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展现精彩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严谨 以人为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一名医学类的高校教师来说,课堂教学可看作“传道”,实习带教是“授业”,课余沟通则是“解惑”。昆明医科大学的梁红敏教授,用行动诠释了“师者”的意义。
  课堂教学方面。课前,梁红敏老师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她举一反三、生动活泼,充分调动“教”“受”双方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将专业知识牢牢掌握;课后,梁红敏老师不断总结教学过程的得与失,积极扩充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见习带教方面。课前,梁老师总会反复叮嘱学生们,你们是未来的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要把生命摆在第一位,我们所面对的不是一堆器官,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梁红敏说:“行医过程中的一丝不苟首先是从见习开始的,我们要避免一切医疗事故。因为对于患者来说,这关乎生命之河能否继续畅通,患者家庭的命运也将会因此而改变。在避免医疗事故的同时,但凡有责任的医生都应该顾及患者情绪的起伏,要让医患关系像我们的课堂一样融洽。”见习带教课中,梁红敏不仅认真示教,还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们和谐医患关系。在一次见习带教课中,梁红敏正在为一位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做腹部超声检查并认真讲解声像图表现,突然患者腹部的人造肛门排出许多稀大便,一时间臭气熏天,学生们不自觉地捏起鼻子、屏住呼吸,患者一脸的尴尬。梁老师首先示意学生们放下捏住鼻子的手,然后一边安慰患者一边亲自清理大便并仔细做完检查。就在患者感激涕零,赞扬她是一名好老师、好医生的时候,她却苦口婆心地教导那些捏鼻子的实习生,让他们知道真正医德高尚的医生是在救死扶伤的同时,还应该跟患者成为朋友,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只有朋友才会相互信任,只有朋友才会患难与共。
  课余沟通方面。每次下课后,梁红敏都会非常耐心地为学生解答疑问。对于那些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她还会主动询问他们是否还有疑问,并认真解答。同时,他还会就教学质量征求学生的意见,并根据学生的意见来进行改良。对于梁红敏而言,解惑一词不仅意味着让学生们在专业上没有疑惑,更体现在对学生人生道路上遇到困惑的指点迷津。这时候,她既是良师,更是益友。一位大五正在实习的男生因家庭原因患上抑郁症,想要放弃学业,梁老师得知情况后,主动找到该同学,真诚地与之谈心,然后又致电该生家长,请他们配合她解除该生的心结。这期间,梁老师一有时间就钻研自己很陌生的临床心理学,同时组织其他学生成立关爱小组,对这名学生进行关爱和开导。但梁老师觉得这还不够,无论是自己还是关爱小组的同学们,毕竟都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于是,她请来心理专家为该生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最终,这名学生恢复了健康,不仅只字不提放弃学业的事,还在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
  身先士卒 管理有方
  在教学的同时,梁红敏还担任着管理工作。她曾说:“刘备在拥有关羽、张飞和赵云三员大将后仍然屡屡败北、一事无成,就是因为管理不得当,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机制。直到诸葛亮出山主持大小事务,刘备这才有了起色,宏图大志才得以展现。这就是管理的魅力!”大到教学大纲的修订、新专业的申请、管理制度的修订、各教研室的日常管理,小到课程的监考编排、教材的征订统计、日常的教师调课,事无巨细,梁红敏总能面面俱到,做到有条不紊。
  在高校,教师调课似乎是家常便饭,很多管理者并没有足够重视,而梁红敏则不同,每次有老师申请调课的时候,她总会先协调好各方面的利弊,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他老师和学生们的教学需要。只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她才会同意调课。如若不然,坚决不调,铁面无私。
  在分管临床教学期间,她强化管理,亲自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和教师试讲,到课堂听课,查看教师教案讲稿,大抓、狠抓多媒体课件质量。2009年以来,昆明医科大学参加云南省多媒体课件比赛共获一等奖30人,二等奖71人,三等奖134人,获奖率在云南各高校中排名第一,连续两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梁红敏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
  昆明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医疗队伍为目标的高校。医疗无小事,作为医科大学的一名教学管理人员,梁红敏认为,对生命的尊重首先要从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开始。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她组织专家制定规范的临床带教细则,每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表彰优秀教师,强化教书育人工作,并组织完成了《临床实习管理手册》的编写工作。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培训不少于4次,选送到学校参加教学比赛的教师连续6年全部获奖。
  在管理过程中,梁红敏时刻不忘学生的主体地位。她常说:“今日的昆明医科大学学生,以后都将在医疗岗位上作出他们应有的贡献。让他们在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良好的医德。”在梁红敏的带领下,学院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座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培训,邀请名医专家做爱患者爱职业的专题报告,每年表彰优秀实习学生,使得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各项教学考核工作总是名列前茅。
  回首数十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梁红敏总结道:医学类高校的一切管理工作都是为教学服务的,都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疗人才服务的。如果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势必影响教学成果,甚至会导致医疗人才的断层。作为管理者,我们所做的一切管理活动其最基本的出发点仍然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医生,我不希望任何一个生命结束于我的手里;作为医科大学的教学管理人员,我更不能容忍因我们的管理失误而导致学生没学到真本领,从而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导致生命的远离。
  以教学带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
  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梁红敏既承担着教学任务,又肩负着管理重任。作为一名“双肩挑”的教师,其工作量可想而知。然而,不管多忙,她从来都认真备课、用心讲授,哪怕是选修课,也同样精心准备,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梁红敏的教学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仅在2012年,她曾两度获得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然而,她从不自满。在她看来,教学和管理应该与时俱进,求变求新。   改革当从自身做起,梁老师在每次课后都会对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一番总结,然后提炼出先进的经验,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革。她将这些经验和不足之处认真归纳出来,撰写成多篇教改论文与同行分享,并主持承担省级和校级多项教研教改项目,其中《临床教学档案科学化管理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变则通,不变则殆”,千百年来,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教条。然而,梁红敏却清醒地意识到,改革必须要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盲目改革只会越改越糟。她常常告诫那些有着教学改革决心却又急于求成的同事们,一定要戒骄戒躁,不能急功近利。教学改革跟动手术一样,任何的差池都可能引发不可收拾的后果。
  “教学从来都不像留声机那样,仅仅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而是要不断总结,在教学的过程中归纳并创造出丰硕的科研成果。只有科研型的教师才能永葆活力。”截至目前,梁红敏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共计30余篇,其中发于核心期刊的有10余篇。主持参加省级和院级课题共计8项,主编和参编著作3部。这些成果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她在长期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如《临床毕业实习质量环节管理的实践性研究》《医教一体全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和实践》等课题就是她在教学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只有那些真正在教学岗位辛勤耕耘过的人才有可能获得这些成果。另外,还有许多论文是从学科的角度创造出来的,比如《BFGF/BMP/AACB复合物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内镜、病理学及PCR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等,这些科研成果的出炉无疑对她的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她将这些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了他们在学科领域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
  为人谦和 德才兼备
  梁红敏为人谦和,无论是与同事、学生相处,还是与患者打交道,她都面带微笑,乐于为师生和患者服务。她兢兢业业,时常加班加点,但却毫无怨言。在教师眼里,她是一名好同事;在学生们眼中,她是一名好老师;在患者看来,她是一名好大夫、好专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梁红敏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有人曾劝她说,学校的教学和管理都离不开她,让她以本职工作为重。可梁红敏却说:“那里的人正在流血,那里的生命正在渐渐远去,我必须尽到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相信我的学生会理解我,我的团队会理解我。如果我漠视那些尚存一线希望的生命,我还有何面目在讲台上说救死扶伤?我还有何面目带领我的团队尊重每一个生命?”这些话,梁老师不仅说在嘴上,也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了行动上。抗震救灾归来,她被评为“云南省卫生厅汶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2年,她又荣获了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的称号。
  面对成绩与荣誉,梁红敏说:“我所做的仅仅是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降临到世上的生命都应该是可爱的,精彩的,而疾病和伤痛却使得一些生命陷入挣扎。我所要做的就是从我的本职工作出发,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展现精彩。”
其他文献
新华社消息 “加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予以推进”“通过法治途径,推动包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内的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体系的修改和完善是根本之策”……  近日,由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的“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中央部门座谈会在京举行,这标志着以“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为主题的大型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会
期刊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学校为了“刷高”就业率,要求学生假就业的现象也再度出现。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校要求学生必须先签就业协议,否则不能拿到毕业证。一些学生为了应付学校,和用人单位签订假就业协议,甚至出现一家小超市一次性“签约”20名大学生的现象。  专家指出,就业率“注水”危害极大,“虚假繁荣”会误导社会对某些专业的需求,影响国家就业政策的制定和高校的专业设置,导致就业更难。大学生就业率应该由独立
期刊
新华网消息 “想一想未来的你是什么样子?会做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会变得特别健康!”“我要写十本书。”“我想成为歌星!”近日在京举行的英国名师系列公开课上,几十名中国孩子兴致勃勃地参与“成就梦想”课程。  在外教查理德?费格森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团队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描画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了解为实现梦想所需具备的素质。  “中国人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日渐升温,这种西方的教育模式正在被越
期刊
一位女作家的买房辛酸史——  拼命工作,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  于琪说,房子就是她的梦。  这位名校毕业,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的白领,也是出版过五本书的作家。她曾在网上写了一篇“买房血泪史”,记录了自己和丈夫林庆在北京“摸爬滚打”只为求得一隅容身之所的经历。万字长文有网友看哭了,一位还在大学读书的学生留言:这就是将来要面对的一个世界吗?  但于琪和林庆是幸运的,在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后,他们
期刊
新华网消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有关人士近日在京表示,我国已进入“智力回流”期。  据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09.12万人,有72.3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2012年度与2011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留学回国人员增加8.67万人,增长了46.57%。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
期刊
《凤凰博报》消息 在世界各地,华人都是生育率最低的群体。201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仅为1.18;在已经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10年港澳台三地平均每位妇女仅生育1.0个孩子,连排世界倒数前三名。中国人喜欢生孩子,早已成为历史。  2000年“五普”,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22;2010年“六普”,进一步下降到1.18,0~14岁人口比例快速下滑到16.6%。在国际上,总和生育率低于1.5称为“超低生育率
期刊
本刊讯(记者 杨云慧) 记者日前获悉,云南省决定从2013年起实施“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去’就业行动计划”,努力实现每年1万名云南籍应届高校毕业生走出去就业创业的计划任务。  云南省提出,要依托部省合作、省校合作、央企入滇等平台,逐步建立向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以及合作区域内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输送云南高校毕业生的机制;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家和省级产业园区的联系。同时,加强“走出去
期刊
中国新闻网消息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近日正式发布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8所大学上榜,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名。  今年内地入围世界500强的大学共有28所,总数与2012年持平,但是上榜大学的名次相比去年整体上有所上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5所学校位列世界前200名
期刊
《光明日报》消息 如何认知儿童性教育?如何有效开展儿童性教育?在近日举行的“儿童性教育:探索和建议”教育之春沙龙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儿童性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认为,儿童性教育非常重要,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类的繁衍问题。性教育不光是防止性侵害的问题,要让学生对性教育的内涵有更广泛的认识。比如,从性别教育开始,到心理道德教育、男女之间的
期刊
《光明日报》消息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表示,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当务之急是把懂得传统文化的人变成懂得“教传统文化”的人。  如何将保存至今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下去,是一个教育学的问题。徐勇说:“我们现在实际上缺少的不是一线的师资,而是缺少发现和培训师资的具体制度和具体人才,也就是缺少培训师资的师资,缺少传统文化教学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