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故事的生长方式总是依赖于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的不同语境。语境的变化造就了故事不同的发展形态,形成了不同的故事文本类型,即各种“异文”的形成。文章以“秃尾巴老李故事”为例,试图从故事自身所处的语境以及故事在无序生长中采取的最优策略两个方面对民间故事各种不同母体和情节单元的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秃尾巴老李故事;语境;情节和母体
1 故事的基本母体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流传广泛,在山东、河南、河北和辽宁以及黑龙江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形成了情节母体丰富的各种异文。故事的基本情节单元大多为奇孕异生、断尾离乡、孝母佑乡、大战黑龙江、神力扛活。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故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讲述方式也有差别,在《黑龙江民间故事选》中,此传说的主要情节为异生、断尾离乡、神力开荒、大战白龙、定居黑龙江。山东与黑龙江流传的秃尾巴老李传说侧重点有所不同:山东版本侧重奇孕异生、断尾离乡与孝母佑乡;黑龙江版本侧重神力开荒与大战白龙。所以依附于这些不同的语境,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故事异文。本文搜集了十一种不同的故事文本,对秃尾巴老李故事的生长方式和故事生长的最优策略进行着重的分析。
首先在各种异文中,整理出了秃尾巴老李故事的基本母体,即是:1.龙母(为木匠或农民的妻子、县官的女儿等)奇异感孕而生;2.父亲(哥哥、舅舅、老爷、尼姑)使用计谋暗中发现认为是孽龙;3.发现者用斧头或者大刀将其断尾,被迫离乡;4.远走他乡,乔装化身,拥有神力,帮助百姓;5.得到百姓帮助与反派(白龙、地方恶势力)作斗争;6.长期定居于此;7.回乡探母(一般伴随着暴风雨、黑云和冰雹);8.回乡为母亲上坟;9.做好事,帮助百姓,得到百姓爱戴,成为地方保护神。这些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基干,其中第8条和第9条,属于附加条,很多解释现象的故事中多在最后论及到此,但是纯故事文本中很少论及,但是认为可以作为基本母体添加到此。
2 故事基本情节基干及母题链的形成
对语境的分析来讲,秃尾巴老李故事在山东地区流传广泛,有起源于文登和文莱之说,多数北方地区关于此故事的形成大体相似,而南方如浙江、广东等地差异明显,这里主要围绕北方秃尾巴老李故事展开分析。多数故事都是说秃尾巴老李出生于山东的沿海地区,父亲(南方版本多为哥哥、舅舅和老爷)为木匠或者农民,家境贫困,而秃尾巴老李的母亲怀孕后,一年或者三年不生,但是又什么都不耽搁,什么活都能干。雷雨大作,生下的却是一条孽龙,父亲将其赶出家门,后其偷偷回家喝母亲的奶,父亲躲藏起来看见后,用斧头将其尾巴砍下后,秃尾巴老李被迫飞往大北方,也就是东北,大多说是黑龙江。后在这里帮助百姓打败了江中作孽的白龙,得到了地方百姓的爱戴,将其奉为地方的保护神。这是故事的大体脉络,是“闯关东”和“移民”的历史记忆的结合。与许多东北移民一样,出生于山东,移居到黑龙江,是传说中的主人公最明确的迁移路线。
下面重点分析故事基干以外所形成的其他母体链,以及形成的原因及其优化选择。首先在基本情节基干中的第一情节中,龙母感孕而生,许多故事都是说,李家很贫穷,但是夫妻二人生活的很和美,一直都希望生一个孩子,但是往后直接就说到妻子终于怀孕。这在情节上存在着逻辑缺失,很难使故事更加完整。而在南方流传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中多在这一情节中,进行了近一步的说明。例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说龙隐在去上山上砍柴的时候误吞食了水潭中的龙蛋感孕而生,对缺失的情节进行了补接,这便缓解了故事因情节缺失所造成的紧张。在父亲发现其是一条“孽龙”,并将其断尾的情节中,也是一处逻辑的缺失,就是父亲是怎么发现的呢?在情节上故事进一步补充。而同时,由于家境的贫寒,本来有一个孩子就已经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在发现是“孽龙”后,更加是毫不犹豫的想将其杀死。这些情节最终导致了黑龙逃往了大北方,背井离乡,但是这些仍然剪不断黑龙对母亲的思念。在父亲断尾的情节中,多数故事没有提到后来父亲又如何了,只是提到母亲很思念儿子,夜不能寐。导致父亲在这一故事中是一个没有结尾的人物。而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有这样的情节,就是当父亲将黑龙的尾巴砍下后,黑龙的疼痛使他失去了理智,他也不知道这即是自己的父亲,便一爪抓起父亲,将其扔进了江中。当他知道是父亲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把江水搅得天翻地覆,也还是没有找到父亲的尸首。他感到十分羞愧,便也导致后来他去做更多的好事,更加思念母亲。这个情节相对于父亲这个故事人物的没有结尾,可以看做是一种最优选择的结果,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使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结局。在逃往黑龙江的情节基干中,又增加了黑龙化身为一个小伙子,到靠垦荒度日的老头家里,后老头收留了他,他便有一个正当的理由长居住于此。
参考文献:
[1] 徐寅东搜集整理.陶阳编.《中国民间故事大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 施愛东.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J].民俗研究,2005(03).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秃尾巴老李故事;语境;情节和母体
1 故事的基本母体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流传广泛,在山东、河南、河北和辽宁以及黑龙江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形成了情节母体丰富的各种异文。故事的基本情节单元大多为奇孕异生、断尾离乡、孝母佑乡、大战黑龙江、神力扛活。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中,故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讲述方式也有差别,在《黑龙江民间故事选》中,此传说的主要情节为异生、断尾离乡、神力开荒、大战白龙、定居黑龙江。山东与黑龙江流传的秃尾巴老李传说侧重点有所不同:山东版本侧重奇孕异生、断尾离乡与孝母佑乡;黑龙江版本侧重神力开荒与大战白龙。所以依附于这些不同的语境,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故事异文。本文搜集了十一种不同的故事文本,对秃尾巴老李故事的生长方式和故事生长的最优策略进行着重的分析。
首先在各种异文中,整理出了秃尾巴老李故事的基本母体,即是:1.龙母(为木匠或农民的妻子、县官的女儿等)奇异感孕而生;2.父亲(哥哥、舅舅、老爷、尼姑)使用计谋暗中发现认为是孽龙;3.发现者用斧头或者大刀将其断尾,被迫离乡;4.远走他乡,乔装化身,拥有神力,帮助百姓;5.得到百姓帮助与反派(白龙、地方恶势力)作斗争;6.长期定居于此;7.回乡探母(一般伴随着暴风雨、黑云和冰雹);8.回乡为母亲上坟;9.做好事,帮助百姓,得到百姓爱戴,成为地方保护神。这些是故事的主要情节基干,其中第8条和第9条,属于附加条,很多解释现象的故事中多在最后论及到此,但是纯故事文本中很少论及,但是认为可以作为基本母体添加到此。
2 故事基本情节基干及母题链的形成
对语境的分析来讲,秃尾巴老李故事在山东地区流传广泛,有起源于文登和文莱之说,多数北方地区关于此故事的形成大体相似,而南方如浙江、广东等地差异明显,这里主要围绕北方秃尾巴老李故事展开分析。多数故事都是说秃尾巴老李出生于山东的沿海地区,父亲(南方版本多为哥哥、舅舅和老爷)为木匠或者农民,家境贫困,而秃尾巴老李的母亲怀孕后,一年或者三年不生,但是又什么都不耽搁,什么活都能干。雷雨大作,生下的却是一条孽龙,父亲将其赶出家门,后其偷偷回家喝母亲的奶,父亲躲藏起来看见后,用斧头将其尾巴砍下后,秃尾巴老李被迫飞往大北方,也就是东北,大多说是黑龙江。后在这里帮助百姓打败了江中作孽的白龙,得到了地方百姓的爱戴,将其奉为地方的保护神。这是故事的大体脉络,是“闯关东”和“移民”的历史记忆的结合。与许多东北移民一样,出生于山东,移居到黑龙江,是传说中的主人公最明确的迁移路线。
下面重点分析故事基干以外所形成的其他母体链,以及形成的原因及其优化选择。首先在基本情节基干中的第一情节中,龙母感孕而生,许多故事都是说,李家很贫穷,但是夫妻二人生活的很和美,一直都希望生一个孩子,但是往后直接就说到妻子终于怀孕。这在情节上存在着逻辑缺失,很难使故事更加完整。而在南方流传的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中多在这一情节中,进行了近一步的说明。例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浙江卷》中,说龙隐在去上山上砍柴的时候误吞食了水潭中的龙蛋感孕而生,对缺失的情节进行了补接,这便缓解了故事因情节缺失所造成的紧张。在父亲发现其是一条“孽龙”,并将其断尾的情节中,也是一处逻辑的缺失,就是父亲是怎么发现的呢?在情节上故事进一步补充。而同时,由于家境的贫寒,本来有一个孩子就已经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在发现是“孽龙”后,更加是毫不犹豫的想将其杀死。这些情节最终导致了黑龙逃往了大北方,背井离乡,但是这些仍然剪不断黑龙对母亲的思念。在父亲断尾的情节中,多数故事没有提到后来父亲又如何了,只是提到母亲很思念儿子,夜不能寐。导致父亲在这一故事中是一个没有结尾的人物。而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有这样的情节,就是当父亲将黑龙的尾巴砍下后,黑龙的疼痛使他失去了理智,他也不知道这即是自己的父亲,便一爪抓起父亲,将其扔进了江中。当他知道是父亲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把江水搅得天翻地覆,也还是没有找到父亲的尸首。他感到十分羞愧,便也导致后来他去做更多的好事,更加思念母亲。这个情节相对于父亲这个故事人物的没有结尾,可以看做是一种最优选择的结果,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使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结局。在逃往黑龙江的情节基干中,又增加了黑龙化身为一个小伙子,到靠垦荒度日的老头家里,后老头收留了他,他便有一个正当的理由长居住于此。
参考文献:
[1] 徐寅东搜集整理.陶阳编.《中国民间故事大观》[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 施愛东.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J].民俗研究,2005(03).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