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战场上,有一种武器,它不仅是集强大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于一身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而且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它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作战,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它,就是坦克。从坦克发明至今,世界上已经建造了数十万辆坦克,坦克也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被誉为“陆战之王”。
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10月,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应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以打破西部前线的沉闷僵局。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投入生产,并参与了对德作战。英国研制的坦克就是“马克”I型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坦克。
“马克”I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I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马克”I型坦克靠履带行走,能越障跨壕,不惧枪弹,无所阻挡,战斗中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线。正是由于坦克的出现,陆军的发展从此跨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从战火中诞生、发展起来的。从1927年建军以来,我军历经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辉发展历程。1945年11月,我军在沈阳原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缴获两辆日军坦克(一辆损坏),其中一辆坦克开至当时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所在地——辽宁省马家湾子。这辆日本造97式坦克也因此成为我军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
该坦克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因为其资格老、机件旧,被坦克手亲切地称为“老头坦克”。在1948年辽沈战役攻打锦州作战中,“老头坦克”和另外3辆坦克一起掩护步兵突破国民党守军的老城外围工事。战斗中,其他3辆坦克被击伤掉进河沟,无法作战,“老头坦克”孤车冲向敌军阵地,将敌军火力点——消灭,为步兵扫除了不少前进的障碍,一直猛冲到国民党军城防司令部,对着敌司令部猛烈开炮,迫使敌军打出了白旗。战后,这辆坦克被命名为“功臣号”坦克。
辽沈战役结束后,“功臣号”坦克又南下参加了平津战役。在攻打天津战役中,“功臣号”坦克再立战功。随后,“功臣号”坦克和它所在的战车团参加了北平入城式和西苑机场阅兵式。在开国大典中,“功臣号”坦克光荣地参加了阅兵式,并被作为领头车,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随着解放军装甲部队的装备不断更新,“功臣号”坦克也光荣退役,但因为它的卓越功绩,被送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功勋兵器,陈列在兵器馆的前厅。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作战的需求,坦克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结构、威力还是类型、用途,与早期坦克都有很大不同。各国相继研制装备了多种坦克,如前苏联的T—34坦克、德国的“虎”式坦克、美国的M4系列坦克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而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并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二战结束后,各国始终没有停下研发坦克的步伐,他们借鉴坦克的使用经验,研制了更加先进的坦克。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坦克发展到今天,已经克服了以往坦克的弱点,各方面性能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德国的“豹”II、美国的M1A2,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等。
坦克尽管在战场上的作用意义不容置疑,但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坦克的“敌人”、“克星”也越来越多,与机械化条件下作战相比坦克的地位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导弹,大口径反坦克炮,武装直升机等,都是坦克的“死敌”。特别是武装直升机,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坦克和装甲目标的武器。国外曾进行过模拟对抗试验,试验表明坦克与直升机对抗的击毁概率为12:1—19:1。海湾战争中,美军的“AH—64”就被证明是优秀的坦克猎人,它摧毁了数以百计伊拉克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
同时,原始的反坦克壕沟,蛇腹型铁丝网,反坦克三角锥,反坦克拒马等在战争中仍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10月,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在英国远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校提出,应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以打破西部前线的沉闷僵局。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投入生产,并参与了对德作战。英国研制的坦克就是“马克”I型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坦克。
“马克”I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I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马克”I型坦克靠履带行走,能越障跨壕,不惧枪弹,无所阻挡,战斗中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线。正是由于坦克的出现,陆军的发展从此跨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从战火中诞生、发展起来的。从1927年建军以来,我军历经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光辉发展历程。1945年11月,我军在沈阳原日本关东军坦克修理厂缴获两辆日军坦克(一辆损坏),其中一辆坦克开至当时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所在地——辽宁省马家湾子。这辆日本造97式坦克也因此成为我军历史上的第一辆坦克。
该坦克先后参加了绥芬河剿匪、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因为其资格老、机件旧,被坦克手亲切地称为“老头坦克”。在1948年辽沈战役攻打锦州作战中,“老头坦克”和另外3辆坦克一起掩护步兵突破国民党守军的老城外围工事。战斗中,其他3辆坦克被击伤掉进河沟,无法作战,“老头坦克”孤车冲向敌军阵地,将敌军火力点——消灭,为步兵扫除了不少前进的障碍,一直猛冲到国民党军城防司令部,对着敌司令部猛烈开炮,迫使敌军打出了白旗。战后,这辆坦克被命名为“功臣号”坦克。
辽沈战役结束后,“功臣号”坦克又南下参加了平津战役。在攻打天津战役中,“功臣号”坦克再立战功。随后,“功臣号”坦克和它所在的战车团参加了北平入城式和西苑机场阅兵式。在开国大典中,“功臣号”坦克光荣地参加了阅兵式,并被作为领头车,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随着解放军装甲部队的装备不断更新,“功臣号”坦克也光荣退役,但因为它的卓越功绩,被送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功勋兵器,陈列在兵器馆的前厅。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作战的需求,坦克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结构、威力还是类型、用途,与早期坦克都有很大不同。各国相继研制装备了多种坦克,如前苏联的T—34坦克、德国的“虎”式坦克、美国的M4系列坦克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而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并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二战结束后,各国始终没有停下研发坦克的步伐,他们借鉴坦克的使用经验,研制了更加先进的坦克。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坦克发展到今天,已经克服了以往坦克的弱点,各方面性能都有了质的飞跃。如德国的“豹”II、美国的M1A2,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等。
坦克尽管在战场上的作用意义不容置疑,但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坦克的“敌人”、“克星”也越来越多,与机械化条件下作战相比坦克的地位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导弹,大口径反坦克炮,武装直升机等,都是坦克的“死敌”。特别是武装直升机,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坦克和装甲目标的武器。国外曾进行过模拟对抗试验,试验表明坦克与直升机对抗的击毁概率为12:1—19:1。海湾战争中,美军的“AH—64”就被证明是优秀的坦克猎人,它摧毁了数以百计伊拉克军队的坦克和装甲车。
同时,原始的反坦克壕沟,蛇腹型铁丝网,反坦克三角锥,反坦克拒马等在战争中仍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