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43-01
新课程必修教材(一)中夏衍1936年写的《包身工》又出现了,这篇报告文学以真实性、战斗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绘制出了一幅呻吟在人间最底层的“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画卷。作者以燃烧着怒火的笔触,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所设下的兽性屠场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义愤填膺的评击了中外反动派对中国人民进行掠夺和压榨的滔天罪行。同时,以坚定的信念指出,当时虽然是“死一样的寂静”,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这篇文章并没因时间的久远而淡漠,而以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深深地震撼了学生。
一、
《包身工》主要反映了“一·二八”以后到抗战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当时外国资本象狂潮一般侵入我国工农业等各个方面,从而完整控制了我国整个的经济命脉。尤其日本在上海等地的纱厂恶性膨胀,进一步并吞民族工业,榨取工人血汗。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十分高涨,工农运动也非常活跃。这对中外反动势力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外国资本家为了避免工人罢工的威胁,便唆使走狗用卑劣的手段诱骗农村幼女到上海卖身做工,,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童工,来代替普通成年工人。罪恶的“包身工"制度在我国便畸形发展起来了。《包身工》就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的一篇报告文学。它有力地揭发和抨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惨无人道地榨取工人血汗的滔天罪行。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描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出“包身工”制度产生的社会根源。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包身工起床和吃饭的两个典型场面。文章开始,先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她们在“清晨四点一刻”,就被带工驱赶起来,“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里,顿时忙乱不堪。这里有包身工蓬头、赤脚四处奔走的群象,也有外号叫“芦柴棒”的包身工忙着烧粥的特写镜头。作者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将一幅触目惊心的人间地狱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此基础上,文章笔峰一转,由叙入议,着重指出包身工的来源。她们原是灾区无法生活下去的农民的孩子,是被带工用“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诱骗而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她们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成了资本家及其走狗赚钱的工具。文章进一步表明:“包身工”制度是十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贩卖奴隶的历史在二十世纪的重演。它的野蛮程度,是令人发指和骇人听闻的。在描绘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后,文章又着力描写她们吃饭的场面。包身工吃的是碎米、锅巴煮成的薄粥,不仅粗劣,而且量少。开饭时,在三十个人两条板凳的房子里,她们“一窝蜂地挤拢来”,争着抢着,唯恐得不到一点残汤剩羹,然后,又“四散的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或者门口”。同描写第一个场面一样,这里仍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突出了令人目不忍视的场景。当大家争抢着吃粥时,个别人因擦地板,倒马桶,连一碗也得不到时,于是老板拿起盛粥的空铅桶,刮一些锅巴、残粥、冲上冷水,用梳过头的油手加以搅拌,将这推到她们面前。在这里,包身工的饥饿难耐,老板娘的凶恶狠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这幅人间地狱的深刻印象。
第二部分描述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劳动的情况。作者指出,包身工劳动时不仅有噪音、尘埃和湿气的“三大威胁”,还有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的“三大威胁”,尤其是殴打几乎是包身工随时随地都可以遇到的事情。這部分描写包身工劳动的情景和上一部分描写她们起床和吃饭的情景结合起来,构成了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在这里,文章以铁的事实证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制度是帝国主义对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第三部分概括包身工的生活,并为她们的悲惨命运而抗争。文章用充满控诉力量的语言表明:包身工过着猪一般的生活,如泥土一样被践踏,她们承受着残酷的掠夺,直至被榨完最后一滴血汗。文章结尾处通过船户养墨鸭一事,意味深长地加以类比,进而指出包身工制度的惨无人道的本质,同时还借索洛的话,愤怒地向那些吃人者发出警告,并深信黎明代替黑暗将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二、
本文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对黑暗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严厉的鞭挞,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强烈的阶级感情。作为一篇报告文学,本文的材料完全是真实的。据说,作者在写本文之前曾用了三个月时间,每天清晨四点多,便到了日本纱厂门前观察,同工人谈话,了解情况,因而取得了真实的材料和确凿的数据。报告文学的生命就在于真实,但是如果缺乏文学性,真实性也就失去了附丽。本文在艺术性上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它以包身工的非人生活为重点,展开记叙和描写,着力描绘了他们一天生活的三个场面。其中每一个场面的背后都暗含一个重要的问题。如前所述,从起床和开饭的场面显示出吃住条件的恶劣,从劳动的场面显示出工作环境的险恶。在描述每一个场面之后,作者都分别加以评析和议论,从而深刻的揭露出包身工制度的反动本质。描述的部分为议论的部分提供了事实基础,议论的部分则是描述部分的概括和深化。文章的材料服务于观点,观点又统率材料,从而达到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地步。
本文出色地运用了借代、反语、类比等表现方法,充分调动了文学语言的表达功能。比如,作者用“芦柴棒”借代被压榨得瘦瘠不堪的女工;用“猪”称代过着猪一般生活的人;用“机器”代替为资本家赚钱而毫无反抗,象工具一样的包身工。这样写来,不仅形象鲜明,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抗议之情。又如,文中有意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毒打,说成是“文明”、“合理”的惩戒方式;把包身工险恶的工作环境,说成是“优惠”的保护,这些反语有力的揭露了资本家的残酷无情,增强了语言的思想锋芒。结尾处,为了抒发深沉忧愤的思想感情,作者出色的运用了类比方法。将船户养墨鸭和资本家对待包身工两件事作了巧妙地对照,从而意味深长地指出:“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最后,由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自然地引申出作者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冤魂 ”这些生动的类比和象征,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夏衍报告文学漫议》(张宝华)
[3]《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夏衍)
新课程必修教材(一)中夏衍1936年写的《包身工》又出现了,这篇报告文学以真实性、战斗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绘制出了一幅呻吟在人间最底层的“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画卷。作者以燃烧着怒火的笔触,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所设下的兽性屠场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义愤填膺的评击了中外反动派对中国人民进行掠夺和压榨的滔天罪行。同时,以坚定的信念指出,当时虽然是“死一样的寂静”,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这篇文章并没因时间的久远而淡漠,而以其强烈的现实意义深深地震撼了学生。
一、
《包身工》主要反映了“一·二八”以后到抗战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现实。当时外国资本象狂潮一般侵入我国工农业等各个方面,从而完整控制了我国整个的经济命脉。尤其日本在上海等地的纱厂恶性膨胀,进一步并吞民族工业,榨取工人血汗。当时人民的反抗情绪十分高涨,工农运动也非常活跃。这对中外反动势力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外国资本家为了避免工人罢工的威胁,便唆使走狗用卑劣的手段诱骗农村幼女到上海卖身做工,,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童工,来代替普通成年工人。罪恶的“包身工"制度在我国便畸形发展起来了。《包身工》就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的一篇报告文学。它有力地揭发和抨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惨无人道地榨取工人血汗的滔天罪行。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描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的基础上,深刻揭示出“包身工”制度产生的社会根源。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包身工起床和吃饭的两个典型场面。文章开始,先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她们在“清晨四点一刻”,就被带工驱赶起来,“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里,顿时忙乱不堪。这里有包身工蓬头、赤脚四处奔走的群象,也有外号叫“芦柴棒”的包身工忙着烧粥的特写镜头。作者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将一幅触目惊心的人间地狱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此基础上,文章笔峰一转,由叙入议,着重指出包身工的来源。她们原是灾区无法生活下去的农民的孩子,是被带工用“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诱骗而来。“她们的身体”已经“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她们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成了资本家及其走狗赚钱的工具。文章进一步表明:“包身工”制度是十六世纪封建专制制度下贩卖奴隶的历史在二十世纪的重演。它的野蛮程度,是令人发指和骇人听闻的。在描绘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后,文章又着力描写她们吃饭的场面。包身工吃的是碎米、锅巴煮成的薄粥,不仅粗劣,而且量少。开饭时,在三十个人两条板凳的房子里,她们“一窝蜂地挤拢来”,争着抢着,唯恐得不到一点残汤剩羹,然后,又“四散的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或者门口”。同描写第一个场面一样,这里仍然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突出了令人目不忍视的场景。当大家争抢着吃粥时,个别人因擦地板,倒马桶,连一碗也得不到时,于是老板拿起盛粥的空铅桶,刮一些锅巴、残粥、冲上冷水,用梳过头的油手加以搅拌,将这推到她们面前。在这里,包身工的饥饿难耐,老板娘的凶恶狠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这幅人间地狱的深刻印象。
第二部分描述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劳动的情况。作者指出,包身工劳动时不仅有噪音、尘埃和湿气的“三大威胁”,还有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的“三大威胁”,尤其是殴打几乎是包身工随时随地都可以遇到的事情。這部分描写包身工劳动的情景和上一部分描写她们起床和吃饭的情景结合起来,构成了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全貌。在这里,文章以铁的事实证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的劳动力,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制度是帝国主义对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第三部分概括包身工的生活,并为她们的悲惨命运而抗争。文章用充满控诉力量的语言表明:包身工过着猪一般的生活,如泥土一样被践踏,她们承受着残酷的掠夺,直至被榨完最后一滴血汗。文章结尾处通过船户养墨鸭一事,意味深长地加以类比,进而指出包身工制度的惨无人道的本质,同时还借索洛的话,愤怒地向那些吃人者发出警告,并深信黎明代替黑暗将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二、
本文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对黑暗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严厉的鞭挞,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强烈的阶级感情。作为一篇报告文学,本文的材料完全是真实的。据说,作者在写本文之前曾用了三个月时间,每天清晨四点多,便到了日本纱厂门前观察,同工人谈话,了解情况,因而取得了真实的材料和确凿的数据。报告文学的生命就在于真实,但是如果缺乏文学性,真实性也就失去了附丽。本文在艺术性上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它以包身工的非人生活为重点,展开记叙和描写,着力描绘了他们一天生活的三个场面。其中每一个场面的背后都暗含一个重要的问题。如前所述,从起床和开饭的场面显示出吃住条件的恶劣,从劳动的场面显示出工作环境的险恶。在描述每一个场面之后,作者都分别加以评析和议论,从而深刻的揭露出包身工制度的反动本质。描述的部分为议论的部分提供了事实基础,议论的部分则是描述部分的概括和深化。文章的材料服务于观点,观点又统率材料,从而达到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地步。
本文出色地运用了借代、反语、类比等表现方法,充分调动了文学语言的表达功能。比如,作者用“芦柴棒”借代被压榨得瘦瘠不堪的女工;用“猪”称代过着猪一般生活的人;用“机器”代替为资本家赚钱而毫无反抗,象工具一样的包身工。这样写来,不仅形象鲜明,而且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抗议之情。又如,文中有意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毒打,说成是“文明”、“合理”的惩戒方式;把包身工险恶的工作环境,说成是“优惠”的保护,这些反语有力的揭露了资本家的残酷无情,增强了语言的思想锋芒。结尾处,为了抒发深沉忧愤的思想感情,作者出色的运用了类比方法。将船户养墨鸭和资本家对待包身工两件事作了巧妙地对照,从而意味深长地指出:“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最后,由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自然地引申出作者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冤魂 ”这些生动的类比和象征,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夏衍报告文学漫议》(张宝华)
[3]《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