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石峻与音乐
(接上期)
送司徒志文儿童大提琴
曹石峻的家不仅为音乐人提供活动场所,遇到音乐家有困难,他夫妇俩总是给予帮助。我们的同学纪汉文家境贫寒,靠拉琴伴奏赚点钱生活,但是大提琴找工作更难,他家还有老母亲靠他抚养,曹石峻长期留他在家吃饭,这份情谊挨过饿的人最能体会。
李凌曾写文提到:“1946年底,最艰苦的时刻,陶行知创办育才音乐组,由于经济困难,请不到好教师,曹石峻和瞿希贤经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新音乐》在出版和活动经费上有困难,曹、瞿他们也经常关心。”(《音乐研究》1985年2月号)李凌离沪后,谭林接替他出刊物,不仅继续得到曹石峻在纸张、经费上的支持,形势险恶时,谭林夫妇还从曹石峻处得到两张船票,坐船安全撤退到香港。
学音乐的年轻人,得到曹石峻的资助更是不胜枚举。杜鸣心、陈贻鑫等都对曹石峻充满感激和敬意。司徒一家兄弟都是学习小提琴的,最后决定让小妹司徒志文学大提琴,可苦于没有这件乐器,曹石峻就提供给她一把儿童用的小大提琴,司徒志文至今仍念念不忘。对于一些有才能的音乐学生,曹石峻常是不惜出重资帮助他们请外国名师指导。如出资为杨秉荪请阿德勒(工部局乐队首席之一)为师等。
不得已的离别
解放后,我们各自投身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和上海的老友见面的机会很少,后来得知曹石峻经常被派往香港、欧洲等地从事商业活动。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敌视、封锁,国家物资极度匮乏。曹石峻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可以很好的面对新的任务。以后我们又听说曹石峻夫妇被派到欧洲大陆,主要在法国工作。
曹石峻夫妇去欧洲前已有三个儿子,出国后交由奶奶照顾,以后在法国又生了个男孩,约一年后送回中国。十几年的别离,难得的短期团聚,他们和老朋友们更是无法交往。50、60年代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与90年代后的形势是无法相比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夫妇承受着亲情离别的痛苦。
在那些艰苦岁月,钱挹珊始终没有放弃她心爱的大提琴。我们后来才知道,钱挹珊曾旅居法国靠近西班牙的地方数年,而那时世界著名大提琴鼻祖卡萨斯就在临近的西班牙那边居住。她拜卡萨斯为师学了3年之久。以前钱挹珊在上海音专学习时,曾师从舍夫磋夫和杜克森教授,是优秀的大提琴学生。解放前曾在上海市府交响乐团(原工部局乐队)合作下演出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这在当时中国音乐家中是极为难得的,在这样的基础下又经过卡萨斯三年指导,钱挹珊很有心得。
1959年,曹石峻和钱挹珊在国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两个同志是经过严格考验被批准入党的。时局的艰难,工作的艰苦,他们二人经常绷紧神经过日子,直到1963年,因曹石峻身体有病才回国。一年后,他们被安排在国际关系学院教法文,这时家人团聚才过起了正常人的家庭生活。
文革中绝食抗议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以曹石峻的身份和经历,很多事情根本无法说清。曹石峻是因为身体情况从国外调回来的,按照毛主席当年下达的“五七指示”是可以不下乡去的。因为曹石峻据理力争,坚持不下乡,造反派停发了他的工资,几个月下来,家里生活拮据,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曹石峻开始变卖家中的东西,把值一些钱的都卖了,直至身上穿的衣服。在这期间,曹石峻自然而然地发了些牢骚,说了些不中听的话,竟然被公安人员殴打和非法拘留,家里三四天不知道人的下落。曹石峻被戴着手铐秘密押送到学校的下放地点——河北省饶阳县后,才通知了家人。
对这种侵犯人权,绑架下乡的行为,曹石峻用绝食表示抗议,竟又被粗暴施行了输液注射,直到钱挹珊和孩子被迫举家迁往饶阳,这场迫害才得以缓解。之后国际关系学院解散,干部教师就地分配,曹石峻和钱挹珊都被分到了河北大学。但他们一直留在干校没有去上班。国际关系学院重新恢复后,他们的人事关系重又回到学院。为了对绑架下乡表示抗议,他们不肯回京,在乡下生活到1978年后才回到北京。
曹石峻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尽管恢复了党籍,补发了工资,名誉也得到平反,但在精神上受到的创伤己难愈合。曹石峻依据国际惯例要求对自己在精神上受到的伤害给予经济赔偿。对此,他据理力争。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提出赔偿的要求没能够实现而沉沦。相反,他非常珍惜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甚至就连他最喜欢到书店淘购旧书也由孩子来代理。他在此期间,大量读书,除了读马列主义的中文版,还买来原版和外文版反复对照着读。除了阅读经典著作,他还自学了阿拉伯语、斯瓦西里语、日语、希腊语、印度语等外国语言。他对许多小语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收集了许多各种语言的字典。曹石峻就是这样一个对国家,对人民非常负责的共产党人,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学者,活到了82岁,学到了82岁。
绿邨旧友在京相聚
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到他家,也只能见到钱挹珊而没法见到他。即使李德伦去看他也无法交谈了。只有一次徐迟不经同意自己闯入,倒和他交谈了一番,具体谈些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钱挹珊,她被分配到河北大学教法文后,李德伦曾向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推荐,认为她应在音乐方面发挥才能。赵沨表示同意,但是不知为什么一直未能落实。以后贺绿汀专程从上海来到北京,经过努力终于把钱挹珊户口从北京迁至上海,给她安排了房子,聘请她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直到退休。
1991年,徐迟80岁生日,李德伦、李珏、瞿希贤约钱挹珊来北京和平里,共同商议给徐迟写几句贺词,今天,旧的发黄的宣纸上还留着墨迹:“徐迟兄,值吾兄80寿诞之际,沪上绿 旧友在京相聚,回忆往事,拟寿联为赠:40年前绿 夜话阁下妙语连珠惊四座,令人神往。下联是:半世纪后走南闯北,老将笔锋犀利震文坛,影响深广。最后署名是:李德伦、李珏、瞿希贤、曹石峻、钱挹珊、黎频。徐迟回信:“收寿联,禁不住泪如雨下……”
曹石峻于1992年逝世。徐迟是1996年12月去世的。而李德伦于2001年追随他们之后离去。从资本家到革命者,从笑谈革命到付诸行动,曹石峻在我们心中是可敬、可佩的人。我们从内心深处深深地敬爱他,谨以此文遥祭老曹在天之灵。(完)
(接上期)
送司徒志文儿童大提琴
曹石峻的家不仅为音乐人提供活动场所,遇到音乐家有困难,他夫妇俩总是给予帮助。我们的同学纪汉文家境贫寒,靠拉琴伴奏赚点钱生活,但是大提琴找工作更难,他家还有老母亲靠他抚养,曹石峻长期留他在家吃饭,这份情谊挨过饿的人最能体会。
李凌曾写文提到:“1946年底,最艰苦的时刻,陶行知创办育才音乐组,由于经济困难,请不到好教师,曹石峻和瞿希贤经常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新音乐》在出版和活动经费上有困难,曹、瞿他们也经常关心。”(《音乐研究》1985年2月号)李凌离沪后,谭林接替他出刊物,不仅继续得到曹石峻在纸张、经费上的支持,形势险恶时,谭林夫妇还从曹石峻处得到两张船票,坐船安全撤退到香港。
学音乐的年轻人,得到曹石峻的资助更是不胜枚举。杜鸣心、陈贻鑫等都对曹石峻充满感激和敬意。司徒一家兄弟都是学习小提琴的,最后决定让小妹司徒志文学大提琴,可苦于没有这件乐器,曹石峻就提供给她一把儿童用的小大提琴,司徒志文至今仍念念不忘。对于一些有才能的音乐学生,曹石峻常是不惜出重资帮助他们请外国名师指导。如出资为杨秉荪请阿德勒(工部局乐队首席之一)为师等。
不得已的离别
解放后,我们各自投身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和上海的老友见面的机会很少,后来得知曹石峻经常被派往香港、欧洲等地从事商业活动。那时新中国刚刚建立,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敌视、封锁,国家物资极度匮乏。曹石峻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可以很好的面对新的任务。以后我们又听说曹石峻夫妇被派到欧洲大陆,主要在法国工作。
曹石峻夫妇去欧洲前已有三个儿子,出国后交由奶奶照顾,以后在法国又生了个男孩,约一年后送回中国。十几年的别离,难得的短期团聚,他们和老朋友们更是无法交往。50、60年代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与90年代后的形势是无法相比的。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们夫妇承受着亲情离别的痛苦。
在那些艰苦岁月,钱挹珊始终没有放弃她心爱的大提琴。我们后来才知道,钱挹珊曾旅居法国靠近西班牙的地方数年,而那时世界著名大提琴鼻祖卡萨斯就在临近的西班牙那边居住。她拜卡萨斯为师学了3年之久。以前钱挹珊在上海音专学习时,曾师从舍夫磋夫和杜克森教授,是优秀的大提琴学生。解放前曾在上海市府交响乐团(原工部局乐队)合作下演出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这在当时中国音乐家中是极为难得的,在这样的基础下又经过卡萨斯三年指导,钱挹珊很有心得。
1959年,曹石峻和钱挹珊在国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两个同志是经过严格考验被批准入党的。时局的艰难,工作的艰苦,他们二人经常绷紧神经过日子,直到1963年,因曹石峻身体有病才回国。一年后,他们被安排在国际关系学院教法文,这时家人团聚才过起了正常人的家庭生活。
文革中绝食抗议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以曹石峻的身份和经历,很多事情根本无法说清。曹石峻是因为身体情况从国外调回来的,按照毛主席当年下达的“五七指示”是可以不下乡去的。因为曹石峻据理力争,坚持不下乡,造反派停发了他的工资,几个月下来,家里生活拮据,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曹石峻开始变卖家中的东西,把值一些钱的都卖了,直至身上穿的衣服。在这期间,曹石峻自然而然地发了些牢骚,说了些不中听的话,竟然被公安人员殴打和非法拘留,家里三四天不知道人的下落。曹石峻被戴着手铐秘密押送到学校的下放地点——河北省饶阳县后,才通知了家人。
对这种侵犯人权,绑架下乡的行为,曹石峻用绝食表示抗议,竟又被粗暴施行了输液注射,直到钱挹珊和孩子被迫举家迁往饶阳,这场迫害才得以缓解。之后国际关系学院解散,干部教师就地分配,曹石峻和钱挹珊都被分到了河北大学。但他们一直留在干校没有去上班。国际关系学院重新恢复后,他们的人事关系重又回到学院。为了对绑架下乡表示抗议,他们不肯回京,在乡下生活到1978年后才回到北京。
曹石峻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尽管恢复了党籍,补发了工资,名誉也得到平反,但在精神上受到的创伤己难愈合。曹石峻依据国际惯例要求对自己在精神上受到的伤害给予经济赔偿。对此,他据理力争。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提出赔偿的要求没能够实现而沉沦。相反,他非常珍惜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甚至就连他最喜欢到书店淘购旧书也由孩子来代理。他在此期间,大量读书,除了读马列主义的中文版,还买来原版和外文版反复对照着读。除了阅读经典著作,他还自学了阿拉伯语、斯瓦西里语、日语、希腊语、印度语等外国语言。他对许多小语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收集了许多各种语言的字典。曹石峻就是这样一个对国家,对人民非常负责的共产党人,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学者,活到了82岁,学到了82岁。
绿邨旧友在京相聚
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到他家,也只能见到钱挹珊而没法见到他。即使李德伦去看他也无法交谈了。只有一次徐迟不经同意自己闯入,倒和他交谈了一番,具体谈些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钱挹珊,她被分配到河北大学教法文后,李德伦曾向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推荐,认为她应在音乐方面发挥才能。赵沨表示同意,但是不知为什么一直未能落实。以后贺绿汀专程从上海来到北京,经过努力终于把钱挹珊户口从北京迁至上海,给她安排了房子,聘请她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直到退休。
1991年,徐迟80岁生日,李德伦、李珏、瞿希贤约钱挹珊来北京和平里,共同商议给徐迟写几句贺词,今天,旧的发黄的宣纸上还留着墨迹:“徐迟兄,值吾兄80寿诞之际,沪上绿 旧友在京相聚,回忆往事,拟寿联为赠:40年前绿 夜话阁下妙语连珠惊四座,令人神往。下联是:半世纪后走南闯北,老将笔锋犀利震文坛,影响深广。最后署名是:李德伦、李珏、瞿希贤、曹石峻、钱挹珊、黎频。徐迟回信:“收寿联,禁不住泪如雨下……”
曹石峻于1992年逝世。徐迟是1996年12月去世的。而李德伦于2001年追随他们之后离去。从资本家到革命者,从笑谈革命到付诸行动,曹石峻在我们心中是可敬、可佩的人。我们从内心深处深深地敬爱他,谨以此文遥祭老曹在天之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