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之大自然的精灵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是让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符号。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黄鹂鸣翠柳,蝴蝶闹杏花,是大自然最美的舞蹈;秋虫吟唱,春鸟和鸣,夏夜蛙鸣,冬晨雀唱,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大自然,因动物的活动而美好,因动物的存在而永恒。
  昆虫之美
  马 联
   在我的印象中,蝴蝶会在春天出现,虽然我并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投胎而来以及为何要降落在我们的视野中。在植物的子房和花蕾间,这些春天的信使翩然来去,旁若无人,不知魏晋。有一些词语肯定是为它们而准备的,比如寂寞、华丽、优雅、醉生梦死。那些花粉做的翅膀,像梦一样易碎,而每一次最轻微的翕动,都足以令我们在今生和前世间轮回一次。
    蝴蝶真会在春天出现吗?我已经不太敢肯定。蝴蝶好像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已久,它在工业时代里遥远得如同一个意象——谢谢李元胜,用镜头和文字复苏了我们的梦境和记忆,让这些隐者重新在我们眼前闪动。
    按照李元胜在《昆虫之美》一书中的描述,“后来翻阅这些照片,我在空气的光晕中,听到了自己激动的脚步;从草叶的弯曲,发现了自己的呼吸;在扇动的蝶翅上,看到了自己的心跳。”
    他亲切地把碧蛾蜡蝉称为法布尔的扇子,把“音乐家”螽斯称为会呼吸的碧玉。在夏天里,他念叨着知了和它的亲戚们,而春天,他则会想念那些在南山上隐居的铁木剑凤蝶,并且以略带悲悯的语气感叹:“再下一场雨,它们的尾突就会消失,最后直至整个身体……”
    不是每一个诗人,都能在旧历二月的某一天,感受到来自昆虫世界的神秘召唤。如果他循迹而去,那他就会变身为一个灌木和草丛间的守候者,怀揣古老的符咒,相信草木长青上苍有知。
    在热带雨林的早晨,与一只叶蝉的相遇多么奇妙,仿佛是一次漫不经心的邂逅,充满着命运的偶然却又暗含着多少刻骨铭心的期待。刹那间,薄雾轻蒸,光影迷离,时空恍惚,流水无声。镜头的对焦只需要3秒钟,而两个物种间的相互凝视,需要多少默契和缘分?
    一只在露珠边缘小憩的象甲稳重得好像一个思想家,而轻盈的猫蛛则以一个诗意梦游者的姿态在自己的丝线上随风荡漾,这些自然界里稍纵即逝的片断,由李元胜湿漉漉的镜头呈现给我们,然后变成我们对于生命的慨叹。
    有谁会怀疑昆虫是自然界的造型大师?它们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一件终极作品,羽化、蝶变,直至华彩四射,让其他生命全都黯然失色。我们无法知道,突眼蝇为什么要把眼睛高高举起,犹如一对灯盏;而白天里身形朴素的窗萤,又何以能在夜色中,把自己变成一只剔透的灯笼。当身披织锦的波纹眼蛱蝶在丛林中逡巡时,我的疑惑是,带着如此艳丽的身体飞行,会不会顾影自怜,以至于在片刻眩晕中迷失?这些,李元胜知道。他在《昆虫之美》中告诉我们:“是的,一定有我们所不知的旋律,在大自然中起伏不定,引领着万物生长、繁殖、进化。我们听不到,但是,通过飞舞的昆虫,却能隐约感到那神秘而伟大的乐章。”
    我宁愿相信,它们已远非尘世之内的生物。它们在某些瞬间降下高度,与我们片刻凝视,而更多的时候,它们则在溪谷与林地间穿行,在我们所不能抵达的地方回旋,啜饮花露,倏忽来去,朝生暮死,只把灵魂的影子投映在诗人的镜头中。
    或许,我们能有幸与它们偶尔相遇,但却无法融入它们生存的天空,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翅膀,而是我们的心灵过于沉重。
                          (选自《读者》,有改动)
  【赏析】
    本文是作者读了李元胜《昆虫之美》后写的一篇书评。作者被书中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所震撼,由此生发了联想和感慨撰成此文。文中梦幻般清新优雅的意境,诗一样美妙绝伦的语言,堪称惊艳,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类昆虫震撼人心的美。
  萤之歌
  园  静
   穿过长廊,攀上石梯,我到了高高的亭楼上。像是到了高高的天庭,山影蒙蒙,树影蒙蒙,皆在亭栏之下。白日里清澈的山泉,此时只闻琤琮的流韵。
    清空一碧如洗,圆圆的银月含笑注视着我,似乎就在咫尺。月神,你要对我说些什么?
    月华无声地流泻,溪泉淙淙地流泻。
    别了,尘寰!我心里说。
    恍如星光,恍如烛火,亭下溪畔蓦地有什么东西一闪,随即又不见了。许是梦吧,我眨了眨眼。恍如星光,恍如烛火,溪面上,草丛中,又是一闪。接着,星星点点,这里一闪,那里一闪,明明灭灭,如诗似梦!
    是萤!小小的萤,点燃了心灯,穿过每一丛浪花,每一线树影,拨开每一茎草叶,每一片花瓣,找呀,找呀……
    溪水淙淙地流。时光无声地流。小小的心形的灯,明明灭灭,找寻了多少个夜晚?多少个世纪?
    或许,一场暴雨之后,那簇落红已随流水远逝,再不回返。或许,山风已将那芳蕊凝成了没有温度的石头,永远唤不醒了。
    而它,小小的萤,一闪,一闪,拨开每一茎草叶,每一簇浪花,找得那么执着,那么仔细,那么渺茫,那么炽烈,我几乎听到了它无声的喘息。清清流水是长长的线谱,萤是点点波动的音符。月光下,一曲真纯的找寻之歌燃得如此美丽!
    高高的亭栏之上,我似天庭里一颗怡然的星辰。
    但此时,我真想化作流星,扑向可爱的萤,撞响一支燃烧的和弦!     是的,如果有一颗心在这样找寻着我,如果为了这样的找寻……
       (摘自《时文鲜读》,有改动)
  【赏析】
   《萤之歌》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与生命激情的短文。它立意深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短章借助于萤火虫这一物象,寄托了一份深远的寓意。在作者笔下,萤火虫是一个渺小而不失高贵的形象,它代表着一种永不放弃的追求与找寻。短章意境优美,语言动人。山影蒙蒙,晴空月华,萤火点点,如诗似梦,短章中流淌的分明是画;或徐或缓的节奏,或长或短的句式,叠词、反复、排偶构成的那种极富节奏感的韵致,又分明是诗;清澈琤琮的流韵,月华无声地流泻,萤是点点波动的音符,分明如一阕流淌的月光小夜曲……
  蛙声入梦
  包利民
   村庄的夏夜,是青蛙的舞台。稻花香里,蛙声一片,永远是田间最动人的声音。
    那一年,和叔叔在村南的大草甸上打草,夜里,就睡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南面不远处,就是松花江的大堤,北面便是广阔的大草甸。劳累了一天,在窝棚里躺下,盈耳便是远远近近的蛙鸣,细听之,似可分辨每一只青蛙的声音,稍一分神,便成合唱,震撼着整片草原。会有某个时刻,所有的蛙鸣同时停歇,仿佛约好了般,一片深远的宁静,便从梦里醒来,片刻后,蛙声再起,才又沉沉睡去。那短暂的静,如蛙们换曲的间歇,如一张唱盘两首歌间的空白,缓冲着一种难言的情绪。
    或者有月亮的晚上,辗转难眠,便爬上江堤,看月照流水,蛙声依然将我包围。岸边,时常传来蛙跳入水的声音,如曲幕中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半圆的波纹荡漾开去,呼吸着秋草的味道,身心便与蛙鸣月光融为一体。
    那时在甸子上放鹅,村里的伙伴们都拿着长长的铁钎,只一会儿工夫,上面便串了许多只青蛙,然后剥了皮,架在火上烧烤,他们吃得不亦乐乎。而我却从未吃过,并不是我觉得残忍,不是觉得不好吃,也不是觉得不该吃,在那个年龄,这些问题还不懂得。只是以为那些见惯了的蹦跳于草丛水塘间的青蛙,再看它们被烤得干巴巴的身躯,怎么也提不起食欲来。那时还担心,这么多的青蛙死于非命,夜里终会一片死寂了吧!可是,每一个夜里,蛙声都会透窗而入,伴我一枕香甜的梦。便也放了心,那么大的草甸,青蛙应该是捕杀不绝的吧!
    离开家乡的时候,大草甸还在。后来,多年以后,来到一个山区的城市,周围都是山岭围绕,林木丛生,河流交错,碧草丛生。住在城市的边缘,很有一种乡村的氛围,隐约有了一种在家乡的亲切。初来时满怀希望,隔绝多年的蛙鸣,终于可以再度在梦里唱起。可是却没有。在夏天,在秋天,望向野外的夜里,总会有着手电的光亮闪动。我已经知道,那是捕蛙人。虽然严令不让捕蛙,可在这林区,产的是林蛙,据说味极鲜美,而且价极昂贵,所以禁之不住。所以在那些美丽的夜晚,它们再不敢鸣叫,怕引来杀身之祸。是的,我只愿去想它们不敢叫,却不敢去想,它们已将近灭绝。
    也许林蛙不会因捕杀而绝,可是寂静的夜里,想来它们也是数目寥寥。回想故乡的大草甸,那些充耳的千百万只青蛙的合鸣,也只能在梦里出现了,而梦外,是无边的冷清与寂寞。那一年回到故乡,大草甸早已消失,代之的是无际的稻田,农药泛滥。夏夜里,稻香一片,蛙声却是散散落落,不成曲调。我知道,心里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难道,难道蛙声一片的夜晚,此生再难重逢?重逢的只是往事的喧闹重叠着今日的清冷,童年的那些蛙们,永远在岁月深处唱歌,歌声穿透时光的河流,入我夜夜失落的梦。所以有一天,在野外散步,看见一只青蛙跃出草丛,我跟了它整整一个下午。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竟让久经风尘的我,有了满眼的泪。
                          (选自《北京晚报》,有改动)
  【赏析】
    作者在文章开篇回忆少年时聆听蛙鸣的情景,以动写静,描绘出一个安谧动人的场景,表达出对夏夜蛙鸣的喜爱之情。少年时伙伴们捕杀青蛙,已然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但蛙声尚能“伴我一枕香甜的梦”;多年后在城市的边缘,在故乡,虽然渴望蛙声“再度在梦里唱起”,但人们的捕杀,农药的泛滥,却已使青蛙寥若晨星,蛙声散落不成曲调。蛙声只能“入我夜夜失落的梦”了,作者心中那个蛙声四起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前后两相对比之下,让人触目惊心。而文章最后作者眼泪盈盈地对一只孤独的青蛙“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的细节描写,更是让人感怀至深。孤独的岂止是青蛙?随着物种的减少,人类不也正在越来越孤独吗?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用朴实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一种万物相谐的思想,令人深思。
其他文献
后悔,为什么当初我没有握住你的手……   那天,阴霾的天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萧瑟的秋风怒号着,仿佛整个大地都是忧伤的,伶仃的麻雀在光秃秃的枝头凄惨地叫着,仿佛在预报着不幸。   我们都围在那发黑的土炕边,静静地注视着二爷爷,这位多么慈祥的老人,已经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双眼深深地凹陷下去,苍白的脸没有一点血色,干瘪的皮肤紧紧贴在那瘦小的身体上。面前的这副身躯仿佛只是嶙峋的骨架,不堪入目——
期刊
【导读】   临江建楼,倚山建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大特色,它与周围美景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渐渐地,这些时常出现在文人笔下的楼阁浸染上了人文气息,形成独特的文化,使我们在登楼远眺欣赏美景时,感悟到其独特的魅力。  滕王阁遐思  贺清华   滕王阁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
期刊
2020年nián9月yuè20日rì 星xīnɡ期qī日rì 大dà雨yǔ转zhuǎn小xiǎo雨yǔ   今jīn天tiān下xià午wǔ,我wǒ正zhènɡ在zài书shū房fánɡ里li写xiě作zuò业yè,突tū然rán听tīnɡ到dào奶nǎi奶nɑi叫jiào我wǒ:“月yuè月yue,快kuài来lái看kàn这zhè神shén奇qí的de太tài阳yánɡ雨yǔ!”   我wǒ
期刊
【话题阐释】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365天有近300天都是在过“节”。毫无疑问,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节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温馨,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多姿多彩的味道。由于考试作文题目越来越贴近现实生活,具有丰富文化性和人文性的“节日”,也便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如何更好地完成此类作文题目,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做点拨:   一、梦里花落知多少:熟知节日种类   日常生活中“节日”
期刊
我wǒ有yǒu许xǔ多duō玩wán具jù:遥yáo控kònɡ飞fēi机jī、各ɡè种zhǒnɡ各ɡè样yànɡ的de汽qì车chē、会huì说shuō话huà的de智zhì能nénɡ机jī器qì人rén……但dàn我wǒ最zuì喜xǐ爱ài的de玩wán具jù是shì“小xiǎo猫māo钓diào鱼yú”。   它tā是shì塑sù料liào做zuò的de,有yǒu一yí个ɡè大dà转zhuàn
期刊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枝奇葩,它源远流长, 光彩夺目,文字精湛, 意蕴深邃。有些诗句在显露诗情画意的同时,还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情韵美之外还放射出哲理的光芒。我们读古诗,不仅要感其情,还要品其理,现从精彩纷呈的诗苑中采撷几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诗句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竹子一片,桃花疏疏落落三两枝,横出竹林外,临水而开。苍翠
期刊
你nǐ长zhǎnɡ成chénɡ了le兔tù子zi形xínɡ,有yǒu30厘lí米mǐ高ɡāo,穿chuān着zhe灰huī色sè的de外wài套tào。你nǐ的de头tóu部bù装zhuānɡ着zhe7片piàn扇shàn叶yè,头tóu上shɑnɡ有yǒu两liǎnɡ只zhī长chánɡ长chánɡ的de耳ěr朵duo,看kàn起qǐ来lái非fēi常chánɡ可kě爱ài。你nǐ的de胸xiō
期刊
【竞技文题】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个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及人名等信息。   清冷的夜晚,月光洒满大地,凛冽的寒风抽打着道路两旁的树枝。大街上一个女生走在放学的路上,孤零零陪伴
期刊
【导语】   我wǒ们men的de身shēn边biān到dào处chù都dōu有yǒu花huā草cǎo树shù木mù,而ér每měi一yì种zhǒnɡ植zhí物wù都dōu有yǒu自zì己jǐ的de特tè点diǎn,可kě是shì如rú何hé写xiě呢ne?  1.用数据来说明植物的大小  生shēnɡ石shí花huā这zhè种zhǒnɡ多duō肉ròu植zhí物wù,最zuì大dà只zhǐ能né
期刊
清qīnɡ晨chén,校xiào园yuán就jiù被bèi一yì层cénɡ薄bó雾wù遮zhē住zhù了le脸liǎn庞pánɡ。当dānɡ同tónɡ学xué们men走zǒu进jìn校xiào园yuán时shí,一yì丝sī凉liánɡ意yì向xiànɡ大dà家jiā袭xí来lái,有yǒu的de同tónɡ学xué裹ɡuǒ紧jǐn了le上shànɡ衣yī,有yǒu的de同tónɡ學xué禁jīn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