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腐败被外界称之为"政治之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和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腐败现象,已经涉及到公共权力的各个领域(范围性广),正在破坏正常的工作秩序(破坏性大),损害社会公共资源(危害性重)。本文通过总结一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特别是通过一些例子阐述"政治之癌"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危害性。因此,开展腐败问题研究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党和國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对党优良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继承。
关键词:腐败 反腐败 党风廉政建设 党群关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以身作则、洁身自好的态度,一贯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特别是建国初期,为了防止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被糖衣炮弹打中,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党及时开展了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等运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过程越来越深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腐败形式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党员干部可能出现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泛腐败现象。而当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立足就在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党群关系密切),现在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已经和群众彻底分开,面对人民群众,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摆臭官架子,不能为人民服务。唐太宗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更通俗点就是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鱼儿是离不开水的。离开水的鱼是活不下来的,离开了或者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盘,就离开了共产党自身发展生长的土壤。①因此,总结一下腐败的现象以及当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形式,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之癌”的新表现形式
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展迅猛的势头最为严重,它侵犯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损害的是社会公共资源,败坏的是人民公仆形象。它更危及到和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法律的有效实施,也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是我国官僚最大的一颗毒瘤。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②特别是在我国即将转型时期,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的需要,政府必须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当今腐败形式多种多样,而主要形式有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官僚主义、形象工程、感情投资以及各种形式的灰色收入等等。其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和阶层:
(一)不同行业和阶层间的不合理收入。中国各阶层的收入一直都是不合理的,差异很大。而且行业由于性质不同,收入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譬如,中石化公司在全世界都是很有钱的吧,在中石化北京总公司大楼一盏1200万的天价吊灯,把中石化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家都知道,中石化中石油500强的排名是得益于垄断收益以及几乎每年都有的国家巨额补贴。这就是典型的用国家的钱干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代表。也可以说是中石化大搞形象工程,让全国百姓都对它很有意见。像中石化这样的大公司,都会有这样的“泛腐败”现象出现,更何况一些其他的行业隐藏着其他各式各样的“泛腐败”又不得而知。
(二)干部选拔和人事任免。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虽然制度越来越完善,但难免还是会有疏漏之处,而这些疏漏之处正好给了一些党员干部、不良商家、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目前,我国干部选拔和人事任免中的不良风气仍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国一些比较遥远的地方干部选拔缺乏公开竞争,长官意志多,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③譬如,像我国较远的湘西地带——郴州,发生了李大伦贪污落马案,但是他被法院审查的时候,曾称:“在郴州要数贪官,我算小的,只能排在第12位”。这句话让人很诧异,很雷人。因为李大伦是郴州市市委书记,郴州市的大哥大。如今,李大伦已经落马落年,那么其余的人是谁?如今又在何处?这却不得而知。还有一些发生在西南地区的贵州省,那里经常发生买官卖官,感情投资已经司空见惯。
(三)其他隐形形式的腐败。除上述几种表现形式之外,泛腐败还存在多种形式,在节假日、婚庆喜事、子女上学、就业、评职称、求医问药、形象工程、公款吃喝、买官卖官、要官跑官等方面表现得最为活跃。
二、中国社会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之所以现在社会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腐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水平的缺失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精神的堕落。腐败的产生,首先是精神的堕落。这些年的大量事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党员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往往决定了这个人或者这个社会的风气。腐败的出现与人们价值取向的扭曲和道德水平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④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建立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的内心防线,这是对腐败最有力的防范。
(二)经济多样化与相关法律制度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对一些行为的是与非、合法与不合法,往往在认识上很不一致,这给以权谋私的人可乘之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制建设。还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集中力量查办经济犯罪大案要案,加强对犯人犯罪的打击,使任何犯法的人不得逍遥法外。⑤
(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人形容,“腐败”就像一辆公共汽车,要么你就挤上去,要么就等下一班,站在车前挡道只会成为被提防和嘲弄的对象,于是一些人渐渐地也就被“腐败”的环境“渗透和同化”了,也导致了一些“腐败”“被动”地泛滥开来。
三、如何有效的预防“政治之癌”
“政治之癌”不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恶化党群、政民关系,败坏执政能力,而且浪费消耗巨大的国力资财,还使不少官员走向经济腐败犯罪。惩治腐败难,遏制隐形腐败更难,因为现在的新型腐败表现形式更多样,涉及范围更广泛,动作行为更隐蔽,所以查处起来难度更大。
(一)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从根本上消除泛腐败,仅仅依靠道德规范的约束远远不够,还必须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还要完善监督机制,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而且还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监督制度,确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大反腐败惩治力度。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把惩治与预防始终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方面。反腐败必须要进一步抓好大案要案查处,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严查严惩。只有严惩,才能刹住不正之风,才能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写本文的要旨所在。要想从根源上束清腐败的问题,首先就要先从我们党员干部本身做起,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要严惩腐败分子,又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水平的综合反应,是党的作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风问题不仅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更影响党风,影响社会风气。既要加大纠风工作力度,更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认为只要能密切人民群众,就可以解决一切。因为,鱼是离不开水的,我们也离不开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盘,否则我们就离开了自我生存的土壤。这也印证了历史上的一句名言:没有人民支持的党,那这个党便没有了一切。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艰苦风斗的作风,发扬“两个务必”精神,坚持党的优越领导,牢牢地团结住全国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和人民站在一边,我们党、我们国家才能从根源上克服腐败与“泛腐败”问题。总之一句话,腐败问题要在党的领导下,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向下,才能使这片土壤健康地、良好地、和谐地生长。
参考文献:
[1]罗忠敏著.新中国6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和经验34
[2]欧斌,余丽萍,李光民著.国际反腐败公约与国内司法制度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9-152
[3]反腐倡廉建设2008[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61
[4][5]杨夏柏主编.反腐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19、54
关键词:腐败 反腐败 党风廉政建设 党群关系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以身作则、洁身自好的态度,一贯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特别是建国初期,为了防止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被糖衣炮弹打中,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党及时开展了整风整党运动、“三反”“五反”等运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过程越来越深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腐败形式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党员干部可能出现新问题、新情况,特别是泛腐败现象。而当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立足就在于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党群关系密切),现在党的一些领导干部已经和群众彻底分开,面对人民群众,他们很多人只知道摆臭官架子,不能为人民服务。唐太宗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更通俗点就是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鱼儿是离不开水的。离开水的鱼是活不下来的,离开了或者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盘,就离开了共产党自身发展生长的土壤。①因此,总结一下腐败的现象以及当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形式,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政治之癌”的新表现形式
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通病,而我国腐败现象发展迅猛的势头最为严重,它侵犯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损害的是社会公共资源,败坏的是人民公仆形象。它更危及到和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法律的有效实施,也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是我国官僚最大的一颗毒瘤。腐败问题已经对党,对国家和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②特别是在我国即将转型时期,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的需要,政府必须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当今腐败形式多种多样,而主要形式有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官僚主义、形象工程、感情投资以及各种形式的灰色收入等等。其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和阶层:
(一)不同行业和阶层间的不合理收入。中国各阶层的收入一直都是不合理的,差异很大。而且行业由于性质不同,收入也存在很大的差距。譬如,中石化公司在全世界都是很有钱的吧,在中石化北京总公司大楼一盏1200万的天价吊灯,把中石化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家都知道,中石化中石油500强的排名是得益于垄断收益以及几乎每年都有的国家巨额补贴。这就是典型的用国家的钱干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的代表。也可以说是中石化大搞形象工程,让全国百姓都对它很有意见。像中石化这样的大公司,都会有这样的“泛腐败”现象出现,更何况一些其他的行业隐藏着其他各式各样的“泛腐败”又不得而知。
(二)干部选拔和人事任免。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虽然制度越来越完善,但难免还是会有疏漏之处,而这些疏漏之处正好给了一些党员干部、不良商家、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目前,我国干部选拔和人事任免中的不良风气仍比较严重。尤其是我国一些比较遥远的地方干部选拔缺乏公开竞争,长官意志多,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③譬如,像我国较远的湘西地带——郴州,发生了李大伦贪污落马案,但是他被法院审查的时候,曾称:“在郴州要数贪官,我算小的,只能排在第12位”。这句话让人很诧异,很雷人。因为李大伦是郴州市市委书记,郴州市的大哥大。如今,李大伦已经落马落年,那么其余的人是谁?如今又在何处?这却不得而知。还有一些发生在西南地区的贵州省,那里经常发生买官卖官,感情投资已经司空见惯。
(三)其他隐形形式的腐败。除上述几种表现形式之外,泛腐败还存在多种形式,在节假日、婚庆喜事、子女上学、就业、评职称、求医问药、形象工程、公款吃喝、买官卖官、要官跑官等方面表现得最为活跃。
二、中国社会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之所以现在社会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腐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水平的缺失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精神的堕落。腐败的产生,首先是精神的堕落。这些年的大量事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党员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往往决定了这个人或者这个社会的风气。腐败的出现与人们价值取向的扭曲和道德水平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④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建立起一道牢固的思想道德的内心防线,这是对腐败最有力的防范。
(二)经济多样化与相关法律制度相对滞后的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一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跟不上经济的发展,对一些行为的是与非、合法与不合法,往往在认识上很不一致,这给以权谋私的人可乘之机。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法制建设。还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集中力量查办经济犯罪大案要案,加强对犯人犯罪的打击,使任何犯法的人不得逍遥法外。⑤
(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人形容,“腐败”就像一辆公共汽车,要么你就挤上去,要么就等下一班,站在车前挡道只会成为被提防和嘲弄的对象,于是一些人渐渐地也就被“腐败”的环境“渗透和同化”了,也导致了一些“腐败”“被动”地泛滥开来。
三、如何有效的预防“政治之癌”
“政治之癌”不仅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恶化党群、政民关系,败坏执政能力,而且浪费消耗巨大的国力资财,还使不少官员走向经济腐败犯罪。惩治腐败难,遏制隐形腐败更难,因为现在的新型腐败表现形式更多样,涉及范围更广泛,动作行为更隐蔽,所以查处起来难度更大。
(一)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从根本上消除泛腐败,仅仅依靠道德规范的约束远远不够,还必须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还要完善监督机制,建章立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而且还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监督制度,确保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大反腐败惩治力度。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把惩治与预防始终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惩治和预防,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方面。反腐败必须要进一步抓好大案要案查处,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严查严惩。只有严惩,才能刹住不正之风,才能起到了警示作用。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写本文的要旨所在。要想从根源上束清腐败的问题,首先就要先从我们党员干部本身做起,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要严惩腐败分子,又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水平的综合反应,是党的作风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风问题不仅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更影响党风,影响社会风气。既要加大纠风工作力度,更要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认为只要能密切人民群众,就可以解决一切。因为,鱼是离不开水的,我们也离不开社会主义这个大方向盘,否则我们就离开了自我生存的土壤。这也印证了历史上的一句名言:没有人民支持的党,那这个党便没有了一切。我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艰苦风斗的作风,发扬“两个务必”精神,坚持党的优越领导,牢牢地团结住全国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和人民站在一边,我们党、我们国家才能从根源上克服腐败与“泛腐败”问题。总之一句话,腐败问题要在党的领导下,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向下,才能使这片土壤健康地、良好地、和谐地生长。
参考文献:
[1]罗忠敏著.新中国60年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和经验34
[2]欧斌,余丽萍,李光民著.国际反腐败公约与国内司法制度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9-152
[3]反腐倡廉建设2008[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61
[4][5]杨夏柏主编.反腐败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