴含炽热之情。这种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感人肺腑,引人共鸣。
有了真挚的情感,有了一定的抒情艺术,再加上精心的选材,巧妙的构思,一定会让作文妙笔生花,焕发出捕捉人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