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元胡产业发展调研

来源 :西北园艺·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f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固县地处陕西汉中盆地中部,是南水北调中线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气候温暖湿润,生态良好,被誉为“中药材宝库”,是元胡最佳适生区。城固元胡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占全国元胡种植总面积的70%,鲜品总产量5.61万t,产值7.29亿元,共有6万余户农民种植元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多年来,城固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扩规模、提品质、延链条、树品牌、占市场、保安全”的发展思路,优化元胡的种植模式,推广标准化生产,完善加工、销售体系,不断推进元胡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持之以恒,多措并举,致力于将元胡产业做大做强,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贡献。
  1   主要成效
   1)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全县元胡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3.5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11万亩,占全国元胡种植总面积的70%。实现产值7.29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的8.6%,元胡产业已成为城固县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
   2)加工水平不断提升。配置元胡烘干设备、贮藏冷库的合作社不断增多,初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加工量逐年增大。白云制药、天谷药业等4家元胡加工企业,以元胡为原料的中成药加工、提纯萃取逐渐做优做精。全县元胡深加工能力持续增强。
   3)科技支撐作用增强。城固县农技推广中心是当地元胡产业的主要科技支撑单位。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元胡3414肥效试验、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等多项研究,主持完成的《元胡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曾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汉中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与城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编写完成的《陕西省元胡地方标准》已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15年正式发布实施。目前,城固县元胡平均亩产518 kg,高产田块亩产超过750 kg,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同时,城固县与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协作,着力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试验示范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了元胡生产相关技术的更新换代。
   4)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建成集中连片元胡药源基地6.5万亩,引领全县元胡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动城固元胡品牌化发展。2020年“城固元胡”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元胡产业发展论坛、元胡产销对接现场会等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城固元胡”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5)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成功培育元胡类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0多个、龙头企业7家、加工企业4家(元胡中成药加工企业1家,元胡加工提取企业3家)。元胡经纪人逐渐增多,助力城固元胡远销河北、安徽等大型药材市场和全国260多家大中型药企。新型经营主体呈快速发展态势,推动城固县元胡亩产值达7 000元,个别年均亩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带动6万多户农民从事元胡种植并从中受益,农户生产积极性高。
   6)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县政府将中药材(元胡)产业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秦巴山片区扶贫规划,出台了一系列产业配套政策和发展措施,在项目、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创建的省级元胡现代农业园区取得了新进展,引导医药企业打造产加销、贸工农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   存在问题
   1)种质资源退化严重。城固自1971年引进元胡种植以来,基本上都是药农长期自己留种重复繁殖,基本没有进行过良种选育工作。同时,受农村留守农民不愿加大投资、思想保守等因素影响,元胡良种推广效果不理想,全县良种覆盖率较低,元胡的抗病性、抗逆性严重下降,阻碍了元胡产业的提升。
   2)元胡标准化种植技术落不到田间地头。元胡属于高投入、高产出产业,分散种植农户为了提高元胡产量,过量施肥情况较为严重,存在肥料配比不合理、施肥方式不当等现象,不合理的用药情况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元胡的产量和质量。大多数农户采取水稻—元胡轮作模式,部分农户为了抢抓农时,在4月下旬就开始采挖,腾田育秧,元胡尚未完全成熟,鲜品含水量高,干物质积累少,有效成分含量低,影响干品品质。
   3)机械化程度低。元胡采收大多以人工采收为主,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元胡机械化采收对地块和土壤类型要求较高,机械化采收推广难度大。
   4)烘干设备不足,冷库设施配套率低。传统蒸煮自然晾晒加工占全县元胡初加工量的70%左右,遇到阴雨天气,容易造成霉变,严重影响元胡干制品的品质。烘干效率高,但烘干设备不足。全县有烘干设备的合作社仅13家,年烘干鲜品约1.2万t,约占全县元胡产量的1/5,远不能满足全县元胡年产5.6万t鲜品的烘干需求。1台烘干设备连同配套设施40万元左右,投资较大,多数合作社无力购置。目前,鲜品元胡大多是在室内摊晾或堆放,容易发霉变质。配套冷藏设备也严重不足,冷藏缺口大。
   5)交易市场不健全、不规范。县内没有规范统一的元胡交易市场,经营主体各自为战。城固元胡制干后主要以初加工产品销售到浙江磐安等地,没有单独的仓储、销售网络和统一的销售平台,产品附加值低。
  3   建议与对策
   “十四五”期间,城固将着力稳定元胡面积、推动元胡产业提质增效,以延伸元胡全产业链为抓手,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做大做强“城固元胡”品牌,强化精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经营模式。到2025年,力争培育以元胡为主的中药材加工贸易企业50户,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努力将城固打造为全国最大的元胡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药源贸易基地。
   1)强化研发投入,解决技术短板。采取经营主体主导、政府配合的方式积极同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科研基地。针对品种选育、机械化设备研发、精深加工等开展技术攻关,着力攻克元胡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短板,提升全产业链产值。以200亩元胡良种繁育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元胡良种品比实验,加快品种筛选、培育工作,尽早选育出适合本地的高产、抗病、抗逆良种,并加快推广。建立元胡机械采收机具课题攻关项目,由科研院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政府配套资金,加大力度研发元胡机械化播种、采收设备,早日实现元胡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深同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元胡植提试验,转化一批科研成果。积极研发元胡新药品和元胡配方颗粒、中药制剂等精深化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城固元胡产品附加值。    2)建设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种植。建立健全元胡规范种植、采收标准及初加工技术规范,依照标准、规范指导农户进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建设示范种植基地、GAP基地。到2022年,全县建成2个万亩元胡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千亩元胡示范基地,宣传引导县域内药农在元胡生产环境控制、水肥管理、科学用药、绿色防控、适 时采收、科学仓储等方面,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3)补链延链强链,推动转型升级。按照“产业协同、链条延伸、特色突出、循环发展”思路,以元胡饮片、植物提取、中药制剂为切入点,支持药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开发新品种、新剂型,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提升产品质量与制造水平,引领元胡产业迈向中高端。在壮大本地龙头企业的同时,招引大企业、大资本、大项目落户城固,培育一批国家、省级龙头企业,创建国内知名产品和品牌。鼓励企业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健全和完善城固县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培育构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打造陕西重点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力争到2030年,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植提保健品GMP生产线车间10个,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产品2~3个,生物医药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4)畅通贸易渠道,壮大商贸流通体系。加快构建元胡综合交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平台,打造品牌产品、完善服务功能,打造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流通市场,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提升“城固元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全国各大中药市场的信息交流,建立城固县元胡产业信息网络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尽快建成中药材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在5年内把城固建成全国最大的元胡交易物流中心。
   5)扶持经营主体,提升加工贮藏能力。引导支持中药材合作社、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申请使用“城固元胡”地理标志,做到种植、加工、包装、品牌推广“四统一”,加大对合作社、企业的市场营销及品牌营销知识的培训。建议设立元胡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改进工艺、更新設备,对购置烘干设备、建立贮藏冷库的合作社予以一定的补贴,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依托大型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力争在2024年之前在三合镇、董家营镇、上元观镇分别建立1个具有5 000 t左右仓储能力的冷库,鼓励经营主体或农户将元胡鲜品和干制品在冷库中存放,防止霉变,确保元胡    品质。
   6)建立信息平台,加强质量检测。建立区域化网格信息平台,对每块地的元胡建立数字化档案,从种植环节的施肥、用药,到加工环节的烘干、贮藏,建立详细的“身份证”,保证县域内元胡品质可控。建立元胡检测中心,配备快检设备,加强抽检频次,杜绝元胡在加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水污染、硫超标、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坚决打击使用硫黄熏蒸的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城固元胡”的品质,树立好“城固元胡”品牌形象。
   7)做好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座谈会、成果交易会、医药论坛等契机,在政府网站、流媒体视频等平台上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发布城固元胡宣传信息,提高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扩大城固元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定期组织元胡种植、生产、流通企业到重要药材销售区举办活动,全方位向外推介“城固元胡”,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优惠措施,有针对性地引进1~2个投资5 000万元以上的元胡饮片加工企业,延长元胡加工产业链。
   方勇,吴顺利,王东,陕西省城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23200。
   收稿日期:2021-08-13
其他文献
利用大棚或者温室栽培的春提前黄瓜,可实现4月初采收上市,满足早春淡季蔬菜市场供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陕南春提前黄瓜一般在1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栽定植。  1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早熟、优质高产,且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津优35号、津优2号、津优10号等。  2 培育壮苗  2.1 种子处理 一般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晒种、浸种、催芽处理,包衣种子直接播种即可
今年是10年来苹果价格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今后,随着农村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程度加深,苹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不断升高的状况将会越来越严重。面对苹果市场低迷、自然灾害频发、苹果园收入不斷降低的实际情况,苹果产业走在了十字路口。今后如何发展?笔者认为,缩减面积追求高质量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是关键。具体要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1 选
魔芋,别名磨芋、蒟蒻、花杆莲、麻芋子等,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变态地下茎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魔芋在白河种植虽然历史悠久,但由于耕地条件限制,农户主要利用房前屋后进行零星种植。近年来我县已把魔芋列为新型产业进行发展,培育了一批魔芋种植大户,建成了一定数量的魔芋基地,由于魔芋基地多数都在海拔600 m以上的地带,不利于种芋贮藏,室内种芋贮藏和大田越冬贮藏过程中,常因伤口感病和低温冻害引起大量烂种,给
杜仲,杜仲科杜仲属单属单种植物,第四纪冰川时期仅在中国保留下来的特有植物,《世界自然保護联盟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我国杜仲植物资源丰富,大部分省份有天然分布。陕西是杜仲主产区之一,自然分布主要集中于秦岭山地以南、大巴山以北的略阳、宁强、西乡山区,其中略阳县建设有国家级杜仲良种基地。杜仲树干挺拔,树冠紧凑,叶椭圆形或卵形,薄革质,花先于叶开放,雌雄异花,花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