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清寺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南宋时期,国清寺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为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构成一个拥有800余间房屋,殿堂齐全、建筑严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
国清寺坐落在四面环山、五峰拥抱的“世外桃源”中,环境清幽,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寺前照壁拱桥,碧水长流,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内殿宇辉煌,处处奇观,如同一幅天然图画,已成为人们理想的旅游之地。国清寺是一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的古刹。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公元538年—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日本比叡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此宗传入朝鲜,国清寺遂成为日本、朝鲜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建寺之年章安大师手植的“隋梅”,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革”中遭到重创,靠着寺僧的精心呵护,后来又见枯木回春,繁花似雪,硕果累累。国清寺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铜铸品和丝织品,有碑刻、写经、书画,有木雕、玉饰、佛像,有用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其中如智者大师遗物贝叶经,经陈寅恪鉴定是古印度《莎恭达罗》梵文剧本,从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萨像线画碑刻,寺内磅礴飞动的王羲之“独笔鹅字”碑,唐代柳公权写下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宋代黄庭坚寒山子诗、米芾“秀岩”、朱熹“枕石”等摩崖石刻,元代十八罗汉楠木像,明清铜佛像,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无不闪烁着千年古寺历史的灿烂与文化的辉煌。
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其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如苍龙耸脊,横亘在两山峭壁上,“飞瀑”历经三折穿梁而过,再从40米高的悬崖奔腾而下,像是崩塌的霜雪,轰然乍响的声势宛若雷鸣一般。根据记载,3次造访天台山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还曾经走过令人胆战心惊的石梁桥。现在石梁桥已封闭,不能行走,惊险的模样只能凭各自想象了。石梁旁有中方广寺,寺内的昙花亭系南宋丞相贾似道所建。瀑底左侧为下方广寺,茂林修竹,掩映其间,相传为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木雕像。石梁飞瀑景区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等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法华晨光印
银溪滩石磊磊,其中鹤立鸡群的要数那块巨石,印面为4×4平方米,印体长6米,总重量约380吨。上面镌刻着四个篆体字——“法华晨光”。“法”字是古代的异体字。所谓“法华”,指佛教《妙法莲华经》。它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开宗立派的主要经典,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所谓妙法,意指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经,则比喻经典的洁白美丽。南朝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首先来石梁讲经说法。“晨光”,意味着这里最早受到大乘佛光的照耀,成为天台宗的发祥地。据说,这个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堪称“天下第一印”。
小铜壶滴漏
小铜壶滴漏是一处跌水之景,因为跌崖潭壁颇似古代计时工具滴漏而得名。它的水从西边钓水潭过来,到了这里河床陡然下降。溪水冲出一道岩缝,平抛而下,一落数丈,犹如蛟龙入渊,激涌回旋不已。内壁形如瓮胆,色如青铜,光滑如镜,好像一把硕大的神壶。同断桥坑的铜壶滴漏相比,一大一小,一隐一显,一雄一幽,各有千秋,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两龙接舌石梁桥、两猿对饮铜壶瀑,石梁桥因两龙接舌形成的美妙传说,为游人熟知。而新近开发的小铜壶瀑布,壶口两侧的岩石竟酷似两只灵猿,一状如饮,一状如品,形神兼备,令人称奇。
琼台仙谷
“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诗仙李白来到天台琼台仙谷后,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的美丽景致。琼台仙谷位于浙江天台县城西北8公里,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是一处比较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进入琼台仙谷景区,迎面峭崖壁立、奇峰插天,对面的崖壁上红色的“琼台仙谷”四个摩崖大字,龙飞凤舞,十分夺目。沿溪进谷,两边山奇水秀,细雨蒙蒙时,就像走在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之中;在八仙湖上游走,雨天飘仙雾,晴日现彩虹,好一处湖光山色的醉人胜景。
灵溪百丈坑是不可错过的景色,其有瀑如龙,下注成潭,潭水晶莹,名为“龙潭”。随着木栈道走去,在潭水较浅处可见鹅卵石,三五成群的鸭子正悠闲地在水中摇摆着身姿,两岸翠峰连绵,峭崖嶙峋。潭旁一峰拔地而起,迥然卓立,即为琼台峰。峰上有石形似椅,传说铁拐李每逢中秋节之夜,来此坐椅赏明月,故名“仙人座”。琼台前一山,两峰对峙,顶部平坦,颇似皇宫两侧的楼阁,故称“双阙”。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坐在石椅上望月下群山,恍入仙境梦乡,“琼台夜月”即得名于此。
济公故居
济公故居位于浙江天台古城北门外的永宁村,是济公“活佛”的出生地,也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景点。故居因岁月荡涤,历经沧桑,受损较为严重。2002年天台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斥資修复济公故居,2004年5月竣工正式开放游览。重新修缮的济公故居充满南宋时代气息,蕴含济公文化内涵,具有浙东地方建筑风格的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特色。故居占地16亩,建筑面积6310平方米,主要由济公李氏祖居、陇西园、永宁村三大主体组成。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南宋时期,国清寺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为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构成一个拥有800余间房屋,殿堂齐全、建筑严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
国清寺坐落在四面环山、五峰拥抱的“世外桃源”中,环境清幽,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寺前照壁拱桥,碧水长流,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内殿宇辉煌,处处奇观,如同一幅天然图画,已成为人们理想的旅游之地。国清寺是一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的古刹。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公元538年—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日本比叡山创建了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此宗传入朝鲜,国清寺遂成为日本、朝鲜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建寺之年章安大师手植的“隋梅”,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革”中遭到重创,靠着寺僧的精心呵护,后来又见枯木回春,繁花似雪,硕果累累。国清寺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铜铸品和丝织品,有碑刻、写经、书画,有木雕、玉饰、佛像,有用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其中如智者大师遗物贝叶经,经陈寅恪鉴定是古印度《莎恭达罗》梵文剧本,从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萨像线画碑刻,寺内磅礴飞动的王羲之“独笔鹅字”碑,唐代柳公权写下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大字、宋代黄庭坚寒山子诗、米芾“秀岩”、朱熹“枕石”等摩崖石刻,元代十八罗汉楠木像,明清铜佛像,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无不闪烁着千年古寺历史的灿烂与文化的辉煌。
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石梁其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如苍龙耸脊,横亘在两山峭壁上,“飞瀑”历经三折穿梁而过,再从40米高的悬崖奔腾而下,像是崩塌的霜雪,轰然乍响的声势宛若雷鸣一般。根据记载,3次造访天台山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还曾经走过令人胆战心惊的石梁桥。现在石梁桥已封闭,不能行走,惊险的模样只能凭各自想象了。石梁旁有中方广寺,寺内的昙花亭系南宋丞相贾似道所建。瀑底左侧为下方广寺,茂林修竹,掩映其间,相传为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木雕像。石梁飞瀑景区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等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法华晨光印
银溪滩石磊磊,其中鹤立鸡群的要数那块巨石,印面为4×4平方米,印体长6米,总重量约380吨。上面镌刻着四个篆体字——“法华晨光”。“法”字是古代的异体字。所谓“法华”,指佛教《妙法莲华经》。它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开宗立派的主要经典,是大乘教义的集大成之作。所谓妙法,意指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华经,则比喻经典的洁白美丽。南朝陈隋之际,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首先来石梁讲经说法。“晨光”,意味着这里最早受到大乘佛光的照耀,成为天台宗的发祥地。据说,这个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巨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堪称“天下第一印”。
小铜壶滴漏
小铜壶滴漏是一处跌水之景,因为跌崖潭壁颇似古代计时工具滴漏而得名。它的水从西边钓水潭过来,到了这里河床陡然下降。溪水冲出一道岩缝,平抛而下,一落数丈,犹如蛟龙入渊,激涌回旋不已。内壁形如瓮胆,色如青铜,光滑如镜,好像一把硕大的神壶。同断桥坑的铜壶滴漏相比,一大一小,一隐一显,一雄一幽,各有千秋,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两龙接舌石梁桥、两猿对饮铜壶瀑,石梁桥因两龙接舌形成的美妙传说,为游人熟知。而新近开发的小铜壶瀑布,壶口两侧的岩石竟酷似两只灵猿,一状如饮,一状如品,形神兼备,令人称奇。
琼台仙谷
“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诗仙李白来到天台琼台仙谷后,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的美丽景致。琼台仙谷位于浙江天台县城西北8公里,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是一处比较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进入琼台仙谷景区,迎面峭崖壁立、奇峰插天,对面的崖壁上红色的“琼台仙谷”四个摩崖大字,龙飞凤舞,十分夺目。沿溪进谷,两边山奇水秀,细雨蒙蒙时,就像走在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之中;在八仙湖上游走,雨天飘仙雾,晴日现彩虹,好一处湖光山色的醉人胜景。
灵溪百丈坑是不可错过的景色,其有瀑如龙,下注成潭,潭水晶莹,名为“龙潭”。随着木栈道走去,在潭水较浅处可见鹅卵石,三五成群的鸭子正悠闲地在水中摇摆着身姿,两岸翠峰连绵,峭崖嶙峋。潭旁一峰拔地而起,迥然卓立,即为琼台峰。峰上有石形似椅,传说铁拐李每逢中秋节之夜,来此坐椅赏明月,故名“仙人座”。琼台前一山,两峰对峙,顶部平坦,颇似皇宫两侧的楼阁,故称“双阙”。在明月当空的夜晚,坐在石椅上望月下群山,恍入仙境梦乡,“琼台夜月”即得名于此。
济公故居
济公故居位于浙江天台古城北门外的永宁村,是济公“活佛”的出生地,也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景点。故居因岁月荡涤,历经沧桑,受损较为严重。2002年天台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斥資修复济公故居,2004年5月竣工正式开放游览。重新修缮的济公故居充满南宋时代气息,蕴含济公文化内涵,具有浙东地方建筑风格的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特色。故居占地16亩,建筑面积6310平方米,主要由济公李氏祖居、陇西园、永宁村三大主体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