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建立在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郑板桥的绘画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作品最能体现其情怀,也是我们后世评论其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从郑板桥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艺术观点。他曾评论自己所画之竹为“不学他技,不宗一家”。正因为这点,郑板桥的绘画作品一直吸引着我。通过这篇论文,我将试着深入的去了解郑板桥的绘画艺术。本文主要论述郑板桥绘画艺术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文章会逐一从郑板桥绘画的题材,色彩及主观精神三个方面来分析郑板桥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
本文是自己的一些拙见,因学术水平有限,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见谅。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继承
第一章、引言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思想便是“天人合一”,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思维。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用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来体现来体现自己的情怀,做到“天人合一”。这种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对郑板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郑板桥的绘画题材、绘画理论等两个方面来论述郑板桥绘画艺术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
第二章、“天人合一”思想在题材中的体现
2.1情满于竹
中国古代哲學的核心思想为“天人合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美学思想也无疑受到影响。在古代,人们会给自然界赋予人的品德,提倡人类学习自然界,效法自然界。中国的美学思想诞生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儒家美学倾向于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美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因为人们将品德赋予在自然物上,所以在中国,很多植物动物等都被赋予特殊的品德。郑板桥作为清代杰出画家,无疑继承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郑板桥酷爱画竹子,他之所以选择竹子作为绘画题材,是因为“天人合一”思想的熏陶。在中国,人们认为竹子有骨气、气节,赋予它们虚心亮节、洒脱挺拔等品德。这些品德放在郑板桥身上都不为过。郑板桥所画之竹在画坛中独树一帜,他所画之竹瘦劲挺拔,很恰当的反映出郑板桥自己的人生态度。画竹即画心,郑板桥所画之竹体现出的瘦劲挺拔又何尝不是“天人合一”呢?
2.2兰显其性
除了酷爱画竹之外,郑板桥也很钟爱兰花题材。郑板桥所画之兰更进一步的反映出郑板桥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兰花一直被文人画家所喜爱,因其品质高洁,素有“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所以郑板桥也常常通过兰花来自喻,那郑板桥又是如何通过兰花郑板桥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呢?郑板桥经历了不同的朝代,他以一种更加宽广的思想观念来看待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怒不同人”便是他思想观念的重要体现,他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万物都是平等的。在他的画作《兰竹荆棘图》(一七五七年)的题跋中很好的为我们呈现出来——“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如佛法浩漫漫......”,在郑板桥当时为官的背景下,他将荆棘比作卫士,将兰花喻为君子,又比作社稷。这两种本不相干的事物被郑板桥放到同一画面中,来表达特殊的寓意。从提跋中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用佛家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包容万物。认为宇宙客观事物都矛盾统一,相辅相成。这难道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吗?
2.3 以石寄情
在郑板桥的绘画作品中石头也占有相当比重。在郑板桥的画笔之下,石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石头,而是透露了画家的心境。他所画之石正好反映了其孤立、桀骜不驯,不与世俗为武的气质。
“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石柱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这是郑板桥在《柱石图》上的题跋。之前就写到郑板桥考取功名屡屡受挫,后来终于为官,艰辛异常,但板桥却坚持自我,不肯向官场黑暗低头,尽管不易,却毅然选择辞官。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魄力与板桥所画之石相得益彰。正是因为板桥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石中,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三章、“天人合一”思想在绘画理论的体现
3.1师法自然
郑板桥除了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之外,其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其独到见解。在郑板桥所处的时代,大家都热衷于复古前人,形式主义畅行。而郑板桥却敢于打破传统,拒绝人云亦云。这跟他受“天人合一”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画的创造中,意境十分重要。意境就是艺术家将自身的情感寄予自然物体当中,从而达到物我和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郑板桥的人生观念正好是探索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这是郑板桥在《雨后新簧图屏风》中的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画画注重观察自然,以自然为师。这并不是说郑板桥不学习前人,而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郑板桥更加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体会,将自己的情感与自己眼中之物相融合,做到“天人合一”。
3.2胸無成竹
我们都知道苏轼在自己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胸有成竹后,此画竹论一直被历代画家所沿用认同。郑板桥的胸无成竹与苏轼的胸有成竹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讲求的是在画竹之前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对象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郑板桥所说的胸无成竹正是因为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所以郑板桥更加注重抓住灵感、注重作画时的随机性,偶然性,他所画之竹并不是提前想好才落笔,而是让画笔跟随其心而行,他所要做的便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境遇画出能表达其心境的竹子。这其实说明郑板桥在画竹方面有更高的造诣,竹在心中,这才是真正达到物我和一。
第四章、结语
在这篇论文中,我试着从郑板桥所选题材和其绘画理论上入手来论述郑板桥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在中国人的观点中,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美学思想又由于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气韵生动在中国画的品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气韵生动而后达到“天人合一”。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到:“自然者上品之上。”郑板桥的不管是其绘画作品还是其艺术见解,都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他无愧为清代著名的绘画大师。
在我们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应该向郑板桥学习,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可以坚持自我,将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作出更多表达自我情怀的艺术作品。
本文是自己的一些拙见,因学术水平有限,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见谅。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继承
第一章、引言
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思想便是“天人合一”,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艺术思维。正因为这种思想的影响,中国画家在描绘自然的时候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用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来体现来体现自己的情怀,做到“天人合一”。这种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思想对郑板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郑板桥的绘画题材、绘画理论等两个方面来论述郑板桥绘画艺术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
第二章、“天人合一”思想在题材中的体现
2.1情满于竹
中国古代哲學的核心思想为“天人合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美学思想也无疑受到影响。在古代,人们会给自然界赋予人的品德,提倡人类学习自然界,效法自然界。中国的美学思想诞生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儒家美学倾向于人与社会的和谐,道家美学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因为人们将品德赋予在自然物上,所以在中国,很多植物动物等都被赋予特殊的品德。郑板桥作为清代杰出画家,无疑继承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郑板桥酷爱画竹子,他之所以选择竹子作为绘画题材,是因为“天人合一”思想的熏陶。在中国,人们认为竹子有骨气、气节,赋予它们虚心亮节、洒脱挺拔等品德。这些品德放在郑板桥身上都不为过。郑板桥所画之竹在画坛中独树一帜,他所画之竹瘦劲挺拔,很恰当的反映出郑板桥自己的人生态度。画竹即画心,郑板桥所画之竹体现出的瘦劲挺拔又何尝不是“天人合一”呢?
2.2兰显其性
除了酷爱画竹之外,郑板桥也很钟爱兰花题材。郑板桥所画之兰更进一步的反映出郑板桥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兰花一直被文人画家所喜爱,因其品质高洁,素有“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所以郑板桥也常常通过兰花来自喻,那郑板桥又是如何通过兰花郑板桥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呢?郑板桥经历了不同的朝代,他以一种更加宽广的思想观念来看待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怒不同人”便是他思想观念的重要体现,他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万物都是平等的。在他的画作《兰竹荆棘图》(一七五七年)的题跋中很好的为我们呈现出来——“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如佛法浩漫漫......”,在郑板桥当时为官的背景下,他将荆棘比作卫士,将兰花喻为君子,又比作社稷。这两种本不相干的事物被郑板桥放到同一画面中,来表达特殊的寓意。从提跋中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用佛家的角度去看待世间万物,包容万物。认为宇宙客观事物都矛盾统一,相辅相成。这难道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吗?
2.3 以石寄情
在郑板桥的绘画作品中石头也占有相当比重。在郑板桥的画笔之下,石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石头,而是透露了画家的心境。他所画之石正好反映了其孤立、桀骜不驯,不与世俗为武的气质。
“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石柱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这是郑板桥在《柱石图》上的题跋。之前就写到郑板桥考取功名屡屡受挫,后来终于为官,艰辛异常,但板桥却坚持自我,不肯向官场黑暗低头,尽管不易,却毅然选择辞官。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魄力与板桥所画之石相得益彰。正是因为板桥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石中,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三章、“天人合一”思想在绘画理论的体现
3.1师法自然
郑板桥除了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之外,其在绘画理论方面也有其独到见解。在郑板桥所处的时代,大家都热衷于复古前人,形式主义畅行。而郑板桥却敢于打破传统,拒绝人云亦云。这跟他受“天人合一”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画的创造中,意境十分重要。意境就是艺术家将自身的情感寄予自然物体当中,从而达到物我和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郑板桥的人生观念正好是探索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这是郑板桥在《雨后新簧图屏风》中的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画画注重观察自然,以自然为师。这并不是说郑板桥不学习前人,而是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郑板桥更加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体会,将自己的情感与自己眼中之物相融合,做到“天人合一”。
3.2胸無成竹
我们都知道苏轼在自己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胸有成竹后,此画竹论一直被历代画家所沿用认同。郑板桥的胸无成竹与苏轼的胸有成竹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讲求的是在画竹之前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对象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而郑板桥所说的胸无成竹正是因为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所以郑板桥更加注重抓住灵感、注重作画时的随机性,偶然性,他所画之竹并不是提前想好才落笔,而是让画笔跟随其心而行,他所要做的便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和境遇画出能表达其心境的竹子。这其实说明郑板桥在画竹方面有更高的造诣,竹在心中,这才是真正达到物我和一。
第四章、结语
在这篇论文中,我试着从郑板桥所选题材和其绘画理论上入手来论述郑板桥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在中国人的观点中,认为人与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美学思想又由于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所以气韵生动在中国画的品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气韵生动而后达到“天人合一”。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说到:“自然者上品之上。”郑板桥的不管是其绘画作品还是其艺术见解,都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他无愧为清代著名的绘画大师。
在我们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应该向郑板桥学习,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可以坚持自我,将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作出更多表达自我情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