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浩瀚的文化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很多民族都遭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民族的文化渐渐被舍弃,被世界同化。这样的现象无疑是令人痛心的。民族文化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人们不能任其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本文主要以土家族为例,探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旨在传承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也传播着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抛弃了本民族的文化,很多少数民族的学生已经忘记了本民族的民族文化。所以,培养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将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传播下去,让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流传千年,不至于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需要人们共同努力的。
  “文化”是汉语言中早就有的词汇,《周易·象传》中说的“观乎入文,以化成天下”,就是文化最开始的出处。本文所谈的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特有的习俗、信仰、语言文字等内容。在中华文化词典中,“文化认同”的解释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土家族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土家族文化,使其认同土家族文化,将其精髓继承和发扬下去。
  一、土家族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现状
  经济的飞速发展冲击了各个地方的文化,土家族学生在这样迅速发展的时代,学习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知识,对于本民族文化却知之甚少,令人担忧。
  (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土家族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
  近年来,石柱县经济飞速发展,各种文化也涌进当地的各个学校,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土家族学生渐渐抛弃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纷纷学习汉语和外语,却忘记了属于土家族的语言和文字。
  在学校,关于土家族的文化教育渐渐消失。学校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也渐渐有了国学教育,民族教育却难以开展。学校重视学生的成绩,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条例条规,对于传承土家族民族文化,却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外来文化的冲击、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学生逐渐忘记本民族文化,土家族文化逐渐遗失。
  (二)土家族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识
  随着石柱县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校的教育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但民族文化教育的位置始终没有摆正。现阶段,土家族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已经没有深刻的印象。其大多不会说土家族语言,甚至连最基本的土家族对亲人的称呼都已忘却。土家族学生忘却了本民族的文字,从小学习汉字和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土家族学生不小心丢失了本民族的文化。现在,老一辈还记得自己是土家族,还记得土家族有一种舞蹈叫做甩手舞,记得土家族有自己的服装,美丽不输韩服,不输和服。当沧海桑田,这群老人离去后,还有谁记得曾经的荣光?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感存在的问题
  文化认同感是十分重要的。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汉族文化,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保障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应予以传承。要想培养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而在语文课堂上培养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存在问题。
  (一)家庭方面
  培养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首先家庭方面需要做出适当的引导。可是,很多民族学生的家长自身也不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不清楚本民族的语言,不会写本民族的文字,不认识本民族的服装。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家长都忙于工作和生活,学生也面临沉重的学业。他们共处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说明从家庭方面来对民族学生做出引导,存在很大的困难,可实施性并不强。
  (二)社会方面
  现在网络的力量十分强大,在生活中,人们所接触的信息大部分就来源于网络,而现在网络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社会范围很广,从这个方向培养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方法是比较多样的,却也存在问题。首先,花费的资源没有固定支撑;其次,很难找到愿意一直将这个活动坚持办下去的人;再者,网上的资源过多,学生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不一定会主动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而且学习效果不可查;最后,学生在学习生涯中,能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家长也不放心让孩子自由进入社会,这就使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变得更加困难。
  (三)学校方面
  要想在学校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最大的问题还是教育本身。现在的学生都面临升学的压力,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老师,都紧抓学习。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家长不一定愿意学生将时间花费在与升学无關的项目中。在面临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就算还有精力学习其他东西,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与时代紧密相关的、流行的东西,而不会将时间花费在自己不熟悉、不一定感兴趣的事情上。再就教师而言,如果要在学校推行民族文化教育,这也是压力很大的一件事情。因为他们要主动学习这项文化,才能有能力将这些文化传授给学生。但是,很多教师不愿意这样,因为这会分散他们的时间与精力,甚至可能会影响学生成绩。
  无论是从家庭、社会还是学校,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都存在很多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怎样的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这是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虽然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为了不让民族文化渐渐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为了让民族的灵魂得以流传,人们还是应当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人们可以从点滴做起,一步一步地,小的改变总会带来大的收获。   (一)在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因为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学应当分阶段进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在幼儿园阶段,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其对于一些简单的、带音乐性或节奏性的事物明显更感兴趣。所以,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有趣的土家族儿歌教给学生,并且将这些儿歌穿插进学生的生活,还可以采取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学习。本阶段的学习更多地是培养孩子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学习一些儿歌,培养一些语感,让他们明白,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在小学阶段,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土家族儿歌的学习也让他们对于本民族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认知教学。在一二年级,学校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土家族语言,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例如,教学生如何称呼父母以及身边的人,教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基本用语,可以用儿歌或游戏的形式加深他们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讲解土家族的传说和习俗,让学生大致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学生要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在每周一节的民族文化课上,学生可以穿上民族服饰上课,使学生认可本民族文化。在三四年级,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文化认同感的教育可以适当加深。可以教学生书写本民族的基本文字,让学生明白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一个民族的文字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当一个民族的文字流传下来,其历史才不会没有记载,文字是其存在的证明,也是本民族的宝贵印记。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本民族的文字,每周可以增加一节民族文化语文课,为学生简单讲解土家族的文化知识,教孩子学会写土家族的文字。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应加重,民族文化语文课可以适当调整为每周一节。有了一至四年级的学习基础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民族文化积累,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创作土家族语言的作品。例如,编和土家族文化相关的儿歌,写和土家族文化相关的故事,然后将这些作品展示出来进行评比,激励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小学阶段设置这样的课程,更多的是为了培养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使其愿意了解并接受本民族的文化。
  进入中学阶段后,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较重,所以就应改变少数民族文化语文课的形式。可以将与土家族文化有关的内容,以语文选修课的形式设置出来,学生自由选择课程,每位学生必选一门,学期末还要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为学生颁发相应的证书。比如,设置一门与土家族语言相关的语文课。在这堂课上,教师将土家族语言以各种形式授给学生,然后在学期末进行简单的笔试和口试之后,老师会将这一门的分数换算到语文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学生合格后,教师还可以为其颁发证书作为鼓励。在初中阶段,设置这样的课程,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民族文化,时刻树立民族文化意识,培养其文化认同感。
  进入大学后,学校的各种环境变得开放和自由。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创建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社团,当然既然是语文教育就不能脱离语文。在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其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接触并学习土家族文化。
  (二)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校本教材建设
  要想在各阶段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语文课,相对应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市面上基本没有与土家族相关的可以用于语文教学的书,人们只能寻找另一条出路——校本教材建设。
  所谓校本教材建设,就是结合本校实际来编写教材。与各阶段不同的少数民族文化语文课相对应,在幼儿园阶段,应当编写一套简单易学的关于土家族儿歌民谣的教材;在小学阶段,可以编写一套涉及土家族各方面文化的教材,可以以单元的形式编写。比如,第一单元大致介绍土家族的基本信息,第二单元介绍土家族的习俗,第三单元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字等。因为涉及的内容较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节奏,教学分阶段进行。在初中階段,校本教材的编写就应当有侧重性。例如,选修课程是土家族文字,这本教材的内容应当都是与土家族文字相关的信息,如文字的由来、土家族文字与汉字的相对应等。
  校本教材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所需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编写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人们应当寻找最合适的方法编好校本教材。
  四、结语
  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这五十六个民族文化,才组成了璀璨的中华民族文化。因此,除了传承国学文化外,人们还应传承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文化。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可以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让五十六个民族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以一位由乡村到城市的知识分子吴志鹏为叙事视角,展示了近50年中国的城乡发展史。《生命册》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他们依次登场,书写了各自的身世际遇及命运变迁。书中的女性是不亚于男性而存在的群体形象,本文对《生命册》中出现的主要女性角色进行分析,她们不再是作者以往小说中“无语的存在”,而是非常鮮明地作为同等强烈的存在。  李佩甫是一位深受地域文化影响,并把其创作的根据地放在
期刊
巴勃罗·毕加索(Pallo Picasso,  1881-1973)是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绘画大师,他倾尽一生都在热切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描绘着内心对于自由的幻想与未知世界新探索的图景。他的艺术实践大胆创新,一反西方固有的绘画传统,抛弃偏见,以彻底的自由重新塑造这个世界,大胆且肆意挥洒着自己对于艺术事业无限的激情与热血。分析其晚年的陶艺作品与版画作品,人们更能够感受到这一颗永葆年轻的
期刊
张之洞于光绪十年至十五年间任两广总督,任上十分重视华侨问题,大力保护侨民,在团结侨民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张之洞督粤时期侨政的出发点主要有二:一是同情华侨苦难遭遇,二是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在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张之洞顺时应势,其对侨主张可谓清政府对侨政策的一个缩影。  张之洞主政广东五年有余,其任上与华侨相关的政举多旨在保护侨民,兼而嘉奖华侨回报祖国之义举、设立学校教授儒家之经典。  19世纪中叶以
期刊
湿拓画并非横空出世,它是一种年代久远而险些被遗忘的绘画形式,具有独特且珍贵的艺术价值。它起源于中国,后经丝绸之路传到西方,在土耳其被发扬光大。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从起源与传播过程、材料的运用及绘制方法等方面来介绍湿拓画。  一、湿拓画的演变与特点  湿拓画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绘画方法,目前,有湿拓画印记的只有中国、日本和土耳其,但关于湿拓画的研究与记载寥若晨星。若要探究湿拓画的根源,甚至能追溯
期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江西婺源傩舞的传承与发展令人堪忧。为了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江西婺源傩舞的繁荣与发展,人们要加强对江西婺源傩舞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本文首先对江西婺源傩舞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究,然后重点分析了婺源傩舞的发展、保护与利用。  婺源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位于浙江、安徽以及江西三省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婺源的村落、宅院以
期刊
包装设计是现代商品营销的重要环节,茶叶包装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产品信息的重任。为了弘扬茶文化,提升年轻消费者对茶叶的兴趣,宣传茶叶的信息,本文以品牌茶叶包装为例,依据茶叶的表现特点和文化内涵,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设计元素,设计铁观音茶叶的系列包装。整个包装以环保牛皮纸为制作材料,不仅对提升年轻人对茶叶的兴趣有促进作用,也对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我国茶叶包
期刊
美术欣赏课是中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在新课改之前,中职教育的文化课部分已被弱化,中职美术欣赏课程更是无从谈起。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一步步落实,中职美术欣赏课从默默无闻走上了中职素质教育的舞台。美术欣赏课的开设就是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艺素养和艺术审美力。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懂技术、会欣赏、能判断、善评价的高素质社会型人才;同时响应新课改号召,将中职教育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创造自由、
期刊
“书香四溢,画墨留香。”书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不朽的蓬勃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体现。作为中华艺术瑰宝,其历经岁月的磨砺,却传承不息,将中华文化展现于新时代年轻人眼前。在跌宕遒丽、笔酣墨饱的书画欣赏中,他们认识了我国的文化精粹,感受到书画的高雅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魅力,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如今,“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全面实施,它是贯穿欧亚经济共同圈,促进各国协同发展的共赢之路。早在西汉时
期刊
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除了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以外,还具有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为本的重要含义  中职学生由于性格、性别、年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智力或者非智力等原因,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然而,在大多数中职学校
期刊
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三字一画”在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任重而道远,高师院校必须加强课中、课后监管,让“三字一画”教学永远在路上。笔者通过对玉林师范学院“三字一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三字一画”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系列教学反思,希望能给“三字一画”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三字一画”的内涵  “三字一画”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