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毕节、六盘水和黔西南三地能源矿产资源富集,是贵州乃至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但多年以来,毕水兴三地的合作面窄,层次也不高,在许多大方向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没有达成共识,并没有形成发展的组合优势。要发挥毕水兴区域经济的集聚优势和互补优势,必定要求三地通过政府和民间的积极合作,完善三地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毕水兴经济联合体。
关键词:资源富集区 经济一体化 统筹规划建设
毕水兴(毕节市、六盘水市和兴义市)位于贵州西部,作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生物资源多样,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且资源组合条件较好,布局相对集中,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领域。应本着资源互补、取长补短,优势叠加、互利互惠的原则,探索建立合作机制,统筹利用三市州丰富的煤、磷、黄金、水能、风能等资源,注重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力度,提升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满足三市经济发展需要。
一、“三点一体”是毕水兴的发展方向
1964年由于“三线建设”需要,从毕节地区划出了水城,从兴义地区划出了盘县,从安顺地区划出了六枝组成了六盘水地区,到今天有近50年时光,毕水兴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体——分立——合作” 的发展历程。要发挥毕水兴区域经济的集聚优势和互补优势,必定要求三地通过政府和民间的积极合作,完善三地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毕水兴经济联合体。
毕水兴合作应该打破传统的“大锅饭”、“全面开花”、“平均主义”的发展模式,从战略的高度采用跨越均衡的互动一体化区域协作模式,将毕水兴的区位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构建互补协作、优胜劣汰、计划和市场并举、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毕水兴经济合作应该以毕节、水城、兴义三中心城市为依托,采取分层分类,有重点的“点、线、面”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毕水兴融合一体化发展的“三点一体”格局。这种“三点一体”发展格局,有利于产业分工协调、有利于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三地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毕水兴经济“三点一体”的制度建设
要建立毕水兴一体化经济,必须要有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以突破体制障碍作为毕水兴合作的突破口,正是要通过制度的突破和政策的创新,构建适应毕水兴三地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的体系和相关机制[1]。
(一)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1、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毕水兴政府合作机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则。法律对于反垄断、促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毕水兴三地政府来说,首先必须在政策、法律中明确禁止各地政府分割市场的条文;其次是要完善相应的竞争法规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重建毕水兴地方政府竞争秩序,必须实现从地方保护主义为策略的封闭式竞争向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的开放式竞争的转变,通过制度创新来吸引资源,创新技术,促进增长。对于毕水兴一体化,三地党政应将其放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是对“行政区经济”、“政府传统管理职能” 的挑战,要实现由过去的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角色转换,破除“你多一块,我就少一块” 的小农经济观念,淡化行政分割,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协调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以三地发改委为班底,建立一个毕水兴一体化协调办公室。
在毕水兴合作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正常的,但是应淡化政府在毕水兴合作中的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市场为主导,促进市场选择。政府的功能主要是搭建平台,消除行政壁垒,杜绝出台歧视对方的政策文件。
(二)创立多层次的组织机构
1、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
地方政府是区域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具有民主的治理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是毕水兴政府间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建议设立由贵州省发改委领导,毕水兴三地主要领导和三地部分部门领导组成的“毕水兴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对毕水兴经济区的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和统筹安排,编制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构建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框架,在各地之间进行合理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使毕水兴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具体说来,应体现以下五点:一是该机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可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和做法,赋予该组织相应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二是该组织的主要职能应包括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跨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规划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区、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则,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三是在组织内部的功能性机构设置方面,除负责日常联络和组织工作的秘书处外,还应根据专业、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产业协调委员会、基础设施协调委员会、旅游开发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它们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组织职能,并具有常设性质。四是在机构的人员配置方面,应坚持公正和专业的原则,在各地方政府的经信委、发改委、财政、人民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中抽调部分公务员,并且保证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人员数量的平衡。五是该机构的治理结构可适度效仿民间组织,其主要领导人由三地方政府在充分征询各地方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协商产生,机构内设立理事会作为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成员由三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或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兼任,共同协调决定有关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其作出的决策对区域内的各政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
2、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地区组织 民间组织具有易于政府与群众之间、上下之间沟通,不易受地方利益因素影响的特点。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毕水兴政府间合作,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因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应当充分重视民间组织在毕水兴区域经济联合体中的推动作用。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其具体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可以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组织,成为三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3]。
(三)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1、政策支持系统
(1)经济政策系统
制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政策,要考虑到毕水兴三地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总的目标或原则应当是有利于平衡区域发展,侧重扶持特定区域和重点行业跻身国际与国内先进或发达行列。
(2)科技创新系统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发展区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科技创新并不只限于科技、教育部门,企业单位或其他部门同样肩负着创新的重任。近几年来,在毕水兴地区已建立起了一些科技开发和技术中心,今后还要扩充并组建更多的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工贸中心等,其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手段与激励政策。
(3)人力资源系统
人力资源的优劣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毕水兴这块欠开发、欠发展的落后地区更应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毕水兴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持继、协调、健康发展,应组织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这种教育和培训必须坚持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由于人是流动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针对各地人力资源落后现况,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同时也要防止人才不合理流动和减少人才无序流动这两种倾向,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值得重视的问题。
(4)公共基础设施支持系统
由于毕水兴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改善传统公共基础设施支持系统,是促进毕水兴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里,先进的交通网络、通信、信息网点、医疗卫生建设等往往是最重要的公共支持系统。
(5)政府行政支持系统
在共同打造毕水兴“三点一体”经济区的进程中,要制定适用于毕水兴经济一体化区域的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政策措施,主要有:制定有关产业协同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协议;共同制定鼓励三地间跨地区投资和促进三地企业兼并、联合的财税政策;共同制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上市融资步伐的扶持措施;共同对具有重大影响、经济关联度大、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投资合作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贴息贷款和投资补贴等投资促进政策;共同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互惠制度,清理和取消本地政府针对对方的不合理收费,相互简化手续,制定便利措施;建立规范、透明、优惠、对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收费制度。
2、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人工智能体系。其基本功能在于依据专业人员、职能部门与相应的软硬件设施相配合所得出的分析、处理结果,从大范围和多时空反映实现国家综合国力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行政管理需要的种种动态、趋势和经验。目前,对于毕水兴三地政府应建立金融、保险、生产、交通等分类管理的信息网络统一系统,利于推进三地的行政、经济管理等工作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杨顺湘.川渝合作方向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经济联合体《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3]尚天晓.区域政府间保护性竞争与合作机制研究 .2006年. 重庆大学
(饶华敏,1962年生,贵州省仁怀市人,六盘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面为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等)
关键词:资源富集区 经济一体化 统筹规划建设
毕水兴(毕节市、六盘水市和兴义市)位于贵州西部,作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生物资源多样,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且资源组合条件较好,布局相对集中,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领域。应本着资源互补、取长补短,优势叠加、互利互惠的原则,探索建立合作机制,统筹利用三市州丰富的煤、磷、黄金、水能、风能等资源,注重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力度,提升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满足三市经济发展需要。
一、“三点一体”是毕水兴的发展方向
1964年由于“三线建设”需要,从毕节地区划出了水城,从兴义地区划出了盘县,从安顺地区划出了六枝组成了六盘水地区,到今天有近50年时光,毕水兴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体——分立——合作” 的发展历程。要发挥毕水兴区域经济的集聚优势和互补优势,必定要求三地通过政府和民间的积极合作,完善三地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毕水兴经济联合体。
毕水兴合作应该打破传统的“大锅饭”、“全面开花”、“平均主义”的发展模式,从战略的高度采用跨越均衡的互动一体化区域协作模式,将毕水兴的区位辐射与梯度推进相结合,构建互补协作、优胜劣汰、计划和市场并举、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毕水兴经济合作应该以毕节、水城、兴义三中心城市为依托,采取分层分类,有重点的“点、线、面”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毕水兴融合一体化发展的“三点一体”格局。这种“三点一体”发展格局,有利于产业分工协调、有利于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三地经济的科学发展。
二、毕水兴经济“三点一体”的制度建设
要建立毕水兴一体化经济,必须要有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以突破体制障碍作为毕水兴合作的突破口,正是要通过制度的突破和政策的创新,构建适应毕水兴三地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的体系和相关机制[1]。
(一)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1、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毕水兴政府合作机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则。法律对于反垄断、促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毕水兴三地政府来说,首先必须在政策、法律中明确禁止各地政府分割市场的条文;其次是要完善相应的竞争法规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重建毕水兴地方政府竞争秩序,必须实现从地方保护主义为策略的封闭式竞争向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的开放式竞争的转变,通过制度创新来吸引资源,创新技术,促进增长。对于毕水兴一体化,三地党政应将其放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是对“行政区经济”、“政府传统管理职能” 的挑战,要实现由过去的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角色转换,破除“你多一块,我就少一块” 的小农经济观念,淡化行政分割,加强合作交流,建立协调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以三地发改委为班底,建立一个毕水兴一体化协调办公室。
在毕水兴合作中,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正常的,但是应淡化政府在毕水兴合作中的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市场为主导,促进市场选择。政府的功能主要是搭建平台,消除行政壁垒,杜绝出台歧视对方的政策文件。
(二)创立多层次的组织机构
1、建立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
地方政府是区域合作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发挥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建立一个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获得区域内各政府普遍认同、具有民主的治理结构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是毕水兴政府间合作机制能够真正建立的关键。建议设立由贵州省发改委领导,毕水兴三地主要领导和三地部分部门领导组成的“毕水兴经济发展协调委员会”,对毕水兴经济区的发展进行总体谋划和统筹安排,编制实施经济区发展规划,构建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整体框架,在各地之间进行合理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使毕水兴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具体说来,应体现以下五点:一是该机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可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和做法,赋予该组织相应的立法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二是该组织的主要职能应包括组织协调实施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跨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等问题,统一规划符合本区域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制定统一市场竞争规则和政策措施,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协助各区、市、县制定地方性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则,使局部性规划与整体性规划有机衔接。三是在组织内部的功能性机构设置方面,除负责日常联络和组织工作的秘书处外,还应根据专业、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产业协调委员会、基础设施协调委员会、旅游开发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它们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组织职能,并具有常设性质。四是在机构的人员配置方面,应坚持公正和专业的原则,在各地方政府的经信委、发改委、财政、人民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中抽调部分公务员,并且保证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人员数量的平衡。五是该机构的治理结构可适度效仿民间组织,其主要领导人由三地方政府在充分征询各地方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协商产生,机构内设立理事会作为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理事会成员由三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或地方政府的行政首长兼任,共同协调决定有关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其作出的决策对区域内的各政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
2、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地区组织 民间组织具有易于政府与群众之间、上下之间沟通,不易受地方利益因素影响的特点。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毕水兴政府间合作,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因此,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应当充分重视民间组织在毕水兴区域经济联合体中的推动作用。民间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区域发展战略和推进地区协作,其具体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可以建立以各地经济专家为主体的组织,成为三地政府决策的咨询参谋机构[3]。
(三)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
1、政策支持系统
(1)经济政策系统
制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政策,要考虑到毕水兴三地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总的目标或原则应当是有利于平衡区域发展,侧重扶持特定区域和重点行业跻身国际与国内先进或发达行列。
(2)科技创新系统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发展区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科技创新并不只限于科技、教育部门,企业单位或其他部门同样肩负着创新的重任。近几年来,在毕水兴地区已建立起了一些科技开发和技术中心,今后还要扩充并组建更多的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工贸中心等,其任务是研究如何使技术成果转化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手段与激励政策。
(3)人力资源系统
人力资源的优劣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毕水兴这块欠开发、欠发展的落后地区更应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毕水兴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持继、协调、健康发展,应组织好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这种教育和培训必须坚持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由于人是流动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针对各地人力资源落后现况,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同时也要防止人才不合理流动和减少人才无序流动这两种倾向,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值得重视的问题。
(4)公共基础设施支持系统
由于毕水兴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改善传统公共基础设施支持系统,是促进毕水兴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里,先进的交通网络、通信、信息网点、医疗卫生建设等往往是最重要的公共支持系统。
(5)政府行政支持系统
在共同打造毕水兴“三点一体”经济区的进程中,要制定适用于毕水兴经济一体化区域的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政策措施,主要有:制定有关产业协同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协议;共同制定鼓励三地间跨地区投资和促进三地企业兼并、联合的财税政策;共同制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整合优势资源加快上市融资步伐的扶持措施;共同对具有重大影响、经济关联度大、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投资合作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贴息贷款和投资补贴等投资促进政策;共同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的互惠制度,清理和取消本地政府针对对方的不合理收费,相互简化手续,制定便利措施;建立规范、透明、优惠、对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收费制度。
2、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信息管理网络服务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以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人工智能体系。其基本功能在于依据专业人员、职能部门与相应的软硬件设施相配合所得出的分析、处理结果,从大范围和多时空反映实现国家综合国力增长、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行政管理需要的种种动态、趋势和经验。目前,对于毕水兴三地政府应建立金融、保险、生产、交通等分类管理的信息网络统一系统,利于推进三地的行政、经济管理等工作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2]杨顺湘.川渝合作方向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经济联合体《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3]尚天晓.区域政府间保护性竞争与合作机制研究 .2006年. 重庆大学
(饶华敏,1962年生,贵州省仁怀市人,六盘水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面为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