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的“智趣”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ou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由五体构成,分别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其中表有十篇,由于它记载史实较为零散,因此常常被读者忽略,甚至有些版本干脆把“表”删掉,做成选本。但是,《史记》研究者都知道,精读《史记》十表,是研究《史记》的一把钥匙。郑樵曰:“《史记》一书,功在十表。犹衣裳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足见“表”的重要性。近期笔者在闲暇时重读十表,感慨良多。现取阅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的一些体会,与诸君分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是《史記》十表中的第六篇,记载的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143位功臣封侯建国及传之子孙的世系,时间从汉初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问。刘邦封侯时曾信誓旦旦地说:“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说,即使黄河干枯得只有衣带那样窄,即使泰山平得像磨刀石,你们的封国也永远是安宁的,并一代一代地让你们的子孙继承下去。大有江山永固,与臣同享,“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意味。可实际情况如何呢?短短一百年时间,在143位功臣侯者中,除了18位因为无子国除,1位失载,5位尚在外,其余的119位都是有罪国除。按照大众的视角,花无百样红,人无千日好,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些诸侯的继承者长期不劳而获、骄奢淫逸、自甘堕落,最后自作孽、不可活,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种想法,言之凿凿,合情合理,仿佛成了历史铁律,让人难以反驳。但是历史真相是怎样的呢?
  司马迁给出了历史家的视角。通过谱列世系,司马迁敏锐地看到,上古诸侯传代数千年,而汉初诸侯却如此短促,究其原因,要害在于失仁义之本。一方面是汉朝最高统治者德薄寡恩,另一方面是诸侯们咎由自取。上之失仁义,“罔亦少密焉”,国家的法网即皇帝对诸侯们的制裁过于严厉;下之失仁义,“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即这些诸侯们没有老老实实地遵守国家法令。归根到底,上下皆失仁义之本。属于诸侯失仁义之本的,只是一部分,诸如坐略人妻、坐杀人、坐祝诅、坐奸淫、坐大不敬、坐谋反等,这些人确实应该被绳之以法,定罪国除。但是也有相当多的诸侯只是因为犯了较轻的过失而丢国的,诸如坐酎金失侯、为太常庙酒酸失侯、不偿人债过六月失侯、坐出国界失侯等,往往是在上者巧立名目,欲加之罪。尤其是刘邦所封列侯在武帝时代被大量消灭,更能说明问题。在武帝朝,高祖功臣侯者被除国者多达66位。针对此事,日本学者中井积德指出:“是时四方征伐,有功者不得不封,而天下无地可封焉,故不得不减旧封,是事所必至,虽孝武之残忍寡恩,亦少有可恕者,要之处之之道失宜耳。”这话说得比较客观。至于采取的手段,确实残酷了些,有的显然是强加罪名,无中生有。
  与大众的视角相比,历史家多了一些清醒和睿智,他告诉我们,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大而化之,而是真相,历史的真相!
  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是真正沉浸在历史经典中的读者才能切身感受到的,读史不仅能使人获得智慧,而且会带来乐趣,我称之为“智趣”。这种“智趣”,发之于脑,践之于行,乐之于心,简直妙不可言。
其他文献
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到了除夕这天就进入了高潮。除夕是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舊布新。除夕的习俗有很多,除了易门神、桃符,贴春联、年画、福字,祭祖,吃年夜饭,给晚辈压岁钱,向亲友和长辈辞岁等之外,还有“守岁”。  守岁,俗名“熬年”,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寄予美好希望之意。  
期刊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对牛再熟悉不过了。牛是儿时的伙伴,牛是大人劳作的帮手,牛总能唤起我们对童年美好的回忆。牛是一种能与人进行心灵沟通的动物,它见过人间冷暖,感受过人类真情,它会流眼泪,有灵性又有情感。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老牛一生是辛勤的象征。“牛”是个象形字。早期的牛字就是牛头,突出了牛角、牛耳的特征。牛是六畜之一。我国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驯养牛了,它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不可缺少的角色。 
期刊
秦国和赵国决战长平,秦军歼灭赵军主力,并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人。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中大兵团作战的罕见记录,也是以最惨烈的形式最大规模“杀降”的典型事件。《史记》详尽记载了长平之战的发生背景、战役进程和胜负结局。白起、廉颇、赵括等著名将领的表现,司马迁也以生动的笔法为后人保留了历史的记忆。  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史记》可能依据《秦记》原始文献,应当是比较可靠的。而对白起“杀降”行为的批判,在太史公
期刊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这个似乎为古代皇家所专属的“宫”,实际上跟老百姓的生活并不遥远。  《说文解字》:“宫,室也。”《尔雅·释宫》亦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最初的意思与“室”相似,指的是房屋。《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古之时,人们居住在洞穴中,生活在野外,后来才建造了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此处的“宫室”,即为房屋。《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
期刊
这部书被誉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文为: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毛泽东生前对此书长期珍藏,详加圈点,推崇备至。书中有关帝王将相、文武百官、治乱兴衰、智谋韬略、官场见闻等方面的议论颇为精辟,被誉为“补《资治通鉴》之不足,集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之精粹”的力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读物。此书就是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洪迈与《容斋随笔》  我国古代文人学士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唐〕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将北京的秋天写得美轮美奂。文中提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可就是没有写到菊花。然而我偏偏以为,北京秋景之美,一半要归功于菊。  北京人种菊,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北城多宅门府邸,空间宽敞,可以采用畦栽的形式。而南城多小门小户,院子狭窄,但也
期刊
欧阳修,字永叔,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为官40多年,位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毕生忠正廉洁、刚直不阿,去世后,被朝廷赐谥号为“文忠”。欧阳修一生著述颇多,他的《文忠集》中致子侄的两封家书亦流传久远。  《诲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付奕。  文末有
期刊
唐代书法的淋漓酣恣,空前繁荣,不仅体现在书家人数众多且水平很高上,也反映在理论研究的高度发展上。这一时期书法研究的内容比过去更细致,更深入,并且出现了有系统的书论,这不单是书法家开始注意对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整理,更主要的是书法理论及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唐代书学鼎盛的主要标志,首先是从朝廷帝王到文化各界都对书法研究进行提倡和重视,许多文学家以诗文等手段歌咏、评论书法,像杜甫《李潮小篆
期刊
“爆竹声声除旧岁,平安如意贺新年。”每逢新年,“如意”一词总是亲朋好友互相拜会时频繁使用的祝福语。人们赋予“如意”一词美好吉祥的寓意,同时也赋予“如意”美丽的形象。  作为吉祥的象征,如意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出现于战国时期,历经汉、魏晋、唐、宋至明清,形式和文化内涵不断变化。它从民间逐渐走向书斋,从平民逐渐走向帝王,并因其“吉祥如意”“萬事如意”的寓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装点生活、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五十六  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诗人和书法家。《旧唐书》卷一二八、《新唐书》卷一五三有传。颜真卿的书法造诣很高,自成一家,称为“颜体”,受到后人的追仿。他的诗,清新明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除了这两个角色,颜真卿还是一位刚正不阿、忠心报国、心系百姓的名臣。安史之乱时,他率军坚决抵抗叛军;后投奔代宗,被封为鲁郡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