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语文要素的落实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n19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采取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形式组合单元内容,其中的语文要素主要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等,它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单元教材资源对课文内容进行统整,实施整体学习,从而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落实呢?笔者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紧扣要素,体现整体性和发展性
  语文要素作为语文教材的核心内容,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提出不同的要求,是具有整体性与发展性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紧扣语文要素,采取恰当的策略,才能真正把语文要素的目标落到实处。
  1.明晰要素,确立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关于复述,统编本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在课文的语文要素中就有了借助图片、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示意图或者根据表格内容讲故事,提供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和抓手,为中年级的复述学习打下基础。到了三年级以后,复述要求就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主要故事情节进行有顺序的复述,在复述语言上鼓励学生由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转化,对于一些重要情节要求能够具体复述,适当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融入一些自己的想象等,以使他们的复述内容更加生动。在此基础上,学生在复述的时候能够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等,那么,复述给人的感觉就更有吸引力了。在四年级阶段,教材安排了简要复述的要求,强调抓住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可以省去,更加侧重于学生在复述时对要点的梳理和把握上。五年级安排了创造性复述的要求……由此可见,教材在语文要素中对学生复述的要求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于这些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结合单元导读提示对学生的复述目标进行明确定位,以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立联系,逐层推进教学目标落实
  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关于复述的整体要求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将这个复述要求与以往的复述要求对比来看,最大的特点就是“尝试编童话故事”。结合课文特点以及复述训练要求,教师应在建立课文目标联系的同时,注意彼此之间的互相呼应,逐层推进,以实现学生复述效率的最大化。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制订复述目标(见下表)。
  二、紧扣要素,体现层次性和互补性
  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开发,然后根据单元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使单元的课程资源得到充分运用,实现语文教材的统整。
  1.关注课型,扶放结合促提升
  统编本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有精读、略读之分,它们的课型不同,功能各异。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这样教学才能实现由扶到放,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的教学中,作为这个单元的首篇课文,在学生复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课后习题中的表格为支架,先让学生把表格填写一下,再借助表格把故事复述一下。而在《方帽子店》一课的教学中,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课文导读提示中明确指出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复述下来”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复述的时候要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适当添枝加叶地复述。在《漏》和《枣核》这两课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复述方法迁移运用到略读课文中。这样扶放结合地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训练,才能使学生的复述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2.注重联系,前后勾连促发展
  统编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由“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等栏目组成的。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各部分内容的关联与沟通,以帮助学生发现单元不同内容之间的隐性联系,从而形成教学的合力。
  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为例,在“趣味故事会”这篇口语交际中,同样是“讲故事”,口语交际中的主要要求是“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怎样才能落实这个口语交际的要求呢?只有在前面几篇课文的复述中认真贯彻复述目标,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的目标才能达成。另外,“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这个要求不但对讲故事的人有要求,而且对听故事的人也有要求,这就促进了讲者与听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沟通与对话,也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契机。在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安排了“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这一训练,这个训练其实也是编者意图的体现,“转述他人的话”对学生来说是意味着语言形式的变化、叙述人称的变化等,其实这也是“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这种方法融于《方帽子店》一课的教学中,以让学生在复述的时候能够真正把握叙述语气的变化、人称的变化等,从而把“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语文要素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三、紧扣要素,体现实践性和建构性
  吴忠豪教授指出: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搭建恰当的平台,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1.注重实践,提升能力
  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漏》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较长,怎样才能把复述课文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教师要着眼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学生搭建恰当的平台,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复述能力。因此,依据课后习题中借助示意图复述的梯架,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轮流进行课文复述。在学生复述的时候,要求他们能够借机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内容说一说。当学生在轮流复述的时候,作为倾听者的学生要能够及时对复述的学生进行简要评价,然后再按照顺序复述。在具体环节上,教师可以这样设计:(1)默讀课文,边默读边在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内容下面做上批注。(2)四人为一个小组,一位学生复述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3)组内点评分享,重点交流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4)轮流复述,推选出复述代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亲自经历了复述、倾听、交流、评价等过程,复述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
  2.注重反思,提升素养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在单元内容教学完毕之后,教师还应适当加入一些反思环节。为了帮助学生反思,教师还可以以“我是怎样学习的”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反思,这是一个“元认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良好素养的形成。
  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以下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1)任意指一名学生,让他把《漏》一文中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复述一下。(2)在交流中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复述方法,并对其进行梳理。在反思交流中,学生做了如下小结:复述的时候需要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复述的时候条理要清楚,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提示语等进行复述;在复述的时候,重要情节不能遗漏,还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交代清楚。(3)阅读交流平台,深化对“我以后也要这样复述”这句话的认识。(4)结合“趣味故事会”谈谈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一定会随之得到提升。
  在统编本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单元目标及课文特点,采取适切的教学方法。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要能够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准确把握单元中课文内部之间的联系,并且紧扣语文要素进行施教,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因子积淀最多的古诗文,它承载了太多的人文思想、哲学意味、审美视角和人生智慧。要想“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朗读、背诵经典优秀古诗文是一条便捷的途径。而对刚刚接触书面语言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大声诵读、不断体验,是走近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的最佳路径,它远胜于教师只言片语的解读。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丰富读的形式、重视情境的体验、在生活中运用这三个角度,引导学生亲近
薛法根老师在随笔《“教得完整”不如“学得充分”》(参见《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第4期)中认为:“一堂课或者一篇课文,可以教得不那么完整,甚至留有那么一些遗憾,但若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学习过程,学有所得,教就有了实质的意义。”为了达到“学得充分”“学有所得”的境界,薛老师还提出了“内容要‘瘦’”“时间要‘够’”“过程要‘透’”“所得要‘厚’”的教学策略。读罢全文,笔者在深有感触、甚是认同之余
摘 要:本文以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为例,介绍了该校理念兴校、管理强校、锻造人才、多元发展和特色品牌五大战略,探讨中职学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职;核心竞争力;战略  作为国家首批重点职业学校、2011年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珠海经济特区最早的中职学校——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不断扩大办学规模,进行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教育系
【教学目标】  1.导兴趣。通过看图片猜昆虫名字,激发阅读兴趣和疑问。  2.导策略。发现昆虫世界的“神奇”,构建阅读方法。  3.定计划。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拟定适合自己的整本书阅读计划。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整体了解一本书  一、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封面  1.趣味导入,猜一猜昆虫的名字。请你猜一猜这些昆虫的名字。这几种昆虫可都是儿时的玩伴。老师小时候还抓过七星瓢虫,去数它背上的点是不是七颗
统编本教材中大量古诗文的增加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群诗教学的“串联”便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不仅能夠节约时间,还能够使学生变零碎的学习为整体感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串联”在群诗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串联诗眼:读懂诗意  每一首古诗都是诗人情感的抒发,更有一些古诗通过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或是最精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神话故事大都比较离奇、生动、形象,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与自然的斗争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普罗米修斯》是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赞扬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献身精神。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学习把握文章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建立起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两份事关广东职业技术教育未来十年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人才、珠江三角洲地区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是坚持大力发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统编本教材对于习作的编排可谓煞费苦心。从单元视角来看,编者对习作教学的编排,强化了读写关联,使得内容选择精密化;凸显了体系独立,使得习作指导精确化;强化支架搭建,使得习作知识精准化。面对统编本教材习作设置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路径,以实现统编本习作教学的积极转身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链接生活,激活主体意识
“伸出手挥洒智慧,挺起胸树立雄伟,让火花闪烁第一,让胜利天天相随;云梯上跨越南北,每一程踏响春雷,在今天打造明天,让蓝图改变山水。攀登天外天,创造天下最!耸起楼外楼,奉献美中美!”广东百万建筑大军以如此豪情,如此气魄,为改善城乡面貌、实现城乡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支建筑大军中,活跃着一大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广东建设系统的“顶梁柱”。他们的母校也因此被誉为广东建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于6月底在天津落下帷幕。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个绚丽的舞台上,广大职校生向社会、向世人展现了他们高超的技能水平以及传递了“读职校,书写幸福人生”的自信,书写了人生之中精彩的一笔。技能大赛年年有,且一年比一年盛大,那么,技能大赛到底是比学生的什么?   一比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