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联合使用有“雷区”等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terw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且动辄联合使用。有人误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把几种抗菌药一块吃。殊不知,各类抗菌药的抗菌谱都不相同,用药不当轻则收不到理想的疗效,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许多调查结果表明,合并用药的品种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患者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时,用药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另外,使用率高达51.9%的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是造成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方式。比如患者频繁使用万古霉素,就会产生。肾毒性和耳毒性,尤其与其他可能产生肾、耳毒性的药物合用时更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反应。合并用药种类在5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合并用药6~10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合并用药11~15种时,不良反应为24.2%;合并用药16种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40%。因为适合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而又要防止耐药菌株发生的疾病。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用药时应适当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可见,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三不政策”,即不盲目购买抗生素、不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用了抗生素别随便停药,因为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
  什么是抗生素滥用?
  凡是超时、超量、无针对性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滥用的危害如何?很多,最严重的是导致细菌耐药,临床上原来有特效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作用越来越小,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美国医生曾经在网上列举了滥用抗生素的10大罪状:(1)增加患癌症的风险;(2)过敏反应;(3)打乱了肠内有益菌丛的构成,破坏肠内“生态”;(4)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5)迟滞免疫功能;(6)假丝酵母菌(如念珠菌)过分增多并引起对肠道更有害的感染;(7)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8)抗生素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人体,但它打乱了体内的有益细菌丛的构成,降低了肠胃功能,妨碍了矿物质的吸收,增加营养不良的发生;(9)疗效虚假,有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也能好;(10)成本太高。
  滥用抗生素,孩童受害最烈
  如今,滥用抗生素成了“国际病”,中国也不例外,而受害最烈的却是我们的孩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抗生素(主要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一半左右(大多数均是孩童)的耳聋患者;至于那些因为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毒副作用而致死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早在2003年5月18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磨店乡的村民王某某,因感冒发烧到合肥市某个体诊所就诊,医生汪凤霞做了简单的检查,便用6支头孢拉定(先锋4号)配25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给患者注射,不到1分钟,患者即感不适,后因严重的反应而被“120”送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最终还是一命呜呼了!感冒发烧,90%以上是病毒感染,汪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为了“創收”,即给病人注射高档、大剂量的抗生素,这不是典型的乱用、滥用,又是什么7据悉,我国每年因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其中因抗生素造成的占2/3以上。
  如今,儿童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和小儿腹泻较多。我们知道,“上感”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细菌感染引起:所以“上感”患儿不要动辄就给予抗生素口服、注射或静滴,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毫无疗效,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才可选用。至于小儿腹泻,也不要轻率地使用抗生素。如果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选用抗生素有效,如果是人类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而且会雪上加霜,导致正常菌群失调,使腹泻加重甚至迁延难愈。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难免娇贵,生了病当然着急,想使孩子“速效”的心理可以理解。然而,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很不完善,代谢、排泄能力较差,如使用抗生素不当,轻则产生不良反应,重则可致残、致死,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们有些医生,为了减少责任,明哲保身,或顺从患儿家长的意愿,或从“创收”的角度考虑,只要接触到发烧的患儿,不看有没有炎症,抗生素是否和患儿的病菌对号入座,便“红白青链一起上,庆大卡那不放松”,撒大网式的多种抗生素联用,弄得有些患儿耐药,有的造成二重感染,还有的当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不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吗?
  有关专家表示,其实在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不是细菌感染,吃抗生素不仅费钱,且无效,还容易造成菌群失调,产生细菌抗药性。
其他文献
一些人,依赖各种药物和先进的仪器撑到八九十岁,另一些人,在纯天然甚至是艰苦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地活到90岁、100岁,这两种状况下,生命的质量是有本质区别的。  105岁,独居,洗衣,做饭,吃肉,爱美……在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的苏桥镇,生活着一位百岁老人莫三妹。她从小就在苏桥镇生活,所住的村被当地人叫做“挂鸟树”。  居住:住老房子因为“不舍得”  来到苏桥镇后,行走了十几分钟,笔者找到了莫三妹老人的住
期刊
每年的6月24日,是“国际骨质疏松防治日”。伴随社会人群老龄化,由于内分泌、营养、阳光照射不足以及缺少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老年人中骨质疏松(也有不少青年人)成了本世纪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其次,如今人们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鸡鱼肉蛋等,都含有程度不同的“生长激素”,这些均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现有2亿多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达16%,6
期刊
说来奇妙,那天在首都机场国航贵宾候机厅,我一眼就认出了凌锋教授,而且情不自禁地跟她打了招呼。而在那之前,我只是透过10年前香港凤凰卫视当家主持人刘海若的起死回生才知道凌锋这个名字。这些年里,虽偶尔能在电视上见到康复后的刘海若,却从未见过凌锋的真模样。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我也和许多人一样,想当然地以为凌锋是一位男性。  接过凌锋的名片,第一行头衔不是通常的某医院某科主任、教授、博导,或中华医学会某分会委
期刊
今年54岁的邹淑娟,有一个儿子正在读大四,成绩较好。邹淑娟一心希望儿子能够去考公务员或研究生,但儿子自有想法——早日步入社会上工作,迎接挑战。年初,儿子偷偷和同学参加了应届毕业生招聘会,并和一个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两个月后,邹淑娟才发现儿子不声不響做了“人生的重大决定”。  平时,邹淑娟的血压就一直控制得不好,她本来就是大嗓门、急脾气,知道此事后顿时火冒三丈,在家和儿子大吵了一架。没多久,她就发现
期刊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长期以来,大多数人谈癌色变,认为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对癌症怀有极度的恐惧感。常言道,越怕死越要死。有多少癌症病人都是患了“恐癌症”,结果被癌症击垮。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一些意志坚强的人,当他们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能够坦然地面对癌症,坚强地和癌症作斗争。杭州市汾口镇何升文老人就是这种人。何升文被确诊癌症至今已有30个年头,在癌症面前,何升文采取了积极抗癌的措施,终于让癌症低头
期刊
记得《菜根谭》中有“嚼得菜根,百事可成”的古训。这菜根与粗粮是孪生姐妹,曾经都是艰苦岁月的代名词。世间瞬息万变,粗粮的地位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其一,粗粮在爱好口腹之娱的人类手中自我完善,一改以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口感弱势,讲究粗粮细作一一全麦饼松软可口,薏米粥细腻润滑,不复入口粗糙的时代。在粗粮弥补自身弱势的同时,人们越发认识到粗粮的多多好处。“粗粮野菜,健康常在”,这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不变
期刊
“开洋荤”字面理解为第一次吃外国食品,之后多用来比喻享用从未享用过的新鲜事物,可见“开洋荤”不容易。但是近几年各地市场上,卖“洋荤”的店越来越多,在家里亲自烹饪一道进口牛肉做的西冷牛扒,用国外进口的芝士自制芝士蛋糕,也都很容易实现。对于商家来说,零售进口食材是一个新商机;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进口食材也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稍不留神就会落入“陷阱”。  市场:小包装进口食材更受欢迎  随着消费者对吃的要
期刊
“无糖”、“不添加蔗糖”只是指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没有人为添加白砂糖。但是,没有添加白砂糖不等于没有添加其他糖类,如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中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人一定要控制此类食物的食用量。  “高纤维”食品如果口感出众、粗而不糙,无非是油脂在里面起到“润滑”的作用,纤维素在吸油后会变软。另外大量使用含饱和脂肪的氢化植物油或黄油等动物油来加工这些产品的话,口感更好更酥,所以消费者不宜多吃。
期刊
早在2003年10月份左右,一种威力巨大的超级病菌“食人菌”(MRSA)就在美国肆虐,据悉,当时美国部分地区陆续传来感染抗药性极强的“食人菌”病例,严重者不得不截肢,甚至由此丧命。据悉,佛罗里达州的冲浪者哈伯德,被诊断为感染了一种超级病菌。哈伯德在大西洋游泳冲浪时,身上刚好有一个不久前被小刀划破的伤口,于是病菌趁机侵入了他体内。哈伯德当天就发起了高烧,细菌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感染了全身,他的皮肤被
期刊
北京市某公司有一位女员工,因担心公司食堂及外面的所有餐馆不干净、不卫生,饭菜有细菌,于是,不管在公司食堂还是在外面餐馆吃饭,每餐必吃2粒先锋霉素4号“预防”,一年后发烧住院,医生发现哪怕是最强力、最新型的抗生素对她都无效,由于无法遏制病情,女员工最后死亡。后续检查表明,由于女员工保护过当,长期滥用抗生素,其体内大量耐药菌感染是罪魁祸首,这些细菌面对现有抗生素都已无敌。呜呼,本为“卫生、干净”,反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