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最早是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借助图形,将发散的、抽象的思维具体化。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虽然发明和投入使用的时间很短,但是它发展得很快,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思维导图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改革,有助于素质教育更快更好地普及。教师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整合归纳人物关系、阶级关系、时间顺序等历史知识,让繁杂琐碎的历史知识条理清晰,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教师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合理地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运用思维导图,使每本书、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的知识点清晰条理化,让学生思路清晰地掌握各部分知识及其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薄弱部分,从而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灵活快速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二)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
历史知识通常是繁杂琐碎的,而教材一般是按章节和单元划分,缺少章节和单元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缺乏整合和关联,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清晰直观的历史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一般以一个中心进行发散,既整合归纳繁杂琐碎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
人的大脑天生对图片和颜色更敏感,对大段陈述性的文字相对来说记忆不深。所以,我们在思维导图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图片和颜色对历史事件加以标注年份和节点,从一个中心出发,不断地延伸出新的知识,将它们一个个串联起来,使知识点之间产生联系,更加方便学生记忆。因此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枯燥琐碎的历史知识识记是很多学生的短板,学生记忆不牢固就容易受到打击,丧失对历史学科的信心,更有甚者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排斥、厌学的不良心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讨论,这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连贯、更牢固。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内容。我们创新和优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使他们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积极有效的学习比生搬硬套要有效得多。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设计PPT
当今科技进步令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时代的教师要善于利用电子教具和教学资料,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过去教师通常使用大量的板书来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针对教材内容一步步讲解,板书无法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而现在PPT的运用已经十分普及。利用思维导图设计PPT,会使PPT更简洁,教学思路更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快速掌握重难点。同时,运用思维导图制作PPT可以使教师的教案更清晰整洁,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会使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
在学习中,仅仅依靠教师课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课前自主预习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初中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预先制作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范例,以此引导学生的思路,规避障碍,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注重历史学科的连贯性,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特点,更加高效地学习。每节课结束前要给下节课留下伏笔,给学生留下一些提示和思路,鼓励学生课下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逐步锻炼他们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习事半功倍。
(三)利用思维导图巩固复习
课后的自主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课上教师解决的困惑和问题,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节点发散思维,快速复习重点知识。另外,复习时间有限,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复习的效率就格外重要。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使学生跟随教师快速地复习重点,回顾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薄弱部分,查漏补缺,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时,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分为教育的发展、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三部分,教育方面有京師大学堂、废除科举制等;新闻出版有《申报》、商务印书馆等;文学艺术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冼星海等。而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又与近代经济发展互相促进和推动,从而引出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和事件。近代经济发展又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引出交通工具的变革——火车和轮船的问世和使用,以及社会习俗的改变——人们剪掉辫子、改变服饰和称呼等。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可以制作思维导图,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加强复习效果。
三、在初中教学阶段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在快速地成长和成熟,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容易浮躁冲动、耐心不够,容易因枯燥的记忆而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一一串联归纳整合起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节约学习时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历史知识聚集在一起,通过重要节点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整合繁琐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和快乐,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思维导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教师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合理地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运用思维导图,使每本书、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的知识点清晰条理化,让学生思路清晰地掌握各部分知识及其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薄弱部分,从而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灵活快速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二)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形成
历史知识通常是繁杂琐碎的,而教材一般是按章节和单元划分,缺少章节和单元之间的联系,学生对各部分知识缺乏整合和关联,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清晰直观的历史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一般以一个中心进行发散,既整合归纳繁杂琐碎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
人的大脑天生对图片和颜色更敏感,对大段陈述性的文字相对来说记忆不深。所以,我们在思维导图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图片和颜色对历史事件加以标注年份和节点,从一个中心出发,不断地延伸出新的知识,将它们一个个串联起来,使知识点之间产生联系,更加方便学生记忆。因此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枯燥琐碎的历史知识识记是很多学生的短板,学生记忆不牢固就容易受到打击,丧失对历史学科的信心,更有甚者会对历史学习产生排斥、厌学的不良心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讨论,这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连贯、更牢固。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内容。我们创新和优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本质上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使他们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导者。积极有效的学习比生搬硬套要有效得多。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思维导图设计PPT
当今科技进步令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时代的教师要善于利用电子教具和教学资料,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过去教师通常使用大量的板书来教学,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针对教材内容一步步讲解,板书无法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而现在PPT的运用已经十分普及。利用思维导图设计PPT,会使PPT更简洁,教学思路更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快速掌握重难点。同时,运用思维导图制作PPT可以使教师的教案更清晰整洁,教师简明扼要的讲解会使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大大提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思维导图自主预习
在学习中,仅仅依靠教师课上传授知识是不够的,学生要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课前自主预习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需要学习的知识,初中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所以教师要预先制作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范例,以此引导学生的思路,规避障碍,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醒学生注重历史学科的连贯性,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特点,更加高效地学习。每节课结束前要给下节课留下伏笔,给学生留下一些提示和思路,鼓励学生课下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逐步锻炼他们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习事半功倍。
(三)利用思维导图巩固复习
课后的自主复习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课上教师解决的困惑和问题,利用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节点发散思维,快速复习重点知识。另外,复习时间有限,需要复习的内容较多,复习的效率就格外重要。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以使学生跟随教师快速地复习重点,回顾学习过的知识;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薄弱部分,查漏补缺,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时,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分为教育的发展、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三部分,教育方面有京師大学堂、废除科举制等;新闻出版有《申报》、商务印书馆等;文学艺术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冼星海等。而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又与近代经济发展互相促进和推动,从而引出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和事件。近代经济发展又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引出交通工具的变革——火车和轮船的问世和使用,以及社会习俗的改变——人们剪掉辫子、改变服饰和称呼等。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可以制作思维导图,使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加强复习效果。
三、在初中教学阶段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初中是学生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在快速地成长和成熟,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容易浮躁冲动、耐心不够,容易因枯燥的记忆而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一一串联归纳整合起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节约学习时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历史知识聚集在一起,通过重要节点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整合繁琐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和快乐,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