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任务。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高校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他要求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努力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巩固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不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发展。
作为首都高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构建和谐校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作出应有贡献。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
刘云山同志指出,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高校发展实际和高校师生思想实际,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这个重要环节,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抓住高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卓有成效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这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方针,也是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应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把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在高校落到实处,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着力点
构建和谐校园,涉及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针对高校的实际,我认为,构建和谐校园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1.推进科学发展
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学校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抓住发展,推进发展,但发展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和谐。所以,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高校目前的现实状况看,构建和谐校园,必须统筹好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师生发展和环境建设、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各种资源,协调好各种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最终目标。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师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校的创造活力,才能为实现和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创建和谐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和谐校园的软件建设。一是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校园氛围,明确学校的价值导向,形成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机制,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二是要努力建设发扬民主、注重沟通的校园氛围,增强各级领导的民主意识和沟通协调意识,充分发挥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大力创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校园氛围,形成相互理解、互帮互助和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
3.完善利益机制
公平是和谐的前提,理顺校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善利益机制,努力实现校内公平,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就校内公平问题而言,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在公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资源短缺、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等导致的在资源配置、人事分配、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不尽公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解决校内公平方面,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要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内人事聘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等有关教师的利益机制;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有关学生的利益机制。
4.调整心理预期
实现校内公平是建立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公平只能是相对的,人们对公平的认识并不总是正确的。不容否认,高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实际上的不公平,但也存在着由于对公平的理解不够,对贡献的认识不足,个人期望值过高,简单相互攀比等造成的一些心理上的不公平。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高校在整体利益实现上处于社会比较优越的地位,因而从整体上不和谐的因素相对较少,但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师生对公平程度的要求较高,一些教职工对个人利益的期望值较高。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校内公平,必须调整师生的心理预期,使师生的认识符合实际,心理预期趋于合理。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5.维护师生权益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依法维护好师生的权益。我们既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维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又要树立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理念,保障和维护好学生的应有权益。在维护师生权益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要为师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发展是师生的首要权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北京等一些地区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高校的干部和教师对这种变化普遍存在不够适应,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如何针对这种变化调整高校的办学定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而且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内容。二要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要通过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让师生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能够顺畅表达,让领导能够及时听到师生的意见,让师生的正确意见与合理化建议能够发挥应有作用。三要解决好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四要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共建模式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软件建设;既依赖内部条件,也依赖外部环境;既涉及各级领导,也涉及广大师生。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是一项在党委领导下的共建工程。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各级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核心主体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统筹和领导;要通过不断完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系统工程不断引向深入;要巩固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发挥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全校普遍认可的发展思路,并且通过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全校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共谋发展;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理顺校内各方面利益关系;要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校务公开,推动校内民主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维护师生正当权益;要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师生个人发展,解决师生实际问题,调整师生心理预期。
2.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应有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根本在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作用和工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完善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功能,使其在推动学校发展、创建和谐氛围、维护师生利益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3.广大师生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协同配合。要创造必要条件,形成良好氛围,使广大师生切实做到立足本职,练好内功;团结合作,多做奉献;服从领导,遵纪守法。
4.政府和社会要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持和必要的环境保障
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社会大环境的保障。政府要切实解决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为理顺校内利益关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社会要为创建和谐氛围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责任编辑:包和春]
作为首都高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和第十五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构建和谐校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作出应有贡献。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
刘云山同志指出,建设和谐校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密切联系高校发展实际和高校师生思想实际,紧紧抓住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个首要任务,抓住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基础,抓住心理健康教育、塑造良好心态这个重要环节,抓住校园文化这个重要载体,抓住高校发展这个主题,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卓有成效地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这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指导方针,也是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应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把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在高校落到实处,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着力点
构建和谐校园,涉及内容很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针对高校的实际,我认为,构建和谐校园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1.推进科学发展
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学校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抓住发展,推进发展,但发展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和谐。所以,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高校目前的现实状况看,构建和谐校园,必须统筹好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师生发展和环境建设、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因素,充分挖掘并利用好各种资源,协调好各种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的最终目标。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师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他们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校的创造活力,才能为实现和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2.创建和谐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属于和谐校园的软件建设。一是要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校园氛围,明确学校的价值导向,形成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新机制,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二是要努力建设发扬民主、注重沟通的校园氛围,增强各级领导的民主意识和沟通协调意识,充分发挥师生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大力创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校园氛围,形成相互理解、互帮互助和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
3.完善利益机制
公平是和谐的前提,理顺校内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善利益机制,努力实现校内公平,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作。就校内公平问题而言,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当前高校在公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由于资源短缺、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科学等导致的在资源配置、人事分配、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不尽公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解决校内公平方面,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要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按照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校内人事聘用机制、收入分配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等有关教师的利益机制;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生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等有关学生的利益机制。
4.调整心理预期
实现校内公平是建立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公平只能是相对的,人们对公平的认识并不总是正确的。不容否认,高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实际上的不公平,但也存在着由于对公平的理解不够,对贡献的认识不足,个人期望值过高,简单相互攀比等造成的一些心理上的不公平。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高校在整体利益实现上处于社会比较优越的地位,因而从整体上不和谐的因素相对较少,但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师生对公平程度的要求较高,一些教职工对个人利益的期望值较高。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校内公平,必须调整师生的心理预期,使师生的认识符合实际,心理预期趋于合理。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5.维护师生权益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依法维护好师生的权益。我们既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维护好教师的合法权益,又要树立学生是教育的消费者理念,保障和维护好学生的应有权益。在维护师生权益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要为师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发展是师生的首要权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北京等一些地区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高校的干部和教师对这种变化普遍存在不够适应,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如何针对这种变化调整高校的办学定位,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仅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而且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内容。二要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要通过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让师生的意见、建议和愿望能够顺畅表达,让领导能够及时听到师生的意见,让师生的正确意见与合理化建议能够发挥应有作用。三要解决好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四要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构建和谐校园的共建模式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软件建设;既依赖内部条件,也依赖外部环境;既涉及各级领导,也涉及广大师生。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应是一项在党委领导下的共建工程。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和谐校园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1.各级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核心主体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统筹和领导;要通过不断完善高校党委的领导方式,增强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构建和谐校园这一系统工程不断引向深入;要巩固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果,发挥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要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全校普遍认可的发展思路,并且通过加强沟通和协调,使全校上下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共谋发展;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理顺校内各方面利益关系;要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校务公开,推动校内民主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维护师生正当权益;要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关注师生个人发展,解决师生实际问题,调整师生心理预期。
2.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应有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根本在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作用和工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完善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功能,使其在推动学校发展、创建和谐氛围、维护师生利益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3.广大师生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协同配合。要创造必要条件,形成良好氛围,使广大师生切实做到立足本职,练好内功;团结合作,多做奉献;服从领导,遵纪守法。
4.政府和社会要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支持和必要的环境保障
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和社会大环境的保障。政府要切实解决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为理顺校内利益关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社会要为创建和谐氛围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责任编辑:包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