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透上司情绪周期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_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喜剧电影《朝九晚五》中有这样的场景:3个职场白领每逢星期一就烦闷,需要到咖啡馆喝咖啡提神,而侍者总是这样跟他们打招呼:“又犯星期一综合征了?”
  不要以为星期一综合征是员工的专利,领导也是人,不是神,和你一样,他的情绪也在波谷波峰间来回颠倒、周而复始,循环不止。
  除了极个别素质异常深厚的领导外,大部分的领导者都会有周期性的情绪表现——与人的生理周期一样,上司情绪高低、好坏往往也是有迹可循的,呈现出一种周而复始的曲线。下属了解上司这种情绪周期,可以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语境下提出什么意见或沟通什么样的问题是最有效的。
  星期一——工作成堆,非诚勿扰
  一项针对职场人群做的调查显示,42%的职场人士不希望自己在星期一被打扰。如果这个时候你去拜访客户或者找老板谈判,往往会碰一鼻子灰,大家都在应付堆积了两天而杂乱的工作,没有人有心情听你描述某个计划和方案。尤其是在星期一的早晨,可能你的老板正因为股市开盘遭遇“黑色星期一”而恼怒,你的出现只会让他失去理智。
  星期二——是汇报计划的好时间
  经过一天的适应,到了周二,领导们开始进入了工作状态。另外,挨过紧张、纷杂的星期一,积压的问题也都处理个差不多了,领导松了口气,开始考虑安排本周的工作计划,有闲心考虑上周下达的指令完成得如何了。星期二也是主导性最高的时候,工作效率最高,产出最大。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星期二上午十时到中午这段时间,人头脑最好使。所以,从各方面说,周二都是汇报工作的好时机。
  星期三——超人总动员,领导心很烦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调查显示,周三接受的信息变多,极易造成信息焦虑。进入人们视线和大脑中的信息越多,心理受到的冲击和负累也越多,致使人感到疲惫和焦虑。
  所以这一天和领导沟通时千万要注意你的语气,思路清晰,千万别混乱。
  不过,也有好的迹象,有分析指出,星期三人的精力最旺盛,且思路活跃最具创造性。多数领导都把这一天当作制定战略、开展“头脑风暴”的最佳时间,也是决策技能最能得到发挥的时候。此时的人都会寻求一种平衡。在处理了两天内部事务之后,在星期三人们更希望和外界做一种交流以达到平衡。有鉴于此,建议大家可在这一天找领导商讨新的企划案。
  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领导易妥协
  在经过了前三天高效率的工作、高强度的加班后,周四的时候领导和你一样已经身心疲惫,生理和心理都受到挑战,星期四成为效率最为低下的一天。
  有人说,星期四属于“黎明前的黑暗”,就好比熬夜的人,凌晨四五点往往是最难熬的时候,跨过这道坎,便又海阔天空了。
  据分析,星期四的时候,人的顺从性最高、最好说话、比较通融。所以,你不妨趁着这“黎明前的黑暗”,采取“敌退我进”的战术,这种时候去找领导,他向你妥协也最有可能。
  星期五——最奇妙的沟通时机
  星期五了,你不妨留意一下,这一天里你完成的工作,在数量、质量上是否比平时都要高?一些在平时看来有些头痛、棘手的事情,在这一天里却比较容易OK。如果你是个最不情愿加班的人,碰到这天你会不知不觉地干过了点,直到有电话邀请才把你唤醒,你还会惊叹:“时间过得真快啊!”
  领导也和你一样,今儿个是他一周心情最High的日子。
  另外,熬到了星期五,人们总希望一周事一周清,一些一周内纠缠不清的事情这个时候来个了断。
  所以,星期五是你“纠缠”领导,接近他的最佳时间,最省心。
  当然,我们说的只是一般的规律,具体的情形还要你察言观色,灵活掌握。
  (摘自《特别文摘》)
其他文献
《学习时报》8月15日刊登文秀的文章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五花八门的“奇葩辞职信”此起彼伏,什么“冬天太冷起不来”等等;也不知从谁开始,一些搏“眼球”的“不雅视频”,不断“抢镜”,特别是一些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激情表演”丑态百出,挑战公序良俗的底线。  面对这些现象,不少人或见怪不怪或麻木不仁,甚至围观叫好、争相效仿。这一现象既让人困惑更让人担忧。我们这个社会到底该崇尚些什么?  尽管一些奇葩辞
期刊
克里斯蒂是美国新泽西州的州长,他同时还是共和党的总统参选人之一。前不久,他应邀前去参加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面对全国”节目。节目录制完后,由于着急回去处理政事,于是他就和随从乘坐列车从华盛顿返回新泽西州。  按照预定的车票,克里斯蒂在随从的陪同下上了火车。当火车行驶起来后没多长时间,克里斯蒂的手机竟响了起来,他把手机掏出来一看,是州里的一位官员打来的。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按下了接听键,然后旁若无人
期刊
曾经说“晚安”,是真的要睡了;现 在说“晚安”,可能又刷了一个小时朋友 圈。  根据腾讯公布的2015年业绩报告, 微信每月的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微信 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接近一半活 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几家 欢乐几家愁。另一则消息是,《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2015年微博的用户规模为2.04亿人,网 民使用率为30.6%,而在2014年,微博 的用户规
期刊
官员喝酒触法网  古代公家的酒,官员们不是想喝就能喝的。有的官员贪杯,而又公私不分,就会喝出罪来;有的官员借花献佛,公酒随便送人,也会触犯法网。  宋朝文学家苏舜钦就是因为喝酒喝出了悲剧。据《宋史·文苑传》,苏舜钦当时担任集贤校理、监进奏院(进奏院是藩镇即节度使的驻京办事机构)之职。一次进奏院祭神之后,他与刘巽(xùn)把公家的废纸卖了,将所得的“公钱”用来买酒招待宾客,还招来乐妓奏乐、唱歌。这事
期刊
汉武帝执政初期,匈奴为患,“飞将军”李广和程不识两人奋战于戍边一线,在边郡太守中均以善于用兵而闻名。李广率军作战,逐水草安营,文书至简,仅侦骑远布。程不识则恰恰相反,军容整饬,严密行伍,各级官吏处理文书经宵不眠。当时匈奴兵势强盛,但两人均御敌建功,皆为名将。后世司马光却郑重指出:治军务须始终从严,李广领兵作战,使人人自便,以李广出众的才能,这样做也许是可以的,但后世切莫效法。学程不识之法,虽然可能
期刊
棋类的某些游戏规则实际上吻合了某种社会意义。这一点,我们甚至不用去分析不同棋类的规则,而只要从中外象棋的一些不同规则就可以对比出。  象棋分为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两种。两者的棋子设置几乎一致,但游戏规则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以“马”的移动为例:在中国象棋中,一个“马”要移动必须有一个前提:没有被绊住“马脚”,即“日”字形方格的两侧没有被占据。一旦被绊住“马脚”,对不起,你不能移动。而国际象棋中却没有这一
期刊
现在的状况是,“老百姓啥也不信,专家啥也不懂,媒体啥也不说,政治教育啥也没用”。因为你深入不了人心。你写的那些东西连你自己都不相信,却想让别人相信,那不是鬼话?你写的东西首先你自己信不信?你儿子看不看?你自己不信,你儿子不看,而你却写,这就是一种不老实。  做文章不老实和做人的不老实是相同的。笔是千斤重呀。文章一定要真实,真实才有生命力。  仅靠说教是征服不了人心的。说教没有生命力,更不要说“藏之
期刊
人的一生,总会面对种种困难挫折,让心灵蒙尘和受压。年轻干部当然也不例外,近年来不乏年轻干部身患抑郁症自杀的报道。因此,学会如何纾解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是年轻干部的必修课之一。  勤于和高人论道  勤于和高人论道,能让年轻干部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这里说的高人,可以是年轻干部所能认识到的有学问、有技术的专家学者(可直接向他们讨教学习),也可以是一些专家学者写成的著作(可通过阅读间接地进行讨教学习)。在
期刊
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变得无限精彩,精彩得远远超出他自己和旁人最大胆的预期。  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在年轻时代就被定型,难于精彩了。  第一种是“常規定型”,而一切常规定型大多是平庸定型。这种定型,一般由家长和教师为主角,以既成的社会职业和高级职员为范本,使大量前途“无可限量”的年轻人早早地被“限量”,而且越限越严重,成了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  第二种是“成功定型”,而一切成功定型大多是机谋定型、
期刊
今年是晚清小说家李伯元逝世110周年。作为职业小说家与报人,李伯元颇为多产,不仅创作了《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等小说,创建过《游戏报》《世界繁华报》,还主编商务印书馆《绣像小说》。  不过,令李伯元名声流传至今的,还是他的《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起在《世界繁华报》上连载,共五编60回,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  在研究者看来,在晚清谴责小说出现之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