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有”大学要“有精神”,需要中华精神为灵魂的引领、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涵育、“科大精神”为源泉的滋养。用中华精神为师生构建永久的精神家园、提供牢固的价值认同、塑造大写的人格灵魂;用科学精神以发挥大学的驱动功能、批判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使科学精神逐渐地被师生认同,成为其共同的心理基础;将大学精神尤其是科大精神积淀、传承、发扬,形成滋养科大人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有精神”;中华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4-0108-05
Abstract:“Having a spirit” for a university with five “havings” needs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the nourishment of the spirit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ing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 to build a permanent spiritual hom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vides strong value recognition, and shapes the personality soul; using the scientific spirit to exert the university’s driving function, the critical function, the cohesion function, and the edification function, thus being accep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be their common psychological basis; making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 especially the spirit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cumulat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o form the source running water of nourishing the people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having a spirit”;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 scientific spirit;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青岛科技大学提出“五有”大学的建设目标,有力地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有精神”进行探讨。
“五有”大学的“有精神”,既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又是一所大学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连接古今,帮助人们发现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立足实践、扎根群众,履行大学职能,承担教育责任的精神。“有精神”是一所大学对中华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的追求,是一所大学对引领精神风尚、孕育精神风骨、传承精神气质的担当。
一、中华精神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灵魂
中华精神既是一所大学履行文化传承职能所肩负的职责所在,又应该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灵魂。中华精神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情感、理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其中有几千年文明历史所积累的丰厚经验和人文精神,有自鸦片战争以后遭受帝国主義侵略的百年屈辱和在民族解放中体现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过程中形成的红色精神,还有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形成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鲁迅先生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我们会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华精神。
俯仰古今,我们会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精神。我们会看到,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于谦 “烈火焚烧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坚贞,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还有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之气。我们还会看到陈毅《梅岭三章》“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和境界。
比较中西文化,我们会看到,中学主张先人后己,尚集体取向,主张把家庭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西学却主张个人至上,强调个人奋斗、追求个人自由,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认为一切价值均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西学求真,中学向善。西学重分析,中学重综合。中华精神向来讲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注重兼收并蓄,互学互鉴,我们逐渐开始在这个文化多元并存却又文化冲突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找到属于我们的自信。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文化特质应该是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构筑国人精神家园的灵魂,也是东方文化自信的基石。 找到理论指引,我们会看到,中国当代文化汲取了传统文化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基因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了爱国家、爱集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氛围。马克思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虽然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个人的存在,“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它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81另外,从人的发展与解放的角度看,单个个人并不能独立地获得解放,只有在一定的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实现全面发展的手段,只能“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73所以,强调社会存在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又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总结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2]刘少奇同志说过,“在我们共产党员看来,为任何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是最不值得、最不应该的。但是,為党、为阶级、为民族解放,为人类解放和社会的发展,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而牺牲,那就是最值得、最应该的。”[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精神,仍然坚持的是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而这个整体,区别于传统文化中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整体,直接指向的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最大多数人的整体,是代表着人民群众利益的整体。
邓小平曾指出“延安时候我们有什么?物质条件很差,就靠精神文明,靠有理想,靠坚强的信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精神具有决定意义。”[4]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大飞机精神等等,就是这种精神,是当代中华精神中富有生命力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中澎湃着整体主义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精神力量,是推动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曾引领着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五有”大学之所以提出“有精神”,就是希望能拥有这样的精神力量,需要用这样的精神力量来引领。
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造就美国人》,他认为美国人就是曾经影响美国人的精神世界的那些最伟大的书造就起来的。那么,大学的“有精神”,首先就是要去探讨,用什么样的中华精神,如何用中华精神,去为师生构建永久的精神家园、提供牢固的价值认同、塑造大写的人格灵魂。
二、科学精神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核心
大学是传播科学知识并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方,大学里的独立思考、兼容并蓄、 求真务实、怀疑批判等体现了大学所拥有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将为大学发展注入强大的底蕴,辐射出有力的价值导向和群体凝聚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侧重于传播科学知识,而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比较薄弱。科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一所大学的生机和活力之所在。一所大学只有在师生中兴起科学精神之风,才能赋予有精神丰厚的底蕴,才能使“有精神”体现大学之本源。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总结出科学精神的三个特点:“ 1.不盲从,不附和, 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畏强暴。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马来平在2001年曾总结了科学精神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内容:1.普遍怀疑的态度;2.彻底客观主义的立场;3.逻辑思维的原则;4.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5.精确明晰的表达方式[5]。
科学精神是对科学内在的真和美的信仰、对自然界的奥秘和深层理性的不懈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与信念。大学的科学精神指大学人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高尚的情操、气质、行为和品格特征,主要体现为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治学态度,不懈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的勇气和执着,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规律的理性思维和严谨的求证方法,寻求发现和掌握新规律的创新精神,以及批判的精神和不盲从权威的怀疑精神。
科学不仅创造物质文化,更创造精神文化。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逻辑范式,也是一种文化。科学拥有自己的文化规范,沉淀着自己特殊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正是这种文化规范和文化精神的核心和基础。科学精神应该作为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它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它不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样直观可视, 而是通过“柔性”方式在大学中发挥驱动功能、批判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通过规范、准则的形式,被大学人不断地认同、内化,而由此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其精髓将渗透和附着在大学文化载体和行为主体上,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大学人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渗透力量对大学人产生重要影响[6]。
中国科学的现代化历程与西方不同,现代科学并不是在中国土壤中自然产生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这导致普遍存在的对科学精神真谛的忽略和对科学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偏爱。高校对科学知识传承的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对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有所淡化。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是源自对知识的好奇与兴趣,更不是继承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意识,而是把学习的支撑点放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他们热衷于考取各种能力的资格证书,心态浮躁、急功近利。高校科学精神培养的缺位,使得当下大学生服务社会、开拓创新的能力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强调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7]。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栽培的力度,但是对科学精神的培育,既要从理念上给予高度重视,还需要从完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
一所大学的“有精神”,必然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发扬、培育和滋养。“五有”大学“有精神”的目标之一,应该是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价值共识。 三、“科大精神”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源泉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8]“總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9],它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引领、激励、凝聚、定向和涵化作用,保障大学在合乎自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健康发展[10]。只有积淀起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有精神”才能彰显大学之特色。
青岛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来自于感动科大的一个个故事,沉淀于荣耀科大的一个个人物,见证于奉献科大的一次次行动,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源泉。
感动科大的故事—精神的传承。这是2000年校园文明评估时女教授清洗男厕所的一丝不苟,是几十年宿舍楼楼板的清洗如新,是评估反馈时省领导诗意盎然的赞美,是总结大会上台下老师们的潸然泪下;是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时老师们备课到凌晨的精益求精,是深夜教师群里交流探讨的以诗励志,是清晨踏入教室的自信;是从“化院现象”到“科大模式”“不找校长打市场”科研成果转化时的艰辛和拼搏。故事还有:带着孩子出差,因为无座把幼儿放在火车座位底下睡觉的科研之旅;无私帮助企业到成立董事会时众多企业或5000元或一万元捐助的感人至深;把实验室为家,大年三十仍在给团队开会的拼搏进取。
荣耀科大的人物—精神的激励。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理工为主的院校,其科学研究精神的积淀和发扬尤为重要。而作为一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学,师者之范、师者情怀也是科大精神滋生的土壤。我们从这些荣耀科大的一代代人物身上,感受着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与砥砺前行。
他们或者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或者引领学科,屡获大奖。出身贫苦,却志于科学,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雷清泉院士,甘于寂寞,刻苦攻关,率先在世界上解决了应用半导电省醌黑高分子粉末材料制作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科技难题。他热爱科学,执着地追求真理,年逾七旬,仍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的开拓者—唐学明教授,虽然在生活上很节俭,但在科研仪器的引进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为了培养学生,他积极倡导引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这个五十岁就拄拐杖,却为省路费站着回青岛的教授,节省下了二三十万元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为了让学校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唐学明以高度开放的心态加强智力引进和信息交流。在20世纪80年代他积极邀请国内外高分子领域的著名专家前来讲学和担任兼职教授,冯新德、徐僖、黄葆同、冯之榴、沈之荃等高分子学科老一代著名院士都曾先后来校讲学,对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纳米夫妇的崔作林、张志焜教授,他们引领一个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乃至跨入“一流学科”行列,为材料学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年磨一剑、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汪传生教授,20多年来一直跋涉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和机电一体化及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之路而乐此不疲。
奉献科大的师者—精神的引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用师者情怀引领学生,赢得广泛赞誉。齐鲁最美教师吴其晔教授堪当先生之智、先生之德、先生之美。“吴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深邃,教学科研双肩挑,且两方面都取得杰出成果”,这是吴其晔教授所带研究生众口一词的评价。学生毕业典礼上吴教授送给毕业生的第一个词是方向。他说人生找对方向很重要。就像踢球,瞄错了球门踢得越准就错的越离谱。吴教授还常说,“许多年轻人愿意算计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却没人去算浪费了多少时间,虚度了多少生命”。这些话对我们影响很大”。吴老师的博士说:“吴老师特别重视创新,他经常告诫我们,做科学研究idea最重要。博士生不能老做重复性、机械性的实验。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问题的本质,有创新发现。吴老师的这些教导深刻地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作风和研究风格”。
最高的荣誉来自于学生的赞誉。1986年,唐学明老师的学生为业师唐老深情赠诗:“高风亮节人中豪,文章事业美名标。年迈廉颇能披甲,心雄黄忠不老刀。欣逢盛世常思进,肯以暮年独惮劳。唯德唯才能服众,致今人仰华岳高……”在学生心目中,唐老师也树立了师者典范。
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把使命和责任挂在心头。秉承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政课教师魏红卫老师,在台上说君子言,在台下行君子事。30年担任思政课教师,长期担任学院领导工作,不管是创建一个专业,还是30年如一日给学生讲授思想品德修养这门课,无论是她多年照顾生病的婆婆,还是曾经教过的学生找到她敞开心扉寻求指导,她都用爱心、孝心、牺牲和奉献赢得了同事、学生的尊敬、信赖和喜爱。她在周围人心中形成的榜样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不但给她带来了“山东省优秀两课教师、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更感染带动了每一位和她交往过的人。魏老师多年被学生评为最喜爱的老师。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感动着科大,他们的精神沉淀为科大精神。
四、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多次强调价值引领的重要性。价值引领的关键在于能够持续不断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想的力量,使他们产生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生活的精神动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华精神就是这种力量,是中国高校进行价值引领的灵魂。但是,用什么样的中华精神,如何用中华精神来引领大学精神,“五有”大学的“有精神”建设还任重道远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高校,教与学都离不开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科学精神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探索永不停息的精神源泉,是大学精神的核心。钱学森曾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1]。这个著名的“钱老之问”正是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一种质问和期待。如何培育和发扬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价值共识,是“五有”大学“有精神”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需要积淀、需要传承、需要发扬,那一个个甘于奉献、鲜活动人的科大故事,那一位位敢为人先、团结进取的科大人物,那一颗颗德艺双馨、诲人不倦的师者之心,在“五有”大学“有精神”建设的引领下,才会如源头活水,滋养一代代科大人。
“五有”大学的“有精神”,需要中华精神为灵魂的引领,需要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涵育,需要科大精神为源泉的滋养。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3-13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F)[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38.
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08(2):154.
庾光蓉.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科学精神[J].中华文化论坛,2008(2):154.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0.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Germa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48.
郭大成,孙刚成.大学精神是大学素质教育之魂[J].教育研究,2013(10):50.
吴苾雯.向中国大学说不[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张桂霞]
[关键词]“有精神”;中华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4-0108-05
Abstract:“Having a spirit” for a university with five “havings” needs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spirit, and the nourishment of the spirit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ing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 to build a permanent spiritual hom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vides strong value recognition, and shapes the personality soul; using the scientific spirit to exert the university’s driving function, the critical function, the cohesion function, and the edification function, thus being accep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be their common psychological basis; making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 especially the spirit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cumulat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o form the source running water of nourishing the people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having a spirit”; the spirit of Chinese nation; scientific spirit;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青岛科技大学提出“五有”大学的建设目标,有力地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有精神”进行探讨。
“五有”大学的“有精神”,既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又是一所大学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连接古今,帮助人们发现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这种精神应该是立足实践、扎根群众,履行大学职能,承担教育责任的精神。“有精神”是一所大学对中华精神、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的追求,是一所大学对引领精神风尚、孕育精神风骨、传承精神气质的担当。
一、中华精神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灵魂
中华精神既是一所大学履行文化传承职能所肩负的职责所在,又应该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灵魂。中华精神体现着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情感、理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其中有几千年文明历史所积累的丰厚经验和人文精神,有自鸦片战争以后遭受帝国主義侵略的百年屈辱和在民族解放中体现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过程中形成的红色精神,还有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形成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鲁迅先生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徜徉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我们会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华精神。
俯仰古今,我们会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精神。我们会看到,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诚,于谦 “烈火焚烧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坚贞,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还有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浩然之气。我们还会看到陈毅《梅岭三章》“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和境界。
比较中西文化,我们会看到,中学主张先人后己,尚集体取向,主张把家庭和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西学却主张个人至上,强调个人奋斗、追求个人自由,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认为一切价值均以个人为中心,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西学求真,中学向善。西学重分析,中学重综合。中华精神向来讲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注重兼收并蓄,互学互鉴,我们逐渐开始在这个文化多元并存却又文化冲突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找到属于我们的自信。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文化特质应该是我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构筑国人精神家园的灵魂,也是东方文化自信的基石。 找到理论指引,我们会看到,中国当代文化汲取了传统文化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基因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了爱国家、爱集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氛围。马克思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虽然人类历史的前提是个人的存在,“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它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81另外,从人的发展与解放的角度看,单个个人并不能独立地获得解放,只有在一定的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实现全面发展的手段,只能“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73所以,强调社会存在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又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总结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2]刘少奇同志说过,“在我们共产党员看来,为任何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是最不值得、最不应该的。但是,為党、为阶级、为民族解放,为人类解放和社会的发展,为最大多数人民的最大利益而牺牲,那就是最值得、最应该的。”[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精神,仍然坚持的是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而这个整体,区别于传统文化中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整体,直接指向的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最大多数人的整体,是代表着人民群众利益的整体。
邓小平曾指出“延安时候我们有什么?物质条件很差,就靠精神文明,靠有理想,靠坚强的信念,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某种情况下,这种精神具有决定意义。”[4]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焦裕禄精神、航天精神、大飞机精神等等,就是这种精神,是当代中华精神中富有生命力的核心特质,这种精神中澎湃着整体主义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是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精神力量,是推动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曾引领着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五有”大学之所以提出“有精神”,就是希望能拥有这样的精神力量,需要用这样的精神力量来引领。
美国人写了一本书叫《造就美国人》,他认为美国人就是曾经影响美国人的精神世界的那些最伟大的书造就起来的。那么,大学的“有精神”,首先就是要去探讨,用什么样的中华精神,如何用中华精神,去为师生构建永久的精神家园、提供牢固的价值认同、塑造大写的人格灵魂。
二、科学精神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核心
大学是传播科学知识并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方,大学里的独立思考、兼容并蓄、 求真务实、怀疑批判等体现了大学所拥有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将为大学发展注入强大的底蕴,辐射出有力的价值导向和群体凝聚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侧重于传播科学知识,而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比较薄弱。科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一所大学的生机和活力之所在。一所大学只有在师生中兴起科学精神之风,才能赋予有精神丰厚的底蕴,才能使“有精神”体现大学之本源。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总结出科学精神的三个特点:“ 1.不盲从,不附和, 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畏强暴。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马来平在2001年曾总结了科学精神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的内容:1.普遍怀疑的态度;2.彻底客观主义的立场;3.逻辑思维的原则;4.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5.精确明晰的表达方式[5]。
科学精神是对科学内在的真和美的信仰、对自然界的奥秘和深层理性的不懈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与信念。大学的科学精神指大学人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高尚的情操、气质、行为和品格特征,主要体现为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治学态度,不懈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的勇气和执着,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规律的理性思维和严谨的求证方法,寻求发现和掌握新规律的创新精神,以及批判的精神和不盲从权威的怀疑精神。
科学不仅创造物质文化,更创造精神文化。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逻辑范式,也是一种文化。科学拥有自己的文化规范,沉淀着自己特殊的文化精神, 科学精神正是这种文化规范和文化精神的核心和基础。科学精神应该作为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它直接体现了科学的本质特征,它不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那样直观可视, 而是通过“柔性”方式在大学中发挥驱动功能、批判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通过规范、准则的形式,被大学人不断地认同、内化,而由此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其精髓将渗透和附着在大学文化载体和行为主体上,以其潜在的规范性支配着大学人的行为,以一种无形的渗透力量对大学人产生重要影响[6]。
中国科学的现代化历程与西方不同,现代科学并不是在中国土壤中自然产生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这导致普遍存在的对科学精神真谛的忽略和对科学功利化和实用化的偏爱。高校对科学知识传承的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对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熏陶有所淡化。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是源自对知识的好奇与兴趣,更不是继承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意识,而是把学习的支撑点放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他们热衷于考取各种能力的资格证书,心态浮躁、急功近利。高校科学精神培养的缺位,使得当下大学生服务社会、开拓创新的能力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强调要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7]。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加大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栽培的力度,但是对科学精神的培育,既要从理念上给予高度重视,还需要从完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进。
一所大学的“有精神”,必然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发扬、培育和滋养。“五有”大学“有精神”的目标之一,应该是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价值共识。 三、“科大精神”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源泉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8]“總的来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9],它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引领、激励、凝聚、定向和涵化作用,保障大学在合乎自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健康发展[10]。只有积淀起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有精神”才能彰显大学之特色。
青岛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无华、甘于奉献,同心协力、勇承重载的“橡胶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来自于感动科大的一个个故事,沉淀于荣耀科大的一个个人物,见证于奉献科大的一次次行动,是“五有”大学“有精神”的源泉。
感动科大的故事—精神的传承。这是2000年校园文明评估时女教授清洗男厕所的一丝不苟,是几十年宿舍楼楼板的清洗如新,是评估反馈时省领导诗意盎然的赞美,是总结大会上台下老师们的潸然泪下;是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时老师们备课到凌晨的精益求精,是深夜教师群里交流探讨的以诗励志,是清晨踏入教室的自信;是从“化院现象”到“科大模式”“不找校长打市场”科研成果转化时的艰辛和拼搏。故事还有:带着孩子出差,因为无座把幼儿放在火车座位底下睡觉的科研之旅;无私帮助企业到成立董事会时众多企业或5000元或一万元捐助的感人至深;把实验室为家,大年三十仍在给团队开会的拼搏进取。
荣耀科大的人物—精神的激励。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理工为主的院校,其科学研究精神的积淀和发扬尤为重要。而作为一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大学,师者之范、师者情怀也是科大精神滋生的土壤。我们从这些荣耀科大的一代代人物身上,感受着这种精神的薪火相传与砥砺前行。
他们或者热爱科学,追求真理,或者引领学科,屡获大奖。出身贫苦,却志于科学,在党和国家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雷清泉院士,甘于寂寞,刻苦攻关,率先在世界上解决了应用半导电省醌黑高分子粉末材料制作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的科技难题。他热爱科学,执着地追求真理,年逾七旬,仍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的开拓者—唐学明教授,虽然在生活上很节俭,但在科研仪器的引进上却一点都不含糊,为了培养学生,他积极倡导引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这个五十岁就拄拐杖,却为省路费站着回青岛的教授,节省下了二三十万元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为了让学校的教学更上一层楼,唐学明以高度开放的心态加强智力引进和信息交流。在20世纪80年代他积极邀请国内外高分子领域的著名专家前来讲学和担任兼职教授,冯新德、徐僖、黄葆同、冯之榴、沈之荃等高分子学科老一代著名院士都曾先后来校讲学,对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纳米夫妇的崔作林、张志焜教授,他们引领一个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乃至跨入“一流学科”行列,为材料学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年磨一剑、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汪传生教授,20多年来一直跋涉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和机电一体化及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之路而乐此不疲。
奉献科大的师者—精神的引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师用师者情怀引领学生,赢得广泛赞誉。齐鲁最美教师吴其晔教授堪当先生之智、先生之德、先生之美。“吴教授治学严谨,学识深邃,教学科研双肩挑,且两方面都取得杰出成果”,这是吴其晔教授所带研究生众口一词的评价。学生毕业典礼上吴教授送给毕业生的第一个词是方向。他说人生找对方向很重要。就像踢球,瞄错了球门踢得越准就错的越离谱。吴教授还常说,“许多年轻人愿意算计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却没人去算浪费了多少时间,虚度了多少生命”。这些话对我们影响很大”。吴老师的博士说:“吴老师特别重视创新,他经常告诫我们,做科学研究idea最重要。博士生不能老做重复性、机械性的实验。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问题的本质,有创新发现。吴老师的这些教导深刻地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作风和研究风格”。
最高的荣誉来自于学生的赞誉。1986年,唐学明老师的学生为业师唐老深情赠诗:“高风亮节人中豪,文章事业美名标。年迈廉颇能披甲,心雄黄忠不老刀。欣逢盛世常思进,肯以暮年独惮劳。唯德唯才能服众,致今人仰华岳高……”在学生心目中,唐老师也树立了师者典范。
最深沉的爱莫过于把使命和责任挂在心头。秉承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政课教师魏红卫老师,在台上说君子言,在台下行君子事。30年担任思政课教师,长期担任学院领导工作,不管是创建一个专业,还是30年如一日给学生讲授思想品德修养这门课,无论是她多年照顾生病的婆婆,还是曾经教过的学生找到她敞开心扉寻求指导,她都用爱心、孝心、牺牲和奉献赢得了同事、学生的尊敬、信赖和喜爱。她在周围人心中形成的榜样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不但给她带来了“山东省优秀两课教师、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更感染带动了每一位和她交往过的人。魏老师多年被学生评为最喜爱的老师。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正是他们感动着科大,他们的精神沉淀为科大精神。
四、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多次强调价值引领的重要性。价值引领的关键在于能够持续不断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想的力量,使他们产生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健康生活的精神动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华精神就是这种力量,是中国高校进行价值引领的灵魂。但是,用什么样的中华精神,如何用中华精神来引领大学精神,“五有”大学的“有精神”建设还任重道远 。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高校,教与学都离不开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各项活动,科学精神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科学探索永不停息的精神源泉,是大学精神的核心。钱学森曾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1]。这个著名的“钱老之问”正是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一种质问和期待。如何培育和发扬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大学人的价值共识,是“五有”大学“有精神”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需要积淀、需要传承、需要发扬,那一个个甘于奉献、鲜活动人的科大故事,那一位位敢为人先、团结进取的科大人物,那一颗颗德艺双馨、诲人不倦的师者之心,在“五有”大学“有精神”建设的引领下,才会如源头活水,滋养一代代科大人。
“五有”大学的“有精神”,需要中华精神为灵魂的引领,需要科学精神为核心的涵育,需要科大精神为源泉的滋养。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3-134.
邓小平年谱(1975-1997)(F)[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838.
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中华文化论坛,2008(2):154.
庾光蓉.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科学精神[J].中华文化论坛,2008(2):154.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10.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J].未来与发展,2000(12):61.
Abraham Flexner. Universities: American, English,Germa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48.
郭大成,孙刚成.大学精神是大学素质教育之魂[J].教育研究,2013(10):50.
吴苾雯.向中国大学说不[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张桂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