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且动辄联合使用。有人误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把几种抗菌药一块吃。殊不知,各类抗菌药的抗菌谱都不相同,用药不当轻则收不到理想的疗效,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许多调查结果表明,合并用药的品种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患者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时,用药品种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另外,使用率高达51.9%的静脉注射给药方式是造成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方式。比如患者频繁使用万古霉素,就会产生。肾毒性和耳毒性,尤其与其他可能产生肾、耳毒性的药物合用时更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反应。合并用药种类在5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4.2%;合并用药6~10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合并用药11~15种时,不良反应为24.2%;合并用药16种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40%。因为适合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而又要防止耐药菌株发生的疾病。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用药时应适当减少各种药物的剂量。可见,使用抗生素要坚持“三不政策”,即不盲目购买抗生素、不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生素、用了抗生素别随便停药,因为抗生素治疗针对不同的细菌及目的,有一定的疗程,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就要乖乖地按时服药,直到药物吃完为止,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
什么是抗生素滥用?
凡是超时、超量、无针对性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滥用的危害如何?很多,最严重的是导致细菌耐药,临床上原来有特效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作用越来越小,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美国医生曾经在网上列举了滥用抗生素的10大罪状:(1)增加患癌症的风险;(2)过敏反应;(3)打乱了肠内有益菌丛的构成,破坏肠内“生态”;(4)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5)迟滞免疫功能;(6)假丝酵母菌(如念珠菌)过分增多并引起对肠道更有害的感染;(7)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8)抗生素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人体,但它打乱了体内的有益细菌丛的构成,降低了肠胃功能,妨碍了矿物质的吸收,增加营养不良的发生;(9)疗效虚假,有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也能好;(10)成本太高。
滥用抗生素,孩童受害最烈
如今,滥用抗生素成了“国际病”,中国也不例外,而受害最烈的却是我们的孩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抗生素(主要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一半左右(大多数均是孩童)的耳聋患者;至于那些因为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毒副作用而致死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早在2003年5月18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磨店乡的村民王某某,因感冒发烧到合肥市某个体诊所就诊,医生汪凤霞做了简单的检查,便用6支头孢拉定(先锋4号)配25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给患者注射,不到1分钟,患者即感不适,后因严重的反应而被“120”送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最终还是一命呜呼了!感冒发烧,90%以上是病毒感染,汪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为了“創收”,即给病人注射高档、大剂量的抗生素,这不是典型的乱用、滥用,又是什么7据悉,我国每年因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其中因抗生素造成的占2/3以上。
如今,儿童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和小儿腹泻较多。我们知道,“上感”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细菌感染引起:所以“上感”患儿不要动辄就给予抗生素口服、注射或静滴,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毫无疗效,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才可选用。至于小儿腹泻,也不要轻率地使用抗生素。如果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选用抗生素有效,如果是人类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而且会雪上加霜,导致正常菌群失调,使腹泻加重甚至迁延难愈。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难免娇贵,生了病当然着急,想使孩子“速效”的心理可以理解。然而,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很不完善,代谢、排泄能力较差,如使用抗生素不当,轻则产生不良反应,重则可致残、致死,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们有些医生,为了减少责任,明哲保身,或顺从患儿家长的意愿,或从“创收”的角度考虑,只要接触到发烧的患儿,不看有没有炎症,抗生素是否和患儿的病菌对号入座,便“红白青链一起上,庆大卡那不放松”,撒大网式的多种抗生素联用,弄得有些患儿耐药,有的造成二重感染,还有的当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不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吗?
有关专家表示,其实在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不是细菌感染,吃抗生素不仅费钱,且无效,还容易造成菌群失调,产生细菌抗药性。
什么是抗生素滥用?
凡是超时、超量、无针对性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滥用的危害如何?很多,最严重的是导致细菌耐药,临床上原来有特效的抗生素对耐药菌的作用越来越小,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美国医生曾经在网上列举了滥用抗生素的10大罪状:(1)增加患癌症的风险;(2)过敏反应;(3)打乱了肠内有益菌丛的构成,破坏肠内“生态”;(4)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5)迟滞免疫功能;(6)假丝酵母菌(如念珠菌)过分增多并引起对肠道更有害的感染;(7)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8)抗生素虽然没有直接伤害人体,但它打乱了体内的有益细菌丛的构成,降低了肠胃功能,妨碍了矿物质的吸收,增加营养不良的发生;(9)疗效虚假,有些疾病不使用抗生素也能好;(10)成本太高。
滥用抗生素,孩童受害最烈
如今,滥用抗生素成了“国际病”,中国也不例外,而受害最烈的却是我们的孩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抗生素(主要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一半左右(大多数均是孩童)的耳聋患者;至于那些因为滥用抗生素而导致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毒副作用而致死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早在2003年5月18日,家住安徽省合肥市磨店乡的村民王某某,因感冒发烧到合肥市某个体诊所就诊,医生汪凤霞做了简单的检查,便用6支头孢拉定(先锋4号)配250毫升氯化钠注射液给患者注射,不到1分钟,患者即感不适,后因严重的反应而被“120”送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最终还是一命呜呼了!感冒发烧,90%以上是病毒感染,汪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为了“創收”,即给病人注射高档、大剂量的抗生素,这不是典型的乱用、滥用,又是什么7据悉,我国每年因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其中因抗生素造成的占2/3以上。
如今,儿童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和小儿腹泻较多。我们知道,“上感”90%以上都是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细菌感染引起:所以“上感”患儿不要动辄就给予抗生素口服、注射或静滴,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毫无疗效,只有并发细菌感染时才可选用。至于小儿腹泻,也不要轻率地使用抗生素。如果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选用抗生素有效,如果是人类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等,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而且会雪上加霜,导致正常菌群失调,使腹泻加重甚至迁延难愈。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难免娇贵,生了病当然着急,想使孩子“速效”的心理可以理解。然而,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尚未成熟,功能很不完善,代谢、排泄能力较差,如使用抗生素不当,轻则产生不良反应,重则可致残、致死,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们有些医生,为了减少责任,明哲保身,或顺从患儿家长的意愿,或从“创收”的角度考虑,只要接触到发烧的患儿,不看有没有炎症,抗生素是否和患儿的病菌对号入座,便“红白青链一起上,庆大卡那不放松”,撒大网式的多种抗生素联用,弄得有些患儿耐药,有的造成二重感染,还有的当场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不是滥用抗生素的恶果吗?
有关专家表示,其实在呼吸道感染中,90%以上不是细菌感染,吃抗生素不仅费钱,且无效,还容易造成菌群失调,产生细菌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