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主题团会系统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题团会发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锻炼班团干部成才、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等重要作用。本文从主题团会的实效性出发,分析了主题团会的作用和问题,提出了打造系统化的高校主题团会建设方案,对提高主题团会的系统化、针对性和思想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校主题团会 系统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既要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及民主法制教育等,又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社会公德教育及职业道德教育。高校主题团会是团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团委可以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大学生成才的新需要、高等教育培养的新目标,以增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效性为出发点,打造系统化的思想引领团会。
  一、主题团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主题团会是锻炼基层团干部的重要平台
  主题团会的确定到开展都是其主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都是班级团支部的学生干部,这些班团干部大部分没有在校或院系的团委学生会任职,班级活动是他们锻炼能力的主要平台和重要平台。要想开好一个有内容、有思想、有层次、有秩序的主题团会,需要班团干部认真地策划、精心地准备、细致地组织实施,锻炼策划能力、组织能力、集体决策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班团干部在班级和团支部中领导力和影响力。
  (二)主题团会是增强支部凝聚力的良好方式
  高校主题团会最鲜明的特点之一是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班级团支部的成员在平时就生活学习在一起,通过这种特色鲜明的方式,给每一位团支部成员都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如果主题团会在组织上更加注重趣味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就更容易使团支部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其中,这就大大加强了班级团支部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友谊,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尤其是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比赛,除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外,还大大提高了寝室成员的凝聚力。
  (三)主题团会是加强大学生教育的有力渠道
  主题团会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主题团会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团的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共青团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战场之一。在主题团会上,团支部可以针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进四信”、“四个全面”等政策进行深入学习和积极讨论,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提高其思想觉悟。此外,辅导员班主任还可以结合一些身边的事例,开展如“生命教育”、“奉献教育”、“感恩教育”等促使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积极内容。
  二、当前主题团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主题团会形式一般缺乏针对性,大多是想到什么内容就开展什么内容。其实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九月份主要是新生入学,十月份是国庆的相关内容,学期末涉及学生考试。遇到学习雷锋日、五四青年节等重大节日团委都应有针对性的工作。缺乏针对性是目前团会的显著特点。
  (二)缺乏系统性
  目前的团会大多没有系统性,大学四年不同年级的不同阶段共青团应该开展什么样的团会教育,高校团委一般都没有规划。导致团会工作没有统筹设计,内容时常重复混乱,而且没有规划。
  (三)缺乏政治高度
  目前团会的内容多集中在日常生活层面,很少将国家的政策方针落实到主题团会中,比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团会中,以此提高团会的政治高度。
  三、主题团会的系统化建设
  目前团会的组织和内容往往随意,一学年中不同时期该进行什么教育没有规划,大学四年中每个年级应该有什么侧重也没有规划,使得主题团会的开展非常松散,教育内容不连贯、不针对、不系统。因此,应该注重系统化建设。如何开展系统化建设,应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四个方面为框架,横向上根据一学年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穿插具体内容,纵向上根据大学四年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穿插具体内容。
  首先,总体模块上可分为四个部分:思想模块、品德模块、心理教育模块和日常模块。横向上每一学年的每个月都应确定一个固定主题,结合不同时间的不同要求,上半年4个月和下半年4个月,共确定8个主题团会主题,在学年初就向各分团委、团总支、团支部进行布置。
  其次,纵向上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主题团会的设计。大一新生主要以适应教育、素质拓展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为主,可以拟定以下主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大学生如何提高各方面素质”等。大二学生主要以生命教育、恋爱教育、人生观教育、消费观教育等内容为主,可以拟定以下主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我们应有怎样的人生观”等。大三学生主要以奉献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为主,可以拟定以下主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文明礼仪你我他”等。大四学生以文明离校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为主,可以拟定以下主题:“让我们文明的离开母校、就业形势和求职技巧”等。
  最后,主题团会的内容设计要体现党中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其中,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每一年。将主题团会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平台和有效工具。
  此外,各级团组织要加强对团会开展的监督和指导,校团委或院系团总支需在开展前统计各团支部开展主题团会的时间地点,定期旁听检查,保证主题团会的实效性、方向性、持续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修伟杰.高校主题班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0,22.
  [2]陈景辉.高校主题班团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5,10:81-82.
  [3]石苏平.试论主题班团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高校管理,201,33:117.
其他文献
理解能力是向高一级学府输送的生源必备的素质,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教材中设置多种形式的实验,而如何利用每一次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和魅力呢?以下几点是我学习多位前辈的优秀经验总结出来的。  一、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和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高中生物正是实验技巧性强、生活化程度高、学习方法多样化的一门学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求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生物知识基础,才能跟随并超越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探究,这首先离不开学生的课前预学热身。课前预习是学习任何课程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课
摘 要: 军校研究生教育是为军队信息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军校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问题,本文着重从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军校研究生 教育水平 提高策略  与地方研究生教育相同,军校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但是,军校研究生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其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等方面,应立足于军队院校
摘 要: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引领我国教学模式的变革。“绿色化学”是一门有着广泛的学生群体和知识涉猎面的课程,与生活联系密切,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上有很大优势。本文以参与式教学法在“绿色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例,阐述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重点和效果,揭示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积极作用,探讨参
摘 要: 首先梳理出科技产出能力的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在数据可获得的前提下,以2000-2008年为时间维,采集科技产出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然后对科技产出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从所有相关因素中筛选出影响程度较高的因素,构建科技产出能力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 回归分析法 科技产出能力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研究  一
摘 要: 在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的趋势下,能否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闽台高校合作日渐频繁,两岸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并积极探索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职业适应性角度分析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职业适应性 合作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  近年来福建省凭借人才智力和区域优势积极地和台湾高校进行跨区域合作,通过学术交流、人才交
摘 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为了顺利适应全球贸易新规则及参与其中,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地区成立了自贸区。自贸区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进行的先行先试,另一方面会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向全国推广,这样,其改革措施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市场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研究自贸区改革的目的、任务、措施的基础上,探讨了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及经管类现代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  2013年6月,我国加入了《华盛顿协议》,标志着我国已步入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认证的大门。《华盛顿协议》是多国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通过对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多边认可,实现对工程教育学历的互认。它拥有一套国际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公认的规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体系,对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工程类学生今后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