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学校园的法治环境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大学校园中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本文从建设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谈起,以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案为切入点,研究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微环境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当代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并牢固的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意识,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更是个人今后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条件。人民懂法、知法、守法、扬法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国家才会离法治国家的目标越来越近。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当务之急。法治的核心是树立群众的法制观念,关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大学生首当其冲,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说,如何建设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是第一步。
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读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向被害人使用的饮水机中投放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导致被害人中毒身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2月13至15日间共杀害四名同学,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以上两个案例的涉案人皆为在校大学生,复旦投毒案中林森浩为复旦大学的在读研究生;马加爵案中,马加爵在校期间成绩优异,高中时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并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案发前,依照社会主流价值观标准,两位大学生无不都可以被评价为优秀,但是,十年中,惨绝人寰的“故意杀人案”与个别“优秀”在校大学生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笔者深思,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程度如何,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如何从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角度去建设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
法律意识本身具有复杂的意义,中外法学家对法律意识也做出了不同的界定。萨利·安格尔·梅丽认为“法律意识是人们理解和运用法律的方式,这种意识不仅包括人们深思熟虑、有目的的行动,也包括习惯性的行为和实践。”,基于萨利·安格尔·梅丽关于法律意识的定义,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的方式,外化表现为大学生在对法律及其运用方式的理解基础上的行动,其中也包括一些习惯性行为和实践。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构成中,感性成分较多,这一现象需要从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解构。就外部因素而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法律知识的有效传播、社会主流观点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基本导向、主要新型媒体的引导等。就内部因素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素质、习惯养成和成长环境等。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互动和耦合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在样态。如何在已形成的内在样态的基础上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笔者探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微环境’建设”的关键。“微环境”建设的思考主要受生物学中“微生态”一词的启发,“微生态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群,它是人类研究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作用的重要学科。笔者提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微环境”建设,意从“法律微环境”的角度,提出具体对策,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微环境”的建构属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外部因素。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微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法律知识的积累,以典型案例为基础,有效地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塑造良好的校园法律知识学习氛围。第二,建立学校官方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微博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网络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离不开微博和微信平台,但网络本身具有局限性,信息庞杂,网络信息不加以甄别的运用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会起到反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大学校园建立官方法律知识平台,这一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发布相关法律知识,如根据应届毕业生和需要兼职的学生的需求发布《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条例的解释信息,如“五险一金”、“三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相关法律内容的解释。同时发布与大学生有关的典型案例,推荐大学生法律知识读本,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观。第三,形成良好的法律知识环境,在学校宣传栏中设法律宣传栏。第四,把专项法律知识竞赛做成学校的传统项目,营造大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第五,向全校师生开放模拟法庭,让师生都参与到模拟庭审过程中,通过参与模拟法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对庭审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制的严肃性。第六,建立法律援助项目,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法律援助项目可以结合当地的需求,如可以建立“法律援助进社区”项目,大学生可以先自己研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盗抢行为的界定”,“诈骗罪的主要构成要件”,“生活中的好意施惠行为有哪些”等,通过自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以法律专业学生为主体,进入当地社区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学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法律活动,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第七,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旁听,激发大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了解我国法律制度。
建设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法治环境。建设好该“微环境”是塑造健康校园法律文化氛围的基础,是削弱大学生违法犯罪动机的有效举措,是落实好法律保护功能、导向功能、制约功能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微环境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那么无论是老师还是当代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并牢固的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意识,这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更是个人今后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条件。人民懂法、知法、守法、扬法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前提,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国家才会离法治国家的目标越来越近。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当务之急。法治的核心是树立群众的法制观念,关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大学生首当其冲,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说,如何建设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是第一步。
2013年4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读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向被害人使用的饮水机中投放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导致被害人中毒身亡,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在2月13至15日间共杀害四名同学,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以上两个案例的涉案人皆为在校大学生,复旦投毒案中林森浩为复旦大学的在读研究生;马加爵案中,马加爵在校期间成绩优异,高中时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并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案发前,依照社会主流价值观标准,两位大学生无不都可以被评价为优秀,但是,十年中,惨绝人寰的“故意杀人案”与个别“优秀”在校大学生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笔者深思,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程度如何,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来源是什么,我们如何从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角度去建设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
法律意识本身具有复杂的意义,中外法学家对法律意识也做出了不同的界定。萨利·安格尔·梅丽认为“法律意识是人们理解和运用法律的方式,这种意识不仅包括人们深思熟虑、有目的的行动,也包括习惯性的行为和实践。”,基于萨利·安格尔·梅丽关于法律意识的定义,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法律的方式,外化表现为大学生在对法律及其运用方式的理解基础上的行动,其中也包括一些习惯性行为和实践。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构成中,感性成分较多,这一现象需要从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解构。就外部因素而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法律知识的有效传播、社会主流观点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基本导向、主要新型媒体的引导等。就内部因素而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素质、习惯养成和成长环境等。在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互动和耦合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在样态。如何在已形成的内在样态的基础上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笔者探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微环境’建设”的关键。“微环境”建设的思考主要受生物学中“微生态”一词的启发,“微生态学”主要研究微生物群,它是人类研究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作用的重要学科。笔者提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微环境”建设,意从“法律微环境”的角度,提出具体对策,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微环境”的建构属于大学生法律意识形成的外部因素。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微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定期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法律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法律知识的积累,以典型案例为基础,有效地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播,塑造良好的校园法律知识学习氛围。第二,建立学校官方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微博微信平台。作为新媒体,网络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离不开微博和微信平台,但网络本身具有局限性,信息庞杂,网络信息不加以甄别的运用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会起到反作用,因此,笔者建议大学校园建立官方法律知识平台,这一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发布相关法律知识,如根据应届毕业生和需要兼职的学生的需求发布《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条例的解释信息,如“五险一金”、“三方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等相关法律内容的解释。同时发布与大学生有关的典型案例,推荐大学生法律知识读本,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律观。第三,形成良好的法律知识环境,在学校宣传栏中设法律宣传栏。第四,把专项法律知识竞赛做成学校的传统项目,营造大学生积极学习法律知识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第五,向全校师生开放模拟法庭,让师生都参与到模拟庭审过程中,通过参与模拟法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对庭审过程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制的严肃性。第六,建立法律援助项目,面向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法律援助项目可以结合当地的需求,如可以建立“法律援助进社区”项目,大学生可以先自己研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盗抢行为的界定”,“诈骗罪的主要构成要件”,“生活中的好意施惠行为有哪些”等,通过自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以法律专业学生为主体,进入当地社区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学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法律活动,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法律意识。第七,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旁听,激发大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了解我国法律制度。
建设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微环境”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和谐的校园法治环境。建设好该“微环境”是塑造健康校园法律文化氛围的基础,是削弱大学生违法犯罪动机的有效举措,是落实好法律保护功能、导向功能、制约功能的关键。