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世界已经历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现象。 第一次是二战后欧美产业向日本转移,第二次是从欧美、日本转向四小龙、四小虎、南美,第三次是全球制造业转向中国。从2004年开始,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已经开始出现苗头。第四次转移中,高技术的产业化日益成为发展的重点,日益成为世界产业结构的主导。制造业正沿着由低附加值链条和部门向高附加值链条和部门的顺序持续地向低成本国家外移和外包。纵观全球产业与贸易发展格局,跨国公司总是通过产业转移,将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放到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地区。比如我们熟知的空客和波音飞机,其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在全球组织生产的。产业链条越长的产品,越可能成为加工贸易产品,而传统上从源头到最终产品在一国内完成的所谓“一般贸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因此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加工贸易是中国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手段。因此,促使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又一新趋势。
而加工贸易是显示产品内分工的一个重要的贸易指标。中国只是从事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而发达国家从事的则是高技术中的高端产品以及设计和营销,属于产业内及产品内分工。因此,中国未来贸易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中实现从低质品向优质品的升级,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实现由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攀升。
所以,我们要成为真正意义的制造强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来承接相关产业的转移,从影响竞争优势几项因素入手,通过比较优势的积累、转换、创造才能使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才能实现产业(产品)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2005年1-12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865.5亿美元,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2008年1-4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4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7%。其中出口14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4%,进口9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同期进口总额的40.5%。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的加工贸易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
其次,劳动力等商务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逐步攀升;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所需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些劳动力多数不具备加工贸易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技能,从而产生结构性需求矛盾,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障碍。
转型升级对策
一、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加强配套水平以促进产业升级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由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和相关机构构成。一个产业往往是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垂直联系的,由于这种上下游的联系,导致上游产业的产品成为下游产业的中间投入品,下游产业则形成上游产业的市场。对于市场的易进人性的考虑就会将上游产业吸引到已经有相当多的下游产业厂商的所在地,由于成本的联系,下游产业的厂商如果坐落于已经有相当多的上游产业厂商的所在地,因中间投入品的易获取性,其生产成本也会较低 。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市场的外在性就会激励上游产业(企业)和下游产业(企业)在区位上相互靠近,最终形成由相互关联、配套企业聚集的产业群,以此形成综合比较优势,以提升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集群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化,并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更加促使跨国企业在这些地区集聚。在一些大跨国公司即“龙头企业”的周边,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商。产业的转移方式也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由来料加工发展到直接投资,甚至将研发总部向这一地区转移。可以设立保税区、加工贸易区、工业园和科技园等,使产业划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细,产业的集聚化越来越凸显,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新型的规模经济,形成了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企业群和产业群。较为完善的配套水平,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形成了新的“马太效应”,更加促进国外产业和国内有关配套企业的大范围集聚。龙头企业的订单一到,马上就近配齐材料,很快能够投入生产。当地亦可借助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继而扩展成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群,由此可以形成重要的产业基地,既为携订单而来的国外企业提供了降低成本的良好条件,推动加工贸易迅猛升级。
二、从OEM到ODM再到OBM,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OEM(Original EqujpmentManufacturing),英文直译为“原创设备制造”,通常被译为“贴牌制造”。ODM(OriginalDesign Manufacture),(是在价值链上增加了设计环节,但仍然不能冠以制造商名称的一种加工贸易方式)。 而部分实力较强并具有长远战略的企业则继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逐步占领高端增值环节,称为OBM(Own Brand Manufacture)(包含了品牌、研发和营销在内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生产方式,是制造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制造产业升级的一个崭新阶段,表现在制造企业不仅进行深度加工组装和产品设计活动,还拥有并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
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做OBM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其一是通过自主投资研发升级做ODM,然后进一步向OBM延伸:其二是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生产过程中,学习其先进技术,运用到自已品牌中,改进、提升自主品牌;三是通过购买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股权先实现ODM,再向OBM升级。企业首先通过完成资本、技术、人才等的积累,从而有力支持了其自主研发,开发新品和打造自主品牌。一开始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收益会很少,但一旦选择创建品牌,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有了品牌也有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才可能形成自己的话语权。OBM意味着原来的被雇佣者最 终取代了买主的地位,自己从头至尾负责产品的创新、生产和经营,从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关键是要能够独立承担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就意味着“中国制造”或“中国设计”演变为真正的“中国创造”,因而是中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最高级状态。
三、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发展深加工结转
发展深加工结转,加长产业链,分别向上游零部件产业上溯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是加工贸易提高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国内一些政策违背了加工贸易加强国内产业链的方向,降低了国内采购的积极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展深加工结转,提高国内采购率,要以使加工贸易由无根产业便为根扎于国内的产业,现有的加工贸易转关深加工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手续繁琐的弊病,要完善和切实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政策,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国内的配套具备了条件,加工贸易企业还是不会有提高国内采购率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则主要体现于转关深加工政策之中。海关对“转厂”施加了种种限制,令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对“转厂”望而却步。对于按转关运输办理货物结转的情况,转出和转入企业必须向所属海关提出申请。企业在办理结转时常常受到限制,且所需时间长,有时难以如期结转,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鉴此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另外流转税的返还与抵扣问题也有待解决目前,全国各地对这一过程征税还是免税做法不尽统一,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国家有关部门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海关对保税进口料件深加工结转进行保税监管,外汇管理部门允许深加工结转以外汇结算,并办理进出口付汇。如果再在下一道转厂环节实行征税,必将产生双重赋税的问题,严重加大企业负担。但是如果转厂深加工贸易不加控制地免征国内各加工环节税收,鉴于分次转厂的情况和管理方式十分复杂,就会更加诱发走私的发生。对深加工结转货物应推行“境内关外”的模式,将深加工结转的货物结转至出口加工区内时免税,当货物结转至出口加工区外视同内销征税。优点之一: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时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则既免去了双重赋税的麻烦,亦不需要征税。优点之二:出口加工区的货物报关实行的模式本来为:当境内区外进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办理出口退税手续。可将其调整为免税也不必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省去繁琐的手续又达到了免税的目的。而从区内出境内区外时,只能视同内销,按照内销的规定来征关税以及增值税,以避免走私行为的发生。
四、完善加工区的功能
加工区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加工链及培养本土加工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口加工区是是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同时,从料件的供应链到制成品的销售链,加工区又是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结点。但由于目前加工区的功能及政策限制,加工区这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首先,国内采购(意味着对本土加工企业的扶持)不如国外采购便利。可以由政府对本地加工企业进行支持,通过国内产购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比例,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
其次,加工区单一的加工制造功能,使之在整个加工链上的作用受到抑制。应逐步赋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实现向“加工制造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转变,使加工制造、采购配送在此融合,走出简单的加工模式,发挥其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政策作用。探索“区港联动”的新模式,本地企业生产的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兼保税物流中心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从而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出口加工区兼保税物流中心的货物内销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按实际状态征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满足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零库存、无缝对接JIT、VMI、等现代生产、管理、营销方式的需要,使加工制造业与物流业同步协调发展,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配套的保税物流服务。
再次,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已经被一些具体问题所抵消,如:国内采购的进区成本;维修设备出区的时间成本;国内采购料件所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废品及报废设备、模具的处理成本,等等。要尽快消除这些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做出相应调整。另外,最好取消料件进区配额许可证限制,鼓励企业利用国内原材料。随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广泛利用国内原材料加工组装成品出口将是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出口加工区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料是用于生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料出口,因此,建议取消区内企业采购国产原材料件的配额许可证限制,避免加工区企业采购原材料“沿海口岸一日游”现象。
(摘自《集团经济研究》2007.2)
因此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不断发展,加工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加工贸易是中国接受跨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和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手段。因此,促使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又一新趋势。
而加工贸易是显示产品内分工的一个重要的贸易指标。中国只是从事高技术产品的加工制造环节,而发达国家从事的则是高技术中的高端产品以及设计和营销,属于产业内及产品内分工。因此,中国未来贸易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在产业内分工与贸易中实现从低质品向优质品的升级,在产品内分工与贸易中实现由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的攀升。
所以,我们要成为真正意义的制造强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速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来承接相关产业的转移,从影响竞争优势几项因素入手,通过比较优势的积累、转换、创造才能使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才能实现产业(产品)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
2005年1-12月份,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865.5亿美元,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2008年1-4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4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4.9%,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7%。其中出口14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4%,进口9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占同期进口总额的40.5%。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的加工贸易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
其次,劳动力等商务成本不断上升。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东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逐步攀升;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所需的劳动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这些劳动力多数不具备加工贸易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技能,从而产生结构性需求矛盾,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障碍。
转型升级对策
一、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加强配套水平以促进产业升级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由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和相关机构构成。一个产业往往是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垂直联系的,由于这种上下游的联系,导致上游产业的产品成为下游产业的中间投入品,下游产业则形成上游产业的市场。对于市场的易进人性的考虑就会将上游产业吸引到已经有相当多的下游产业厂商的所在地,由于成本的联系,下游产业的厂商如果坐落于已经有相当多的上游产业厂商的所在地,因中间投入品的易获取性,其生产成本也会较低 。只要存在运输成本、市场的外在性就会激励上游产业(企业)和下游产业(企业)在区位上相互靠近,最终形成由相互关联、配套企业聚集的产业群,以此形成综合比较优势,以提升产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集群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化,并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更加促使跨国企业在这些地区集聚。在一些大跨国公司即“龙头企业”的周边,都有大量的配套厂商。产业的转移方式也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由来料加工发展到直接投资,甚至将研发总部向这一地区转移。可以设立保税区、加工贸易区、工业园和科技园等,使产业划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细,产业的集聚化越来越凸显,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新型的规模经济,形成了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企业群和产业群。较为完善的配套水平,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形成了新的“马太效应”,更加促进国外产业和国内有关配套企业的大范围集聚。龙头企业的订单一到,马上就近配齐材料,很快能够投入生产。当地亦可借助龙头企业的纵向延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继而扩展成关联度较高的企业集群,由此可以形成重要的产业基地,既为携订单而来的国外企业提供了降低成本的良好条件,推动加工贸易迅猛升级。
二、从OEM到ODM再到OBM,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OEM(Original EqujpmentManufacturing),英文直译为“原创设备制造”,通常被译为“贴牌制造”。ODM(OriginalDesign Manufacture),(是在价值链上增加了设计环节,但仍然不能冠以制造商名称的一种加工贸易方式)。 而部分实力较强并具有长远战略的企业则继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逐步占领高端增值环节,称为OBM(Own Brand Manufacture)(包含了品牌、研发和营销在内的具有完整价值链的生产方式,是制造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制造产业升级的一个崭新阶段,表现在制造企业不仅进行深度加工组装和产品设计活动,还拥有并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
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做OBM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其一是通过自主投资研发升级做ODM,然后进一步向OBM延伸:其二是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生产过程中,学习其先进技术,运用到自已品牌中,改进、提升自主品牌;三是通过购买跨国公司研发机构股权先实现ODM,再向OBM升级。企业首先通过完成资本、技术、人才等的积累,从而有力支持了其自主研发,开发新品和打造自主品牌。一开始企业自主品牌的产品收益会很少,但一旦选择创建品牌,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有了品牌也有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才可能形成自己的话语权。OBM意味着原来的被雇佣者最 终取代了买主的地位,自己从头至尾负责产品的创新、生产和经营,从OEM、ODM向OBM的升级跳跃,关键是要能够独立承担产品创新和品牌经营这两个环节。掌握了这两个环节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就意味着“中国制造”或“中国设计”演变为真正的“中国创造”,因而是中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最高级状态。
三、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发展深加工结转
发展深加工结转,加长产业链,分别向上游零部件产业上溯和向下游物流业延伸是加工贸易提高附加值的必由之路,国内一些政策违背了加工贸易加强国内产业链的方向,降低了国内采购的积极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展深加工结转,提高国内采购率,要以使加工贸易由无根产业便为根扎于国内的产业,现有的加工贸易转关深加工办法执行过程中存在手续繁琐的弊病,要完善和切实落实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的政策,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国内的配套具备了条件,加工贸易企业还是不会有提高国内采购率的积极性。这个问题则主要体现于转关深加工政策之中。海关对“转厂”施加了种种限制,令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对“转厂”望而却步。对于按转关运输办理货物结转的情况,转出和转入企业必须向所属海关提出申请。企业在办理结转时常常受到限制,且所需时间长,有时难以如期结转,严重影响了周转速度和贸易效率。鉴此应对加工贸易品“转厂”的政策予以适度的简化。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促进加工贸易“转厂”率的提高,另外流转税的返还与抵扣问题也有待解决目前,全国各地对这一过程征税还是免税做法不尽统一,对深加工结转业务,国家有关部门视同进出口贸易实行保税监管,海关对保税进口料件深加工结转进行保税监管,外汇管理部门允许深加工结转以外汇结算,并办理进出口付汇。如果再在下一道转厂环节实行征税,必将产生双重赋税的问题,严重加大企业负担。但是如果转厂深加工贸易不加控制地免征国内各加工环节税收,鉴于分次转厂的情况和管理方式十分复杂,就会更加诱发走私的发生。对深加工结转货物应推行“境内关外”的模式,将深加工结转的货物结转至出口加工区内时免税,当货物结转至出口加工区外视同内销征税。优点之一: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时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则既免去了双重赋税的麻烦,亦不需要征税。优点之二:出口加工区的货物报关实行的模式本来为:当境内区外进入出口加工区的货物视同出口,办理出口报关手续,办理出口退税手续。可将其调整为免税也不必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省去繁琐的手续又达到了免税的目的。而从区内出境内区外时,只能视同内销,按照内销的规定来征关税以及增值税,以避免走私行为的发生。
四、完善加工区的功能
加工区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加工链及培养本土加工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出口加工区是是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同时,从料件的供应链到制成品的销售链,加工区又是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结点。但由于目前加工区的功能及政策限制,加工区这方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首先,国内采购(意味着对本土加工企业的扶持)不如国外采购便利。可以由政府对本地加工企业进行支持,通过国内产购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企业的国内采购比例,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
其次,加工区单一的加工制造功能,使之在整个加工链上的作用受到抑制。应逐步赋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实现向“加工制造为主,保税物流为辅”的转变,使加工制造、采购配送在此融合,走出简单的加工模式,发挥其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的政策作用。探索“区港联动”的新模式,本地企业生产的货物进入出口加工区兼保税物流中心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从而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方式,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出口加工区兼保税物流中心的货物内销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按实际状态征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满足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零库存、无缝对接JIT、VMI、等现代生产、管理、营销方式的需要,使加工制造业与物流业同步协调发展,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配套的保税物流服务。
再次,加工区的政策优势已经被一些具体问题所抵消,如:国内采购的进区成本;维修设备出区的时间成本;国内采购料件所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废品及报废设备、模具的处理成本,等等。要尽快消除这些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做出相应调整。另外,最好取消料件进区配额许可证限制,鼓励企业利用国内原材料。随着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广泛利用国内原材料加工组装成品出口将是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出口加工区企业在国内采购原料是用于生产,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原料出口,因此,建议取消区内企业采购国产原材料件的配额许可证限制,避免加工区企业采购原材料“沿海口岸一日游”现象。
(摘自《集团经济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