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下,高职毕业生为了在职场当中更具竞争优势,就要不断地提升就业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可以使学生把握就业机会,胜任本职工作,谋求职业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就业中语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原因,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语文素养 就业能力
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市场的需求相适应,这无疑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素养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较高的语文素养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场当中更具竞争优势。
学生语文素养与就业能力概述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其中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语文应用能力主要包含了听说读写等各项应用能力,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具备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才能高效学习,良好沟通,恰当表达,这些是就业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将语文能力和个性品质、道德情操等各方面能力有机融合的一种内在修养。人文素养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影响深远,使学生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还可以通过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得体的言谈举止。
2.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储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获得职业、适应职业以及实现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一定的学科知识、语言沟通、文字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等各种能力,更多关注的是在某一专业领域长期的职业发展,还可以是职业转换、转岗的能力,并不仅仅关注的是毕业生的就业。
就业中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
1.语文应用能力薄弱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相当多的高职学生入职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无法完成交付的工作任务。一些毕业生语言理解能力差,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不强,经常造成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
2.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人,而不是制造机器。所以现代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仅仅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技能,更看重所选人才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可现实并不理想。
在提升就业能力过程中发展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1.把握就业机会
现代企业在人才选拔时,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求面试者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人格魅力,行为习惯等综合要素,语文素养的发展就是提升这些综合要素的有效途径。
2.胜任本职工作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时,还要求员工应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迎接挑战的能力,抵抗压力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只有发挥这些要素的合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语文素养的发展为更好发挥这些要素的合力提供了可能。
3.关注后续发展
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长效发展。以语文素养为基础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得学生具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轻松应对风云变幻的职场,即使其所学专业在职场上趋于饱和,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可以产生外溢效果,具有职业转换和转岗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就业中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1.社会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功利性影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成绩的优劣,忽视了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养成。一些企业在毕业生入职后发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对于更多关注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也不是他们瞩目的焦点。再加上社会语言环境的混乱,也对毕业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挑战。现实生活中,网络、报刊、电视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商业广告,对汉字、词语随意创新也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混乱,严重破坏了社会语言环境。
2.学校
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专业技能至上”的误区,对语文素养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未充分认识,专业课程挤占了大学语文等素质类课程的生存空间。有些职业院校根本就不重视语文类的素质课程,甚至取消了这些课程,即使开设也随意删减课时,语文课程在有些高职院校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些势必导致语文学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发挥语文素养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应有的作用。
3.教师
由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滞后。教学理念保守;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学改革也未能跟上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的步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提升。
4.学生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学生在思想上不予重视,学习中自然兴趣不高。加之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谐音、缩写、火星文已成为时髦的网络用语。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使借助于语言文字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依托。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加大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力度
⑴学校重视语文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语文素养的发展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重视语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激发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安排教师进修、培训,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的完美结合。 ⑵语文教学突出职业特色
①教学理念上,高职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从就业目标转型为创业导向, 既注重就业教育,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②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还注重在听力训练、口语表达、经典阅读、应用写作等教学内容中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在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语文应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除基础模块外,还应有职业模块,从职业口语、文书写作、职场礼仪、职业理想、爱岗敬业、企业文化等主题入手,这些内容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③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过去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可以创设和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工作情境,采用任务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就业能力。还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探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④教学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融入职业文化,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力、工作创新力、人际沟通力,突出语文教学的就业指导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造就的综合能力对未来就业的重要作用。
2.构建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语文学习环境
⑴校园文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辩论、演讲、朗诵、话剧、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举办课外阅读欣赏活动,为学生推介书目,开展书评活动,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还可开展创业讲座,举办创业设计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出的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组织协调、创意策划能力一定会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⑵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调查、勤工俭学、顶岗实习、青年志愿者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开拓了就业发展的新思路。
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学生今后就业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在观念上重视它,更应在日常教学中将发展语文素养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传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7期。
[2]相萌萌:《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培养中大学语文的作用》,《语文建设》2014年第12期。
[3]江艳华、贾梦姗:《试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职教论坛》2014年第32期。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
【关键词】高职学生 语文素养 就业能力
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市场的需求相适应,这无疑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素养在学生就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较高的语文素养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场当中更具竞争优势。
学生语文素养与就业能力概述
1.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有机整合。其中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语文应用能力主要包含了听说读写等各项应用能力,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具备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才能高效学习,良好沟通,恰当表达,这些是就业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将语文能力和个性品质、道德情操等各方面能力有机融合的一种内在修养。人文素养不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影响深远,使学生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动力,还可以通过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得体的言谈举止。
2.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储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获得职业、适应职业以及实现未来职业发展的一种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一定的学科知识、语言沟通、文字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等各种能力,更多关注的是在某一专业领域长期的职业发展,还可以是职业转换、转岗的能力,并不仅仅关注的是毕业生的就业。
就业中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
1.语文应用能力薄弱
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相当多的高职学生入职后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无法完成交付的工作任务。一些毕业生语言理解能力差,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不强,经常造成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误。
2.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人,而不是制造机器。所以现代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仅仅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技能,更看重所选人才是否具有健康的人格和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可现实并不理想。
在提升就业能力过程中发展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1.把握就业机会
现代企业在人才选拔时,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求面试者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人格魅力,行为习惯等综合要素,语文素养的发展就是提升这些综合要素的有效途径。
2.胜任本职工作
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时,还要求员工应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迎接挑战的能力,抵抗压力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只有发挥这些要素的合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语文素养的发展为更好发挥这些要素的合力提供了可能。
3.关注后续发展
良好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长效发展。以语文素养为基础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得学生具有了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轻松应对风云变幻的职场,即使其所学专业在职场上趋于饱和,仍能在众多的竞争者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可以产生外溢效果,具有职业转换和转岗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就业中高职学生语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1.社会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功利性影响,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成绩的优劣,忽视了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养成。一些企业在毕业生入职后发现,学生语文素养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对于更多关注专业课程的学生来说也不是他们瞩目的焦点。再加上社会语言环境的混乱,也对毕业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出了挑战。现实生活中,网络、报刊、电视中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商业广告,对汉字、词语随意创新也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上的混乱,严重破坏了社会语言环境。
2.学校
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存在着“专业技能至上”的误区,对语文素养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未充分认识,专业课程挤占了大学语文等素质类课程的生存空间。有些职业院校根本就不重视语文类的素质课程,甚至取消了这些课程,即使开设也随意删减课时,语文课程在有些高职院校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这些势必导致语文学科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发挥语文素养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应有的作用。
3.教师
由于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滞后。教学理念保守;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学改革也未能跟上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的步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就业能力的提升。
4.学生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学生在思想上不予重视,学习中自然兴趣不高。加之高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谐音、缩写、火星文已成为时髦的网络用语。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使借助于语言文字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依托。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1.加大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力度
⑴学校重视语文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语文素养的发展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重视语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激发语文教师工作积极性,安排教师进修、培训,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的完美结合。 ⑵语文教学突出职业特色
①教学理念上,高职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从就业目标转型为创业导向, 既注重就业教育,又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②教学内容上,不仅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还注重在听力训练、口语表达、经典阅读、应用写作等教学内容中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在日常教学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职语文应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除基础模块外,还应有职业模块,从职业口语、文书写作、职场礼仪、职业理想、爱岗敬业、企业文化等主题入手,这些内容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③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摒弃过去灌输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可以创设和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工作情境,采用任务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就业能力。还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给学生提供自由探讨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④教学过程中,注重职业能力,融入职业文化,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力、工作创新力、人际沟通力,突出语文教学的就业指导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造就的综合能力对未来就业的重要作用。
2.构建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语文学习环境
⑴校园文化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辩论、演讲、朗诵、话剧、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还可举办课外阅读欣赏活动,为学生推介书目,开展书评活动,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还可开展创业讲座,举办创业设计大赛,激发学生创业意识。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出的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组织协调、创意策划能力一定会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⑵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调查、勤工俭学、顶岗实习、青年志愿者等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不仅开阔了视野,还开拓了就业发展的新思路。
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学生今后就业能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在观念上重视它,更应在日常教学中将发展语文素养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在发展语文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传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7期。
[2]相萌萌:《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培养中大学语文的作用》,《语文建设》2014年第12期。
[3]江艳华、贾梦姗:《试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职教论坛》2014年第32期。
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