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欧美经济下滑,全球艺术市场重心逐渐偏移东方,去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成交金额便超越了英国、美国及法国一向于全球艺术市场的领导位置。英国的伦敦向来是欧洲最大的艺术交易市场,占据整个欧洲艺术市场交易额的百分之五十八,但自踏入2012年,英国的画廊、拍卖行及艺术博览会便要面临一个新的冲去,因为当地刚于今年1月实施一项名为“dmit de suite(著作追续权)”的艺术品版权税,每项艺术品的重售,在生的艺术家及已逝世的艺术家后人于每次交易都会收到版权费用。这项征税实施后,或许会令伦敦被其他新兴地区的艺术交易市场竞争者后来居上。西方的经济已不景气,再加上新的政策插一把刀,怪不得连英国龙头画廊之一的自立方White Cube亦于今年3月在香港开设分部,这无疑更加强香港于国际艺术交易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艺术品版权税 在欧盟国早已推行
西方在版权法的发展较亚洲为早,无论是书本、音乐、电影都受到版权法的保障,就以刚去逝的国际巨星云妮侯丝顿Whitney Houston的首本歌曲“1will always love you”为例,因为此曲的创作者及原唱者是桃莉巴顿Dolly Parton,所以每次这歌的翻唱及播放,Dolly Parton都收到版权费,可想象这歌曲因被唱红了而累积得来的版权费有多大。但对于艺术品的卖买,类似的版权费征收在美国及亚洲仍是十分陌生。
事实上droit de suite这项艺术品版权税在欧洲来说,早已由来已久,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首先推行droit de suite的艺术品版权税,推出法例的原因可追溯至1858年法国画家Jean-Fran ois Millet的作品Angelus被收藏家以当时的天价八十万法郎卖出,收藏家得到不菲的利润,但画家Millet的后人却仍然活在贫穷中挣扎求存,没有因Millet的作品受追捧而得到任何好处。因此这项法例的推行便可保障画家的后人在每次艺术品卖买中都可分享到当中小部分的利润,尤其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体社会经济衰落,这税项帮补了当中生活拮据的一群。
直至2006年欧盟主要十五个成员国中有十一个都已实行这项艺术品版权税,它们分别是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及瑞典,在成员国的群众压力下,英国于2012年1月亦终于确立这条法例于自己的国家中推行,在世的艺术家可在其每次艺术品的交易中(交易金额要多于1000欧元或840英镑),可得到最多百分之四的版权税,而承继已去世艺术家遗产的后人,则可于艺术家逝世后的七十年内,都可获分这项版权税的收入。
这项法例纯粹为艺术家及其后人得到如同其他一般媒体创作人的版权利润,但每次艺术品的交易是赚钱还是亏损,则不是在考虑的范畴之中,这对于在英国从事艺术品卖买的行业来说,的确带来打击,尤其是英国伦敦现时仍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的交易中心,是全球第二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资金总值达七十七亿英镑。这项征税的影响,可以预计对伦敦艺术品卖买市场带来不少影响,相比起其他没有实施这类税项的主要艺术交易市场如纽约、香港等,无疑削弱了伦敦与它们较劲的竞争力。因为同一幅艺术家的作品,在香港或纽约的拍卖行拍卖,或在当地的画廊重售,便不需要额外缴交这项税金,但在英国拍卖或重售,却需要多交一笔费用。若税项增加令资金从伦敦流走,作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地位便要拱手相让。
中小型画廊及新进画家受影响
除了当地拍卖行及艺术展览会受影响之外,资金没有那么雄厚的中小型画廊,更是在经济不景的环境下雪上加霜,还有这牵连到新进艺术家的前途。著作追续权最早来源于1920年法文中Droit de Suite,是法国有形财产法创制的专门术语,意指物权所有人对其不动产作为质标的物时的求偿权,即物权
的“追及权”或“求偿权”。1983年,英国版权委员会名誉主席R.F.Whale在其《论版权》一书中,将其译成英文即为Right of Pursuit,意即中文的“追续权”,亦称“延续权”。
著作追续权是著作财产权的内容之一,或者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指:艺术作品,尤其是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原件每一次售出以后的财产增值部分都有提成一定比例的权利,也就是说,享有著作权的艺术作品原件被售出以后,如果受让人又转售给他人并获得了高于购买时所支付的金额,则作品的原作者有权就该作品增值金额部分提取一定比例。无论该作品转卖次数如何及辗转落入何人之手,只要售价比购买价高,原作者就有提取其中一部分的权利。而根据英国今年2012年1月颁布的法例,艺术品的交易金额只要多于1000欧元或840英镑,便要缴税,并没有说明售价比购买价高,原作者才可提取其中一部分的权利。因为不少画廊为了建立及增加新进艺术家的知名度,都会不时把他们的作品去拍卖,从而吸引买家。但新的税项相信会令画廊对这一贯的做法重新考虑或却步。
在伦敦已经营了17年画廊生意的Alan CristeaGallery主理人Alan Cristea表示,这项征税原意是对的,但实行上却是不公平的。“现时我大部分缴交的艺术品版权税droit de suite,都是属于我自己代理的艺术家,把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放到拍卖行重售,除了拍卖行的佣金,还要交这项税款,这些都是钱。”故此知名度不高的艺术家作品,其价值可能因此更难以向上升,因为每次的交易都要缴交额外金额付税,影响卖买交易减少,令这批艺术家更难冒起头来。
Alan Cristea Gallery虽然暂时未有打算在香港开设分部,但自从去年首次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K后,今年将再接再励作参展商,香港似乎是其开拓亚洲客源首个据点。
在英国1986年成立的Belgravia Gallery去年初已在香港开设分部,其画廊创办人Anna Hunter说:“英国始终是整个欧洲艺术市场的龙头堡,伦敦集合了全部国际级的大型拍卖行,欧洲最顶级的画廊及博物馆,的确吸引买家到此购买艺术品。但我现时我伦敦画廊百分之四十的营业额都是来自亚洲及印度的海外买家。再加上不断有来自俄罗斯及中国的移民移居伦敦,很大程度上生意都是从他们身上赚的。”
关于新的税项对她伦敦画廊生意的影响,她说很多客人都向她表明现时都不急着买艺术品,以免要额外缴交一项税金。因此她对新税项感到相当不满,认为是一项不公平的税收。“其他如古董房车、古老大屋等的投资性产品都没有类似的征税,这只不过是法国弄出来的法例硬套用在英国上,那么买家都跑到瑞士去买艺术品去了。(注:瑞士并不是欧盟成员国。)”
加速西方画廊向亚洲开拓市场
这项新推的艺术品版权税对英国大型画廊来说,或许只是加速他们越洋开拓亚洲市场的催化剂,一来扩展分部于亚洲,海外的分部便不需要缴交这项税金,再加上香港现时是世界第三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它本身的英国殖民地背景,是中、英语流通的国际城市;免税购物天堂;完善及简单的税务制度;及地理位置方便,处于内地及东南亚国家的交会点,这都是吸引他们把业务进驻香港的诱因。
英国画廊Ben Brown Fine Art多年前已进驻香港,跟着今年进来的还有Simon Lee Gallery,香港国际艺术展自去年被Art Basel购入后,外界预期今年的艺术展会比之前更盛大,是全亚
洲最瞩目及最大型的当代艺术展,今年5月将会到来香港参展的英国画廊便有28间之多。事实上除了英国的画廊,其它海外的国际大型画廊如Gagosian Gallery,de SartheGallery都已经登陆香港,今年陆续到来的还包括法国的Emmanuel Perrotin Gallery及中国的站台中国Platform China、和艺术门Pearl Lam Galleries。
对于纷纷东来的西方画廊,他们带领西方的艺术品进入亚洲,期待看到的是这些浓厚西方味道的艺术品在亚洲市场的表现,如何引发更多亚洲收藏家的兴趣。好像白立方White Cube于香港的开幕展览就是世界著名艺术家Gilbert&George的“伦敦图像2011”(London Pictures 2011),此系列以报纸标题为创作的照片,用毒品(DRUG)、盗窃(BURGLARY)、死亡(DEATH)等常在报纸出现的新闻字眼,混合他们两位的肖像不时在照片中的街道和建筑物之间神出鬼没地出现,来描写英国大都市的社会现实及荒诞。
Gilbert&George其实早于1993年已来过中国,更是首两位到访北京的西方著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早已得到世界各地不少收藏家追捧,作品拍卖价曾高达一百九十万英镑。白立方画廊在亚洲选址于香港,策略正好是基于其西方艺术文化易融入之余,又可进驻这全亚洲主要的艺术品交易平台,相信香港在可见的将来其艺术交易市场地位只会日趋国际化及重要。
艺术品版权税 在欧盟国早已推行
西方在版权法的发展较亚洲为早,无论是书本、音乐、电影都受到版权法的保障,就以刚去逝的国际巨星云妮侯丝顿Whitney Houston的首本歌曲“1will always love you”为例,因为此曲的创作者及原唱者是桃莉巴顿Dolly Parton,所以每次这歌的翻唱及播放,Dolly Parton都收到版权费,可想象这歌曲因被唱红了而累积得来的版权费有多大。但对于艺术品的卖买,类似的版权费征收在美国及亚洲仍是十分陌生。
事实上droit de suite这项艺术品版权税在欧洲来说,早已由来已久,早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首先推行droit de suite的艺术品版权税,推出法例的原因可追溯至1858年法国画家Jean-Fran ois Millet的作品Angelus被收藏家以当时的天价八十万法郎卖出,收藏家得到不菲的利润,但画家Millet的后人却仍然活在贫穷中挣扎求存,没有因Millet的作品受追捧而得到任何好处。因此这项法例的推行便可保障画家的后人在每次艺术品卖买中都可分享到当中小部分的利润,尤其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体社会经济衰落,这税项帮补了当中生活拮据的一群。
直至2006年欧盟主要十五个成员国中有十一个都已实行这项艺术品版权税,它们分别是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及瑞典,在成员国的群众压力下,英国于2012年1月亦终于确立这条法例于自己的国家中推行,在世的艺术家可在其每次艺术品的交易中(交易金额要多于1000欧元或840英镑),可得到最多百分之四的版权税,而承继已去世艺术家遗产的后人,则可于艺术家逝世后的七十年内,都可获分这项版权税的收入。
这项法例纯粹为艺术家及其后人得到如同其他一般媒体创作人的版权利润,但每次艺术品的交易是赚钱还是亏损,则不是在考虑的范畴之中,这对于在英国从事艺术品卖买的行业来说,的确带来打击,尤其是英国伦敦现时仍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的交易中心,是全球第二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资金总值达七十七亿英镑。这项征税的影响,可以预计对伦敦艺术品卖买市场带来不少影响,相比起其他没有实施这类税项的主要艺术交易市场如纽约、香港等,无疑削弱了伦敦与它们较劲的竞争力。因为同一幅艺术家的作品,在香港或纽约的拍卖行拍卖,或在当地的画廊重售,便不需要额外缴交这项税金,但在英国拍卖或重售,却需要多交一笔费用。若税项增加令资金从伦敦流走,作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地位便要拱手相让。
中小型画廊及新进画家受影响
除了当地拍卖行及艺术展览会受影响之外,资金没有那么雄厚的中小型画廊,更是在经济不景的环境下雪上加霜,还有这牵连到新进艺术家的前途。著作追续权最早来源于1920年法文中Droit de Suite,是法国有形财产法创制的专门术语,意指物权所有人对其不动产作为质标的物时的求偿权,即物权
的“追及权”或“求偿权”。1983年,英国版权委员会名誉主席R.F.Whale在其《论版权》一书中,将其译成英文即为Right of Pursuit,意即中文的“追续权”,亦称“延续权”。
著作追续权是著作财产权的内容之一,或者是著作权人的财产权利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指:艺术作品,尤其是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对其作品原件每一次售出以后的财产增值部分都有提成一定比例的权利,也就是说,享有著作权的艺术作品原件被售出以后,如果受让人又转售给他人并获得了高于购买时所支付的金额,则作品的原作者有权就该作品增值金额部分提取一定比例。无论该作品转卖次数如何及辗转落入何人之手,只要售价比购买价高,原作者就有提取其中一部分的权利。而根据英国今年2012年1月颁布的法例,艺术品的交易金额只要多于1000欧元或840英镑,便要缴税,并没有说明售价比购买价高,原作者才可提取其中一部分的权利。因为不少画廊为了建立及增加新进艺术家的知名度,都会不时把他们的作品去拍卖,从而吸引买家。但新的税项相信会令画廊对这一贯的做法重新考虑或却步。
在伦敦已经营了17年画廊生意的Alan CristeaGallery主理人Alan Cristea表示,这项征税原意是对的,但实行上却是不公平的。“现时我大部分缴交的艺术品版权税droit de suite,都是属于我自己代理的艺术家,把这些艺术家的作品放到拍卖行重售,除了拍卖行的佣金,还要交这项税款,这些都是钱。”故此知名度不高的艺术家作品,其价值可能因此更难以向上升,因为每次的交易都要缴交额外金额付税,影响卖买交易减少,令这批艺术家更难冒起头来。
Alan Cristea Gallery虽然暂时未有打算在香港开设分部,但自从去年首次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K后,今年将再接再励作参展商,香港似乎是其开拓亚洲客源首个据点。
在英国1986年成立的Belgravia Gallery去年初已在香港开设分部,其画廊创办人Anna Hunter说:“英国始终是整个欧洲艺术市场的龙头堡,伦敦集合了全部国际级的大型拍卖行,欧洲最顶级的画廊及博物馆,的确吸引买家到此购买艺术品。但我现时我伦敦画廊百分之四十的营业额都是来自亚洲及印度的海外买家。再加上不断有来自俄罗斯及中国的移民移居伦敦,很大程度上生意都是从他们身上赚的。”
关于新的税项对她伦敦画廊生意的影响,她说很多客人都向她表明现时都不急着买艺术品,以免要额外缴交一项税金。因此她对新税项感到相当不满,认为是一项不公平的税收。“其他如古董房车、古老大屋等的投资性产品都没有类似的征税,这只不过是法国弄出来的法例硬套用在英国上,那么买家都跑到瑞士去买艺术品去了。(注:瑞士并不是欧盟成员国。)”
加速西方画廊向亚洲开拓市场
这项新推的艺术品版权税对英国大型画廊来说,或许只是加速他们越洋开拓亚洲市场的催化剂,一来扩展分部于亚洲,海外的分部便不需要缴交这项税金,再加上香港现时是世界第三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它本身的英国殖民地背景,是中、英语流通的国际城市;免税购物天堂;完善及简单的税务制度;及地理位置方便,处于内地及东南亚国家的交会点,这都是吸引他们把业务进驻香港的诱因。
英国画廊Ben Brown Fine Art多年前已进驻香港,跟着今年进来的还有Simon Lee Gallery,香港国际艺术展自去年被Art Basel购入后,外界预期今年的艺术展会比之前更盛大,是全亚
洲最瞩目及最大型的当代艺术展,今年5月将会到来香港参展的英国画廊便有28间之多。事实上除了英国的画廊,其它海外的国际大型画廊如Gagosian Gallery,de SartheGallery都已经登陆香港,今年陆续到来的还包括法国的Emmanuel Perrotin Gallery及中国的站台中国Platform China、和艺术门Pearl Lam Galleries。
对于纷纷东来的西方画廊,他们带领西方的艺术品进入亚洲,期待看到的是这些浓厚西方味道的艺术品在亚洲市场的表现,如何引发更多亚洲收藏家的兴趣。好像白立方White Cube于香港的开幕展览就是世界著名艺术家Gilbert&George的“伦敦图像2011”(London Pictures 2011),此系列以报纸标题为创作的照片,用毒品(DRUG)、盗窃(BURGLARY)、死亡(DEATH)等常在报纸出现的新闻字眼,混合他们两位的肖像不时在照片中的街道和建筑物之间神出鬼没地出现,来描写英国大都市的社会现实及荒诞。
Gilbert&George其实早于1993年已来过中国,更是首两位到访北京的西方著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早已得到世界各地不少收藏家追捧,作品拍卖价曾高达一百九十万英镑。白立方画廊在亚洲选址于香港,策略正好是基于其西方艺术文化易融入之余,又可进驻这全亚洲主要的艺术品交易平台,相信香港在可见的将来其艺术交易市场地位只会日趋国际化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