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是让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符号。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黄鹂鸣翠柳,蝴蝶闹杏花,是大自然最美的舞蹈;秋虫吟唱,春鸟和鸣,夏夜蛙鸣,冬晨雀唱,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大自然,因动物的活动而美好,因动物的存在而永恒。
昆虫之美
马 联
在我的印象中,蝴蝶会在春天出现,虽然我并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投胎而来以及为何要降落在我们的视野中。在植物的子房和花蕾间,这些春天的信使翩然来去,旁若无人,不知魏晋。有一些词语肯定是为它们而准备的,比如寂寞、华丽、优雅、醉生梦死。那些花粉做的翅膀,像梦一样易碎,而每一次最轻微的翕动,都足以令我们在今生和前世间轮回一次。
蝴蝶真会在春天出现吗?我已经不太敢肯定。蝴蝶好像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已久,它在工业时代里遥远得如同一个意象——谢谢李元胜,用镜头和文字复苏了我们的梦境和记忆,让这些隐者重新在我们眼前闪动。
按照李元胜在《昆虫之美》一书中的描述,“后来翻阅这些照片,我在空气的光晕中,听到了自己激动的脚步;从草叶的弯曲,发现了自己的呼吸;在扇动的蝶翅上,看到了自己的心跳。”
他亲切地把碧蛾蜡蝉称为法布尔的扇子,把“音乐家”螽斯称为会呼吸的碧玉。在夏天里,他念叨着知了和它的亲戚们,而春天,他则会想念那些在南山上隐居的铁木剑凤蝶,并且以略带悲悯的语气感叹:“再下一场雨,它们的尾突就会消失,最后直至整个身体……”
不是每一个诗人,都能在旧历二月的某一天,感受到来自昆虫世界的神秘召唤。如果他循迹而去,那他就会变身为一个灌木和草丛间的守候者,怀揣古老的符咒,相信草木长青上苍有知。
在热带雨林的早晨,与一只叶蝉的相遇多么奇妙,仿佛是一次漫不经心的邂逅,充满着命运的偶然却又暗含着多少刻骨铭心的期待。刹那间,薄雾轻蒸,光影迷离,时空恍惚,流水无声。镜头的对焦只需要3秒钟,而两个物种间的相互凝视,需要多少默契和缘分?
一只在露珠边缘小憩的象甲稳重得好像一个思想家,而轻盈的猫蛛则以一个诗意梦游者的姿态在自己的丝线上随风荡漾,这些自然界里稍纵即逝的片断,由李元胜湿漉漉的镜头呈现给我们,然后变成我们对于生命的慨叹。
有谁会怀疑昆虫是自然界的造型大师?它们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一件终极作品,羽化、蝶变,直至华彩四射,让其他生命全都黯然失色。我们无法知道,突眼蝇为什么要把眼睛高高举起,犹如一对灯盏;而白天里身形朴素的窗萤,又何以能在夜色中,把自己变成一只剔透的灯笼。当身披织锦的波纹眼蛱蝶在丛林中逡巡时,我的疑惑是,带着如此艳丽的身体飞行,会不会顾影自怜,以至于在片刻眩晕中迷失?这些,李元胜知道。他在《昆虫之美》中告诉我们:“是的,一定有我们所不知的旋律,在大自然中起伏不定,引领着万物生长、繁殖、进化。我们听不到,但是,通过飞舞的昆虫,却能隐约感到那神秘而伟大的乐章。”
我宁愿相信,它们已远非尘世之内的生物。它们在某些瞬间降下高度,与我们片刻凝视,而更多的时候,它们则在溪谷与林地间穿行,在我们所不能抵达的地方回旋,啜饮花露,倏忽来去,朝生暮死,只把灵魂的影子投映在诗人的镜头中。
或许,我们能有幸与它们偶尔相遇,但却无法融入它们生存的天空,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翅膀,而是我们的心灵过于沉重。
(选自《读者》,有改动)
【赏析】
本文是作者读了李元胜《昆虫之美》后写的一篇书评。作者被书中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所震撼,由此生发了联想和感慨撰成此文。文中梦幻般清新优雅的意境,诗一样美妙绝伦的语言,堪称惊艳,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类昆虫震撼人心的美。
萤之歌
园 静
穿过长廊,攀上石梯,我到了高高的亭楼上。像是到了高高的天庭,山影蒙蒙,树影蒙蒙,皆在亭栏之下。白日里清澈的山泉,此时只闻琤琮的流韵。
清空一碧如洗,圆圆的银月含笑注视着我,似乎就在咫尺。月神,你要对我说些什么?
月华无声地流泻,溪泉淙淙地流泻。
别了,尘寰!我心里说。
恍如星光,恍如烛火,亭下溪畔蓦地有什么东西一闪,随即又不见了。许是梦吧,我眨了眨眼。恍如星光,恍如烛火,溪面上,草丛中,又是一闪。接着,星星点点,这里一闪,那里一闪,明明灭灭,如诗似梦!
是萤!小小的萤,点燃了心灯,穿过每一丛浪花,每一线树影,拨开每一茎草叶,每一片花瓣,找呀,找呀……
溪水淙淙地流。时光无声地流。小小的心形的灯,明明灭灭,找寻了多少个夜晚?多少个世纪?
或许,一场暴雨之后,那簇落红已随流水远逝,再不回返。或许,山风已将那芳蕊凝成了没有温度的石头,永远唤不醒了。
而它,小小的萤,一闪,一闪,拨开每一茎草叶,每一簇浪花,找得那么执着,那么仔细,那么渺茫,那么炽烈,我几乎听到了它无声的喘息。清清流水是长长的线谱,萤是点点波动的音符。月光下,一曲真纯的找寻之歌燃得如此美丽!
高高的亭栏之上,我似天庭里一颗怡然的星辰。
但此时,我真想化作流星,扑向可爱的萤,撞响一支燃烧的和弦! 是的,如果有一颗心在这样找寻着我,如果为了这样的找寻……
(摘自《时文鲜读》,有改动)
【赏析】
《萤之歌》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与生命激情的短文。它立意深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短章借助于萤火虫这一物象,寄托了一份深远的寓意。在作者笔下,萤火虫是一个渺小而不失高贵的形象,它代表着一种永不放弃的追求与找寻。短章意境优美,语言动人。山影蒙蒙,晴空月华,萤火点点,如诗似梦,短章中流淌的分明是画;或徐或缓的节奏,或长或短的句式,叠词、反复、排偶构成的那种极富节奏感的韵致,又分明是诗;清澈琤琮的流韵,月华无声地流泻,萤是点点波动的音符,分明如一阕流淌的月光小夜曲……
蛙声入梦
包利民
村庄的夏夜,是青蛙的舞台。稻花香里,蛙声一片,永远是田间最动人的声音。
那一年,和叔叔在村南的大草甸上打草,夜里,就睡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南面不远处,就是松花江的大堤,北面便是广阔的大草甸。劳累了一天,在窝棚里躺下,盈耳便是远远近近的蛙鸣,细听之,似可分辨每一只青蛙的声音,稍一分神,便成合唱,震撼着整片草原。会有某个时刻,所有的蛙鸣同时停歇,仿佛约好了般,一片深远的宁静,便从梦里醒来,片刻后,蛙声再起,才又沉沉睡去。那短暂的静,如蛙们换曲的间歇,如一张唱盘两首歌间的空白,缓冲着一种难言的情绪。
或者有月亮的晚上,辗转难眠,便爬上江堤,看月照流水,蛙声依然将我包围。岸边,时常传来蛙跳入水的声音,如曲幕中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半圆的波纹荡漾开去,呼吸着秋草的味道,身心便与蛙鸣月光融为一体。
那时在甸子上放鹅,村里的伙伴们都拿着长长的铁钎,只一会儿工夫,上面便串了许多只青蛙,然后剥了皮,架在火上烧烤,他们吃得不亦乐乎。而我却从未吃过,并不是我觉得残忍,不是觉得不好吃,也不是觉得不该吃,在那个年龄,这些问题还不懂得。只是以为那些见惯了的蹦跳于草丛水塘间的青蛙,再看它们被烤得干巴巴的身躯,怎么也提不起食欲来。那时还担心,这么多的青蛙死于非命,夜里终会一片死寂了吧!可是,每一个夜里,蛙声都会透窗而入,伴我一枕香甜的梦。便也放了心,那么大的草甸,青蛙应该是捕杀不绝的吧!
离开家乡的时候,大草甸还在。后来,多年以后,来到一个山区的城市,周围都是山岭围绕,林木丛生,河流交错,碧草丛生。住在城市的边缘,很有一种乡村的氛围,隐约有了一种在家乡的亲切。初来时满怀希望,隔绝多年的蛙鸣,终于可以再度在梦里唱起。可是却没有。在夏天,在秋天,望向野外的夜里,总会有着手电的光亮闪动。我已经知道,那是捕蛙人。虽然严令不让捕蛙,可在这林区,产的是林蛙,据说味极鲜美,而且价极昂贵,所以禁之不住。所以在那些美丽的夜晚,它们再不敢鸣叫,怕引来杀身之祸。是的,我只愿去想它们不敢叫,却不敢去想,它们已将近灭绝。
也许林蛙不会因捕杀而绝,可是寂静的夜里,想来它们也是数目寥寥。回想故乡的大草甸,那些充耳的千百万只青蛙的合鸣,也只能在梦里出现了,而梦外,是无边的冷清与寂寞。那一年回到故乡,大草甸早已消失,代之的是无际的稻田,农药泛滥。夏夜里,稻香一片,蛙声却是散散落落,不成曲调。我知道,心里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难道,难道蛙声一片的夜晚,此生再难重逢?重逢的只是往事的喧闹重叠着今日的清冷,童年的那些蛙们,永远在岁月深处唱歌,歌声穿透时光的河流,入我夜夜失落的梦。所以有一天,在野外散步,看见一只青蛙跃出草丛,我跟了它整整一个下午。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竟让久经风尘的我,有了满眼的泪。
(选自《北京晚报》,有改动)
【赏析】
作者在文章开篇回忆少年时聆听蛙鸣的情景,以动写静,描绘出一个安谧动人的场景,表达出对夏夜蛙鸣的喜爱之情。少年时伙伴们捕杀青蛙,已然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但蛙声尚能“伴我一枕香甜的梦”;多年后在城市的边缘,在故乡,虽然渴望蛙声“再度在梦里唱起”,但人们的捕杀,农药的泛滥,却已使青蛙寥若晨星,蛙声散落不成曲调。蛙声只能“入我夜夜失落的梦”了,作者心中那个蛙声四起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前后两相对比之下,让人触目惊心。而文章最后作者眼泪盈盈地对一只孤独的青蛙“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的细节描写,更是让人感怀至深。孤独的岂止是青蛙?随着物种的减少,人类不也正在越来越孤独吗?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用朴实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一种万物相谐的思想,令人深思。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是让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符号。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黄鹂鸣翠柳,蝴蝶闹杏花,是大自然最美的舞蹈;秋虫吟唱,春鸟和鸣,夏夜蛙鸣,冬晨雀唱,是大自然最美的声音。大自然,因动物的活动而美好,因动物的存在而永恒。
昆虫之美
马 联
在我的印象中,蝴蝶会在春天出现,虽然我并不知道,它们是从哪里投胎而来以及为何要降落在我们的视野中。在植物的子房和花蕾间,这些春天的信使翩然来去,旁若无人,不知魏晋。有一些词语肯定是为它们而准备的,比如寂寞、华丽、优雅、醉生梦死。那些花粉做的翅膀,像梦一样易碎,而每一次最轻微的翕动,都足以令我们在今生和前世间轮回一次。
蝴蝶真会在春天出现吗?我已经不太敢肯定。蝴蝶好像从我们的世界中消失已久,它在工业时代里遥远得如同一个意象——谢谢李元胜,用镜头和文字复苏了我们的梦境和记忆,让这些隐者重新在我们眼前闪动。
按照李元胜在《昆虫之美》一书中的描述,“后来翻阅这些照片,我在空气的光晕中,听到了自己激动的脚步;从草叶的弯曲,发现了自己的呼吸;在扇动的蝶翅上,看到了自己的心跳。”
他亲切地把碧蛾蜡蝉称为法布尔的扇子,把“音乐家”螽斯称为会呼吸的碧玉。在夏天里,他念叨着知了和它的亲戚们,而春天,他则会想念那些在南山上隐居的铁木剑凤蝶,并且以略带悲悯的语气感叹:“再下一场雨,它们的尾突就会消失,最后直至整个身体……”
不是每一个诗人,都能在旧历二月的某一天,感受到来自昆虫世界的神秘召唤。如果他循迹而去,那他就会变身为一个灌木和草丛间的守候者,怀揣古老的符咒,相信草木长青上苍有知。
在热带雨林的早晨,与一只叶蝉的相遇多么奇妙,仿佛是一次漫不经心的邂逅,充满着命运的偶然却又暗含着多少刻骨铭心的期待。刹那间,薄雾轻蒸,光影迷离,时空恍惚,流水无声。镜头的对焦只需要3秒钟,而两个物种间的相互凝视,需要多少默契和缘分?
一只在露珠边缘小憩的象甲稳重得好像一个思想家,而轻盈的猫蛛则以一个诗意梦游者的姿态在自己的丝线上随风荡漾,这些自然界里稍纵即逝的片断,由李元胜湿漉漉的镜头呈现给我们,然后变成我们对于生命的慨叹。
有谁会怀疑昆虫是自然界的造型大师?它们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一件终极作品,羽化、蝶变,直至华彩四射,让其他生命全都黯然失色。我们无法知道,突眼蝇为什么要把眼睛高高举起,犹如一对灯盏;而白天里身形朴素的窗萤,又何以能在夜色中,把自己变成一只剔透的灯笼。当身披织锦的波纹眼蛱蝶在丛林中逡巡时,我的疑惑是,带着如此艳丽的身体飞行,会不会顾影自怜,以至于在片刻眩晕中迷失?这些,李元胜知道。他在《昆虫之美》中告诉我们:“是的,一定有我们所不知的旋律,在大自然中起伏不定,引领着万物生长、繁殖、进化。我们听不到,但是,通过飞舞的昆虫,却能隐约感到那神秘而伟大的乐章。”
我宁愿相信,它们已远非尘世之内的生物。它们在某些瞬间降下高度,与我们片刻凝视,而更多的时候,它们则在溪谷与林地间穿行,在我们所不能抵达的地方回旋,啜饮花露,倏忽来去,朝生暮死,只把灵魂的影子投映在诗人的镜头中。
或许,我们能有幸与它们偶尔相遇,但却无法融入它们生存的天空,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翅膀,而是我们的心灵过于沉重。
(选自《读者》,有改动)
【赏析】
本文是作者读了李元胜《昆虫之美》后写的一篇书评。作者被书中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所震撼,由此生发了联想和感慨撰成此文。文中梦幻般清新优雅的意境,诗一样美妙绝伦的语言,堪称惊艳,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类昆虫震撼人心的美。
萤之歌
园 静
穿过长廊,攀上石梯,我到了高高的亭楼上。像是到了高高的天庭,山影蒙蒙,树影蒙蒙,皆在亭栏之下。白日里清澈的山泉,此时只闻琤琮的流韵。
清空一碧如洗,圆圆的银月含笑注视着我,似乎就在咫尺。月神,你要对我说些什么?
月华无声地流泻,溪泉淙淙地流泻。
别了,尘寰!我心里说。
恍如星光,恍如烛火,亭下溪畔蓦地有什么东西一闪,随即又不见了。许是梦吧,我眨了眨眼。恍如星光,恍如烛火,溪面上,草丛中,又是一闪。接着,星星点点,这里一闪,那里一闪,明明灭灭,如诗似梦!
是萤!小小的萤,点燃了心灯,穿过每一丛浪花,每一线树影,拨开每一茎草叶,每一片花瓣,找呀,找呀……
溪水淙淙地流。时光无声地流。小小的心形的灯,明明灭灭,找寻了多少个夜晚?多少个世纪?
或许,一场暴雨之后,那簇落红已随流水远逝,再不回返。或许,山风已将那芳蕊凝成了没有温度的石头,永远唤不醒了。
而它,小小的萤,一闪,一闪,拨开每一茎草叶,每一簇浪花,找得那么执着,那么仔细,那么渺茫,那么炽烈,我几乎听到了它无声的喘息。清清流水是长长的线谱,萤是点点波动的音符。月光下,一曲真纯的找寻之歌燃得如此美丽!
高高的亭栏之上,我似天庭里一颗怡然的星辰。
但此时,我真想化作流星,扑向可爱的萤,撞响一支燃烧的和弦! 是的,如果有一颗心在这样找寻着我,如果为了这样的找寻……
(摘自《时文鲜读》,有改动)
【赏析】
《萤之歌》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与生命激情的短文。它立意深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短章借助于萤火虫这一物象,寄托了一份深远的寓意。在作者笔下,萤火虫是一个渺小而不失高贵的形象,它代表着一种永不放弃的追求与找寻。短章意境优美,语言动人。山影蒙蒙,晴空月华,萤火点点,如诗似梦,短章中流淌的分明是画;或徐或缓的节奏,或长或短的句式,叠词、反复、排偶构成的那种极富节奏感的韵致,又分明是诗;清澈琤琮的流韵,月华无声地流泻,萤是点点波动的音符,分明如一阕流淌的月光小夜曲……
蛙声入梦
包利民
村庄的夏夜,是青蛙的舞台。稻花香里,蛙声一片,永远是田间最动人的声音。
那一年,和叔叔在村南的大草甸上打草,夜里,就睡在临时搭起的窝棚里。南面不远处,就是松花江的大堤,北面便是广阔的大草甸。劳累了一天,在窝棚里躺下,盈耳便是远远近近的蛙鸣,细听之,似可分辨每一只青蛙的声音,稍一分神,便成合唱,震撼着整片草原。会有某个时刻,所有的蛙鸣同时停歇,仿佛约好了般,一片深远的宁静,便从梦里醒来,片刻后,蛙声再起,才又沉沉睡去。那短暂的静,如蛙们换曲的间歇,如一张唱盘两首歌间的空白,缓冲着一种难言的情绪。
或者有月亮的晚上,辗转难眠,便爬上江堤,看月照流水,蛙声依然将我包围。岸边,时常传来蛙跳入水的声音,如曲幕中一个个灵动的音符,半圆的波纹荡漾开去,呼吸着秋草的味道,身心便与蛙鸣月光融为一体。
那时在甸子上放鹅,村里的伙伴们都拿着长长的铁钎,只一会儿工夫,上面便串了许多只青蛙,然后剥了皮,架在火上烧烤,他们吃得不亦乐乎。而我却从未吃过,并不是我觉得残忍,不是觉得不好吃,也不是觉得不该吃,在那个年龄,这些问题还不懂得。只是以为那些见惯了的蹦跳于草丛水塘间的青蛙,再看它们被烤得干巴巴的身躯,怎么也提不起食欲来。那时还担心,这么多的青蛙死于非命,夜里终会一片死寂了吧!可是,每一个夜里,蛙声都会透窗而入,伴我一枕香甜的梦。便也放了心,那么大的草甸,青蛙应该是捕杀不绝的吧!
离开家乡的时候,大草甸还在。后来,多年以后,来到一个山区的城市,周围都是山岭围绕,林木丛生,河流交错,碧草丛生。住在城市的边缘,很有一种乡村的氛围,隐约有了一种在家乡的亲切。初来时满怀希望,隔绝多年的蛙鸣,终于可以再度在梦里唱起。可是却没有。在夏天,在秋天,望向野外的夜里,总会有着手电的光亮闪动。我已经知道,那是捕蛙人。虽然严令不让捕蛙,可在这林区,产的是林蛙,据说味极鲜美,而且价极昂贵,所以禁之不住。所以在那些美丽的夜晚,它们再不敢鸣叫,怕引来杀身之祸。是的,我只愿去想它们不敢叫,却不敢去想,它们已将近灭绝。
也许林蛙不会因捕杀而绝,可是寂静的夜里,想来它们也是数目寥寥。回想故乡的大草甸,那些充耳的千百万只青蛙的合鸣,也只能在梦里出现了,而梦外,是无边的冷清与寂寞。那一年回到故乡,大草甸早已消失,代之的是无际的稻田,农药泛滥。夏夜里,稻香一片,蛙声却是散散落落,不成曲调。我知道,心里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难道,难道蛙声一片的夜晚,此生再难重逢?重逢的只是往事的喧闹重叠着今日的清冷,童年的那些蛙们,永远在岁月深处唱歌,歌声穿透时光的河流,入我夜夜失落的梦。所以有一天,在野外散步,看见一只青蛙跃出草丛,我跟了它整整一个下午。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竟让久经风尘的我,有了满眼的泪。
(选自《北京晚报》,有改动)
【赏析】
作者在文章开篇回忆少年时聆听蛙鸣的情景,以动写静,描绘出一个安谧动人的场景,表达出对夏夜蛙鸣的喜爱之情。少年时伙伴们捕杀青蛙,已然在作者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但蛙声尚能“伴我一枕香甜的梦”;多年后在城市的边缘,在故乡,虽然渴望蛙声“再度在梦里唱起”,但人们的捕杀,农药的泛滥,却已使青蛙寥若晨星,蛙声散落不成曲调。蛙声只能“入我夜夜失落的梦”了,作者心中那个蛙声四起的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前后两相对比之下,让人触目惊心。而文章最后作者眼泪盈盈地对一只孤独的青蛙“看它寂寞独行,听它低低鸣叫”的细节描写,更是让人感怀至深。孤独的岂止是青蛙?随着物种的减少,人类不也正在越来越孤独吗?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用朴实的笔调,表达了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一种万物相谐的思想,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