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是我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要载体之一。该类学院目前存在着办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管理不能适应需要、学生归属感不强等问题。事实上,本科院校办专科教育并不符合教育规律,国家应当取消该办学模式;学校应把这类学院解体,把学生放在专业所在学院管理;在国家和学校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之前,学院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升办学水平。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存在问题
一、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是指在以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教育为主的大学或学院中,成立的以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为主要任务的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推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本科院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多是从经济效益出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办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管理困难、学生归属感较低等。
(一)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而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类人才都有不同的培养规律、方法和模式,本科院校能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并不一定能培养合格的专科人才。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主要表现在国内教学质量和外方教师授课教学质量两个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教学,大部分按照本科生的安排和设计,不符合专科生的实际。一是课程大部分由本科院校的教师担任,他们不能适应专科生的教学。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的师资力量多来自本科学院,教师对待学生的管理方式、授课方法和目标等依旧沿用本科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专科学生学习的特点。二是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教育按照本科生设计,实际上就是“小本科”。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专科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与本科生相比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另外,专科教育多注重技术方向人才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利用其他相关学院本科教师授课,向学生传递知识与学生接受授课内容的程度脱节。这两个原因导致授课教师认为学生素质较低而不愿意给这些学生上课,或是上课时处于应付态度。学生由于听不懂,或不愿上课。所以,国内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本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外方课程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要有不低于30%的外方课程。这样,就使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部分课程设置极具挑战性,是一个从中文到中英文再到英文的教授过程,与其他学院学生相比,学生承受着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双重压力,加之中外课程对接的现实需要,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许多学生一开始对这种高标准、前景好培养方式期望值非常高,但是,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不少学生根本听不懂外方的授课内容。不少学院在与外方谈判时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而外方教师关注的重点则是中方高校付给酬金的额度。
二、学生管理不能适应需要
学生管理的目标和考核与学生工作对象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与普通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管理对象不同,管理的模式、方法均应有所差异。事实上,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隶属于学校管理,而学校的主体是本科学生,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大多照搬了本科生的管理。从管理的惯性来看,无论是学校学生管理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是做具体学生工作的人员,均熟悉本科学生管理,不自觉地用对本科生的管理办法去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从考核上来看,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考核目标是统一的,这些学院为了迎合学校的目标,也按照本科生的要求来做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与管理对象相匹配。这些学院一般在学校处于非主流地位,并且多在学校的老校区,在不少人的感觉中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大部分人不愿到这些学院工作,导致这些学院的工作者大多是年龄较大或没有事业编制的聘用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要么没有心思主动研究问题,要么没有安全感,整天思考如何转岗。从管理人员的数量来看,由于学校顶层人员按照本科生的管理来配备人员,一般配备的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达到1∶500。事实上,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生文化基础差,素质相对较低,自觉性不高,学校以本科生的管理模式去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自然会出现很多困难,这也是近年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发生突发安全事件较多的主要原因。
三、学生归属感欠缺
学生的归属感主要表现在,在校期间的归属感和毕业后作为校友的归属感两个方面。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质量不能保证,长期不能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管理不到位,致使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的学生专业意识淡漠。在心理上,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另外,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大部分都是新兴的,办学时间较短,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合作项目的了解非常有限。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并不具备其他本科学院的悠久历史和社会效应,虽然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但学院文化传承并没有形成,也影响学生的归属感。
作为校友的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对学校没有归属感。校友的归属感主要寄托在毕业前培养自己的机构(学习过的学院)、传授专业知识的老师(第一课堂有感情的教师)、为自己服务的老师(以接触最多的辅导员为代表)等具体的机构和人。而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来说,这些以经济利益为考量成立的学院是没有生命力的学院,可预见不远的将来都会解体,因此,专科生毕业后可寄托归属感的机构是不会继续存在的。传授知识的专业课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授课的教师对学生没有认同感,学生很少对教师产生感情。学生管理工作也没有根据管理对象去开展,管理者大部分有本科学院学生管理的经验,有管理落差,他们往往对学生批评教育多,赏识教育少,对此,学生毕业后也很难有感情。在这三个方面学生都不可能产生感情,校友的归属感便很难形成。
四、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应当取消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招生
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任务是不同的。从高等教育分流的视角来看,“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方式上有相应的侧重和分工”。本科教育从教育对象来看,主要培养理论学习能力较强,高考成绩较高的学生;从培养目标上来看,要求基础理论扎实,重在研究和设计。专科生教育从培养对象来看,主要培养理论学习困难的学生;从培养目标上来看,专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虽然在本科院校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较为完善,专科生可以受到更广泛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但是本科院校并不会因为接纳专科教育而改变以本科生为培养主体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专科教育往往成为附属品,培养方向不明确,专科学生不受重视等问题。本科院校培养作为合作办学的专科生从宏观上看不符合教育规律;从微观看,由于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学生管理有困难,在一定条件下来说是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从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角度来看,应该取消本科院校招收作为合作办学的专科生。
(二)学校应取消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
高校招生政策的出台是个较长的历程,不可能短期内取消这类招生。但本科院校作为一级办学主体,应当按照办学规律办事,负责任地对待所有学生。取消这类学院,把学生划归专业所在学院管理。从一个学校来看,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校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如,影响教学质量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多来自校内的合作学院,如果把学生划归专业学院,教师就可以遵循教学规律去研究相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矛盾也可在一定条件下缓解,学生管理者没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可以配备与本科生一样编制的管理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归属感问题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解决,专科生有了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的心理,校友的归属感也有了载体。河南省有些大学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河南理工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类似教务处,不具体管理学生,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就在专业所在学院就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陶能祥.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和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责编:秋 山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存在问题
一、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是指在以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教育为主的大学或学院中,成立的以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为主要任务的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推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本科院校设立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多是从经济效益出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办学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管理困难、学生归属感较低等。
(一)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而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类人才都有不同的培养规律、方法和模式,本科院校能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并不一定能培养合格的专科人才。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主要表现在国内教学质量和外方教师授课教学质量两个方面。
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教学,大部分按照本科生的安排和设计,不符合专科生的实际。一是课程大部分由本科院校的教师担任,他们不能适应专科生的教学。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的师资力量多来自本科学院,教师对待学生的管理方式、授课方法和目标等依旧沿用本科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专科学生学习的特点。二是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教育按照本科生设计,实际上就是“小本科”。本科生和专科生在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专科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与本科生相比理论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另外,专科教育多注重技术方向人才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利用其他相关学院本科教师授课,向学生传递知识与学生接受授课内容的程度脱节。这两个原因导致授课教师认为学生素质较低而不愿意给这些学生上课,或是上课时处于应付态度。学生由于听不懂,或不愿上课。所以,国内教师的授课质量根本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外方课程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要有不低于30%的外方课程。这样,就使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的部分课程设置极具挑战性,是一个从中文到中英文再到英文的教授过程,与其他学院学生相比,学生承受着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双重压力,加之中外课程对接的现实需要,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许多学生一开始对这种高标准、前景好培养方式期望值非常高,但是,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不少学生根本听不懂外方的授课内容。不少学院在与外方谈判时并没有考虑这些问题,而外方教师关注的重点则是中方高校付给酬金的额度。
二、学生管理不能适应需要
学生管理的目标和考核与学生工作对象不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与普通本科生有较大的差异,管理对象不同,管理的模式、方法均应有所差异。事实上,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隶属于学校管理,而学校的主体是本科学生,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大多照搬了本科生的管理。从管理的惯性来看,无论是学校学生管理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是做具体学生工作的人员,均熟悉本科学生管理,不自觉地用对本科生的管理办法去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从考核上来看,学校对学生管理的考核目标是统一的,这些学院为了迎合学校的目标,也按照本科生的要求来做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不能与管理对象相匹配。这些学院一般在学校处于非主流地位,并且多在学校的老校区,在不少人的感觉中处于边缘位置。因此,大部分人不愿到这些学院工作,导致这些学院的工作者大多是年龄较大或没有事业编制的聘用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要么没有心思主动研究问题,要么没有安全感,整天思考如何转岗。从管理人员的数量来看,由于学校顶层人员按照本科生的管理来配备人员,一般配备的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达到1∶500。事实上,由于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生文化基础差,素质相对较低,自觉性不高,学校以本科生的管理模式去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自然会出现很多困难,这也是近年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发生突发安全事件较多的主要原因。
三、学生归属感欠缺
学生的归属感主要表现在,在校期间的归属感和毕业后作为校友的归属感两个方面。学生在校期间,由于教学质量不能保证,长期不能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管理不到位,致使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的学生专业意识淡漠。在心理上,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另外,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大部分都是新兴的,办学时间较短,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合作项目的了解非常有限。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并不具备其他本科学院的悠久历史和社会效应,虽然硬件设施已初具规模,但学院文化传承并没有形成,也影响学生的归属感。
作为校友的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科生,对学校没有归属感。校友的归属感主要寄托在毕业前培养自己的机构(学习过的学院)、传授专业知识的老师(第一课堂有感情的教师)、为自己服务的老师(以接触最多的辅导员为代表)等具体的机构和人。而对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来说,这些以经济利益为考量成立的学院是没有生命力的学院,可预见不远的将来都会解体,因此,专科生毕业后可寄托归属感的机构是不会继续存在的。传授知识的专业课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授课的教师对学生没有认同感,学生很少对教师产生感情。学生管理工作也没有根据管理对象去开展,管理者大部分有本科学院学生管理的经验,有管理落差,他们往往对学生批评教育多,赏识教育少,对此,学生毕业后也很难有感情。在这三个方面学生都不可能产生感情,校友的归属感便很难形成。
四、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应当取消本科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科生招生
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任务是不同的。从高等教育分流的视角来看,“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方式上有相应的侧重和分工”。本科教育从教育对象来看,主要培养理论学习能力较强,高考成绩较高的学生;从培养目标上来看,要求基础理论扎实,重在研究和设计。专科生教育从培养对象来看,主要培养理论学习困难的学生;从培养目标上来看,专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虽然在本科院校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较为完善,专科生可以受到更广泛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但是本科院校并不会因为接纳专科教育而改变以本科生为培养主体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这就导致了专科教育往往成为附属品,培养方向不明确,专科学生不受重视等问题。本科院校培养作为合作办学的专科生从宏观上看不符合教育规律;从微观看,由于教学质量不能保证,学生管理有困难,在一定条件下来说是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从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育人功能的角度来看,应该取消本科院校招收作为合作办学的专科生。
(二)学校应取消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
高校招生政策的出台是个较长的历程,不可能短期内取消这类招生。但本科院校作为一级办学主体,应当按照办学规律办事,负责任地对待所有学生。取消这类学院,把学生划归专业所在学院管理。从一个学校来看,中外合作办学专科学院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校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如,影响教学质量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多来自校内的合作学院,如果把学生划归专业学院,教师就可以遵循教学规律去研究相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矛盾也可在一定条件下缓解,学生管理者没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可以配备与本科生一样编制的管理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学生归属感问题也可在一定条件下解决,专科生有了形式上的综合性大学的心理,校友的归属感也有了载体。河南省有些大学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如河南理工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类似教务处,不具体管理学生,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就在专业所在学院就读。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陶能祥.高等教育分流的理论和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责编:秋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