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集国际传媒和高等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组织平台。成立4年来,依托“联盟”建立的包括27个国家和地区63所国际知名传媒院校的优质国际资源,并通过“国际教授工作室”、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国际科研合作等形式引进来、走出去,与国际业界、学术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开拓了民间外交新渠道,给国际传媒业界和学术界注入了中国元素、赢得了话语权。
勇立潮头,为国际传媒教育界注入中国元素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最大的特征,各国互动的领域、频次与深度前所未有。2010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大卫·格林威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指出:在过去的25—30年间,全世界累计有约3300万学生在外国接受教育,这个数字比上一代人增加了6倍。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许多变化:引进了更多的国外院校项目并设立分校区,增大国内外私人投资教育的力度以及引入英语授课模式等。顺应潮流,为了塑造中国在传媒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2009年9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成立“联盟”并在次年成立秘书处。
到2013年底,已经有来自五大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高校入盟,建立了机制化的、成熟的日常业务合作模式,融合了政府的资源优势、行业的组织优势、高校的研发优势和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全球传媒高教教育领域建立了品牌,成为具有鲜明创新价值和国际引领地位的组织。
在恪守“全球视野、国家平台、传媒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在汇聚世界一流传媒高校资源的过程中,为促进国际学术对话、推动传媒高教合作,“联盟”以引进联盟优质资源为核心,建立了常态性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联盟国际学术委员会
联盟国际学术委员会是与国际一流传媒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常态对话的重要平台,由全球传媒高校著名专家组成,负责联盟学术科研活动的指导和相关项目咨询,担任联盟主办的权威英文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联盟学院奖的评审组成员等。
影响力决定传播力。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委员会规模不断扩大,已聘请国际学术委员80余位,其中包括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传播学教席主持人,多位来自全球一流传媒高校的资深教授,并建立了定期的、常态化交流机制。
联盟秘书处
一个强有力的秘书处对于一个组织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联盟秘书处建设了常态化管理平台、国际深度项目合作平台、国际高端学术平台、国际传媒产业项目合作平台、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平台、“传媒教育联盟总部学院”平台等六大国际高端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传媒综合特色鲜明,集纳新闻传播、艺术创意、通讯技术等优势学科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联络协调人制度
建立由中国传媒大学盟校联络站和外校共同组建的联络协调人制度,通过网络或论坛进行沟通、协商,除了从不同层面,在不同节点,共同助推“联盟”常态工作的持续开展,还共同出版《传媒高等教育蓝皮书》系列,对全球传媒高等教育进行现实梳理、理论归纳和趋势演判。
未来,作为一个由中国发起的国际组织,“联盟”将尽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注册并继续为国际传媒高等教育界注入更多中国元素。
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中外传媒教育交流
为了助力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现代传播体系,“联盟”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中外传媒教育的交流。
顺势而为,开拓民间外交新渠道
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教育组织和普通学生的地位不可取代。“联盟”非常重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民间外交实践。比如,在2012年7至8月间,中国传媒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联合举办了历时三周的“青年影像工作坊”。这是由“联盟”发起组织的“国际影像丝绸之路”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以影像跨文化交流为主旨,以“视觉传播中国”为主题,集创作、展映、评奖为一体的影像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该项目都邀请由中外青年联合组成的团队进行跨文化的影像拍摄,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展映,推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青年互动。
“联盟”的实践证明:尽管因为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差异,在国际传媒领域,中外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但是,在传媒高等教育领域,却可以进行多样化交流与沟通,达成共识。
因势而谋,应对学科教育的创新趋势
自2011年启动以来,联盟的“国际教授工作室”已成功举办40期,吸引了超过1500位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参加学习。所谓“国际教授工作室”就是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就传媒领域的专题开设公开课,并进行学术与科研合作。
“联盟”搭建的类似的国际平台与资源网络还包括:合作建立国际重点实验室、共建国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等,如与纽约理工学院联合推动百老汇戏剧产业、与南加州大学推动好莱坞影视产业的中国化引进和国际人才培训;与瑞尔森大学推动建立数字媒体实验区、与麦考瑞大学和澳大利亚ABC电视台联合推动中国国际传播海外论坛建设,协同奥胡斯大学推动中欧创意产业合作等。这些项目有效地促进了盟校间教学与科研合作的深度与力度。
应势而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
为了将“联盟”汇聚的优质资源落到实处,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传媒教育联盟总部学院”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按照计划,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生将完成与纽约理工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等多所欧美高校合作办学的审批事宜。
这是总部学院“1+N”办学模式的先期成果。因为传媒领域是开放和多元的,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导致没有任何一家高校的优势学科能够覆盖所有相关领域。为此,在推进合作办学事宜时,“联盟”在考虑传媒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前提下,不以传统高校排名论英雄,有针对性地选择引进特色学校和优势学科专业,进行国际联合教学,形成联合学院、联合专业项目。 在未来的建设中,总部学院将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己任,以培养“熟悉国际传播规则,参与国际传播竞争事务的复合型、国际化传播精英人才”为目标,对传媒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实践和探索。
经验借鉴,助力中国高校走向全球
实现“中国梦”,苦干实干是基础,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是保障。知识将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一个国家的财富和成功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承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改进高等教育,建立完备的教学体制,是每一个大学都在面临的问题。在国际化教育领域,“联盟”及“总部学院”的经验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资借鉴。
全球性与地区平衡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应该放眼全世界,关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看重欧美的倾向,真正放眼全球,拓展新的机会和新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同时,也可以使高校管理者不仅重视当下流行的热门学科,更关注一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联盟”在传媒国际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选择上,除了传统英语语言区教育之外,还根据我国对外传播和“走出去”的战略来进行区域布局,即除与欧洲、北美等一系列优质传媒高校加强合作关系的同时,与非洲、东南亚、东亚和法语、西班牙语语言区等在国际传播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的传媒院校加深交往,稳步拓展联盟网络,深化落实常态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与法国索邦大学和欧盟五所大学联合开辟中欧国际传播专业硕士;借鉴欧盟Erasmus(该项目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合作性的学生交流项目,每一课程都是由欧洲几所大学联合经营,并能把欧洲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成熟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为国家新闻卓越人才计划提供人才支撑;与东南亚的朱拉隆功大学传播学院、南美的南大河州联邦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分别开辟东盟语区、葡萄牙语区、西班牙语区对象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合作。同时,“联盟总部学院”的学生将采取第三方实习制度,创造条件,使其至少在三个洲进行学习或实习,博采诸多最先进全面的理念,使其真正成为有国际视野,得到提升与平衡的人。
中国学派与教育主权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为中国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学府的梦想提供了机会。总部学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国外大学的灵活机制,以教授为主,发展通才教育。同时,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学术资源共享、国际交流合作来加强学科自主性。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科研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形成开放性平台、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核心,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团结协作,有效打破学科发展中的校际壁垒、机构壁垒、资源壁垒,整合学术资源,形成学术合力,加强学术攻关,打造特色和品牌,对国内相关机构和研究、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同时,在创办之初就明确:在加强合作的同时,要守住原则、加强管理、适当批判,坚持教育主权、注意学科的民族主体性。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做法。毕竟,一门学科如果过多地选择依附发展的道路,就意味着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永远不可能占据研究的制高点。面对兼具技术与艺术、横跨业务实践与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这一客体,在追求“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应该从移植到融合,建立富于中国特色、有自己的风骨和完整学科体系的新闻传播学的“中国学派”。
作为“中国学派”学科体系的逻辑骨架和路径指南,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劣与适应性,关乎该学科的发展前景。因此,总部学院非常关注、引进全球研究与教学机构中最先进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实践方法,摸索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学生特点的方法体系,助力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的建设。
专业国际组织建设
由于世界事务的复杂化趋势,以及全球化和公民社会的成长,各种专业性的非政府组织往往能够凭借其专业性知识、发达的信息传递网络策略,在其专业影响领域建立起甚至可以与主权国家平分秋色的影响力,主权国家范式——基于国家中心建立起的规则体系和价值信念,已经不再一家独大。
这些大量出现的专门性、技术性国际组织,在“点点滴滴塑造和平”中,彰显了不同文化或区域的影响力。中国经济位居全球第二,但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率先倡导并进行日常管理的专门性、技术性的国际组织却少之又少,像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组织实属凤毛麟角。在这方面,“联盟”的探索经验,值得相关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因为,通过不懈努力,“联盟”的全球传媒高等教育网络构筑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话语权的国际传媒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科学调研体系和评价机制,服务中国传媒文化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为国际传媒界注入中国元素,在开拓民间外交新渠道,推进中外办学模式创新,助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方面都有自己的贡献。
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在有效引进联盟优质国际资源和推进民间交流上,联盟及总部学院大有可为。与世界知名高校紧密联系,不断拓展大学多边交往,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积极行动者和竞争者,对于高质量人才培养、顶尖科技研发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联盟和联盟总部学院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为中国对外合作办学进行有创新性的探索,建立有示范性的模式。
勇立潮头,为国际传媒教育界注入中国元素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最大的特征,各国互动的领域、频次与深度前所未有。2010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执行校长大卫·格林威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采访时指出:在过去的25—30年间,全世界累计有约3300万学生在外国接受教育,这个数字比上一代人增加了6倍。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出现许多变化:引进了更多的国外院校项目并设立分校区,增大国内外私人投资教育的力度以及引入英语授课模式等。顺应潮流,为了塑造中国在传媒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2009年9月,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成立“联盟”并在次年成立秘书处。
到2013年底,已经有来自五大洲的27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高校入盟,建立了机制化的、成熟的日常业务合作模式,融合了政府的资源优势、行业的组织优势、高校的研发优势和媒体的传播优势,在全球传媒高教教育领域建立了品牌,成为具有鲜明创新价值和国际引领地位的组织。
在恪守“全球视野、国家平台、传媒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在汇聚世界一流传媒高校资源的过程中,为促进国际学术对话、推动传媒高教合作,“联盟”以引进联盟优质资源为核心,建立了常态性合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联盟国际学术委员会
联盟国际学术委员会是与国际一流传媒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常态对话的重要平台,由全球传媒高校著名专家组成,负责联盟学术科研活动的指导和相关项目咨询,担任联盟主办的权威英文期刊的编委会成员、联盟学院奖的评审组成员等。
影响力决定传播力。自2011年5月成立以来,委员会规模不断扩大,已聘请国际学术委员80余位,其中包括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闻传播学教席主持人,多位来自全球一流传媒高校的资深教授,并建立了定期的、常态化交流机制。
联盟秘书处
一个强有力的秘书处对于一个组织的运营是至关重要的。在实践中,联盟秘书处建设了常态化管理平台、国际深度项目合作平台、国际高端学术平台、国际传媒产业项目合作平台、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平台、“传媒教育联盟总部学院”平台等六大国际高端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传媒综合特色鲜明,集纳新闻传播、艺术创意、通讯技术等优势学科合作发展的新格局。
联络协调人制度
建立由中国传媒大学盟校联络站和外校共同组建的联络协调人制度,通过网络或论坛进行沟通、协商,除了从不同层面,在不同节点,共同助推“联盟”常态工作的持续开展,还共同出版《传媒高等教育蓝皮书》系列,对全球传媒高等教育进行现实梳理、理论归纳和趋势演判。
未来,作为一个由中国发起的国际组织,“联盟”将尽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注册并继续为国际传媒高等教育界注入更多中国元素。
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中外传媒教育交流
为了助力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现代传播体系,“联盟”多措并举,全方位促进中外传媒教育的交流。
顺势而为,开拓民间外交新渠道
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过程中,教育组织和普通学生的地位不可取代。“联盟”非常重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民间外交实践。比如,在2012年7至8月间,中国传媒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联合举办了历时三周的“青年影像工作坊”。这是由“联盟”发起组织的“国际影像丝绸之路”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是以影像跨文化交流为主旨,以“视觉传播中国”为主题,集创作、展映、评奖为一体的影像实践活动。每一次活动,该项目都邀请由中外青年联合组成的团队进行跨文化的影像拍摄,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展映,推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青年互动。
“联盟”的实践证明:尽管因为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差异,在国际传媒领域,中外交流存在一些障碍;但是,在传媒高等教育领域,却可以进行多样化交流与沟通,达成共识。
因势而谋,应对学科教育的创新趋势
自2011年启动以来,联盟的“国际教授工作室”已成功举办40期,吸引了超过1500位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参加学习。所谓“国际教授工作室”就是邀请国际知名教授,就传媒领域的专题开设公开课,并进行学术与科研合作。
“联盟”搭建的类似的国际平台与资源网络还包括:合作建立国际重点实验室、共建国际产业协同创新基地等,如与纽约理工学院联合推动百老汇戏剧产业、与南加州大学推动好莱坞影视产业的中国化引进和国际人才培训;与瑞尔森大学推动建立数字媒体实验区、与麦考瑞大学和澳大利亚ABC电视台联合推动中国国际传播海外论坛建设,协同奥胡斯大学推动中欧创意产业合作等。这些项目有效地促进了盟校间教学与科研合作的深度与力度。
应势而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
为了将“联盟”汇聚的优质资源落到实处,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成立“传媒教育联盟总部学院”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按照计划,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生将完成与纽约理工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等多所欧美高校合作办学的审批事宜。
这是总部学院“1+N”办学模式的先期成果。因为传媒领域是开放和多元的,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导致没有任何一家高校的优势学科能够覆盖所有相关领域。为此,在推进合作办学事宜时,“联盟”在考虑传媒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前提下,不以传统高校排名论英雄,有针对性地选择引进特色学校和优势学科专业,进行国际联合教学,形成联合学院、联合专业项目。 在未来的建设中,总部学院将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己任,以培养“熟悉国际传播规则,参与国际传播竞争事务的复合型、国际化传播精英人才”为目标,对传媒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实践和探索。
经验借鉴,助力中国高校走向全球
实现“中国梦”,苦干实干是基础,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是保障。知识将日益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一个国家的财富和成功取决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作为知识创新和传承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是实现“中国梦”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改进高等教育,建立完备的教学体制,是每一个大学都在面临的问题。在国际化教育领域,“联盟”及“总部学院”的经验在以下三个方面可资借鉴。
全球性与地区平衡
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应该放眼全世界,关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看重欧美的倾向,真正放眼全球,拓展新的机会和新的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同时,也可以使高校管理者不仅重视当下流行的热门学科,更关注一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联盟”在传媒国际优势教育资源的整合选择上,除了传统英语语言区教育之外,还根据我国对外传播和“走出去”的战略来进行区域布局,即除与欧洲、北美等一系列优质传媒高校加强合作关系的同时,与非洲、东南亚、东亚和法语、西班牙语语言区等在国际传播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区域的传媒院校加深交往,稳步拓展联盟网络,深化落实常态性的国际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比如,与法国索邦大学和欧盟五所大学联合开辟中欧国际传播专业硕士;借鉴欧盟Erasmus(该项目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合作性的学生交流项目,每一课程都是由欧洲几所大学联合经营,并能把欧洲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成熟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为国家新闻卓越人才计划提供人才支撑;与东南亚的朱拉隆功大学传播学院、南美的南大河州联邦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分别开辟东盟语区、葡萄牙语区、西班牙语区对象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合作。同时,“联盟总部学院”的学生将采取第三方实习制度,创造条件,使其至少在三个洲进行学习或实习,博采诸多最先进全面的理念,使其真正成为有国际视野,得到提升与平衡的人。
中国学派与教育主权
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为中国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学府的梦想提供了机会。总部学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充分学习国外大学的灵活机制,以教授为主,发展通才教育。同时,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学术资源共享、国际交流合作来加强学科自主性。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科研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形成开放性平台、有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学术核心,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团结协作,有效打破学科发展中的校际壁垒、机构壁垒、资源壁垒,整合学术资源,形成学术合力,加强学术攻关,打造特色和品牌,对国内相关机构和研究、教学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同时,在创办之初就明确:在加强合作的同时,要守住原则、加强管理、适当批判,坚持教育主权、注意学科的民族主体性。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做法。毕竟,一门学科如果过多地选择依附发展的道路,就意味着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永远不可能占据研究的制高点。面对兼具技术与艺术、横跨业务实践与意识形态的新闻传播这一客体,在追求“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应该从移植到融合,建立富于中国特色、有自己的风骨和完整学科体系的新闻传播学的“中国学派”。
作为“中国学派”学科体系的逻辑骨架和路径指南,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劣与适应性,关乎该学科的发展前景。因此,总部学院非常关注、引进全球研究与教学机构中最先进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实践方法,摸索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学生特点的方法体系,助力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的建设。
专业国际组织建设
由于世界事务的复杂化趋势,以及全球化和公民社会的成长,各种专业性的非政府组织往往能够凭借其专业性知识、发达的信息传递网络策略,在其专业影响领域建立起甚至可以与主权国家平分秋色的影响力,主权国家范式——基于国家中心建立起的规则体系和价值信念,已经不再一家独大。
这些大量出现的专门性、技术性国际组织,在“点点滴滴塑造和平”中,彰显了不同文化或区域的影响力。中国经济位居全球第二,但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率先倡导并进行日常管理的专门性、技术性的国际组织却少之又少,像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等组织实属凤毛麟角。在这方面,“联盟”的探索经验,值得相关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因为,通过不懈努力,“联盟”的全球传媒高等教育网络构筑了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致力于建立具有中国话语权的国际传媒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科学调研体系和评价机制,服务中国传媒文化产业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为国际传媒界注入中国元素,在开拓民间外交新渠道,推进中外办学模式创新,助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方面都有自己的贡献。
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在有效引进联盟优质国际资源和推进民间交流上,联盟及总部学院大有可为。与世界知名高校紧密联系,不断拓展大学多边交往,成为国际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积极行动者和竞争者,对于高质量人才培养、顶尖科技研发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增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联盟和联盟总部学院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为中国对外合作办学进行有创新性的探索,建立有示范性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