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改名趣闻》等三则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ongdezha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丁改名趣闻
  在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饰演“六王爷”的艺术家李丁2009年7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李丁1927年出生在河北的石家庄,原名李守海,194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李守海改名叫李丁是因为革命的需要。
  1948年,上级组织通知一部分地下党员去解放区石家庄。与李守海一起走的还有现在“北京人艺”的丁里等6人,由李守海担任组长。那天晚上领导说:“李守海,为了工作的需要你们要改名字,你的名字改成什么?”李守海说:“我再考虑考虑。”领导说:“不行,明天你们就要走了,必须现在把名字改了。”李守海犯愁了,改成什么名字呢?突然发现桌子上有一张《晋察冀日报》,就说:“这样吧,我闭上眼睛,我的手指到哪里就叫什么。”于是李守海闭着眼睛,心里祈祷赐一个好名字。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指落在了“肉”字上,不由得暗暗叫苦,但当时年轻气盛,说话算话,就说“我就叫李肉吧”。领导说:“李肉?太难听了,换一个吧。”这时与他一起去的曹用礼笑着说:“李肉?你干脆叫李肉丁得了。”说罢哈哈大笑。李守海突然灵机一动:“李肉丁?何不把肉去掉,就叫李丁。”领导说:“不错,就叫李丁吧。”又对曹用礼说:“你不用笑话他,你的名字改得怎么样?”曹用礼也想不出来:“算了,他叫李丁,我就叫丁里吧。”丁里后来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李丁和丁里这两个当年为了革命随意而改的名字,没想到伴随着他们走过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
  
  真伪
  北宋书法家石苍舒,才艺冠绝一时,昔年曾与苏轼、黄庭坚等游从,切磋书学。他久居长安,平生雅好收藏,家中图书古玩、碑拓笔帖甚富。
  潞国公文彦博一度领兵驻守长安,亦与石公相往来。石公有唐人褚遂良《圣教序》墨迹原册,潞国公借去赏玩。此系名帖,潞国公珍爱至极,特命其公子临摹一本。
  一日,潞国公宴请朋僚,席间出示真伪二帖,请座中诸公辨别。群僚竟众口一词,皆称文公子临摹本为真迹,倒以石公原册为赝品。石公在座,始终不出一语,不予辨白。席将散时,石公与潞国公相视而笑。
  石公曰:“今日方知做官之妙处。”潞国公大噱,满座赧然。
  文彦博以书帖真伪鉴识人之真伪,可谓别具眼力。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通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趁母亲熟睡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妈!”经过10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床板上。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身子。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地问道:“妈,今天你怎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没锁门,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10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日,等待着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10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着了。
其他文献
普者黑是一方充满灵性的水土,阳光、空气、峰林、池塘、荷叶、蜻蜓、村舍……一个个零碎的片断,构成了静谧绝美的山水田园风光,带给我们的是一个跃动着的沉醉与梦幻,一段忘却尘世喧嚣的快乐时光。    山的依偎水的静娴  “黑”是动感的,生猛的,让心狂跳不已的。那么“普者黑”呢?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总感觉有些怪怪的。看上去,听上去,这三个字及其音节都是那么神秘,带有几分不可理喻,无法仅凭猜测来破解其含意
期刊
2009年5月1日,CCTV综艺频道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朱军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歌唱家杨洪基、阎维文、殷秀梅、刘斌、吕薇等,来到东海之滨的宁波港直播一台名为《扬帆起航》的文艺表演节目。  在有着“东方大港”美名的宁波港6号码头上,董卿身穿粉红色的裙子,仪表端庄大方地站在装饰成表演舞台的塔吊下,充满感情地主持着节目。她那生动幽默的串词、标准甜美的语音、机智灵活的现场反应,为整台文艺节目起到
期刊
Jiang Baili (1882-1938) is a legendary man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1-1949). In his fifty-six-year life, he was largely known as a military scientist. He went to Japan in 1901 and s
期刊
在“宜兰兰雨节”上连演21天39场  8月4日,赴台献艺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圆满归来。7月11日至8月23日正是台湾“2009宜兰兰雨节”火热进行的时候。作为我省第一支赴台文化交流演出的民间艺术团,来自台州市的浙江东方民族民间艺术团的35名演员第一次登上了祖国宝岛,他们身穿绚丽的民族盛装,跳起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为“兰雨节”送去了阵阵传统、典雅而又现代、奔放的“世纪中国风”。  七月的宜兰,山
期刊
历时8年造就的浙江“文化航母”——西湖文化广场日前落成,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科技馆率先开馆,并立即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每天吸引大批观众前来探胜观赏。  西湖文化广场地处杭州市中心,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侧,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约14.9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173米。作为浙江文化领域前所未有的“航空母舰”式设施,西湖文化广场概算总投资达22亿元。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西
期刊
500年的等待终于为人们揭开了守望的面纱。2009年7月22日,注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  笔者采访了正在杭州旅游讲学的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主任本杰明·伊斯提思先生,他说,能在杭州看到日全食,是他20多年世界各地旅游中“最大的惊喜”。本杰明说:“22日中午,我们芝加哥论坛报网站把中国发生日全食奇观的消息登载到了首页。截至当天下午3点的网站流量显示,美国网民对这条消息的关注度排在当天所有新闻的前
期刊
80-year-old Xu Yonghui has dedicated his 60-year career to photographing rural people and huge changes in rural areas in Zhejiang. Now a senior photo journalist with Zhejiang Daily, Xu has recorded, a
期刊
June of 2009 witnessed 70 students from thirteen universities such as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Ningbo Universit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Univ
期刊
著名学者、杂文家何满子先生是2009年5月8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的。他的大女婿王土然在电话里告诉我,何老生前对生死很达观,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留下他所写的50本著作。  浙江人熟知何满子的不多,但他却是地道的浙江人,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阳县龙门镇的一个大家族。何满子的祖父在前清曾官居南昌直隶州州判;大外祖父是前清道员,当过轮船局和铜元局的总办,是当时杭州的巨富,人称“陆半城”。同治年间,他在杭州
期刊
她是一位舞蹈艺术家,又是赫赫有名的中华文化传播者。现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州长给她颁发奖状,居民纷纷把子女送去请她传授中国舞蹈。今年73岁的沈蓓成了一颗暮年出奇迹的舞蹈教育明星,照亮了别人,也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艺术的历程  沈蓓原是浙江桐乡人。当地造锅制犁头铁耙十分有名,因此村名也叫炉头。兴旺的手工业积累了资金,也培养了读书人,她的曾祖父沈善蒸,是前清勾股学家,即数学家。祖父沈承怿,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