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作品创作,以“时代脉动”为文化定位,立足于长春这座城市独具的历史文脉、人文自然景观与城市精神,以国际化的视角和多元的视觉艺术语言展现春城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城市风貌及美好展望。在文化、空间、艺术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理念下,串连起长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文以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设计为案例,通过对整体设计思路和各站点设计实施的深入剖析,反思城市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相互支撑关系。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长春地铁2号线;空间一体化设计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成为一座城市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载体。因此,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要给公众带来美的享受,还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使作品和观者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形成一种对话和交流。地铁空间是可以承载综合功能的公共场域,它不仅能够串连起城市生活的界面,也能够借助公共艺术的形式连接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增加一座城市的记忆、温度与特质。
作为文化天然的传播媒介,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肩负着形塑、建构长春城市文化的重任。因此,各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强调城市文化、地铁空间和公共艺术之间的整合关系,是集艺术、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统一体。
一、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思路
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由七条线组成的放射式线网,其中已建成的1、2号线形成了贯穿城区南北和东西的核心“十”字骨架。主创团队以“春风承运,生生不息”为全网概念主题,坚持“传承长春城市文脉,发扬长春城市精神,地上地下映射互动”的创作理念,围绕春城地铁的整体公共艺术规划及每条线路的主题定位,通过对城市地上空间历史、文化、环境的深入挖掘、调研和研讨,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和元素,映射到地铁空间的分区与布局,选择最适切的题材和艺术语汇实现区域文脉和景观的新建。
我们将作为主线路的1、2号线文化定位分别设定为呈现长春历史文化积淀的“长春记忆”和展望长春恢宏发展目标的“时代脉动”,二者共同书写了长春的历史脉络与发展愿景。围绕“时代脉动”这一文化定位,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以“空间一体化”为原则,一方面使地铁空间设计与周边城市空间建立一种文化、环境、功能上的融合;另一方面使各线路间、各站点间的设计有机联系,实现区域、线路、站点相辅相成;此外,主创团队的公共艺术创作理念对地铁施工方起指导性作用,以保证实施后效果的完美呈现。每一站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如同城市的切片,从不同维度彰显春城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独特风貌。与风格较为沉稳、内敛的1号线设计相比,2号线在整体艺术呈现方面更为大胆、活泼、当代,在材料、色彩和空间的使用上,也更具多元性和创新性。
团队紧密结合长春城市文化中的“历史性”空间性“场域性”符号性”特征展开设计,兼顾地铁空间内的实用功能、光效、材料等诸多因素,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公共艺术作品融入地铁环境之中。将在地性的文化表达作为首要切入点,给公众一种直观的辨识度和文化、情感层面的归属感。
二、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刨作案例分析
由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高校教师等组成的主创团队,包括一百三十人以及八个厂家三千多人参与了2号线公共艺术系列的创作和制作。针对装配站、重点站和标准站三类站点类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下文将对部分具体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
1.《摩登时代》,兴隆堡站(装配站)
长春地铁2号线共有四站国内首创的装配式车站,兴隆堡站是其中的一个。地铁装配式车站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最新形式,是将传统工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集中在工厂内流水化生产,在现场将预制好的主体结构在地基上按顺序拼接成型,使建筑结构的施工生产实现工厂化。相比传统工法,装配式车站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气候条件制约小、劳动生产率高、工程质量优、施工用地少、节能环保、无冬季施工隐患等,同时可以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整合。
结合装配式车站弧形圆顶、空间尺度大、清水水泥的材质、灰色调性等特点,以及该站地上周边区域立足于商业区和居住区打造的城市规划,兴隆堡站以“摩登时代”为主题,着力体现亲民性和时代气息。无论是特殊空间尺度的驾驭还是一体化的大胆创意,都着力突破一般标准站的惯性思路。艺术家以现成品放大的形式把整个站厅层做成了一个女士提包的内部。顶部的混凝土预制结构设计成大拉链造型,贯穿整个站厅层空间,两侧的墙壁做成提包的内壁,头顶拉链展开的部分露出年轻人的日常用品。金属质感的粉色点亮了整个灰色的装配站空间,强化了站厅层和站台层的贯通感和视觉张力。站厅层配置了“香水瓶“口红包”等造型的趣味感十足的艺术化座椅,以丰富的元素实现了点、线、面的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摩登时代》开创了“中国最大型喷镀工艺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先河。包括墙面在内的整个艺术作品都采用金属喷镀材质,其制作工艺也是一项创新和挑战。
2.《太空之旅》,西环城路站(装配站)
长春是“中国宇航员的摇篮”,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很多著名航天员都毕业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西环城路站也是装配站,站厅层开敞的空间被打造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太空舱内部,站厅的两侧端墙分别是太空飛船的操控台和广袤的宇宙星空。体现出长春这座城市的科技力量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视野。
该站的设计巧妙运用了空间一体化的处理手法,整体色调以装配站的“清水风”水泥材质为基调,从地面、墙面、风管到天棚设置了不同明度、质感的银灰色与多层次的蓝、白色光源,整个站台层浑然一体。乘客在通过其中时,仿佛自己正穿行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感受到酷炫的金属感、科技感和未来感,实现身临其境的全景式体验。
3.《路在脚下》,和平大街站(标准站) 和平大街站的《路在脚下》这件公共艺术作品选取了不同功能和材质的路面,比如老长春特有的马蹄石有轨电车路面、自行车道、人行道、盲道、铁轨等,穿插着不同的轨道交通指示标识,通过空间的相互叠压和错置,形成丰富的材料质感。
谈及轨道交通历史,长春是全中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城市(1939年),也是中国轨道车辆的摇篮。新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在长春诞生,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实验)都是在长春诞生的。长春客车厂是中国第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条轻轨线路。《路在脚下》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在地铁空间里向长春轨道交通的光辉发展历程致敬。位处长春市和平大街这个周围学校众多的区域,也体现了人生之路在脚下延展的主题。
4.《水墨春城》,文化广场站(重点站)
文化广场站中沉稳的红色砖墙,古香古色的老长春路灯的中式风格,与地面上长春市最大的城市广场——文化广场附近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该站的创作力图在文化广场这一集文化、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重点区域,集中地呈现城市的旧貌新颜,水墨的韵昧也与该站整体施工风格相契合。
这件作品就像一幅展开的写意山水长卷,沿着通道行走,能在画中看到长春最有代表性的新老建筑,如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广播电视塔、太阳鸟雕塑、吉林省电视台等,氤氲的水墨,唤起长春人的时代记忆。
5.《童年梦想》、《构筑童年》,解放大路站(重点站)
解放大路站附近有长春人最熟悉的儿童公园——留下一代代春城人欢声笑语、难忘回忆的地方。站厅层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梦想。稚拙又富有现代感的线条,生动活泼的七色光配色,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天真与美好。
与站厅层的作品主题相呼应,站台层两侧一百一十米长的墙面上,用多彩积木搭建起了孩子们的无邪世界。将一幅幅童年生活场景汇聚于窗口之中,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儿时梦想。每个单体积木都兼具照明功能,作为候车区域的辅助光源,将艺术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
6.《繁荣市井》,南关站(重点站)
南关站附近过去曾经是老长春著名的豆市、马市,是旧日长春商贸的集散地,也是东北亚地区对外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件具象写实风格的铸铜着色浮雕描绘了老长春贸易发达、市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在作品设计之初,主创团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与长春地方史学家、地方文化研究学者等有关专家进行了多轮深入探讨,作品中的建筑风格、人物着装特征等都建立在对真实历史的考证基础上。
作品中人物多达三百九十六个,动物形象九十六个,每个人物都面貌各异,场景生动有趣。手扛肩挑的小贩,辚辚而来的车马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与穿插在画面中的南大门、南大桥、关帝庙等代表性的建筑一道,体现了集市庙会热闹的场景,是老长春商业文化发达的一个缩影。
7.《城市之源》,吉林大路站(重点站)
水是城市的灵魂,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本件公共艺术作品以长春的“生态轴”——伊通河的俯瞰图为基础,呈现出这条水流清澈、碧波荡漾的生态之河穿越城市中心的美丽景象。体现了春城人民亲水而居,尊重自然,自在生活的主题,也反映出对人类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玻璃起伏闪耀的肌理质感和美轮美奂的色彩效果,为往来的行人带来一抹清新自然的绿意和美的视觉享受。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使用了将近三十吨,共计三千两百片钢化玻璃,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型的玻璃地铁公共艺术作品。
从地域文化与全球化语境兼顾的视角,团队进行了创新性、突破性的设计。无论是重点站、标准站,还是长春市领先开发实施的“清水风”装配站,从《摩登时代》到《太空之旅》,从《水墨春城》到《童年梦想》,从《繁荣市井》到《城市之源》……十八件极具视觉张力的作品,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和材质体现出长春特有的历史文化烙印和地域风情,打造出一个有文化、有温度、有情怀、有长春特质的地铁空间,在实现对长春立体化解读的同时,亦兼顾了城市地铁空间艺术作品所需的亲民性、可读性、持久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三、关于地铁公共艺术刨作的思考
经过深入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力图在长春的地铁空间中,营造出一个由系列公共艺术作品活化、衍生出来的文化场域。可以说,长春地铁公共艺术空间就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是这座城市面向世界的窗口和镜子。我们肩负着春城文化建设的重任,以“艺术、文化、空间”一体化的创作理念来彰显长春城市特色,打造长春城市品牌。希望市民们能够从视觉到心灵,享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和美感传递出来的城市精神;希望以公共艺术的力量彰显春城的城市肌理与文化自信,打造与公众共享的“地铁艺术博物馆”;希望从文化、审美、观念、科技维度打造中国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新高地,做中国的经典,世界的经典!
面对城市建设对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的需求,面对普通公众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需求,越是在多元文化混融的今天,越是应当以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深切的社会关怀,思考全球性与在地性、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社会生态与社区身份、文化诠释与城市美学、创作的共享性与个人性之间的关系。
地铁公共艺术具有特殊性,在空间、尺寸、材质、功能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随着中国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很多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我们面前的挑战越来越超越了艺术自身的边界,延展到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多层面,也越来越需要以智性的思考支撑、引导艺术的直觉与感性。比如,如何避免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曾有过的模式化和趋同化倾向;如何顺应城市文化的生长、生息,创作出不会迅速“过时”的经典佳作;如何充分挖掘地铁公共艺术场域的社會价值,更好地服务城市和社区,激发持续的活力;如何打造兼具艺术品质与科技含量的新型地铁公共艺术空间;如何加强各相关领域问的合作和各专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如何促进地铁公共艺术实践的成果理论化,加强地铁公共艺术创作方法论和美学的建构,充分发挥地铁公共艺术研究丰富的社会学、美学、人类学意义;如何建设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宣传机制等等。这是一个广阔而有意义的学术空间,我们希望以地铁公共艺术为载体,继续关注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同仁们一道致力于中国本土化公共艺术体系的建构!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长春地铁2号线;空间一体化设计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俨然成为一座城市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载体。因此,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要给公众带来美的享受,还要有深切的人文关怀,使作品和观者能够达到情感的共鸣,形成一种对话和交流。地铁空间是可以承载综合功能的公共场域,它不仅能够串连起城市生活的界面,也能够借助公共艺术的形式连接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增加一座城市的记忆、温度与特质。
作为文化天然的传播媒介,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肩负着形塑、建构长春城市文化的重任。因此,各站点的公共艺术作品强调城市文化、地铁空间和公共艺术之间的整合关系,是集艺术、文化、空间于一体的统一体。
一、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思路
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由七条线组成的放射式线网,其中已建成的1、2号线形成了贯穿城区南北和东西的核心“十”字骨架。主创团队以“春风承运,生生不息”为全网概念主题,坚持“传承长春城市文脉,发扬长春城市精神,地上地下映射互动”的创作理念,围绕春城地铁的整体公共艺术规划及每条线路的主题定位,通过对城市地上空间历史、文化、环境的深入挖掘、调研和研讨,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和元素,映射到地铁空间的分区与布局,选择最适切的题材和艺术语汇实现区域文脉和景观的新建。
我们将作为主线路的1、2号线文化定位分别设定为呈现长春历史文化积淀的“长春记忆”和展望长春恢宏发展目标的“时代脉动”,二者共同书写了长春的历史脉络与发展愿景。围绕“时代脉动”这一文化定位,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创作以“空间一体化”为原则,一方面使地铁空间设计与周边城市空间建立一种文化、环境、功能上的融合;另一方面使各线路间、各站点间的设计有机联系,实现区域、线路、站点相辅相成;此外,主创团队的公共艺术创作理念对地铁施工方起指导性作用,以保证实施后效果的完美呈现。每一站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如同城市的切片,从不同维度彰显春城在新时代语境下的独特风貌。与风格较为沉稳、内敛的1号线设计相比,2号线在整体艺术呈现方面更为大胆、活泼、当代,在材料、色彩和空间的使用上,也更具多元性和创新性。
团队紧密结合长春城市文化中的“历史性”空间性“场域性”符号性”特征展开设计,兼顾地铁空间内的实用功能、光效、材料等诸多因素,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公共艺术作品融入地铁环境之中。将在地性的文化表达作为首要切入点,给公众一种直观的辨识度和文化、情感层面的归属感。
二、长春地铁2号线公共艺术刨作案例分析
由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高校教师等组成的主创团队,包括一百三十人以及八个厂家三千多人参与了2号线公共艺术系列的创作和制作。针对装配站、重点站和标准站三类站点类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下文将对部分具体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
1.《摩登时代》,兴隆堡站(装配站)
长春地铁2号线共有四站国内首创的装配式车站,兴隆堡站是其中的一个。地铁装配式车站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最新形式,是将传统工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集中在工厂内流水化生产,在现场将预制好的主体结构在地基上按顺序拼接成型,使建筑结构的施工生产实现工厂化。相比传统工法,装配式车站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气候条件制约小、劳动生产率高、工程质量优、施工用地少、节能环保、无冬季施工隐患等,同时可以促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整合。
结合装配式车站弧形圆顶、空间尺度大、清水水泥的材质、灰色调性等特点,以及该站地上周边区域立足于商业区和居住区打造的城市规划,兴隆堡站以“摩登时代”为主题,着力体现亲民性和时代气息。无论是特殊空间尺度的驾驭还是一体化的大胆创意,都着力突破一般标准站的惯性思路。艺术家以现成品放大的形式把整个站厅层做成了一个女士提包的内部。顶部的混凝土预制结构设计成大拉链造型,贯穿整个站厅层空间,两侧的墙壁做成提包的内壁,头顶拉链展开的部分露出年轻人的日常用品。金属质感的粉色点亮了整个灰色的装配站空间,强化了站厅层和站台层的贯通感和视觉张力。站厅层配置了“香水瓶“口红包”等造型的趣味感十足的艺术化座椅,以丰富的元素实现了点、线、面的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摩登时代》开创了“中国最大型喷镀工艺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先河。包括墙面在内的整个艺术作品都采用金属喷镀材质,其制作工艺也是一项创新和挑战。
2.《太空之旅》,西环城路站(装配站)
长春是“中国宇航员的摇篮”,杨立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很多著名航天员都毕业于长春空军航空大学,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西环城路站也是装配站,站厅层开敞的空间被打造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太空舱内部,站厅的两侧端墙分别是太空飛船的操控台和广袤的宇宙星空。体现出长春这座城市的科技力量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视野。
该站的设计巧妙运用了空间一体化的处理手法,整体色调以装配站的“清水风”水泥材质为基调,从地面、墙面、风管到天棚设置了不同明度、质感的银灰色与多层次的蓝、白色光源,整个站台层浑然一体。乘客在通过其中时,仿佛自己正穿行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感受到酷炫的金属感、科技感和未来感,实现身临其境的全景式体验。
3.《路在脚下》,和平大街站(标准站) 和平大街站的《路在脚下》这件公共艺术作品选取了不同功能和材质的路面,比如老长春特有的马蹄石有轨电车路面、自行车道、人行道、盲道、铁轨等,穿插着不同的轨道交通指示标识,通过空间的相互叠压和错置,形成丰富的材料质感。
谈及轨道交通历史,长春是全中国第一个有地铁规划的城市(1939年),也是中国轨道车辆的摇篮。新中国第一辆轨道客车在长春诞生,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实验)都是在长春诞生的。长春客车厂是中国第一大轨道车辆制造商,长春轨道交通3号线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条轻轨线路。《路在脚下》以公共艺术的形式,在地铁空间里向长春轨道交通的光辉发展历程致敬。位处长春市和平大街这个周围学校众多的区域,也体现了人生之路在脚下延展的主题。
4.《水墨春城》,文化广场站(重点站)
文化广场站中沉稳的红色砖墙,古香古色的老长春路灯的中式风格,与地面上长春市最大的城市广场——文化广场附近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该站的创作力图在文化广场这一集文化、生活功能于一体的重点区域,集中地呈现城市的旧貌新颜,水墨的韵昧也与该站整体施工风格相契合。
这件作品就像一幅展开的写意山水长卷,沿着通道行走,能在画中看到长春最有代表性的新老建筑,如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省广播电视塔、太阳鸟雕塑、吉林省电视台等,氤氲的水墨,唤起长春人的时代记忆。
5.《童年梦想》、《构筑童年》,解放大路站(重点站)
解放大路站附近有长春人最熟悉的儿童公园——留下一代代春城人欢声笑语、难忘回忆的地方。站厅层的作品展现了孩子们多姿多彩的童年梦想。稚拙又富有现代感的线条,生动活泼的七色光配色,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天真与美好。
与站厅层的作品主题相呼应,站台层两侧一百一十米长的墙面上,用多彩积木搭建起了孩子们的无邪世界。将一幅幅童年生活场景汇聚于窗口之中,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儿时梦想。每个单体积木都兼具照明功能,作为候车区域的辅助光源,将艺术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
6.《繁荣市井》,南关站(重点站)
南关站附近过去曾经是老长春著名的豆市、马市,是旧日长春商贸的集散地,也是东北亚地区对外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件具象写实风格的铸铜着色浮雕描绘了老长春贸易发达、市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在作品设计之初,主创团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与长春地方史学家、地方文化研究学者等有关专家进行了多轮深入探讨,作品中的建筑风格、人物着装特征等都建立在对真实历史的考证基础上。
作品中人物多达三百九十六个,动物形象九十六个,每个人物都面貌各异,场景生动有趣。手扛肩挑的小贩,辚辚而来的车马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与穿插在画面中的南大门、南大桥、关帝庙等代表性的建筑一道,体现了集市庙会热闹的场景,是老长春商业文化发达的一个缩影。
7.《城市之源》,吉林大路站(重点站)
水是城市的灵魂,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本件公共艺术作品以长春的“生态轴”——伊通河的俯瞰图为基础,呈现出这条水流清澈、碧波荡漾的生态之河穿越城市中心的美丽景象。体现了春城人民亲水而居,尊重自然,自在生活的主题,也反映出对人类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
玻璃起伏闪耀的肌理质感和美轮美奂的色彩效果,为往来的行人带来一抹清新自然的绿意和美的视觉享受。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使用了将近三十吨,共计三千两百片钢化玻璃,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型的玻璃地铁公共艺术作品。
从地域文化与全球化语境兼顾的视角,团队进行了创新性、突破性的设计。无论是重点站、标准站,还是长春市领先开发实施的“清水风”装配站,从《摩登时代》到《太空之旅》,从《水墨春城》到《童年梦想》,从《繁荣市井》到《城市之源》……十八件极具视觉张力的作品,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和材质体现出长春特有的历史文化烙印和地域风情,打造出一个有文化、有温度、有情怀、有长春特质的地铁空间,在实现对长春立体化解读的同时,亦兼顾了城市地铁空间艺术作品所需的亲民性、可读性、持久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三、关于地铁公共艺术刨作的思考
经过深入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力图在长春的地铁空间中,营造出一个由系列公共艺术作品活化、衍生出来的文化场域。可以说,长春地铁公共艺术空间就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是这座城市面向世界的窗口和镜子。我们肩负着春城文化建设的重任,以“艺术、文化、空间”一体化的创作理念来彰显长春城市特色,打造长春城市品牌。希望市民们能够从视觉到心灵,享受到公共艺术的魅力和美感传递出来的城市精神;希望以公共艺术的力量彰显春城的城市肌理与文化自信,打造与公众共享的“地铁艺术博物馆”;希望从文化、审美、观念、科技维度打造中国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新高地,做中国的经典,世界的经典!
面对城市建设对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的需求,面对普通公众对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需求,越是在多元文化混融的今天,越是应当以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更深切的社会关怀,思考全球性与在地性、公共艺术与大众文化、社会生态与社区身份、文化诠释与城市美学、创作的共享性与个人性之间的关系。
地铁公共艺术具有特殊性,在空间、尺寸、材质、功能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随着中国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很多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我们面前的挑战越来越超越了艺术自身的边界,延展到社会、文化、生活等诸多层面,也越来越需要以智性的思考支撑、引导艺术的直觉与感性。比如,如何避免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曾有过的模式化和趋同化倾向;如何顺应城市文化的生长、生息,创作出不会迅速“过时”的经典佳作;如何充分挖掘地铁公共艺术场域的社會价值,更好地服务城市和社区,激发持续的活力;如何打造兼具艺术品质与科技含量的新型地铁公共艺术空间;如何加强各相关领域问的合作和各专业之间的有效互动;如何促进地铁公共艺术实践的成果理论化,加强地铁公共艺术创作方法论和美学的建构,充分发挥地铁公共艺术研究丰富的社会学、美学、人类学意义;如何建设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宣传机制等等。这是一个广阔而有意义的学术空间,我们希望以地铁公共艺术为载体,继续关注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同仁们一道致力于中国本土化公共艺术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