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呈现
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是关键。“好的故事”是个偏正短语,关键词“好”引导考生立意时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给人以有益的启发。而“故事”则提醒考生以写记叙文为主,即通过故事的叙述,在见闻、感受和想法中,体现人物的品质、性格特征,表达“我”对人物的認识、了解,表述出体现成长感受的故事;或反映社会生活,叙述“好”在哪里,“好”的意义,“好”的延续,以此挖掘深刻意义。此外,“好”的故事没有数量限制,给描写能力不足的考生一定的缓冲空间,可围绕一个中心讲几个故事,以扩展篇幅。
2.选材求新拒平庸。这道题取材范围很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长,自由决定写哪些方面的“好的故事”,但一定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故事”入手,进行多角度发掘,找到新鲜题材,把内容写实。可以写家庭生活中“好的故事”,也可以写校园生活中“好的故事”,还可以写大自然与社会中“好的故事”。譬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生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的航天人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等。
总之,多想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别人没有写到的,选择新颖的“好的故事”来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3.谋篇布局巧安排。构思时、要使“故事”叙述完整,以“好”为主题贯串全文,在开头、结尾、揭示中心处扣题,点明什么事件体现了“好”。一般来说,行文思路可以是“发现疑问+层层解疑+人生启示”。
“好的故事”,要在记叙中辅以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结构上一般都是顺叙、倒叙或插叙,同时又不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可采用段落排比、小段剪辑、反复穿插、散点铺排等形式构思;运用悬念、误会、抑扬、巧合等技巧,让故事波澜起伏,增加故事的吸引力,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4.扬长避短显个性。看到“好的故事”这个题目,考生会不假思索地选择记叙文来写,这样肯定不会跑题。但要想推陈出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写成议论文或其他文体(诗歌除外)也未尝不可。
考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有把握写好的文体来写。当然,不管选用什么文体,行文时都必须努力突出选定文体的特征。切勿头脑发热而擅用不熟悉的文体,进入文体“四不像”的误区。
佳作一
好的故事
一考生
那块陈旧而斑驳的小黑板上发生的故事,让我深受教育且终身难忘。
记得上学时,周老爷子与我家同住一个院子,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小时候,我十分不懂事,用完自来水后,总有意无意地不关水龙头,眼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哗哗地流走了。
老爸知道后,反复教育我,不时提醒我要节约用水。但我总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还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一天夜里,老爸终于使出最后招数,让我跪在地上,用直尺狠狠地打我的手,疼得我哇哇大哭。哭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周老爷子,他连鞋都没有穿好,便匆匆来到我家,使劲拉开我爸的手,臂膀上的青筋都显露出来。周老爷子忙劝老爸:“他还是个小孩子,没事儿,渐渐就会懂事的。”接着,他微笑着对我说:“要听你爸的话,水可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啊!”说完,摸了摸我的头,我推开他那粗糙的手,拿起床旁的漫画书,若无其事地乱翻着。他看见我床上那几十本漫画书,眼睛忽地一转,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离开我家时,他的手还在比划着。
虽然这场“风波”结束了,但我总觉得这都是自来水龙头惹的祸。于是,我心里有了主意——
一天清晨,趁爸妈没有起身,我悄悄溜进小院,拿起一块砖头,准备砸向那水龙头。突然眼前一亮,水窖旁多了一块崭新的小黑板,上面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小男孩打开水龙头,让自来水变成长流水。我凝视着这块既陌生又熟悉的小黑板,它如同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从此,每当我看到这块小黑板,都不会让自来水放任自流了。
我读初一那年,周老爷子走了。小黑板上的漫画早就被雨水冲洗得无影无踪,小黑板也渐渐变得“面目全非”。
前不久,院子里来了一个新邻居,也有一个小男孩,和我当年一样,喜欢“玩”自来水。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把那小黑板洗刷了一遍又一遍,并施展了我的才艺,一幅“请告别长流水”的漫画又出现在小黑板上。说来也怪,邻居家的小男孩也变了……
这块小黑板的故事真好!它时时警醒我,警醒邻家小男孩,也警醒所有人节约水资源。
啊,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个好的故事!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的得分关键点在于:一是小化角度,立意深刻。小作者将宽泛的“好的故事”小化成围绕周老爷子的“一块小黑板”发生的故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让新颖的材料汇聚笔下。文末用“我”也在小黑板上画了一幅“请告别长流水”的漫画作结,使本就深刻的主旨再次升华,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二是构思精巧,结构清晰。作文详写了“我”与小黑板的故事,略写了邻家小男孩玩水的事情,这样安排详略,使故事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作文以“那块陈旧而斑驳的小黑板发生的故事”开头,又以“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个好的故事”作结,反复点题,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另外,通篇语言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使读者产生共鸣,也获得了阅卷老师的好感。
佳作二
好的故事
一考生
不知何时起,隔壁搬来了一户人家,朦朦胧胧的白纱窗旁,总坐着一位端庄秀丽的小姑娘。
一天,强背着书包,从窗口走过,突然听到小女孩的阵阵叹息。强已跨出的双腿抽回了,好奇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
“玲玲!” “干啥不上学?”
“我……”女孩清澈的双眸暗淡下来。
“我……我……我看不见!”
女孩的回答如晴天霹雳,强霎时惊呆了。
“對不起。我不知道你……”
“没关系!”女孩微笑着说。
“别担心,我们是朋友了。从今天开始,每天放学,我给你讲课。”
“真的?”
“拉钩!”
第二天,强如约来到窗口,走到女孩身旁,轻轻地拉起她的一只手,告诉她,那是鸣柳的黄鹂,那是翱空的白鹭,那是陡峭的山岭,那是湛蓝的池水……
“朝霞中,我坐在塘边朗读,‘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骄阳下,我涉足池中观赏,‘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你也可以坐在窗口‘听取蛙声一片’啦。”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小荷才露尖尖角”“听取蛙声一片”……
“对!”
“我记住了,真的记住了!”女孩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喜悦之情流露于眉梢。
强感到一阵欣慰,可看着玲玲迷惘的眼,不禁又暗暗叹息。
无论刮风下雨,强总是如约来到窗口。每次玲玲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每次都被强真诚的话语给吸引住了。
这天,玲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要告诉强,自己马上就要动手术了。她要看强,看世界,看人生,看未来……但强没来,玲玲好生失落。
一天,两天,三天……强依然没来,玲玲的失落感与日俱增。
她开始留心窗口的每一位路人,她盼望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听到那亲切感人的话语。可是没有,什么也没有。
“唉,那孩子真可怜,明明知道自己得了病,也不告诉家里人。”“是啊,那孩子可懂事了,年年拿三好生。”“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天,还嚷嚷着要去看一位盲姑娘,要去讲课给她听……”
坐在窗边的玲玲,一声叹息,两行清泪顺腮而下……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的得分亮点主要有二:其一,精心选材,真情动人。这个紧扣窗口来选择和安排材料的故事,字里行间涌动着真实、自然的情愫,实在是感人至极。其二,情节跌宕,故事性强。对阵阵叹息的“盲姑娘”,“强”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爱心,顺着这个方向铺陈渲染,故事渐渐走向高潮;但文末笔锋陡然一转,借路人之口,巧妙地交代“强”也是一个重病在身的人。这个出乎意料的转折,掀起了叙述的波澜,使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自然也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
请以“好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是关键。“好的故事”是个偏正短语,关键词“好”引导考生立意时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给人以有益的启发。而“故事”则提醒考生以写记叙文为主,即通过故事的叙述,在见闻、感受和想法中,体现人物的品质、性格特征,表达“我”对人物的認识、了解,表述出体现成长感受的故事;或反映社会生活,叙述“好”在哪里,“好”的意义,“好”的延续,以此挖掘深刻意义。此外,“好”的故事没有数量限制,给描写能力不足的考生一定的缓冲空间,可围绕一个中心讲几个故事,以扩展篇幅。
2.选材求新拒平庸。这道题取材范围很广,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长,自由决定写哪些方面的“好的故事”,但一定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故事”入手,进行多角度发掘,找到新鲜题材,把内容写实。可以写家庭生活中“好的故事”,也可以写校园生活中“好的故事”,还可以写大自然与社会中“好的故事”。譬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生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的航天人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等。
总之,多想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别人没有写到的,选择新颖的“好的故事”来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3.谋篇布局巧安排。构思时、要使“故事”叙述完整,以“好”为主题贯串全文,在开头、结尾、揭示中心处扣题,点明什么事件体现了“好”。一般来说,行文思路可以是“发现疑问+层层解疑+人生启示”。
“好的故事”,要在记叙中辅以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结构上一般都是顺叙、倒叙或插叙,同时又不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还可采用段落排比、小段剪辑、反复穿插、散点铺排等形式构思;运用悬念、误会、抑扬、巧合等技巧,让故事波澜起伏,增加故事的吸引力,从而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4.扬长避短显个性。看到“好的故事”这个题目,考生会不假思索地选择记叙文来写,这样肯定不会跑题。但要想推陈出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写成议论文或其他文体(诗歌除外)也未尝不可。
考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擅长且有把握写好的文体来写。当然,不管选用什么文体,行文时都必须努力突出选定文体的特征。切勿头脑发热而擅用不熟悉的文体,进入文体“四不像”的误区。
佳作一
好的故事
一考生
那块陈旧而斑驳的小黑板上发生的故事,让我深受教育且终身难忘。
记得上学时,周老爷子与我家同住一个院子,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小时候,我十分不懂事,用完自来水后,总有意无意地不关水龙头,眼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哗哗地流走了。
老爸知道后,反复教育我,不时提醒我要节约用水。但我总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还是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一天夜里,老爸终于使出最后招数,让我跪在地上,用直尺狠狠地打我的手,疼得我哇哇大哭。哭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周老爷子,他连鞋都没有穿好,便匆匆来到我家,使劲拉开我爸的手,臂膀上的青筋都显露出来。周老爷子忙劝老爸:“他还是个小孩子,没事儿,渐渐就会懂事的。”接着,他微笑着对我说:“要听你爸的话,水可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啊!”说完,摸了摸我的头,我推开他那粗糙的手,拿起床旁的漫画书,若无其事地乱翻着。他看见我床上那几十本漫画书,眼睛忽地一转,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离开我家时,他的手还在比划着。
虽然这场“风波”结束了,但我总觉得这都是自来水龙头惹的祸。于是,我心里有了主意——
一天清晨,趁爸妈没有起身,我悄悄溜进小院,拿起一块砖头,准备砸向那水龙头。突然眼前一亮,水窖旁多了一块崭新的小黑板,上面画了一幅漫画:一个小男孩打开水龙头,让自来水变成长流水。我凝视着这块既陌生又熟悉的小黑板,它如同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从此,每当我看到这块小黑板,都不会让自来水放任自流了。
我读初一那年,周老爷子走了。小黑板上的漫画早就被雨水冲洗得无影无踪,小黑板也渐渐变得“面目全非”。
前不久,院子里来了一个新邻居,也有一个小男孩,和我当年一样,喜欢“玩”自来水。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把那小黑板洗刷了一遍又一遍,并施展了我的才艺,一幅“请告别长流水”的漫画又出现在小黑板上。说来也怪,邻居家的小男孩也变了……
这块小黑板的故事真好!它时时警醒我,警醒邻家小男孩,也警醒所有人节约水资源。
啊,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个好的故事!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的得分关键点在于:一是小化角度,立意深刻。小作者将宽泛的“好的故事”小化成围绕周老爷子的“一块小黑板”发生的故事,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让新颖的材料汇聚笔下。文末用“我”也在小黑板上画了一幅“请告别长流水”的漫画作结,使本就深刻的主旨再次升华,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二是构思精巧,结构清晰。作文详写了“我”与小黑板的故事,略写了邻家小男孩玩水的事情,这样安排详略,使故事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作文以“那块陈旧而斑驳的小黑板发生的故事”开头,又以“一块黑板,一位老师,一个好的故事”作结,反复点题,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另外,通篇语言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使读者产生共鸣,也获得了阅卷老师的好感。
佳作二
好的故事
一考生
不知何时起,隔壁搬来了一户人家,朦朦胧胧的白纱窗旁,总坐着一位端庄秀丽的小姑娘。
一天,强背着书包,从窗口走过,突然听到小女孩的阵阵叹息。强已跨出的双腿抽回了,好奇地问:
“你叫什么名字?”
“玲玲!” “干啥不上学?”
“我……”女孩清澈的双眸暗淡下来。
“我……我……我看不见!”
女孩的回答如晴天霹雳,强霎时惊呆了。
“對不起。我不知道你……”
“没关系!”女孩微笑着说。
“别担心,我们是朋友了。从今天开始,每天放学,我给你讲课。”
“真的?”
“拉钩!”
第二天,强如约来到窗口,走到女孩身旁,轻轻地拉起她的一只手,告诉她,那是鸣柳的黄鹂,那是翱空的白鹭,那是陡峭的山岭,那是湛蓝的池水……
“朝霞中,我坐在塘边朗读,‘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骄阳下,我涉足池中观赏,‘小荷才露尖尖角’,现在你也可以坐在窗口‘听取蛙声一片’啦。”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小荷才露尖尖角”“听取蛙声一片”……
“对!”
“我记住了,真的记住了!”女孩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喜悦之情流露于眉梢。
强感到一阵欣慰,可看着玲玲迷惘的眼,不禁又暗暗叹息。
无论刮风下雨,强总是如约来到窗口。每次玲玲都感动得热泪盈眶,每次都被强真诚的话语给吸引住了。
这天,玲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要告诉强,自己马上就要动手术了。她要看强,看世界,看人生,看未来……但强没来,玲玲好生失落。
一天,两天,三天……强依然没来,玲玲的失落感与日俱增。
她开始留心窗口的每一位路人,她盼望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听到那亲切感人的话语。可是没有,什么也没有。
“唉,那孩子真可怜,明明知道自己得了病,也不告诉家里人。”“是啊,那孩子可懂事了,年年拿三好生。”“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天,还嚷嚷着要去看一位盲姑娘,要去讲课给她听……”
坐在窗边的玲玲,一声叹息,两行清泪顺腮而下……
点评
这篇考场佳作的得分亮点主要有二:其一,精心选材,真情动人。这个紧扣窗口来选择和安排材料的故事,字里行间涌动着真实、自然的情愫,实在是感人至极。其二,情节跌宕,故事性强。对阵阵叹息的“盲姑娘”,“强”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爱心,顺着这个方向铺陈渲染,故事渐渐走向高潮;但文末笔锋陡然一转,借路人之口,巧妙地交代“强”也是一个重病在身的人。这个出乎意料的转折,掀起了叙述的波澜,使故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自然也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