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的世界游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开幕,今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本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用物品叙述历史”的经典展览,带来了100件有趣的文物,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准备的第101件展品“2001年宣布中国重返世贸组织(WTO)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收尾。
  这些文物在来北京之前,已经陆续在日本、阿布扎比、澳大利亚进行巡展,并曾在当地引起非常大的轰动。那么,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这次举办相比,这个展览在其他国家开放时还有什么有趣的细节呢?
  3月1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
  日本篇
  2015年4月18日,“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登陆日本,分别在神户市立博物馆、东京都美术馆、福冈的九州国立博物馆进行展览。
  展览期间,日方举行了各类纪念演讲和迷你演唱会,NHK电视台还制作了纪录片《不为人知的大英博物馆》。
  东京都美术馆的展览海报
  日本方面,为这个展览做足了工夫。
  应该挑选哪什么展品作为第101件展品?日本在网络上做了征集评选,包括硬是明星要润、堺雅人、茶人千宗屋在内的众多日本名人与网民一起,纷纷在网络上“晒”出自己心目中最有理由成为第101件展品的物件。
  然而,最终日方选择的第101件展品却很耐人寻味。如九州国立博物馆选择的纸鹤。很多日本人认为即使是现今科技如此发达的年代,人们还是避免不了遭受天灾,因此选择这件展品的理由是:为人们祈祷更好的明天。
  九州国立博物馆选择纸鹤作为第101件展品
  对这样的一场精彩的博物馆展览,日本观众有着怎样的评价呢?
  日本媒体:参观了这次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有什么感受?
  日本观众:非常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看。
  日本观众:之前看过《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的书,做好功课再去收获很大。
  日本观众:看到了许多很有名气的展品,好莱坞电影《哈利波特》第一部中出现的“路易斯岛的国际象棋棋子”,日本的教科书也被介绍的“汉城的标准”等等。
  展览上的路易斯岛棋子
  日本媒体:此次展览与其他文物展览有什么区别吗?
  日本观众:展览中有各种稀世珍品,电视台还特地拍摄了纪录片,也邀请了很多很棒的演员进行旁白讲解,感觉很受重视,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宣传。
  日本观众:这次展览展品丰富,布置得当,说明编写细致,哪怕之前很少看展览的人也会觉得十分有趣。
  日本觀众:展览还有爪哇岛的传统演艺,真的特别享受。
  阿布扎比篇
  2016年,“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巡回展于来到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在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展览,展期从4月23日至8月1日,共持续了100天。
  霍克森胡椒瓶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慕名而来的阿联酋游客,对展览好评如潮: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博物馆,这是一段令我吃惊的旅程。”
  “这些文物太美了,几百,几千年的东西,今天依旧那么清晰。”
  “唯一遗憾的就是只带来了着一百件文物,没让我好好的大饱眼福!”
  而扎耶德国家博物馆项目经理Salama Al则表示:“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历史对象的集合,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机会,了解更多关于我们来自何方,我们是谁,以及阿联酋的文化意义和阿拉伯世界人类历史。”
  澳大利亚篇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的环球之旅,在来到北京之前,是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当时,这个展览被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作为春/夏季的主推展览。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选了一件被世界认可的澳大利亚创新产物作为第101件文物亮相本次展览。那就是1992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研究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试验台,它其实就是现代Wi-Fi的前身。如今全球包括计算机、电视和智能手机在内的超过50万设备使用着Wi-Fi。
  世界上最古老的wi - fi技术
  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主任马修博士则认为奥古斯头像是一项非凡的收藏。“这些对象本身是一座宝库”,他说:“但当我看着像奥古斯都的铜头,很难离开博物馆,我真的觉得我们是多么幸运。”奥古斯都是罗马的第一任皇帝,也是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其实,这个头像原是一座塑像的一部分,后被砍下。它象征着皇权的扩张,但最后被当成战利品夺走,现在人们才了解,它讲述的是权利的脆弱。
  奥古斯都头像
  那么,对这样的一场精彩的博物馆展览,澳大利亚人又有怎样的评价呢?
  澳大利亚媒体:参观了这次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有什么感受?
  澳大利亚观众:太精美了,只有100件文物太可惜了,希望有机会去伦敦看更多的文物。
  澳大利亚观众:有时间绝对可以安排一个整天在这里参观。
  澳大利亚观众:大英博物馆不愧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博物馆,佩服英国人对文物的保护的力度之大。
  澳大利亚观众:看着这些展品,通过这些文物仿佛在与别国文化的交流,感受、品味、斟酌了许多非凡的东西。
  中国篇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本号后续推出的深度解读《大英展印象:用物品重构的世界史》以及特邀展评人的展览评测文章。
  (本文摘编自“博物致知”公号,撰文/顾铭钰)
其他文献
7月2日至10月18日,奥黛丽·赫本摄影展在英国国家肖像馆举行,展览用70余幅珍貴的照片展现了这位时代偶像一生的艺术生涯,也让我们再次想起她的美和与众不同。  明星和电影的关系非常复杂,有些明星,必须要依附于某些电影,人们谈起电影才会想起他们,并且把他们和角色混为一谈,他们和角色互相寄生;有些明星,却脱离了成就他们的电影或者其他作品,以独立的方式存在,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一种独立的颜色、声音、
期刊
7月5日,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进入遗产申报审议环节的最后一天,全天审议文化遗产申报项目13项,其中11项为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共产生新的世界遗产9项,除土耳其项目2001年曾被评估为暂缓列入后经过十多年补充材料重新提交申报外,其余均为新的申报项目。  9个项目分别为:  挪威的留坎镇与诺托登地区工业遗产  Rjukan–Notodden Industrial Heritage Site  德国汉堡的
期刊
最近什么最火?说是大圣应该不为过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完成了票房逆袭,喜欢悟空的你,何不到上海来一次「面圣」之旅呢!目前,上海电影博物馆正在举办「《大闹天宫》诞生50周年纪念展」,绝对不容错过喔~  “大闹天宫”展项  位于三楼【动画长廊】展区  造型设计  展示墙的这一部分陈列了张光宇为《大闹天宮》设计的孙悟空人物造型(右上)以及时任原画设计师的严定宪当年对着镜子反复琢磨、体会孙猴子特定动
期刊
国际博物馆协会曾在2001年将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社区”。意在指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所起到的推动发展作用。  博物馆作为社区中的特殊成员,其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要用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协作精神来衡量。博物馆与社区成员互相依赖,如果没有了协作精神,双方不能从中互相学习,那么举办多少场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  社区,宏观社会的缩影  在美国,博物馆经常被用作社区活动中心;人们围绕着自己所感兴趣的
期刊
在下半刊中,杂志精选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具有标志性内容的文章。以“博物馆與文化遗产关键概念” 为主题,开启《国际博物馆》杂志的新阶段。  对于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来讲,沙罗 · 高斯(1986)、迈克尔 · 埃姆斯(1985)、阿尔法 · 奥马尔 · 科纳雷(1983)等作者所阐述的观点以及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都对巩固博物馆学科地位,发展博物馆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平台。  博物馆长期以来对于物质形态藏品的研究与利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与方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本身的特性,需要依托行为人自身而存在,并通过技艺、声音等载体口传身教来得以传承。所以如何在博物馆将“非遗”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下去,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将从博物馆教育入手,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依托博物馆平台向公众进行传播。  细纹刻纸  非物
期刊
过去几年中,中国的博物馆行业发生了一些非常大的变化:  首先,从数量上,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新的博物馆开馆;其次,未成年访客的数量上涨得最为迅速,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博物馆视为社会教育空间,他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最重大的一个改变是,公共教育成为了中国博物馆评级的核心指标,博物馆不再是一个只重收藏和研究的机构,而是转向了与社会共享教育资源。  过去几年的这些大事对博物馆而言,催生出一个问题:为满
期刊
踏进美术馆,人人所期待的都是一场不虚此行的经历。  但常常会发现,从作品晃悠到作品,每件艺术品停留个十秒二十秒之后,别人兴趣盎然,自己却疲惫不堪?在博物馆面对,也同样如此。  阿兰·德波顿说:“我们与艺术的相遇,并不总像预想中那般美好。”不仅如此,甚至,还可能会陷入各种对于看展览的偏见里去——  对这些,一位来自荷兰的资深艺术顾问约翰·艾迪玛,或许能给出一些有趣的建议。  他的建议很实际,诸如:如
期刊
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是通过展览来达到其普惠启发大众的目的,而展览质量的高低,则直接影响了观众的观感体验,以及是否能够把握住展览所要传递的信息。但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展览依旧只停留在文物单纯的陈列展示上,或是大范围的强加一些关联性并不大的数字媒体技术,并没有充分挖掘文物价值——其背后的故事性。  一个展览的成功与否也取决于是否把故事讲好了,而博物馆作为藏有无数故事的宝库,如何通过展览“讲故事”,如何为
期刊
展览开幕那天,我在幽暗的展厅仔细看着,一件一件地,不肯落下任何细节。  除去我自己对历史的兴趣之外,这大概是因为展览开幕前的一个月,媒体上的信息已经在狂轰滥炸——展览本身脱胎于BBC的广播节目、中国是巡展的最后一站、100件文物会带你领略世界史……  大英展开幕当天,策展人贝琳达·克里勒博士正给观众介绍展品。  然而,当身处展厅内,顺着号码逐一看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不论是此前报道的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