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从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视之为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党性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根本准绳。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品行的根源,思想决定着行动,品行是思想的外在表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中国共产党自从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视之为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党的建设是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三个法宝之一。把党建作为巩固执政地位、关系人心向背来抓。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而思想建设是基础,是根本。思想教育是加强党性教育的根本。
党性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根本准绳,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新形势下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主业,讲好党性教育这个主课,就要全面把握好党性教育“知、情、信、行”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要求,做到知之深、情之切、信之笃、行之实,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性教育要秉持真学真信,入脑入心.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其要旨在于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把党的科学理论内化成为政治信念和价值自觉,实现党组织发展愿景与党员干部个人行为逻辑的内在统一。显然,这种内化越彻底,党性教育“真学真信”的问题就解决得越彻底;这种内化越迅速,党性教育“入脑入心”的成效就会越明显,从而时时激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很显然,这种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党性。党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外在灌输和内在消化吸收的过程,如何让党的理论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内化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关键是做到紧扣实际,研机析理,廓清迷雾,指引实践。
信念的坚定源于思想,党员的灵魂在于信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就要紧紧抓住信仰信念这个核心。方志敏凭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忠诚坦然面对死亡,杨善洲守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信念扎根大山……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好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做到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要认真对照讲话精神,检视思想灵魂、政治定力和实际表现,补精神之“钙”、培思想之源,真正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政治规矩和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起来,使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在思想上扎下根来。
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还是做一名以权谋私的贪官,思想是根源,思想决定着行动。想做一名好官,就不会去干违法违纪的事;想以权谋私,就会置法律、纪律和制度于不顾,以身试法,违纪违法。通过多年来的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我国的反腐败法律法规和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在党中央坚决反对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党员领导干部中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大幅减少,但“隐形腐败”却难以遏制,而且有泛滥的势头。究其原因,有监督不力、查处不力等,但根本的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根源问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会上说的义正辞严,会后却阳奉阴违;上班时间像正人君子,下班后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上级监督太远、平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到,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监督机关也是难以监督、难以查处。所以,预防腐败,自律是关键,而要做到自律,思想教育是根本。
党性教育要做到实处着力,落小落细党性教育是一个由知而情、由情而信、由信而行的思想教育过程,是“知、情、信、行”的有机统一。“知”是前提,“情”是方式,“信”是重点,“行”是目的。这种党性教育规律和内在价值逻辑,要求党性教育既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问题,又解决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问题,通过以“知”促“情”,以“情”促“信”,以“信”促“行”,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在党性教育的全过程,应该科学把握“学理与情感”“灌输与领悟”“讲授与体验”“启示与警示”等内在逻辑关联,将党性教育同理论教育、价值教育、能力教育有机结合,落小落细,从实处着力,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是品行的根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作支配,就有什么样的品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公仆,还是做一名违法违纪的贪官,思想是根源,思想决定着品行。在同一时代和背景下,面对金钱、美色、名誉、地位,为什么有的人一尘不染、头脑清醒、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是非分明,有的人则贪污受贿、道德败坏、贪功诿过、买官卖官、是非不辨?同在歪风邪气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刚正不阿、顶风斗邪、保持本色,有的人却胆小怕事、视而不见、同流合污?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思想是根源,信念是防线,品行是保障。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思想激励着孔繁森赴任阿里,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思想使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堕落并走上不归路。
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品行的根源,思想决定着行动,品行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加强党性教育最根本的是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新华网,2014-3-17
【2】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党建研究,1996年10期
【3】方志敏《就义诗》,《光明日报》2016-07-04日 01版
习近平同志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中国共产党自从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视之为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党的建设是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三个法宝之一。把党建作为巩固执政地位、关系人心向背来抓。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而思想建设是基础,是根本。思想教育是加强党性教育的根本。
党性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根本准绳,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新形势下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主业,讲好党性教育这个主课,就要全面把握好党性教育“知、情、信、行”的价值逻辑和实践要求,做到知之深、情之切、信之笃、行之实,不断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性教育要秉持真学真信,入脑入心.党性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其要旨在于影响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把党的科学理论内化成为政治信念和价值自觉,实现党组织发展愿景与党员干部个人行为逻辑的内在统一。显然,这种内化越彻底,党性教育“真学真信”的问题就解决得越彻底;这种内化越迅速,党性教育“入脑入心”的成效就会越明显,从而时时激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很显然,这种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党性。党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外在灌输和内在消化吸收的过程,如何让党的理论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根发芽,内化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关键是做到紧扣实际,研机析理,廓清迷雾,指引实践。
信念的坚定源于思想,党员的灵魂在于信仰。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就要紧紧抓住信仰信念这个核心。方志敏凭着“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忠诚坦然面对死亡,杨善洲守着“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信念扎根大山……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握好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做到知之深、信之笃、行之实。要认真对照讲话精神,检视思想灵魂、政治定力和实际表现,补精神之“钙”、培思想之源,真正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政治规矩和好干部标准牢固树立起来,使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在思想上扎下根来。
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还是做一名以权谋私的贪官,思想是根源,思想决定着行动。想做一名好官,就不会去干违法违纪的事;想以权谋私,就会置法律、纪律和制度于不顾,以身试法,违纪违法。通过多年来的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我国的反腐败法律法规和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在党中央坚决反对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党员领导干部中明目张胆的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大幅减少,但“隐形腐败”却难以遏制,而且有泛滥的势头。究其原因,有监督不力、查处不力等,但根本的还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根源问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会上说的义正辞严,会后却阳奉阴违;上班时间像正人君子,下班后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上级监督太远、平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到,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监督机关也是难以监督、难以查处。所以,预防腐败,自律是关键,而要做到自律,思想教育是根本。
党性教育要做到实处着力,落小落细党性教育是一个由知而情、由情而信、由信而行的思想教育过程,是“知、情、信、行”的有机统一。“知”是前提,“情”是方式,“信”是重点,“行”是目的。这种党性教育规律和内在价值逻辑,要求党性教育既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问题,又解决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问题,通过以“知”促“情”,以“情”促“信”,以“信”促“行”,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在党性教育的全过程,应该科学把握“学理与情感”“灌输与领悟”“讲授与体验”“启示与警示”等内在逻辑关联,将党性教育同理论教育、价值教育、能力教育有机结合,落小落细,从实处着力,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想是品行的根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作支配,就有什么样的品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是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公仆,还是做一名违法违纪的贪官,思想是根源,思想决定着品行。在同一时代和背景下,面对金钱、美色、名誉、地位,为什么有的人一尘不染、头脑清醒、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是非分明,有的人则贪污受贿、道德败坏、贪功诿过、买官卖官、是非不辨?同在歪风邪气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刚正不阿、顶风斗邪、保持本色,有的人却胆小怕事、视而不见、同流合污?原因虽然有多种,但思想是根源,信念是防线,品行是保障。是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思想激励着孔繁森赴任阿里,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思想使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堕落并走上不归路。
加强党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品行的根源,思想决定着行动,品行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加强党性教育最根本的是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新华网,2014-3-17
【2】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党建研究,1996年10期
【3】方志敏《就义诗》,《光明日报》2016-07-0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